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954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不過。 隨著左景的開口,朱高熾、朱尚炳已經在場所有聽到消息的官員們,都只能是恭順的揮袍跪地。 左景這時候才輕咳了一聲。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自朕昔年監國,乃奉太上皇禪讓登基以來,凡軍國重務,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緒應鴻續,夙夜兢兢,仰為祖宗謨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慶,端在元良。 皇嫡長子朱允熥,為宗室首嗣,天意所屬,茲恪遵初詔,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 朕思一日萬機不可久曠,茲命皇太子持璽升文華殿,分理庶政,撫軍監國。百司所奏之事,皆啟皇太子決之。 布告天下,咸使聞知?!?/br> …… 第七百二十六章 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 洪武門前鴉雀無聲。 圣旨總結一句話,永盛皇帝是個做事的,所以很忙,而皇嫡長子又是個有才能,所以從今天起就是皇太子,監國朝政,分擔社稷重任。 至于說為何洪武門前一片鴉雀無聲。 這是因為在年初的時候,皇室罷免了朱允熥皇太孫的名頭之后,朝堂之上雖然保持緘默,但都有揣測,是否是朱標想要再考量一下這個嫡長子。 只有少部分在當時事發的時候,才會隱隱猜測,當時那樣做,很可能就是為了后續直接冊封為皇太子的。 但大多數人還是從對陰謀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問題的。 所以今天這道冊封朱允熥為大明皇太子的旨意,才讓人們感到意外。 即便在當下的大明朝堂之上,百官們對于高舉革新大旗,帶頭改制的朱允熥,抱以敬畏,擔憂會因為推動革新而莽撞行事。 但不可避免的,人們都認為,這位皇家子弟,確實在某些方面可以算的上是社稷不二人選。 百官們的心情是復雜的。 大抵就是那種又愛又恨又怕的心思。 接手孫狗兒在內廷差事的左景,臉色平靜,眼神里卻滿是笑意。 他看了一眼周遭沉默的官員們。 隨后將手中的圣旨一卷,上前躬身彎腰,緩緩蹲下,伸手攙扶住仍然跪在地上的朱允熥。 “太子爺,旨意宣讀完了,奴婢扶您起來?!?/br> 朱允熥笑了笑,雙腿用力,由著左景將自己攙扶起來。 而在一旁的朱高熾,則是面帶詫異。 他很清楚,大明的第二位皇太子,必然就是朱允熥本人。但他同樣是沒有想到,這道冊封旨意會來的這么快。 且在事先,這件事情并沒有在朝堂甚至是皇室內部有過討論。 隨著朱允熥起身。 一直陪跪的朱尚炳,也正要起身,卻是忽然只覺得渾身一沉,一個不穩,雙手重重的撐在了地上,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只見朱高熾大抵是因為腿腳不靈便,竟然是將手掌按在朱尚炳的肩膀上,撐著對方站起身來。 朱尚炳滿眼憤怒的瞪著朱高熾,半響才爬起來。 這頭。 左景已經是滿臉殷勤的站在朱允熥眼前,躬身彎腰。 “太子爺,陛下說了,謝恩的話回頭再說。旨意雖然是下了,但宗人府、禮部那邊還有些日子才能準備妥當,這些日子太子爺只管忙自己的事情便是?!?/br> 這又讓朱允熥有些意外。 他上前一步,低聲道:“父皇和皇爺爺今天在宮中都做了什么?” 這等窺探宮闈,太上皇和皇帝的事情,即便是當朝太子,也不該過問的。 但是,現在是大明。 而不是前漢、前唐、前宋。 左景笑著說道:“太上皇和陛下今日約著,一早去了大本堂那邊。聽說唐王殿下今天在課堂上,得了方先生獎勵的五分,太上皇很是高興?!?/br> 唐王就是小二十三朱桱了。 他在洪武二十四年就被冊封為唐王,只是當年尚且年幼,便一直留在京中,入讀大本堂。 這幾年隨著天下太平,國事強盛,皇室對于內部子弟的培養和要求,也已經有所改變。 在這些皇子們沒有成年之前,基本是不大有可能會前往封地就藩的。 即便是這幾年前去就藩的,按照皇室內部的計劃,很有可能會在將來陸續返回京師。 