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書迷正在閱讀:頂流私房菜[娛樂圈]、重返九零:媳婦有點嬌、[聊齋]活人不醫、圣父白切黑[快穿]、頂流他妹是神算、寵夫(快穿)、嫁給jian臣沖喜后、在總裁文里當極品男配、那個富二代天天裝窮、我穿成了貴族以后
背誦完,皇上開始解譯:“人之初性本善,是說人出生之初,稟性……” 這夜,李安好夢里一群娃娃在搖頭晃腦地嚷嚷《三字經》,雖聽不著聲但看著都覺吵。晨起身邊已無人,伸手過去摸了摸,還有點溫熱。 坐起搖鈴,寶櫻、寶喬領著一隊宮女進寢殿。 “皇上呢?” 寶櫻拿了塊干凈的巾子打濕、揉搓、擰干:“回娘娘的話,皇上用完早膳就去上早朝了?!?/br> 李安好舒了一口氣,愿意去早朝應該就沒事了。潔了面,右手覆上小腹低頭看去,笑著對肚打趣:“辛苦你了?!?/br> 只她不知道的是今日早朝,文武百官過得是尤為煎熬。 明明皇后懷喜,皇上該龍心大悅,可為何百官跪拜之后起身還未站穩,皇上就開口要吏部審查官員政績?無論是在朝的還是地方的,一個都不落。 聽得不少官員是腳底生寒,額上冒汗。 “陳弦、唐嵕?!?/br> 兩人立時出隊列,拱手向上:“臣在?!?/br> 皇帝目光自賢親王、楊朗等人身上掠過,看向殿中央:“即日起,你二位就赴南千門大營練兵?!?/br> 可謂之一石激起千重浪,不但賢親王、楊朗被驚得瞠目,就連燕茂霖都有些看不懂皇上了。練兵,是要有戰起嗎? 人心惶惶。 陳弦以為自己聽錯了,不止他,領兵打過南蠻的鎮國公唐嵕也遲遲未應聲。 急得站在武將隊列里的兩世子陳一耀和唐逸幽都想沖出來代父領命。去南千門大營練兵啊,那二位傻愣著作甚,他們就不怕皇上反悔收回成命嗎? 最為悠閑的寧誠伯看不過去了,用玉笏擋著嘴清了清嗓子:“啊哼……” 鎮國公立時回神,跪地叩首:“臣領命?!?/br> “臣領命,”知道不是自己生的妄想,陳弦眼眶都紅了,皇上終還是信了奉安國公府。 皇帝右手輕彈著龍椅把上的龍頭:“朕每年拿那么多軍餉出來,養的是能上陣殺敵的兵,”看著還跪在地的兩國公,“你們聽清楚了嗎?” “上不得沙場的就不是兵,”鎮國公神色冷峻,他不知皇上為何突然要練兵,還將如此重任交于他和陳弦。但卻曉一點,練兵為戰。 “很好,”皇帝勾唇淺笑:“平身吧?!?/br> 兩國公回歸了隊列,微頷著首的賢親王心一抽一抽的,氣息不順?;噬弦墒裁?,邊境又不安定了嗎? 不對,這還都是其次。令他生懼的是凌庸墨怎會突然啟用鎮國公和奉安國公? 這兩位一個掛帥打過南蠻一個隨父鎮守過鷹門山,確實英勇,朝中難過匹敵。只鎮國公有領兵在外不從君令的劣跡,而奉安國公府與太后之間的事還沒扯清楚,按理皇上不該重用他們。 難道真的有戰起? 站在刑部侍郎后的武英殿大學士楊朗緊斂雙目,死死捏著玉笏,指節都白了。他大哥半生謀算全白費了。鎮國公府和奉安國公府都那樣了,皇帝竟放結了親家的兩國公去南千門。 不妙??! 太和殿死寂沉沉,唐逸幽嗤鼻笑之出了隊列。 “皇上,臣以為南千門大營的兵戰力確實了了。去年恪王勾連徐博義行不軌,皇上派臣往南千門大營點兵赴延陵擒拿徐博義?;貋淼穆飞?,臣遇襲。對方悍勇,個個可敵南千門大營十兵,徐博義被殺。若不是奉安國公領援兵來得及時,臣與臣二弟也回不來了?!?/br> 三兩抽氣聲響起,對徐博義的死外界多有傳言,有說他死在延陵,也有說他逃了,但更多的是傳徐博義死在兗州城外的破廟里。 