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太醫吩咐過,發熱后要多用水。 等做完這一切,康熙看了冬云一眼。 冬云福了福身子,退了出去。 溫暖捧著手爐,眼神低垂并沒有看皇上。 康熙看著她這樣,嘆了口氣說道: “朕知道你不高興,你放心,回京之后朕定會讓胤褆在你面前認錯,重重處罰他?!?/br> 溫暖聽了并沒有多大的反應,重罰?最重的處罰怕也是禁足一些時候,不痛不癢。 “人生來分三六.九等,同樣一件事不同人去做,得到的結果都會不一樣?!?/br> 底層人去做,一家人都會搜牽連。 有點兒家世的,一人受責。 皇家人高人一等,也不過挨罵挨打,禁個足就完事兒了。 “但,歷來又有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一說,皇上可覺得矛盾?” 溫暖說這話有譏諷的意思。 康熙自然聽出來了,有些為難的開口。 “但他到底是朕的長子,當年朕的孩子一再夭折,唯有胤褆身子健全,朕為了保下他不惜把孩子送出宮?!?/br> 這是他的孩子,虎毒不食子,這個孩子又是他的長子,這世上有多少人能做到真的大義滅親? “臣妾知道,您不僅是皇上,您還是一個父親?!?/br> “孩子做錯事,認個錯自然就會心軟了,換做七阿哥和十二阿哥臣妾也會心軟的?!?/br> 溫暖點頭,表示明白。 康熙看她這樣松了口氣,以為她體諒他。 沒想到聽到溫暖下一句。 “只是,臣妾阿瑪回來之后,他們做的皇上當真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嗎?” “……” 康熙不說話,這話有些戳心,他哪里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明珠結黨營私,讓胤褆有了野心,覬覦儲君之位。 正因為覬覦儲君之位,便生了忌憚之心。 征討噶爾丹回程的路上胤褆還起了心思想害溫達,故而康熙當時讓軍醫和溫達同吃同住,讓人盯著。 此次胤褆也是忌憚淑妃,所以才會糊涂做錯事。 溫暖看皇上不說話,有些嘲諷的說道: “皇上掩耳盜鈴,只當看不見,殊不知這是縱容?” “臣妾不管他們如何想,臣妾明確的告訴皇上,臣妾唯一的野心便是皇上的寵愛,根本威脅不到他們?!?/br> “回京之后臣妾會勸阿瑪辭官養老,臣妾不想被人忌憚被人陷害,只想過安穩的日子?!?/br> 康熙本來聽溫暖說他掩耳盜鈴有些不悅,但聽到溫暖后面的話忍不住伸手一把摟著她。 “無需如此,朕明白你的心意?!?/br> 溫暖很想推開他,但到底沒有。 ** 鈴兒自然沒有熬過去,失血過多而亡,錦秋親自吩咐人抬著葬了她。 至于王答應,在鈴兒的尸體抬出去沒多久之后,在自己的帳篷里洗澡的時候溺水而亡。 對外,王答應病重染上風寒,不治而亡。 其宮女伺候不周,怠慢主子,仗責后沒挺過來。 而大貝勒是因為宴會當晚喝醉了酒,回來的時候摔斷了腿,須得靜養。 太子這幾日很高興,皇阿瑪幾乎整日待在淑妃的帳篷里,朝中大事批閱奏折都交給他處理。 康熙也就偶爾choucha一下,這讓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儲君的待遇。 這日,太子收到京城的來信,說是未來太子妃進了宮后沒多久,太子后院兒的李格格就動了胎氣。 貴妃親自去看了那李格格,確實是險些落胎。 但太子妃不過是進宮給皇太后請安,唯二去過的宮殿便是她的永壽宮。 這李格格動了胎氣之后,沒多久就有人傳是未來太子妃福運太盛沖了李格格的孩子。 這謠言就過分了,貴妃立馬讓人查是誰在傳這樣不利于太子妃的謠言。 沒想到查到竟然有納蘭家的人。 太子氣的忍不住一拍桌子。 “欺人太甚!” 納蘭家,不就是明珠在背后指使?不就是胤褆的意思? 太子冷著臉,眼里含冰,看了看身邊伺候的奴才,一個長得清秀的太監。 他身邊全是皇阿瑪的人,這個太監是他出宮前,在御花園隨手點了一個讓他跟著伺候的人。 倒是巧,這人是赫舍里氏安排在宮里的人,給他遞信兒說明年大選赫舍里氏有適齡的人,希望太子能想個法子讓她得個好的位分。 說是后宮里不能沒有赫舍里氏的妃嬪,等以后太子妃進門還能幫太子妃盯著后宮各處。 后宮妃嬪之事能求到太子這里,說明赫舍里氏在朝堂上已經說不上話了。 這讓太子更忌憚胤褆了。 看著那清秀的太監,太子壓著怒氣小聲吩咐。 “想辦法換了胤褆的藥,讓胤褆受些罪?!?/br> 胤褆算計他,就不要怪他不顧兄弟情誼了。 胤褆的腿傷了,換了藥讓他的腿廢了,再栽贓到老七的頭上,到時候一個廢人如何和他爭? 他可是知道是老七打斷了他的腿,老七記恨再換了他的藥不是很正常? 這日康熙正和溫暖用膳,雖然溫暖對皇上還有些若有似無的排斥。 但康熙想到和之前相比現在的狀態好了許多,看在溫暖受了委屈的份上,康熙將就著哄著她,用膳的時候還幫溫暖夾菜,給她乘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