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電影人_分節閱讀_142
“不好說,”岑晨道,“可能就是碰巧‘壞了’?!?/br> “你能修?” 岑晨立即搖了搖頭:“我不會修。一個人能開F1賽車,不證明能修F1賽車?!?/br> “那哪能修?” 謝蘭生想:太背了!他很需要錄音機! 用攝影機只能錄到最簡單的原始聲音,而錄音機卻能隨時利用混音加上效果。若是別的也就算了,對《圓滿》他要求很高。 岑晨表情更絕望了:“不知道。錄音設備太冷門了,跟攝影機不大一樣。我可以去打聽打聽,但……謝導,我這邊兒先打聽著,您那邊兒再借一臺吧?!?/br> “借,上哪兒借?”謝蘭生用極大毅力才壓制了那股暴躁,“這不是攝影機,是錄音機!只有電影制片廠用!拍廣告的,拍MTV的,都不用!拍廣告的用攝影機自己帶的錄音功能,拍MTV的用錄音棚拍出來的再做混音,就制片廠有!可誰會借咱們劇組?!” 又來了,謝蘭生想:又來了。 在被禁的四年當中,因為那個“任何個人以及單位均不得支持或幫助以上二人攝制電影”的規定,沒有單位敢幫他了,他的一切都是靠著他自己來安排布置的,不知受了多少折磨。 比如這個錄音機吧。蘭生自己不能出國,就請別人從美國帶——各制片廠的錄音機也是這樣弄回來的。 其他幾個獨立導演都沒買過高級設備,謝蘭生最富。也就是說,特殊設備一旦壞了,他完全不能從國內的同行手里借一個來,也就只有攝影機這常見器材可以弄弄。壞了就沒了,其實是個極大考驗。 岑晨說:“那,您準備著再買一個?” “誰買?”謝蘭生的頭太疼了,“莘野?祁勇?去歐美嗎?一來一回要多少天?”這個年代,攝影、錄音設備都是歐美國家生產的,日本也沒有。而中國到美國只有兩條航線,中國民航開的是北京上海舊金山紐約,東航開的是北京上海洛杉磯,全都要先經停上海,而且每周只有兩班! 謝蘭生要頭痛死了。東西壞了就必須要到處找人跨洋采補,又花資金又花時間。諾大一個中國沒人可以稍微幫一幫他、稍微借一借他。 他在《圓滿》開拍之前曾經想過再買一個,但,中規中矩的錄音機也至少要一萬美元,好點兒的就更貴了,幾乎趕上半部電影,謝蘭生賣《美麗的?!返腻X也只剩下一百萬整了,不敢亂花。他這回去參加影展是打算要買廣告的。對雜志廣告,他還記得森田的話——最便宜的一萬美金,中等級別三萬美金。他還想聘媒體公關邀影評人還有記者去看他的電影展映。他又到必須賣出版權才能繼續拍的時候了。 何況,錄音機是去年買的,出故障的可能性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特意準備兩臺設備確實非常小題大做。錄音機能用好些年,產品換代也比較快,備用設備如果不用過幾年就被淘汰了,就打水漂了。 而且,他最開始留出八天用來應對各種不測,本來時間也是夠的,可誰知道因為混混被拘留了整整四天,一下變得很被動了。 那現在要怎么辦呢? 謝蘭生說:“那也只能……岑晨先去打聽打聽,我再想想誰能幫買。莘野祁勇都留在這。萬一岑晨能修好呢?!?/br> 然而就在這時,北廣導演剛畢業的演員副導演賈婷說:“謝導,先別?!?/br> 謝蘭生:“???” “謝導,”賈婷突然道,“我去整臺錄音設備!” “……???”謝蘭生呆了,問,“你是認識制片廠長?”從制片廠借設備是必須經過廠長同意的,沒有人能偷把設備給他們用一月之久。 賈婷說:“不認識?!?/br> 謝蘭生問:“那……你怎么整臺錄音設備?” 第56章《圓滿》(二十) 對“怎么整臺錄音設備”這個問題,賈婷根本沒有回答,而是原地一個轉身,直接跑著就離開了,跟只兔子似的。 謝蘭生讓岑晨去問哪兒能修錄音設備,自己則是坐著尋思幾個購買的方案。他實在是無法相信一個剛剛畢業的小丫頭片子能弄一臺錄音機來。 結果事情出乎預料。 僅僅兩個小時以后副導賈婷就回來了,此時劇組的其他人正在一家小餐館里。 “謝導!”她說著,一把扯開一個背包,謝蘭生一眼過去就看見了……一臺錄音機,而且居然還是納格拉NAGRA。 謝蘭生眼都瞪圓了,問:“哪兒來的?” “嘿!”賈婷聲兒還挺大的,“北廣的!” 謝蘭生則皺皺眉頭:“你不是都畢業了嗎?北廣居然二話不說就把器材借給你用?還一借就一個多月?”謝蘭生拍《生根》時的攝影機是北電的,但它因為錄音壞了早就已經被廢棄了,經年累月躺在庫房,王先進是明白這點才讓他們拿去用的。 “老娘是誰?!”賈婷說,“廣播學院錄音機多。我上課的一個老師是錄音藝術的系主任,他認識我,我是跟他借出來的!我說我要拍個電影,可錄音機不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