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837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中原人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是以山川大河為界限的。 這一段時間,可以用萬年來計量。 也代表著中原人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中原人先是從黃河流域發展壯大,繼而在整個中原地區發展出了輝煌的時代。然后中原人發現,這個世界其實更大。 于是。 戰爭便爆發了。 隨著一輪輪的戰爭,一個個王朝的建立和覆滅,周而復始的王朝交替。 終于。 中原人認為,自己已經占據了整個世界。 因為在中原的東邊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在南邊是能吞噬大軍的叢林瘴氣和高不可攀的高原,西邊黃沙遍地,北方游牧世仇長存。 于是,中原人便覺得自己已經占據了整個世界,在中原之外就都是蠻夷之地,不值一提,更不值得犧牲中原人的性命去爭奪。 這樣的狀態在中原人心中存在了很久。 一直到數百年前的盛唐開始,才漸漸在中原人心中有所改變。 中原人開始知道了外面的世界,還擁有著更多的可能。 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使中原人放棄了繼續對外開拓。 事實上,在漫長的歲月里,中原人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始終都是處于所有人類群體的最前沿。 因為內部的原因,加之外部的困難,才讓中原王朝的統治者們選擇遺忘對外面世界的認識。 而今不一樣了。 大明有著遠超過往任何一個王朝的實力,有著更加統一的決心,有著任何一個時代的雄心壯志。 即使是此刻聚集在文淵閣里的內閣大臣們,也不知道。 他們即將補全這個世界最后一塊空白的版圖。 但他們卻聽明白了年輕的皇太孫在這個帝國權力中心發出的那段可以稱之為演說的內容,到底表明了什么。 大明已經開始向著所有人宣告。 這個世界將完全屬于大明。 所有的無主之地,皆屬于大明之疆土。所有已經有人類居住的土地,其文化必然落后于中原文化,而中原人自當以王道前去教化他們。 至于以中原文化取代其他文化。 這樣的旁枝末節,在讓這個世界百姓共同走向更文明相比,算不得什么。 任亨泰雖然有些不太喜歡國家窮兵黷武,可是這幾年發生的事情,國家發起的幾場大規模軍事行動,卻無一不在對天下人大聲的說明著,國家對外的戰爭是會為國家帶來巨大好處的。 而這樣的好處,也會經過朝廷政策,傳播給每一個國家內部的百姓。 所以面對此刻朱允熥發出的宣告,任亨泰這位首輔大臣選擇了沉默。 自己或許更應該在往后著重帝國民眾的思想教育問題了。 在國家開始走上一條千古以來前所未有的道路當下,任亨泰深深的以為,自己應該將余生的政治目標轉變為提高整體國民素質上去。 他默默的看了解縉一眼。 既然皇太孫這個時候已經亮明了心意。 那么內閣今天就必然要給出一個回應,不論是贊同還是反對,亦或是日后再議,總得要有個說法。 解縉還沒有開口。 在他身邊的徐允恭卻已經是輕咳了一聲。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br> “古之圣賢早就已經說過的話,咱們也念叨了數千年,該是遵從圣賢們的意思做事的?!?/br> 說完這兩句話,徐允恭便靠在了椅子上,一只手端過邊上的茶杯,另一只手掀開茶蓋,表情怡然的吹了一口茶氣,這才漫不經心的喝著自己的手中茶。 被搶了話的解縉眉頭跳了兩下。 這是哪個圣賢說過的話,自己倒是沒有聽說過。 這不過是詩經上的佚名者所作,其本意也并非字面之意。 該死的大都督府,為了能夠不斷對外用兵,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解縉在心中暗罵了一聲徐允恭和他身后的軍方。 可是解縉臉上卻只能保持冷靜,甚至是附和著說道:“魏國公所言有理,我皇陛下圣明在天,當造福萬民。我朝以仁孝治國,歷來一視同仁,凡世間之民,當以如我朝之黎庶。萬方萬族之民,皆可沐浴我朝皇帝陛下之盛隆恩?!?