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兄弟就是兄弟,一輩子是兄弟,這輩子還是兄弟。 …… 更何況兩個人都是沉默寡言的人。 最后守著那奶娃兒看了一番,康王這里也就告辭了。 臨走前,他仿佛才想起來似的說:“我是想離開燕京城,四處走走,想著帶發修行了?!?/br> 這倒是蕭崢早就隱隱感覺到的,他知道事情到了這一步,也不好勸,不能勸。 康王卻又道:“我母妃性子素來這樣,如今我走了,她也就沒指望了?!?/br> 蕭崢:“我明白,你放心便是,我這里必不至于讓她受了什么委屈,只不過——” 只不過一個人,兒子走了,徹底沒了指望,那對她來說,只怕是最大的打擊。 便是他這個做帝王的可以容忍她,只怕是她自己都覺得活著沒什么意思了。 康王自是明白蕭崢未曾說出的話,嘆了聲:“我已經違了自己的心意,給她留下一個孩子,雖只是一個小郡主,但左右是個念想,這也是我當兒子的能為她做的了?!?/br> 他盡了自己所能,至于以后,他也沒辦法了。 當康王走出寢殿的時候,是低著頭的,只是走到了那寢殿外的游廊旁,卻看到了那兩棵柏樹。 紅墻黃瓦,鑲金嵌銀,兩旁的白玉欄桿在陽光下閃著剔透的光彩,而就在那白玉欄桿盡頭,兩棵柏樹生得奇特,連枝相生,枝葉相抱。 不由得停下腳步,看了一會那柏樹,終究心頭隱隱一絲失落涌上來。 不該是自己的,依然不是自己的,只是人心是rou長的,便是說自己看破紅塵,但終究還是難過的吧。 ! 康王猶豫了半響,終于忍不住回過頭,看向剛剛那寢殿的方向。 他知道,其中有一道窗,便是她的,她就在那里面。 但終究只是那么瞬間掃過的一眼,這是這輩子他和那個人盡有的緣分了。 康王竟然離開了,他說他看破紅塵,說他帶發修行,說他可能再也不會回來。 慧心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愣了好久好久。 經歷了這么多事,她幾乎是要絕望了。 依然不能嫁給那個登上帝位的人,依然在這里守著活寡,依然有一個并不待見自己的婆婆。 如果說唯一得到的,也許是眼前的小郡主了。 但她只是一個小郡主而已,又能給她帶來什么希望? 就在這幾乎窒息的痛苦中,慧心突然想到一件事,她是不是可以告訴皇上,告訴皇上說顧錦沅上輩子曾經嫁給過康王? 如果豁出去了,會怎么樣,皇上就算不信,是不是也會生疑? 那樣的話,大家干脆誰也不要好過好了! 反正她也不會更好了! 這么想著,她就像著了魔一樣,起身就要走,她要想辦法進宮,她要面圣,她要說出一切。 但是就在她要起身的時候,身后的小郡主突然哇地一聲啼哭起來。 她愣了下。 回過頭,看到自己的女兒哭得聲嘶力竭,淚水流了一臉,小鼻子都泛起紅來了。 這一刻,她突然想起來,若是自己真得想拼一個魚死網破,那自己的女兒呢,她怎么辦? 她雖然只是一個小郡主,并不能帶給她更多指望,但也是自己的女兒啊,是自己懷胎十月生下的骨rou! 慧心坐在那里,呆呆地想著,掙扎了很久后,突然跑回去,抱起來那個大哭著的孩子。 之后,她看著啼哭的女兒,突然間發聲大哭起來。 她重活了一輩子,掙扎了一輩子,幾乎一無所獲。 就是這么一瞬間,萬念皆成空,多少斗志都化作烏有。 這是她的女兒,康王的憐憫和恩賜,也是她最后的念想了,也是她唯一所得到的。 第139章 番外之上輩子1 那一年,顧錦沅進了燕京城。 那一世的顧錦沅和這一世一樣,同樣的一個人,同樣的境遇,同樣的心思,唯一不同的是她最初入燕京城的時候,并沒有遇到一個高冷孤傲的太子,更沒有太子的屬下為她挪去那棵樹。 她慢慢地在燕京城站穩腳跟,慢慢地熟悉了這些侯門千金,慢慢地吸引了不知道多少王孫公子為她折腰。 但是她喜歡哪個嗎,她不。 人說她不笑的時候清靈猶如浣雪,笑起來的時候璀璨猶如春華,這世上再沒有像她這般女子,仿佛花為肌膚玉為骨,仿佛胭脂憤而搓就生來一股靈氣。 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存著怎么樣的心思。 她厭倦地看著這鮮衣怒馬的兒郎,這花團錦簇的燕京城,她的心思遙遠而冰冷,她知道自己永遠不可能屬于這里。 和太子遭遇是那一日端午節,她巧遇了二皇子。 二皇子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她倒是喜歡,只是不愿意深交罷了。 她會覺得,像自己這樣心里存著惡念的人,并不適合和那樣的二皇子太過熟稔,特別是二皇子看著她時眼里瞬間綻放出的光彩,更讓她下意識想躲避。 并不喜歡,也永遠無法回報,又怎么會去招惹。 可是二皇子卻頗有些不舍離去,陪著她說話,又給她介紹這端午節的習俗,給她講燕京城的歷史,將這護城河曾經發生過的事。 他很會講故事,將那些大昭國建國時的慷慨激昂說得生動,以至于她竟然不由得聽入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