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14節
書迷正在閱讀:Alpha上將的媳婦兒養成記、離婚后前夫加入了修羅場、小酒娘你馬甲掉啦、穿回來后,對老攻無感、他眼中有流光、總有人阻礙我認真工作、獨寵東宮、穿書后我成了反派的貓、穿成年代文深情男配后、全校都以為我A裝O 完結+番外
“這份奏折,根本就不是二皇子的主意!” “還好殿下并未發言,否則,恐怕此計一出,殿下的威望就會被打擊?!?/br> 朱高熾苦澀一笑,他揉了揉自己胖胖的臉龐,無奈地說道。 “看來老二確實在詔獄中得了高人指點你們可能不知道,除了如何削藩,父皇還給我留了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恐怕就是詔獄中那位高人留下的?!?/br> 聽完姜星火留下的兩個問題后,楊士奇和楊榮、解縉,同時陷入了沉思。 良久,一直沒有說話的楊榮感嘆一聲。 “能提出這種問題,并且似乎早有結論,這個名叫‘姜星火’之人,恐怕已經學究天人!” 第20章 何謂王朝? 秦淮河畔,清晨霧漫漫。 一陣風吹起,卷起岸邊的柳葉,枝條在天空中搖曳,輕盈而又靈動。 秦淮河畔的一間茶樓上,身著便裝的朱棣和老僧打扮的道衍正在吃早點。 朱棣夾了一只晶瑩剔透的小籠包,一口咬下,有些鮮咸的汁水迸濺在口腔中。 “朕好久沒吃過這么舒心的早飯了?!?/br> 道衍笑道:“陛下初步解決了解除諸藩護衛和供養宗室的問題,又定下了海洋貿易的基調,自然是可以大大地松一口氣的?!?/br> “大師當日不是說,不與朕一起來聽姜星火講課嗎?” 朱棣的話語倒有了幾分調侃的意味,顯然今天他的心情是極好的。 道衍也不以為意,轉動著念珠說道:“老衲本覺得此人不受控制,又會對立儲之爭造成影響,所以才勸陛下殺之。經歷了棋盤擺米、削藩制度這些事,也確實是對此人起了幾分好奇之心?!?/br> “但歸根到底,卻是昨晚夜觀天象,若有所悟,所以決定今日隨陛下一同前去詔獄?!?/br> 朱棣喝了口粥,復又問道:“那大師覺得姜星火的才智學識,與你相比如何?” “自劉伯溫死后,天下無人能與老衲相比?!钡姥艿淮鸬?。 道衍的回答,理所當然而又充滿自信。 事實上,雖然道衍曾經懷疑過姜星火有可能是謫仙臨世。 但道衍也只是這么一說,并不代表他真的相信。 若不是夜觀天象若有所悟,道衍才不會決定親自來聽聽姜星火講課。 而這次他親自來聽,如果這次姜星火講的東西并沒有那么驚人,那道衍便可以斷定,所謂謫仙之說,這只是他思慮過度了。 朱棣一時啞然,拿著筷子指了指對面的老和尚。 “大師你呀,還是老樣子.當年朕還是燕王,尚未就藩時,大師便毛遂自薦,言自己智謀天下無雙,朕當日不信,如今二十年風霜雨雪過來,才發現大師所言不虛?!?/br> 道衍微微一笑,顯然是對自己智謀極為自信的。 道衍緩緩地說道:“姜星火所提的兩個問題,老衲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而且,老衲對姜星火講的的這套東西,有某種暫且不可說的懷疑?!?/br> “大師懷疑?” 道衍搖了搖頭,朱棣也沒有追問。 事實上,道衍懷疑姜星火所講的名為《國運論》,但卻有可能是另一門傳說中的學問。 ——屠龍術! 但這種疑惑就如同謫仙之說一樣,并不能得到證實,所以道衍并未對朱棣說出來。 朱棣點了頭起身,在茶樓隔間中踱步的速度越來越快,眉頭也越皺越緊。 之前,朱棣的心思都放在了和平削藩、更化制度、海洋貿易等事情上面,并沒有太過認真地思考姜星火提出的問題,而是等著道衍想好再抄參考答案。 而如今他自己細細想來,卻發現了一些端倪。 朱棣暗暗想道:“朕有自信如果能有二十年的時間,定能掃平北元重整天下,還大明一個昭昭盛世,就如同漢武帝、唐太宗那般可照著姜星火這么說,朕再往后的大明天子,便一代不如一代,最后權柄被人竊取,然后亡國了?” 朱棣停了下腳步,他甩了甩布袍,望向了道衍。 “大師,你史書讀得好,伱給朕說說從大漢至今,歷代漢人王朝都存續了多少年?” 道衍這兩天早就查出來了準確答案,他不慌不忙地說道。 “西漢209年,東漢195年,西晉51年,東晉103年,隋朝37年,唐朝289年,北宋167年,南宋152年?!?/br> 聽完這個數字,朱棣忽然感到了危機感。 朱棣看著秦淮河上依舊亮著燈籠的畫船,簡單地做了個算數。 他爹朱元璋干了31年皇帝,大侄子朱允炆干了4年,他朱棣今年四十二歲,按身體硬朗程度不出意外還能干20到30年皇帝,但是如果按照王朝150到200年的平均壽命來算,等他傳到下一代,大明王朝可就已經過去接近三分之一的壽命了??! 如何給大明王朝延壽? 自秦朝大一統以后,王朝國運這道不超過300年的時間紅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阿彌陀佛?!钡姥芸吹街扉ι钏嫉臉幼?,淡然地撥動念珠,“陛下心中煩亂,不如在此小憩一番,中午你我同去詔獄便能得到答案了,何必徒勞傷神呢?” 朱棣頓住了腳步,卻是自嘲一笑。 “大師所言極是,若是生在太平世,做個富貴王爺.