大明國師 第28節
書迷正在閱讀:Alpha上將的媳婦兒養成記、離婚后前夫加入了修羅場、小酒娘你馬甲掉啦、穿回來后,對老攻無感、他眼中有流光、總有人阻礙我認真工作、獨寵東宮、穿書后我成了反派的貓、穿成年代文深情男配后、全校都以為我A裝O 完結+番外
聞言,朱棣幾乎要脫口而出一聲“不可”,卻最終忍住。 而旁邊的李景隆,卻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顯然他覺得這是一個穩妥的決策。 朱棣看著李景隆一時鄙夷,最終卻只是微微搖頭,正所謂夏蟲不可以語冰也。 而姜星火接下來的話,卻讓朱棣的目光流露出激賞。 “于謙力排眾議,率軍出九門背城列陣,下令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后隊斬前隊。于是將士知必死,皆用命,于堅城之下重挫虜騎?!?/br> 力排眾議! 又一次力排眾議! 朱棣的心中滿是感慨,這是真正的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如果不開天眼,在瓦剌虜騎十余萬,漫山遍野而來的情況下,全天下有幾個人敢做出背城列陣迎戰,而不是老老實實堅壁清野守城的決定? 要知道,守城的決定是不會犯錯背鍋的,而出城迎戰,哪怕是背城列陣,都有可能被瓦剌部擊潰,繼而導致北京失守。 做出這種決定,朱棣很清楚要面臨多大的心里壓力,做錯了,賠上的是上百萬人的性命和大明的國運! 但朱棣捫心自問,如果換自己來,那么自己也會做出與于謙一樣的決定。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便是如此。 朱棣看向姜星火的目光,充滿了復雜的神情。 朱棣既不愿意相信在他死后,大明發生的這個糟糕的未來。 同樣,朱棣也在心中隱隱期盼的世上真有于謙這個人。 而英雄相惜,更是讓朱棣決定探聽于謙到底是哪里人,等結束與姜星火的談話,就馬上派錦衣衛前往探查。 若是世間真的存在于謙此人,并且小小年紀真有一身英雄氣,有未來成為救時宰相的潛質,那么朱棣將徹底相信,姜星火所說關于未來的一切! 兩人靜靜地聽著姜星火的講述,聽著瓦剌太師也先挾英宗逼和,于謙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聽著和議后于謙仍積極備戰,挑選京軍精銳分十團營cao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得以安寧;聽著朝務繁雜,于謙獨運征調,如北魏徐紇般口授機宜處理軍國重事;聽著于謙憂國忘身,口不言功,平素儉約到居所僅能遮蔽風雨,但因個性剛直,卻招致眾人忌恨。 一直聽到,朱祁鎮奪門登基,下旨殺于謙,天下冤之。 憤怒! 朱棣此時心頭的怒火像是將要噴發的火山! 良久的沉默后,心頭滿是意難平的朱棣憤而揮刀,徑直剁下桌角。 “豎子安敢爾!” 是真的意難平! 如此清廉、正直、有能力,幾乎可以比肩諸葛武侯的人,就這么被冤殺了! 憑什么?! 而李景隆更是忍不住抬起大袖,擦拭了幾下眼角。 “于謙,死后歸葬故鄉杭州錢塘縣西湖畔,與岳武穆并列?!?/br> 姜星火愀然吟道:“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br> 提著刀如同兇虎一般要擇人而噬發泄怒火的朱棣,此時聞言,忽然怔住。 不只是這首詩,而是姜星火透露出的重要信息——“杭州錢塘縣”。 朱棣的心,砰砰地快速跳動著。 按時間算算,三楊按七十多歲致仕,而沒幾年于謙就在土木堡之變中成為新的兵部尚書,那么之前應該是侍郎級別。 在大明,熬到侍郎一般也得五十多歲了。 那豈不是意味著 于謙此時可能已經好幾歲了?! 在聽聞故事結局的憤怒與悲痛過后,朱棣的心中充滿了喜悅.乃至激動。 懷揣著巨大的激動之情,朱棣忽然意識到,自己可以提前很多年挽救于謙在未來的命運! 英雄相惜,哪怕隔著久遠的時空,朱棣也能感受到于謙身上的那股如諸葛武侯般,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氣。 “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 朱棣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在心里發誓道。 