朝廷不太有可能,再繼續國初制定的以皇室親王鎮守地方,戍守邊關的國策了。 這一條國策,在現在和國初的環境對比之下,已經有些不太實用了。 而隨著新大陸的探索發現和開發,朱允炆在新大陸所取得的成果,皇室內部已經有了希望能將部分成年的皇室子弟派往更遙遠的地方,為大明開疆拓土的計劃。 只不過如今還僅限于一個構思,具體到底該如何實施,還是得看皇室后續會如何安排。 不過,朱允熥此刻卻是眉頭一挑:“皇爺爺和父皇今早去了大本堂?” 左景點頭道:“朝會之后,陛下便先去了養心殿,與太上皇用了一份冰食,然后就去了大本堂,時間正好是大本堂上午第一節課下課的時候?!?/br> 如今天氣熱起來了,宮里頭消暑的冰食也不再僅限于冰激凌了。 朱允熥點點頭,表示明白。 朱高熾則在一旁詢問道:“唐王叔今天為何能得方先生的加分?” 那位小唐王叔,在大本堂能不被扣分,就算是好事了。 竟然出人意料的,還能得到方孝孺的加分,這可當真是小刀拉屁股,開眼了! 左景面不改色,笑著回道:“今日方先生好像是在課上說四征四討的內容,然后便問我朝即將出兵西域,該用何字眼指代。唐王殿下第一個舉手,言稱該以西討指代。 隨后晉王世子答,當以我朝于西域之目的及往后如何治理而論,西征或西討皆有道理。 隨后方先生覺得唐王最近很是乖順,課堂積極,便獎了五分?!?/br> 朱高熾這才明白,自己那位上天入地,時不時就讓宮里頭人仰馬翻的小二十三叔,到底是如何得了加分的。 朱允熥笑了笑,只是心思卻重了一些:“所以,左大伴帶來的這道旨意,是皇爺爺和父皇在大本堂之后,才發出來的?” 左景點點頭。 朱允熥看了一眼周圍還不曾散去,大抵是等著上前恭維的百官們,他沖著左景說道:“今日有勞左大伴了,等過幾天西城項目開業的時候,孤叫人送幾張票過來,左大伴自個兒休沐或是家中有什么親眷,都可以持票過去游玩?!?/br> 七夕節就是西城項目部分開業的時候了。 項目上也早早的就準備好了入場票,持票可以游玩不少項目,還能免費領取冰鎮酸梅湯、冰激凌、小吃之類的。 雖然不多,但勝在是有的。 至于左景,作為內廷二十四衙門新的大總管,自然不會短缺了這些。 但這是朱允熥這位新晉太子爺給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左景也知朱允熥這會兒大抵是要有旁的事情。 他便滿臉笑容的躬身道:“奴婢多謝太子爺賞,等西城開業,奴婢定是要去湊一湊熱鬧的?!?/br> 作為如今朱允熥手頭上唯一一件親自在辦的事情,西城項目從一開始就備受矚目。 人們已經見證過無數次,諸多新奇的東西,從朱允熥手上誕生。 大明朝能有今日,已經開始討論如何出兵西域,其實可以說大部分的功勞都是來源于朱允熥。 西城項目,到底會給應天城帶來怎樣的影響,又會如何給大明帶來一次新的改變,人們早已是期待許久。 朱允熥望著左景帶著人隱入洪武門。 目光收回,輕嘆一聲。 “老爺子和父皇大抵已經定下,這一次要我親率大軍,出兵西域了?!?/br> 朱高熾面露凝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反倒是朱尚炳握緊雙拳,低呼一聲。 “這一次熥哥兒可不能再丟下俺了!讓我做一路先鋒軍!” 邊上兩人都沒有理會朱尚炳那渴望沖陣殺敵的喜好。 朱高熾半響之后,開口道:“咱們的太子爺殿下,現在又要去哪里?” 朱允熥側目看向小胖:“你們稅署不忙的?按照時間來算,最近不是應該已經開始夏收的準備了?” 對于小胖時不時的翹班,朱允熥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自己成天在西城工地上吃灰,憑什么這小子就能成天的游手好閑。 朱高熾卻是不慌不忙,頗為悠閑的說道:“御下之道罷了?!?/br> 說完之后,他眼睛還頗有深意的盯著朱允熥。 朱允熥轉了轉眼睛:“這話是我說的?” 朱高熾撇撇嘴:“現在是要去工部還是將作監那邊?按照你的性子,既然知道自己要主導這一次出兵西域,定然還是講究一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br> 被這小子接連說破心思。 朱允熥頗有微懊惱的低吼著:“就你懂!都被你懂完了!以后我是不是該給換個封號?就叫你懂王吧!” 朱高熾挪挪嘴。 “你確定不是在罵我?” …… 將作監,城外實驗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