/br> 說完之后,解縉便立馬坐了下來,低著頭不再說一句話。 坐在他旁邊的高仰止,明顯看到先生的側臉變得紅了起來。 這話實在是有些難以啟齒了。 若不是為了國家,解縉又如何能說得出口。 最后一位進入內閣的吏部尚書翟善,見眾人都不說話了。 這時才抬起頭,看向上方的皇太孫。 翟善輕咳了一聲,引來眾人注視。 他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圣賢有云……” 翟善剛一開口。 內閣里頭,好似有一排鴉雀從眾人頭頂飛過。 圣賢說的話是不是太多了! 已經因為羞恥而低下頭的解縉,內心大聲的咆哮著。 翟善卻是正襟危坐,沉聲開口道:“孔圣曰……” 他這一開口,解縉立馬抬起頭。 孔圣倒是說過很多話,也都是很有道理的。 這個沒法咆哮,也沒法反對。 朱高熾則是眨了眨眼,這是他對大明朝堂官員的另一種認識方式。 翟善輕聲說道:“有教無類嘛??资ダ先思耶敵跞ё拥?,可是從來不問出處,不問出身,只要愿意跟他老人家學的,他都一應收下?!?/br> 這話更沒有反駁的點了。 當年孔圣人帶著三千子弟,打遍(劃線)游說(肯定)天下無敵手,靠的就是有教無類。 身高八尺,手拿鐵棍的孔圣人。 坐在上方的朱允熥腦海中滑過一副畫面,不由的打了個寒顫。 他迅速正色,看向面前的這幾位帝國權力核心人物。 “北方關外眼下雖已平定,但余孽尚未盡除,不過有鐵鉉坐鎮倒是不會出太大問題。但西邊卻要好生經營起來了,這些年海上來的夷商很多,但過往的絲路卻還要爭取早日重新打開,造福我大明西北一帶的百姓?!?/br> 大明四域之內,如今只剩下一個西域尚未打通關節,這件事情在當初北征大軍凱旋回京受封的時候,朝堂上就有不少人提過。 大多是戶部和大都督府的人。 如今朱允熥再拿出來說,顯然是要從內閣方面往下落實了。 任亨泰稍稍側過身子:“解閣的鐵路計劃,如今還未通過閣議。非是臣等不愿,而是還有些細節需要完善。不過臣等以為,大抵也要不了多久,便能商酌好詳細,到時候不如以內閣的名義,先在朝議上與群臣共商?” 新大陸的開發都擺在桌面上了,任亨泰實在想不出還能有什么理由阻止西部鐵路建設的問題。 重新打通西域絲路,重現漢唐景象,對皇帝的權威自然增色無數,但同時也會讓他們這些內閣大臣得到一份扎實的身后名。 隨著朱允炆那一份新大陸見聞的送回。 任亨泰在今天已經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既然自己無法阻止帝國走向一條自己完全無法預料的方向,那自己不如好生的以參與者的身份,親眼去看一看這條路的盡頭到底都有些怎樣的壯麗風景。 而隨著任亨泰此刻的主動開口。 以解縉為首的一眾內閣大臣頓時紛紛投來注視。 任老倌兒竟然同意修建西部鐵路了! 眾人心中倍感詫異。 要知道任亨泰雖然說的是還要等些時日才能將詳細補充好,但誰都知道這不過是一個說法而已。 至于說西部鐵路的開發建設詳細細節,當初解縉是怎么在內閣里頭提出來的,等后面就會怎么出現在朝堂官員眼前。 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就連解縉也不由自主的轉頭看向了窗外。 任亨泰只是笑了笑,轉而拱手道:“殿下,老臣倒是還有一樁憂心之事,一直縈繞心頭不曾消散?!?/br> 朱允熥當即面露笑容。 人家內閣首輔已經不打算在西部鐵路問題上做阻攔了,自己就算是國家皇太孫,也得給人家一個面子。 更何況任亨泰本來也沒有什么錯處。 所為的,一切都不過是從他的角度去看待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已。 “任閣請說?!?/br> 任亨泰點點頭,臉上難得有著很久之前才會有的神采和身為帝國首輔的神色容貌。 他輕聲開口道:“眼下國家四域將定,新大陸也傳來喜訊。國家如今有力量,水師改名海軍的提案,前番魏國公也代替大都督府在內閣說過。 眼下新大陸雖然遠離朝廷,可終究是要朝廷親自治理的。接下來,新大陸到底該怎么安置,該有何人主持,朝廷還是得要從長遠考慮。 老臣在當初得知殿下已派遣人手之時,便開始思索,卻始終不得其解。 為國家之思量,老臣以為,此事還是得要盡早有所定論才是?!?/br> 任亨泰說完之后,便目光直視著上方的朱允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