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356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多少帝王其實原本還能做些事情,最后因為種種原因,落得個好大喜功的罵名。有君王自身的原因,難道就能少得了那些諂媚附和的官員的過錯? 魏徵之所以是魏徵。 就是因為他能在李世民最自大高傲的時候,給予皇帝重重一擊,給頭腦發熱的皇帝,當頭澆上一盆涼水。 大明朝現在的官員,已經開始往成為應聲蟲,諂媚于上的方向發展了。 這很危險。 朱允熥不得不警醒。 一直不曾開口的朱元璋,這時候終于是長嘆一聲,伸手拍在自己的膝蓋上。 而后臉上擠出笑容,舉手揚揚手中的紅薯產量記錄文本。 在百官期待的目光之中。 朱元璋臉上的笑容逐漸又消失不見。 “咱有愧啊……” 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風向大不同 朱元璋坐在田埂上,雙手自然的搭在雙腿上,如同田間忙完農活想要歇息片刻的老農一樣。 老爺子目光平靜的從眼前臣子們臉上掃過,幽幽一嘆。 郁新、王儁等人心中沒來由的一跳,好端端的陛下竟然說自己有過錯? 容不得多想。 跪在最前面的人,立馬是舉起雙手,拍在了地上。 “陛下乃圣天子也,何以有此言?!?/br> “今日我朝喜獲畝產三十石紅薯,乃天地同慶之事?!?/br> “圣天子功德無量,四海臣服?!?/br> 臣子們嘰嘰喳喳的,好似神烈山上那茂密叢林之中的林鳥一樣,從事不分晝夜的亂叫著。 朱元璋皺著眉,將手中的記錄文本塞進袖中,幽幽道:“咱登基已有二十七年,年年奏本地方遭災,百姓餓死阡陌。民饑困,咱有何顏面稱作圣人?愧之?!?/br> 郁新猛的抬起頭。 “陛下!” 王儁與一眾官員亦是面露惶恐,紛紛開口:“陛下萬萬不可!” 他們是真的怕了。 因為紅薯畝產三十石,將皇帝吹捧成天降圣人,就算所有的功勞都是皇帝一人,對大伙卻都是好事。 可要是皇帝因為現在這般愁容滿面,最后下罪己詔,那就是他們這些當臣子的大過錯。 朱元璋哼哼一聲,拍拍屁股站起身。 望著眼前跪了一地的臣子們。 朱元璋沉聲開口:“朕不是好大喜功的皇帝,也不做沽名釣譽之輩。大明栽種紅薯,目下猶如稚童學步,不過邁出三五步而已。一事誥天,往后事事誥天? 朕不做前宋之君主,不好虛名,不喜薄功。今日諸卿所乞,朕不允,望諸卿此后亦不可再提?!?/br> 郁新等人沒想到皇帝會這般的決絕,甚至是拿前朝君王事來警告他們這些今日勸諫之人。 雖然皇帝沒有說他們往后若是再提此事會如何,可想來要是當真不聽今日之言,恐怕就要去錦衣衛走一遭了。 聽說錦衣衛最近那個叫張輝的百戶,在審訊一事上頗有建樹,太醫院那幫圣手對他很是看重。 朱允熥這時卻面露古怪。 某位趙某人這臉,就是死后幾百年,還被老爺子給狠狠的抽了一下。 當朱允熥開始幻想著,那趙某人會不會因為知道這件事情而瘋狂跳腳的時候。 朱元璋已經是慈眉善目的看向了大孫子:“太孫今日所言是極好的,眼下紅薯能有三十石的畝產,乃上林苑監臣工之功,咱不可不賞,不可不重賞!” 朱允熥眼神閃了閃。 見老爺子正目光不明的看著自己,便立馬彎腰拱手:“爺爺圣明?!?/br> 朱元璋嗯了一聲,轉頭看向袁素泰及在場的一干上林苑監官員。 “今得紅薯畝產三十石,上林苑監有大功?!?/br> 紅薯地前,百官氣息不由一滯。 是個人都知道,上林苑監這一次又要發達了。 不少人心中難免不由自主的生出了一絲嫉妒和羨慕。 上林苑監從一個小的不能再小,在朝堂上沒有任何存在感的衙門,升格成從三品的部堂諸司衙門才多久啊。 