這事皇上一直沒攤明,而鎮國公府除了唐五,旁人嘴都緊得很。那段日子,唐五被鎮國公拘在府里,也沒要到出來喝酒,外頭是探聽無門。 今兒聽鎮國公世子道明,他們才知事竟是這般。 半路截殺徐博義?賢親王神色變了,徐博義忠心的不是恪王。他已沒心情去想為何接應唐逸幽的會是奉安國公了,滿腦都是嚴琦和牡江延河一帶的堤壩再次被損壞的事。 皇上一直以為被誅殺的前平中布政使嚴琦受盡嚴刑拷打咬死罪名,護的是戶部。實則不然,他掌著戶部雖貪了許多,但身為皇室人,很清楚什么碰得什么碰不得。 當年筑建牡江堤壩時,他的人配合工部算過,總需銀三百七十萬兩。戶部給了三百萬兩,按理這銀子是夠了??蓢犁幸槐舅劫~中記載,到平中省的銀子只有七十萬兩,這絕不可能。 嚴琦會不會同徐博義一樣? 賢親王眼中閃過陰鷙,因為牡江延河堤壩的事,凌庸墨恨毒了他,把賢親王府盯得死死的。而嚴琦能成平中布政使是他向先帝推舉的,他抵賴不得。 “這就是朕要練兵的理由,”皇帝眉目冷然:“竟有主敢跟朕搶人,朕也怕啊?!?/br> 文武百官跪地叩首:“臣等有罪?!?/br> “陳弦、唐嵕、韓逾留下,旁人退朝?!?/br> 武靜侯難受了,他娘的,老子混得沒兒子好,說的就是他……還有李駿,只李駿家是閨女。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有官員一步三回頭,可皇上愣是瞧不見他們要為君分憂的渴望,終還是出了太和殿。 身形瘦削的韓逾,在被立為武靜侯世子后也夠格入朝了,他是日日不墮。不明皇上為何要留下他,站在兩國公后看向殿上之人。 “韓逾?!?/br> “臣在?!?/br> 皇帝眸底晦暗,面上帶著冷笑:“有暗子在試圖接近淑妃,你知道他們要的是什么嗎?” 韓逾心一緊,立時就明了了,看了一眼兩國公回道:“是西北礦藏圖?!痹婢椭肋@東西要給武靜侯府招禍,早已銷毀。只沒想到還有人惦記著,把手都伸到了后宮。 “知道了那就是清楚該如何做了,”皇帝輕捻著拇指上的玉扳指:“勛貴都是對大靖有過功績,被記入史冊的存在,朕不想動?!?/br> 韓逾緊鎖眉頭跪地叩首:“請皇上允臣三日,臣定查明武靜侯府還有沒有西北礦藏圖?!?/br> “允” 不要怪他多疑,誰能肯定武靜侯府沒有內賊,而當年韓應銷毀的那張西北礦藏圖就是武靜侯府的最后一張?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75章 西北礦藏圖的事說完, 韓逾見皇上看向兩國公,本欲退下,可皇上不待他出聲就開口丟下一極為荒謬的訊, “朕得到消息西北軍主帥楊嵊通敵,北斐和遼狄已是蠢蠢欲動, 不出兩年便會犯我大靖?!?/br> “什么?”奉安國公大瞪雙目,楊嵊通敵? 韓逾也驚愣在一旁, 兩手拱著,忘了尊卑放肆地盯著皇上,喉核滾動, 品著皇上的神色, 心中大震, 這事是真的。 三方勾結,瓜分大靖? 回想去年, 他在平中省查到的事,忽又覺楊嵊通敵早有跡可循。 倒是唐嵕顯得鎮定許多:“去年八月,楊嵊有私自潛回京過?!?/br> 聞之,陳弦猛然扭頭看向親家:“你怎么知道?” 雖然先前唐嵕有與他分析過齊國將軍府的不對,在經歷了兗州城外那一戰, 他心里也生了疑。只楊嵊算是他父一手帶出來的, 他不愿相信其會做出通敵的事。 唐嵕拱手向上:“我不知,是皇上英明?!辈恍⒆与x京時,一再叮囑他不要輕瞧皇上, 妄圖欺君罔上。 他心服口服了,皇上手眼通天,萬里之外的事都了如指掌,試問誰還能欺得他? 