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253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分辨一二之后,便將其中一道扔進了一旁的火爐之中。 而后又從一旁取來一道空白的小冊。 提筆顫顫。 小冊之上,墨跡清清。 “策問:何為知行合一?!?/br> “策問:南征何以定,何以穩,何以興?!?/br>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上了賊船 景物偏堪,車馬游人覽,賞清明三月三。 綠苔撒點點青錢,碧草鋪茸茸翠毯。 前元大家張可久的一首《南呂·一枝花·湖上歸長天》,伴隨著幽幽歌喉,輕輕的飄揚在漫天之上。 隨著幾只白鷗咿呀呀的劃過,又將那悠悠春景給撞得支離破碎。 站在船舷甲板頂端,憑欄眺望目前碧波浩渺的朱允熥憤憤不平的抬頭看向天空中那攪人風雅的,還在用白點轟炸船隊的白鷗群。 “熥哥兒雅性,只是如今周遭百里風波連綿,卻是沒有那點點青苔,碧草作毯?!?/br> 嘴角掛著幾縷嘔吐痕跡的朱高熾,眼神無比幽怨,好似那秦淮河畔閨房空空,不得有情人恩科及第后履誓的女娘一般,雙目滿腔苦怨的瞪著朱允熥。 “嘔……” “嘔嘔……” “嘔……我……嘔……不活……了” “嘔……” 一道海浪在船底涌動著,旋即便是熟悉的嘔吐聲從周圍四面八方的傳了過來。 是那些在去歲重開會試后,不曾登榜而被征辟南下,往后作為大明交趾道地方官府官吏的舉人們。 朱允熥挑眉撇嘴道:“熾哥兒不吐了?” 只見朱高熾撐著脖子臉色鐵青,彎著腰張張嘴,長出了一口氣,然后仰著頭,幽怨道:“你覺得還有的吐嗎?” 朱允熥輕笑一聲,上前拍著朱高熾的后背,安慰道:“離開應天已經大半個月了,你們這些人竟然還沒有習慣海上的風浪?!?/br> “你就不該給我拐帶出京,去那什么勞什子的安南!”朱高熾悲憤的嚷了起來,眼神之中滿是殺氣。 一說到這個事情,朱高熾不禁就是悲從心來,懊惱不已。 自己明明是在應天城外的碼頭上為自家兄弟送行的,可最后自己怎么就稀里糊涂的上了賊船,而且皇爺爺他們竟然都沒有發現。 朱允熥歡笑了起來:“炳哥兒都偷偷帶著人溜到船上,若是你不來,一個人在應天城豈不是要無聊死了?!?/br> “你還不如讓我現在就跳進海里去死算了!” 朱高熾吼了一嗓子,卻是整個人從小腹處還是涌動了一下。 然后就徑直的沖到了船舷的邊緣位置,半個身子伸了出去。 一陣痛苦的嘔吐聲傳來,卻只有幾滴泛著胃酸的膽液流出來。 “熾哥兒!” “咋的?” “又開始吐了?” 正在朱高熾肚子里已經沒有什么可以吐的時候,巨艦外面的海面上,傳來了一道呼喊聲。 朱允熥這會兒端著一杯茶到了朱高熾身邊,將茶送到對方眼前,張目看向船外的海面上。 只見一艘調運船,正從整個船隊的外圍游走了進來。 船頭上,只見秦王世子朱尚炳正光著膀子,滿臉欣喜漲紅的振臂高呼。 “熾哥兒,咱剛捕到了一條大魚,聽船上的人說是深海底下的魚,尋常人難得一見。等下就給你熬一鍋魚湯,喝下就不會再暈船了?!?/br> 朱尚炳這時候哪里還有半點大明宗室親王世子的模樣,提著一條撲騰撲騰濺著水花的大魚,對著甲板上的朱允熥和朱高熾炫耀著。 身上穿著斷臂衣袖的朱尚炳,這大半個月的時間,已經讓往日本來就不怎么白的皮膚,給曬得更加黝黑起來。 等到他說完話,調運船也已經和朱允熥座下的寶船接駁。 即便是在這風浪不斷的海面上,一手提著大魚的朱尚炳也僅僅是一個健步,就從調運船跳到了寶船上。 少頃,朱尚炳就提留著大魚上到了最上層的甲板上。 “去,給燕王世子熬一鍋魚湯?!?/br> 上到甲板的朱尚炳,如同是大獲全勝的將軍一般,將手中提著的那條足有十斤出頭的大魚丟給了已經內宦。 自己則是拍著手到了朱允熥面前。 他先是瞧了瞧喝了幾口水有所緩和的朱高熾,而后看向朱允熥。 “大將軍那邊說,咱們已經走到廣東道的外海了,再有幾日就能到瓊州府城外的海面?!?/br> 朱允熥稍作思索之后問道:“大將軍是怎么安排的,艦隊是否會??凯傊莞??” 朱尚炳搖搖頭:“大將軍并不打算??凯傊莞?,但他認為咱們應該停在瓊州府城?!?/br> 還不等朱允熥開口,終于是稍稍平復下來一些的朱高熾便皺著眉轉過頭道:“是昌化縣那邊出了什么事?可是安南的人知曉大明要攻伐他們,所以開始襲擾瓊州府了?” 朱尚炳微微有些意外的看向朱高熾,他是沒有想到這位堂兄弟不光是在政務之上頗有建樹,就連軍略也能知曉一二。 