陛下對袁素泰大抵是會繼續留任主持上林苑監事。 難道又要給上林苑監衙門升格? 位列六部、都察院之列? 就在所有人都懷揣著羨慕和等候之中。 袁素泰已經和一眾上林苑監的官員們擠到了田埂下皇帝腳前。 “臣等微末之勞,不敢言功?!?/br> 朱元璋一揮手:“賜上林苑監袁素泰,少師銜,一應同之。賞八梁冠,賞蟒服。封典其妻,同之?!?/br> 這恩典大了! 田埂下,不光是袁素泰本人,便是余下的所有官員,亦是紛紛心中震驚詫異。 皇帝幾可謂是給予了袁素泰最大的賞賜。 細細觀之,在場就沒有一個人,能在官階上超過袁素泰的。 便是新任吏部尚書的翟善也不能! 少師,從一品仙鶴大紅袍。 散階文勛同從一品。 袁素泰之妻,亦有一品夫人誥命。 這是大明朝能給袁素泰最高的頂格賞賜了。 至于正一品的太師,國初也就只有李善長一人得之。 還不等眾人驚嘆完。 朱元璋已經是再次開口:“上林苑監諸臣工,皆進一級?!?/br> 當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 袁素泰被頂格賞賜,上林苑監的官員也紛紛官進一級。 真真是雨露均沾,不分厚薄。 一時間,紅薯地上百官寂靜,無不是羨艷萬分。 剛剛因為確認了紅薯畝產而嚎啕半天的袁素泰,差點又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從一品的少師。 雖然是從一品,可也是一品大員了??! 袁素泰只覺得自己此刻的肝膽都在不受控制的顫抖著,皇帝所賜,臣下不敢辭。 袁素泰重重的五體投地。 “臣袁素泰,領旨謝恩!” “臣等領旨謝恩!” “吾皇萬歲?!?/br> 落在百官之后的翟善微微一笑,亦是拜倒在地,引領百官山呼:“吾皇圣明?!?/br> …… “陛下當真圣明也!” 上林苑監內,神烈山下的前湖湖畔,雙膝跪的沾滿灰土的郁新,站在一片種植著不明作物的田地里,望著前方道路上送走皇帝和太子等人之后,三五結群的官員,低聲念叨著。 王儁就站在他的身邊,雙手揣在袖中,歪著頭看向郁新:“何解?” 郁新頓時一愣,眨著眼看向王儁,好似是在確認這老倌到底是真的不懂還是假不懂。 半響之后,郁新也沒看出個門道來。 只能是低聲開口:“陛下這哪里是在賞袁素泰和上林苑監啊,這分明就是在給太孫的賞賜?!?/br> 王儁聞聽此言,猛然醒悟,眼前一亮,慌不擇口的低聲道:“賞無可賞,以防木秀于林?” 郁新點點頭:“陛下越是如此,太孫的位子就越穩啊……” 皇帝對太孫這般謹慎照料,甚至于大明現在能有畝產三十石的紅薯,也是因為太孫才有的。按理說,最大的功勞該是太孫才是,可偏偏剛剛在紅薯地那邊,給足了袁素泰和上林苑監的賞賜,卻對太孫的功勞不發一言,乃至于是刻意回避。 賞罰,在很多時候,就不能簡單的從表面去看待。 不由的,郁新就想到了近來被召回應天,罰跪太廟的秦王。 秦王做的那些事情,受的那些罪過,又何嘗不是因為太孫? 郁新默默的搖搖頭。 王儁卻好似是被他這一句話給打開了思路,連連低聲輕語道:“若是這般,那陛下今日將空懸二十七年的少師之位,賜予袁素泰,怕是也有對我等在朝官員敲打之意了吧?!?/br> 說完之后,王儁只覺得背后好似刮過一陣涼風,不由的打了一個寒顫。 郁新點點頭,臉色不太好看:“詹資善為何會上辭呈乞骸骨?便是看清了這一點。陛下現在只看臣子是否在真的做事,又是否會成為拖后腿的人。做事的有功必賞,便是有過也會回護??扇羰峭虾笸鹊?,恐怕都要一個個的被趕走了?!?/br> “詹資善秉性剛決,可最后臨了了,卻做了一次好人,他上辭呈,那就是替咱們這些人背了一次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