而此時他才發現,姜星火在看著他。 兩人目光相對,一時竟有些碰撞。 朱棣的目光中充滿了仿佛是“劫后余生”一般的喜悅,與尚未完全褪去的憤怒。 而姜星火的眼中,則帶著平靜,與一絲.期盼? 他是在期盼死亡的到來嗎? 不,不,絕不是這樣。 姜星火明澈的目光與微微蹙起的眉頭里,還隱藏著其他的含義。 朱棣忽而恍然,姜星火或是識破了他和李景隆的身份,或是沒有識破。 但臨死前想通過這番話,來讓未來于謙的命運,產生一絲可能的變數。 這是姜星火打算死前給這個世界留下的最后一點影響。 不為他自己,而是為了在未來,那個不該如此冤死的民族英雄! “我想說的都說完了,燕校尉請動手吧?!苯腔鹌届o地說道。 李景隆聞言,緊張地看著朱棣。 朱棣卻只是頷首答道:“好,閉上眼睛吧,我的刀很快?!?/br> 姜星火依言閉上了雙眼。 隨后,在“鏘”地一聲,長刀出鞘后,他陷入了無邊的黑暗,意識也隨之模糊了起來。 畫船外,忠義衛甲士抬著姜星火的身體進了馬車,運往詔獄。 而岸邊胖胖的朱高熾,早已孤身等在那里,看著朱棣和李景隆先后走下船來。 父子相望,朱高熾忽然覺得今天的朱棣有些不太一樣,他的身上少了許多殺伐冷冽,而是多了幾許微不可查的傷感與喜悅。 “熾兒,父皇知道你有許多話想問?!?/br> 朱棣定定地望著大皇子,拍了拍他的肩頭說道:“父皇會把最近的事情一一給你解釋,但在此之前,你要隨父皇去見一個人,證明一件事?!?/br> 第40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 杭州,錢塘鎮。 錢塘鎮周遭環境極美,粉墻黛瓦,一側還有西湖環繞。 此時正值夏日,湖中荷花開放,香氣撲鼻,不時有幾尾魚躍起來,在水中嬉戲。 一陣微風拂過,吹起數片綠葉飄向空中,在碧波之上翩然起舞。 在湖畔,有一處用竹竿削制的籬笆圍成的小小院落,爬滿了青藤的東廂屋邊有一處葡萄架,下面還放著一張老舊的搖椅。 “嘎~” 聽見有鴨子叫的聲音,朱棣與紀綱扶著朱高熾稍稍繞了幾步,湖邊草色青蔥,幾株樹叢上綻著粉白相間的花,與藏在嬌艷荷花后的浮水鴨子相映成趣。 湖前有一塊大石頭,大石頭上站著一個身著布衣的小孩,邊上同樣圍了幾個孩童,不知道在做什么。 “于謙就在此處嗎?” 聽到朱棣的疑問,紀綱躬身道:“回稟陛下,錦衣衛已經悄悄排查了整個杭州城,符合陛下描述的,便是此孩童?!?/br> 隨后,紀綱遙遙地指了一下站在大石頭上的那個小孩。 “此孩童出身仕宦世家,如今家道破落了,但從小聰穎過人,據說才四五歲便喜讀蘇武、諸葛亮、岳飛、文天祥等人故事?!?/br> 朱棣微微頷首,按捺下心頭迫切,扶著好大兒緩步前往。 而圍著大石頭的孩童們,見有三個陌生人來到,也紛紛停止了爭吵。 唯有一個胖墩孩童,口中還嚷嚷著不休:“憑什么分給二狗的魚比給分我的多?” 被他點到的“二狗”生的瘦小,口中結結,此時抱著懷里的幾條用草繩串起來的魚,竟是不知所措起來,呆了幾息,便“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法子是二狗想出來的,下午抓魚最賣力氣的是謙兒哥,怎地也輪不到你,謙兒哥給自己分的最少,你還不知足嗎?”旁邊一個女娃娃指著胖墩說道。 胖墩猶自一臉不服,嘟囔道:“辛苦一下午,都不夠餓的?!?/br> 靜靜地聽完了幾位伙伴的訴說,站在大石頭上身著布衣的小孩,認真數好竹筐里的魚,方才跳了下來。 大約是見朱高熾穿的體面,身邊孔武有力的朱棣和紀綱也衣著光鮮,小孩認真行禮道。 “見過三位官人?!?/br> “你便是于謙?”朱高熾的目光下滿是審視。 朱棣囑咐過他,此番前來,以朱高熾為主,而朱棣和紀綱扮作他的仆從。 于謙對視著朱高熾的目光,不卑不亢地答道。 “正是在下,可是我等爭吵擾了三位清靜?” 朱高熾搖了搖頭說道:“非是如此,伱且繼續吧,當我等不在便好?!?/br> 于謙聞言倒也坦蕩,又回頭對幾位同伴挨個敘話了起來。 “小妮,大家辛苦一下午,都是一樣的,沒有誰賣力氣多賣力氣少,你委實不該說這話,憑白傷了人心?!?/br> “謙兒哥,我” 女娃娃聞言不太認同,但依舊點了點頭,對胖墩道了個歉。 隨后,于謙又拿出一張漿洗的有些發白的手帕,認真地給瘦小的二狗擦去鼻涕眼淚,隨后揣進懷里。 最后,于謙跳上大石頭,把竹筐里僅剩的四條魚,又挑出兩條大的,遞給胖墩。 “曉得你食量大,此時定是餓了,拿著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