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這就是杜掌柜的精明之處,他若直接說讓顧北知幫忙出主意,顧北知愿不愿意是一回事,即使愿意了能出幾分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現在他先將顧北知綁上寶藝軒的大船,寶藝軒的利益和顧北知自己的利益掛鉤,顧北知自然會萬分上心。 顧北知抿唇一笑,這杜掌柜還真是個老狐貍,不過正和他意,“北知確實有一個想法,只是cao作起來或許要得罪人的?!?/br> “你先說說看?!倍耪乒襁@會兒倒不急了。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顧北知低聲將他的想法講完,他越說,杜掌柜的眼睛越亮。 “這主意好!這主意好??!” 杜掌柜拍掌大笑,笑的一旁沒聽到多少的小丁更加好奇了,湊過來問,“什么呀?什么呀?掌柜的,你快說說啥好主意?” 杜掌柜在小丁頭上敲了一下,“一邊去!等到了時候你就知道了?!?/br> 小丁被敲了也不惱,就是太想知道是什么好主意了,但是看掌柜和顧秀才都神神秘秘的樣子,眼珠一轉,問顧北知,“顧秀才,你且告訴我,你這主意可以讓珍玉閣吃點兒苦頭不?” “小丁哥,這要看珍玉閣自家鑒定師的眼力了?!鳖櫛敝u了個關子。 小丁聽了,也沒想出來到底是能還是不能,還想再問,顧北知已經和杜掌柜告別了。 “杜伯,今日暫且這樣,我先去書店了?!鳖櫛敝粗鴷r間差不多了,就離開寶藝軒去了抄書的書店。 雖然還不到結算的日子,但他今天抄完就可以先和書店的掌柜說結算之后便不做了,這幾日正好可以再抄完一整本,結算時也能多拿一些錢。 顧北知心情頗好,他見撿漏無望,便想到了去古董店做鑒定師的活計,一方面有了金手指和他本身的眼力,這個工作最適合他,另一方面,古董店的鑒定師月銀不少,養家糊口不成問題。 就像這兩幅吳庸畫,他早就知道兩幅畫都是真的,只不過等待一個機會能和寶藝軒有交集而已。 他之所以經常去寶藝軒,目的就是能進入寶藝軒做工,一來他考察過整條古玩街,寶藝軒是規模較大且較為誠信的一家,雖然工錢不是所有同類店鋪里最高的,但同事卻是最好相處的。 二來,吳庸畫真假疑云出自寶藝軒,他有絕好的機會能讓寶藝軒看到他的價值,故而綜合下來,寶藝軒是他最好的選擇。 至于為什么他篤定兩幅畫都是真的,在不了解繪畫者的時候靠的是金手指的提示,了解了繪畫者前后期的差異更是證明了金手指的準確性。最一開始他看到的兩幅畫都是價值千兩以上,若是有一幅畫是假的,價值應該相差極大才對,但是這兩幅畫的價值都在千兩之上。 一開始他還不敢肯定,也許超過一千兩的都會標注千兩以上,但萬一真畫只萬兩,而假畫只值千兩呢? 后來他的金手指升級了,三千兩以內的物品都能看到具體價值之后,他再次鑒定兩副畫,便可以肯定,兩副畫都是出自吳庸之手。 又用吳庸前期的畫作對比,驗證了他的判斷,于是他立即心生一計,打算找個時機將這兩幅的身份拆穿,所以有了前面無蓋茶壺的演示,就是為了后面拆穿畫作鋪墊。 然而不等他一步步鋪墊,珍玉閣先把這個機會送到他手里,這叫他如何能不抓??? 至于為什么要浪費兩次機會再次鑒定,目的是防止畫在這一段時間內被人掉包,確定沒有掉包之后,他便立即拆穿了兩幅畫的由來。 原本還以為要成為寶藝軒的鑒定師還得再想想辦法,沒想到杜掌柜這么上道,先小人后君子的將他綁到寶藝軒的利益上才詢問辦法,這樣倒是省了他的一番口舌。 至于他出的辦法... 其實也很簡單,就像現代的小說一樣,反轉加打臉,是讀者最愛看的情節。所以他給杜掌柜出了主意,說邀請京城知名鑒定師重新鑒定兩幅畫,誠邀各位收藏大家和同行前來觀看。 前面那位判斷失誤的鑒定師確實是京城內非常有名氣的字畫鑒定大師,這馬失前蹄的事兒,近幾年還就出了這么一出,想必也非常愿意自己洗掉這個污點。 沒準兒還能小小的出個風頭,也多虧了前面寶藝軒并沒有宣傳出去是這位鑒定師鑒定的,當時是為了證明寶藝軒的實力,現在卻成了讓這位鑒定師配合他們的誠意。 具體該如何cao作,就是杜掌柜的事了,顧北知主意出了,該如何反潑一盆臟水也說了,這要是還不能洗掉寶藝軒實力不濟、以假亂真的名聲,他就該考慮是否就職于此了。 顧北知將這件事拋之腦后,去了城北的一家布莊,上次從衙門領了一匹布回家,原本的打算是先給爺仨做一身衣裳,等過段時間手里有錢了再買布做兩身替換的, 但一匹布不夠父子三個人做衣裳的,而且衙門給的布料太粗糙,摸起來不舒服,不適合做貼身穿的衣服,要是冬天做棉襖的皮還可以。 顧北知想先去看看棉布的價錢,看看要不要回去和關舟要點錢來買布。 這里賣布論尺賣,一米布是三尺,一個大人需要做一身衣服大概需要四米多一點,兩個小孩相當于一個大人,也就是需要買九米,三十尺。 棉布的價格說不上貴,上等棉布是十三文一尺,中等是十文,最次的是八文,最次的那種被顧北知首先排除了,布料又薄又透,不禁穿的,上等和中等的之間他有些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