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早秋、中秋、暮秋,從姿勢到指法,一月月草木更替,一項項cao練風生水起,不少后知后覺的樂戶人家,零星又送孩子來,坊里則根據年齡天賦,選擇錄取。 蘇安不僅傳承韓昌君的教法,還在姿勢上加了反彈,在指法上加了撥片,又推陳出新,在學徒定姿時,讓他們聽各類弦音,以判斷是否歸和弦,是否共鳴。 盧蘭、秀心和許闊,雖然事務也忙,但都會嚴格按照排班,輪流來指點校正。 蘇安又有膽識,敢拿新的主意,先請七娘為托,縣衙市署為障,在方圓幾里為自己的學堂造出聲勢,而后,給梨園里諸多的朋友寫了一封言辭誠懇的禮函。 哪位名家有空,提前半月知會,堂中則向永興坊傳時令花作為通告,以私人宅邸聚會的名義,定期舉辦樂藝交流活動。如此,一方是不便公然在宮外奏曲的梨園供奉官,一方是有心有力精進曲藝,沒有門路的貴戶,可謂,一拍即合。 原本,揚州竹西弟子借尋人之由,不惜得罪江州陳義門,遠赴長安牡丹坊拜師學藝,的確在樂壇引起不小的反響,然而,一旦決心,蘇安必有十二分果敢。 他齋戒七日,歸太樂拜師父韓昌君,為這座傳藝的樂堂求得題字——茂彥 接著,首次樂會,他便請來曹氏父子為師,張昌甫等江南人士為學生,讓南不嫌上陣切磋,一時場面何其瑜亮,結束當日,竟就引得全城樂坊爭相模仿籌辦。 奈何,但凡是新鮮活動,牽頭的才有甜頭,再跟著學的,總就差那么點意思。他也不計較,每每引薦新人,都會很體貼地為洛書幾個留出坐席,深討大家歡心。 “彥,是有才學之人,茂,是繁盛、傳揚,兩個字合起來,便有多層的意思,其一,以草木為弦,振動八方,其二,以隱世之姿,布正道,供養牡丹花色?!?/br> 十月,金菊在堂前開得正盛,顧九照例送禮來,正遇見幾位從南地趕來參加中旬官考的縣令。他們一邊填寫《六幺令》曲詞,一邊揣摩題字之意,津津有味。 蘇安手搖折扇,笑得很輕:“九總管,這回是什么?”顧九從美景中回過神,行禮道:“宣州狼毫,木取揚州紫檀,刀出義門匠坊,犬呢,是顧郎親手所雕?!?/br> 顧越言出必諾,自從提起要行納采禮,三十件,隔日一件,沒有間斷過。譬如那把玉骨折扇,很沉,分明是擺件,卻叫蘇安愛不釋手,每每扇得手腕酸疼。 這回,是微雕毛筆。 “蘇供奉,是這樣,江南道采訪使肖宏林及幾位刺史就快到長安,同行的江州別駕陳昀便是義門陳旺生的堂侄,顧郎約他們去蝦蟆陵為先賢祭酒,屆時張中丞也在,顧郎就讓我問蘇供奉,待他會面結束,有沒有興致秋獵,就只二人?!?/br> 蘇安捏起來,晃一晃,艷陽下,見犬群在筆桿間歡快馳騁,幾欲舔住他的手。 “九總管,顧郎何時學會鐫刻的本事?”“自洛陽回來之后?!薄爸懒??!?/br> 這個月,正值官考,朝中有人歡喜有人愁,傳至街坊巷里,一片酸甜苦辣咸。 蘇安知道,對于下旬參考的偏遠地區高官而言,從抵京呈奏,參考,至離京歸職,全程一舉一動一步都不能錯。來得早了,有結黨之嫌;來得晚了,是怠惰之罪;不打點,容易遭到長期的冷遇;一打點,被政敵盯住,又難免水深火熱。 因此,論地點,萬萬不能請這些人到牡丹坊或是茂彥堂,要去南郊;論日子,只能在他們來的當日順道引路,才不顯刻意;論名義,便是自漢武帝起,為表示對董仲舒的尊敬,官吏軍民到蝦蟆陵皆下馬步行,祭酒時,說點話,才不顯唐突。 這三點,使得蝦蟆陵成為京官接待地方的上選之地,而顧越與董氏同鄉,更有做這番動作的理由,讓顧九來告知這么一聲,實際是為方便讓他與義門和解。 想清楚這些,蘇安覺得心里很暖。顧越雖然因為公務繁忙,很少再來與他當窗共梳頭,但是,三十樣納采禮,樁樁件件都送到他的心坎,喂到他的唇邊。 廿日,南郊蝦蟆陵。 曲江水畔,茱萸遍地,丹楓似火,林里充滿生氣,早已不見昔日陵墓柏森森。富貴人家秋狩其間,放出一群群精悍的獵犬,追逐著梅花鹿,攜卷起一陣陣葉風。 這次祭酒,顧越原本打算召回谷伯,又考慮到蔚州不能不防,故而才叫季云。自新科之后,季云多少有些改換門庭的意思,顧越因自己說過不勉強,沒多問。 到場的共有三方人物:一者,江南道義門坊,本地望族;二者,業已滿十余年,家在萬年,祈盼回朝的采訪使肖宏林;三者,淮南揚州出身御史中丞張昌甫。 經過半年的觀察,顧越畫好了胸中丘壑,且恩威并施,對三方人物都進行過敲打,及至考核近在眼前,大家坐在一處歡談時,事情已經到板上釘釘的程度。 稼芟使雖為屏障,但只能擺著玩,無權,顧越已然收入囊中的,是三件實務。 一,他加入義門坊,得到了陳家的犬符;二,他請肖宏林在調任前,為他們留下了幾筆讓新任的采訪使無法推脫的錯賬;三,他參伙了江南道絲綢生意。 籌碼也很明白。 其一,他有南選之權,張昌甫本人亦在此,往后至少六年,包括江州在內的選官、用官,不光看陳義門,多少也得看朝廷意思;其二,肖宏林若不辦這些事,考功不說,他還可以把江南道的奏表,毫不修飾地呈至御前;其三,他執掌著新任江南道采訪使任職的消息渠道,只要議定,皆能先行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