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電影人_分節閱讀_317
《一天》這部新的片子“鏡頭視角”與眾不同,謝蘭生在古堡度假時想到的就是這個。在一部電影當中,或一部電視當中,攝影機總相當于“多出來的一個角色”,而導演們也沒可能只從角色的視角拍,來回切換太混亂了。但《一天》比較像紀錄片,謝蘭生想真實一點,他用了很長時間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媒介就是“某樣道具”“某樣東西”,而是還是重要道具。 例如,《百年》篇中,男女主角在教堂里舉辦婚禮。攝影機全程拍下他們倆的結婚誓言,也拍到了對面扛著攝像機的婚禮攝影師,到了最后,通過剪輯,電影視角切至“婚禮攝影師”正扛著的攝影機,這時觀眾可以發現,此前“觀察”一對新人的目光是從祭臺上的戒指盒發出來的!是戒指盒在注視一切!也就是說,之前攝影機的位置被擺上了戒指盒。當然,電影觀眾意識不到這些視角的問題,他們只會覺得整個場景更加逼真,可是專業的影評人通??梢远聪ぜ记?。 其他篇章也是同樣。拍攝視角、觀察目光是某一樣重要道具。這些道具在看故事,而不是莫名多出的那個人。 ………… 接著拍的是《生產》篇。 主人公是一位mama,她想記住女兒誕生的那一天。 她一大早開始陣痛,一小時痛一分鐘,而后,半小時痛一分鐘、一刻鐘痛一分鐘、幾分鐘痛一分鐘…… 她的開指十分遲緩,醫生上了人工破水,一段時間過去以后,她痛一分鐘,止一分鐘,醫生叫她好好呼吸,可是女主無法做到,一直憋著,因為太痛了。胎兒心率掉到60,醫生急到大吼大叫:“想不想要自己孩子了?!”隔壁床上產婦也叫:“姐妹!我這還有紅牛!” 她終于能開始生產了,助產士在旁邊按肚子,告訴她,哪時用力,哪時不用力,讓她憋氣,讓她“推”。 經過漫長的一小時,她的女兒平安落地,發出啼哭。 然而就在女主人公開始放松的時候,她聽到了婦產醫生心急如焚的吼叫聲:“血漿!血漿??!” 這似乎是出事兒了。 女主人公產后大出血了。 它發生在產婦中的比例大約是5%到10%。2014年,產婦的死亡率在十萬分之二十幾,其中,產后出血自己占1/3。 女主人公的原因是生產過后宮縮乏力,最為常見的原因。正常來說,胎盤剝離后,宮腔通過不斷收縮來回復到正常大小,zigong壁的血管壓縮,血被止住,同時因為高凝狀態zigong形成大小血栓,幫助止血。然而人若宮縮乏力,可能大出血。 隨后一片兵荒馬亂。 插尿管、上監護,掛止血藥、掛縮宮素,醫生用手按摩宮腔,不斷按摩內部,接著又是用紗布來填充宮腔壓迫止血,再接著則是用球囊,結果,全部無效,血流奔涌。兩位醫生費盡心思也沒摸出出血點來。 她被推去介入手術,做血管栓塞。 四個小時的時間里里,醫院用的血漿已相當于人體血液總量的兩倍,也就是說,女主人公四小時內全身的血換過兩次了。因為血型比較特效,醫院還去別處借了。 女主人公的丈夫則跪在門口,扶著鐵門。 “不行,”手術醫生果斷命令,“切了吧?!?/br> 在zigong被切除以后,她的出血終于止了。 可沒想到,晚上8點,女主人公的腹腔里被發現了到處是血。醫生下了病危通知,認為血液可能已經感染器官,引發衰竭。 可她再次挺了過來。 出院時,醫生告訴她:“你再不會來月經了?!?/br> 跟其他的篇章一樣,《生產》篇的最后一段也是主角對著鏡頭的自述。她也是由自己來扮演自己。 她說:“每次回想那一天,我都感到害怕、恐懼,心驚rou跳,心有余悸。而且,因為失去部分器官,我還一度有些抑郁。但,當見到那個問題,我幾乎沒任何猶豫,就選擇了生產那天?!?/br> 頓頓,臉上帶著溫柔的笑,她又說:“我的女兒平平庸庸,成績下游,甚至倒數,跟她班里那些耀眼的小天才不能比,我有的時候有些失望,又有的時候有些憤怒。但是,我想記住,不想忘了……我是冒著死亡風險才生下了這個女兒的,我想記住我多愛她?!?/br> 愛她,遠勝過于愛自己。 想了想,她又說:“現在,我認為這世界上最美的詞是‘母子平安’?!?/br> ………… 拍完《別離》《生產》,謝蘭生又繼續拍了《攜手》——女主人公想要記住她當妻子的那一天,還有《分道》——女主人公想要記住自己離婚、“重獲自由”的那一天。 因為演員并不專業,謝蘭生又專門用了一些非常規的方式,比如一直開著攝影機,讓演員們習慣鏡頭、習慣拍攝,再比如,并不強迫這些演員逐字逐句地念臺詞,還請來了配音演員專門教大家念臺詞,以及…… 謝蘭生早就發現,非專業演員的第一遍往往效果就是最好的,NG也沒用,NG兩次還是不行他就可以放棄了,于是,《一天》進展極快,才10月末,一半故事就拍好了。 第129章《去岳陽》(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