想來與大師這般摯友在秦淮河畔吃早點,飲茶悠然到午時,也是極好的?!?/br> “陛下若是個只知夜游秦淮的富貴王爺,老衲說不得早就投奔他人去了?!?/br> 朱棣和道衍這倆一起干了謀逆勾當的君臣,不由地相視一笑。 詔獄,密室。 好好休息了一番的朱棣,精神抖擻地與道衍一起坐在了椅子上,準備偷聽姜星火今天的講課。 順利的是,姜星火今天并沒有賣什么關子。 而第一次來聽的道衍注意到,隔壁朱高煦的脾性聽起來跟以前確實不一樣了。 朱高煦很有禮貌地說道:“姜先生,您上次提的兩個問題,俺一個都沒想明白?!?/br> 不愧是你! 姜星火基本熟悉了這個莽夫學生的智力水平。 因此,姜星火也不生氣。 而且他又不是帶娃輔導作業,只是拿錢講課而已,犯不著生氣。 “沒事,今天慢慢講就是了?!?/br> 朱高煦不好意思地問道:“那姜先生是否能先告訴俺,之前提出的幾個問題的答案?!?/br> “可以回答,這就是《國運論》的開篇?!苯腔鹂吭跇涓缮衔⑽㈩h首,“當然,《國運論》的內容比較多,只用一天肯定是講不完的,要分階段講?!?/br> “我們的第一課就是——王朝的概念與本質,奴隸制、封建制(意為封邦建國,春秋時已有此概念,春秋時富辰之曰:周公吊二叔之不咸,固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大一統三種形態王朝的演變?!?/br> 姜星火給了肯定的答復,卻說道:“回答這些問題,同時都繞不開另一個問題?!?/br> “什么問題?”朱高煦饒有興趣地問道。 “既然我們要通過講《國運論》來探究國運,也就是王朝壽命,那么你可曾想過,什么是王朝?” 第21章 種植糧食的能力 望著姜星火的目光,朱高煦撓了撓大胡子答道:“王朝者,一家一姓之天下,以馭民也,以愚民也?!?/br> “答得對,也不對?!苯腔鹦α诵?。 聽到這里,隔壁朱棣扭頭問道:“大師,關于王朝,史書上有什么說法?” 道衍才學駁雜無所不精,如同人形圖書館一般把典故緣由講了出來。 “字面上講,王朝本是天子視朝之意?!吨芏Y·地官·師氏》記載:居虎門之左,司王朝。東漢大儒鄭玄注:王日視朝于路寢門外察王之視朝,若有善道可行者,則當前以詔王?!?/br> 道衍看著墻壁上,說道:“當然,姜星火想講的,肯定不是這意思就是了?!?/br> 朱棣點了點頭,確實如此。 以他目前對姜星火的了解,像姜星火這種驚世大才,想講的肯定不只是字面意思,必定是一些更為幽微深邃的奧秘。 姜星火慢悠悠地講道:“所謂王朝,史書的最早記錄是夏王朝,大禹治水后傳位給兒子啟,從此往后數千年,大部分時間里王朝權位皆是父子相傳,也就是所謂的‘家天下’?!?/br> 講完這段,姜星火提出了一個問題:“那么,為何在夏之前,沒有王朝,只有上古時期的諸部落首領?” 短暫地思考過后,朱高煦顯然對這個從未思考過的問題,并沒有馬上得出答案。 姜星火的提問,壓根也沒指望他給出什么答案,只是以前當老師留下的習慣罷了。 “上古時期,中華大地上的人口沒有那么多,部落相對獨立,擁有各自的田地互不干涉。而隨著農業種植技術的發展,人口開始暴增.留意這一點,以后也會講到,農業種植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將對社會形態造成直接影響?!?/br> “我們接著講,人口暴增后,各部落為了供養越來越多的人口,開始拓荒更多的田地,而隨著田地的開拓,部落與部落的地盤開始接觸,最后在利益的驅動下聯合成了不同立場的部落聯盟,這也就有了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br> 聽到這里,道衍不禁有些出神。 涿鹿之戰,從根源上講竟是因為種植技術的進步? 道衍的坐姿,開始從隨意放松,不自覺地變得有些挺直了起來。 而朱棣看著道衍坐姿的改變,不由地露出了一絲笑意。 朱棣想到了第一次自己聽姜星火講課時的場景,似乎也是從不屑一顧地隨意坐姿,變得被話語吸引到正襟危坐。 姜星火,似乎有一種神奇的魔力。 墻的這邊,朱高煦忍不住插嘴說道:“姜先生,俺似乎明白了,從部落聯盟到王朝是必然的?!?/br> “不錯,你很聰明?!?/br> 姜星火微微頷首表揚了學生之后,繼續道:“涿鹿之戰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的部落聯盟不適應了制造力的發展,開始組織成為更加復雜的社會結構,于是,王朝出現了?!?/br> “那請問姜先生,既然部落聯盟組成了王朝,為什么第一個王朝是由治水有功的禹建立的,而不是涿鹿之戰獲勝的黃帝建立的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我剛才說的‘制造力’的發展?!?/br> 怕對方聽不懂,姜星火進一步解釋道:“你可以把‘制造力’暫時理解成‘種植糧食的能力’,是因為在夏朝建立前后的這一時間段,當時的制造力水平達到了,能夠供養大量不事生產的食利階層的水平?!?/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