朱尚炳點點頭,看向朱允熥,低聲道:“昌化縣那邊,從年后開始,已經遭遇了好幾次安南人的沖擊,雖然死傷不多,但地方很是慌亂?!?/br> 說完之后,朱尚炳面露凝重的看向朱允熥。 按照他的想法,其實是和常升一致的,他朱尚炳和朱高熾都可以去昌化,但大明朝的皇太孫在昌化那邊不曾安穩下來之前,最好還是留在瓊州府城最是恰當。 朱允熥則是沉默了下來。 雙手拍在甲板邊緣的欄桿上,目光深邃的看向前方那幾乎是一望無際的龐大艦隊戰船。 自從去歲洪武二十五年,朝廷定下了征伐安南及南方的國策軍略之后,整個應天城乃至于是直隸,都在為了這件事情忙碌著。 就如他現在腳下的這條寶船,就是在一個月前出京的時候才打造好的。 洪武二十五年的第二次會試,也在去歲入冬的時候徹底結束。六千余舉人,朝廷錄了五百名貢生。隨后在冬至日前一天,皇帝親自召開殿試,確定三鼎甲、兩榜進士名單。 洪武二十五年科舉三鼎甲,全數由書報局所出的舉人奪得。 兩榜進士、同進士,有超過一百五十人是已經明確表明心學子弟的舉人所得。 雖然總數上不及沒有表明立場,或是堅定理學子弟的人數多,但卻是一個讓大多數人都沒有預料到的結果。 只是在會試舞弊案的影響下,民間的反對聲很小,朝中更沒有一絲不同的意見。 管他心學理學,自己為官一方才是真。 這是如今應天城里朝堂上,大多數人的真實想法。 另一樁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新任的禮部尚書任亨泰在殿試之后,竟然親自去了書報局,并且為書報局提筆撰寫了一副手書,后面被書報局用作牌匾。 這是身為禮部尚書的任亨泰,在無聲的對所有人宣告,他徹底脫離理學的體系,轉向心學,成為心學的支持者之一。 恩科便在這樣出現了無數次反轉之后,悄然的結束。 隨后朝廷就開始了全力籌備南征之事。 終于是在一個月前,萬事俱備,由三萬京衛官兵組成的南征大軍,交到了征南大將軍、開國公、五軍都督府都督常升手上,在監國皇太孫為監軍,朝堂二十多名勛貴武將、數百名軍中將領的輔佐之下,揚帆起航。 當日,應天城外,炮鳴有九,萬里無云,朗朗乾坤,大日高照。 上百艘寶船、運糧船、運兵船,將整個江面鋪滿。 一面面可遮日月的船帆,好似要將整個應天城給蓋住。 皇帝親至,儲君伴駕,三宮六院于宮中祝禱。 皇帝焚香祭天,儲君高呼山河無恙、大明永昌。 船。 開了。 大明的目光,終于是伴隨著三萬京衛大軍,從獨寵九邊,開始向著同樣遙遠的南方給予關注。 這將是一場不下大明營造九邊的戰事,勝則收獲半座中原之地,敗則大明就此之后數十年放棄南方利益。 “此戰,孤絕不后退半步?!?/br> 終于,朱允熥默默開口,目光無比堅毅。 朱尚炳皺起眉頭,悄悄的看向身邊臉色煞白的朱高熾。 朱高熾聳聳肩,無奈的搖搖頭,長嘆一聲,便對朱允熥勸說道:“艦隊還有數百名舉人,數十名今科進士,而且十七叔也在船上。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朝廷定然動蕩,皇爺爺還有大伯他們恐怕也是要……” 說完之后,朱高熾憤憤的瞪著已經看向天空的朱尚炳,咬著牙跺跺腳。 要不是這個家伙自己想要隨軍南下,還給十七叔也給哄騙的上了船,自己也不至于被熥哥兒給拉上這賊船! “等到了瓊州府外,讓張溫帶著戰船先行出發前往昌化縣海面清剿安南人的船。我們在瓊州府停留三日再出發?!?/br> 朱允熥思索了片刻后,說出安排。 朱尚炳卻搖起了頭:“我覺得大將軍可能不會同意你的建議。自從出了松江府,大將軍就不和你坐在同一條船上,他親自坐鎮旗艦,讓你到這邊藏在艦隊之中,就是怕出事。大將軍能讓你以身犯險?” 聽到這番話,朱允熥也只能是無奈的苦笑著。 自己這位二舅真的謹小慎微,即便是在大明的海域,也絕不和自己坐同一條船。 更是自己坐鎮那條插滿大明龍旗、日月旗、星辰旗、帥旗的旗艦。 朱高熾哼哼了兩聲表示贊同,然后便對朱尚炳詢問道:“今天大將軍有定下此次我軍軍略部署了嗎?誰去鎮南關,誰去清化城?” 到了軍中,除了朱允熥這位皇太孫以外,就算是朱高熾和朱尚炳這兩位,也都是要領一份差事干活的。 按照常升的說法,既然上了船,那就是大明南征大軍的一員,就要遵守軍中的規矩,聽從他這位征南大將軍的安排和軍令。 所以,明明生長在關中卻天生會水的朱尚炳,就成了艦隊旗艦和朱允熥這條寶船之間的傳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