陳弦緊斂雙目, 壓下口中的苦澀,結合之前發生的種種,事情漸漸清晰了。 去年一道圣旨冷不丁地降臨,他奉命赴榮親王府提兵,接應唐逸幽,后又秘密帶徐博義進京交到御前手里?;噬显缰獣詶钺哟娈?,在兩國公府結親之時,其無詔歸京……想想被追殺的唐逸幽,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父親傾囊相教,終究是錯付了。 “你去齊國將軍府,是皇上的意?” 交了徐博義回到府中,老二說鎮國公無緣無故地在兩小兒成親第二天去了齊國將軍府。 后來他也問過唐嵕,只唐嵕總擺著一副諱莫如深不可言的樣子,也就歇了心思不再打聽了。 鎮國公看著皇上,回道:“皇上不想楊嵊待在京里礙事,下臣自甘為君分憂?!彼芾斫怅愊?,已逝奉安老國公待楊嵊如親子,那份真心算是全喂了狗。 手拿圣祖御賜的穿云槍通敵叛國,不知楊嵊是否還記得齊國公將軍府的老祖宗楊敬田? 見三人都接受了楊嵊通敵的事,皇帝再次開口:“西北動亂在即,南蠻那雖然還算安穩,但不可掉以輕心,”眼神落在已經恢復如常的奉安國公身上,“陳一耀已二十又六了,他什么時候成親?” 聽著這問,陳弦心里立時有了猜測,趕緊回道:“一耀有定過親,只那小女兒在定親之后沒幾個月就患了重癥病逝了,所以才拖到現在?!?/br> 他沒說的是,因著太后之事,一耀并不想成親霍霍旁人家。 “不小了,”皇上其實一肚子數:“該成家還是要成家,成了家行事起來也會更穩重?!?/br> “皇上說的是?!?/br> 皇帝笑之:“還是加緊點吧,三個月后隨唐逸幽、唐逸塵兄弟去了南蠻,就沒時間娶媳婦了?!?/br> 果然如他所想,陳弦興奮了:“臣回府就著手辦?!比齻€月,給兒子娶個媳婦足夠了,他已完全忘了還有選秀一事。 鎮國公皺眉,現西北不穩,皇上竟令逸幽、逸塵往南蠻? 見鎮國公面露疑惑,皇上也不打算釋疑,聽了朱氏言,他是不準備讓鎮國公父子四人踏足西北對上楊嵊:“退下吧?!?/br> 又看了皇上一眼,鎮國公終是沒問出口,同陳弦、韓逾跪地叩首告退。 待三人走后,皇帝扭頭吩咐天乙:“派人去北地把陳氏元音帶回京?!币源缶附綖楸P,落子要穩。太后,他是絕不可能輕輕放過。 “天丑回來了,”帶著一身涼意的天甲自后殿中走出:“讓天丑和地甲去?!?/br> 天乙挑眉,帶個柔弱女子回京罷了,地字號足矣,有必要派天丑去嗎? 見天乙杵著不動,天甲清了清嗓子:“在外跑跑好,天丑走這趟差瘦了足有十斤,看起來順眼多了?!?/br> 明白了,天乙點首:“那就天丑和地甲吧?!?/br> “讓撒在外的龍衛盯緊齊國將軍府,”皇帝斂下眼睫:“今日朕當朝重新啟用唐嵕和陳弦,齊國將軍府一定會往鷹門山遞消息?!?/br> 天甲皺眉:“主上,唐逸清那是不是也該知會一聲?” “可,”皇帝倚靠著龍椅,緊密纖長的眼睫遮住了眸中的情緒,叫人辨不明其所想。 西冠侯,唐逸清? 能被歷史稱頌的必是名臣良將,他希望唐逸清不負“西冠侯”之名。 出了太和殿,韓逾是相當有眼色,拱手與兩位國公道別,便快步離開。 “比他老子懂事多了,”鎮國公摸著下巴上的那一小撮胡須,凝神望著韓逾頎長的背影,這小子能入得皇上眼,能耐不小。 西北礦藏圖嗎?楊嵊還真敢想。 陳弦點首附和:“是個好的,”只可惜武靜侯那老小子心被色.迷,使得珍珠蒙塵許久。若早得入朝,韓逾成就絕非當下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