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直播教書發家_分節閱讀_120
書迷正在閱讀:瑪麗蘇霸總和他的死對頭[穿書]、他喜當爹了[快穿]、在被迫成為風水先生的日子里、這萬人嫌我不當了、捉住病嬌咬一口、重生2010:我加點做大佬、別有用心的姐夫(高H)、炮灰總被迫成為團寵、我的極品老婆、穿越之讓我來愛你
二月二過去后,陳氏族人又繼續建造紙廠。 陳述繼續上午在祠堂教孩子們讀書,下午在荒地那邊看書院的建造。 ........ 上月元宵過后,陳述去縣城找盧大牛建書院,當時盧大牛覺得陳述的想法不現實,要求上門看材料。 陳述把水泥制作的承重板看盧大??春?,他直呼有這神器,別說三層樓,就是五層樓他也能建得出來。 當天午飯都不沒有留下吃,在陳述不解的眼神中就興沖沖的趕回縣城,然后第二天他就帶著一班人馬上門,重頭到尾完陳述只給了銀子和圖紙,然后完全不用他cao心,這書院輪廓一天一天的出現在陳述的眼中。 ....... 一晃又是兩個月過去了。 五月步入初夏,眾人脫下厚衣服,換上了短薄的夏衣,特別是姑娘哥兒們,也都紛紛換上漂亮的夏裝。 陳氏的造紙廠完全步入正軌,老族長安排好族人們,什么時候造紙,什么時候務農,總之是賺錢種地兩不誤,現在庫房里已經積贊了一批衛生紙和抽紙,只等席念之那邊派人來取貨。 而陳述的書院也在五月初五這天正是竣工完成。 當初荒地上坐落著一棟高樓小院,也有曲水流觴的亭臺樓閣、 陳述建立這個書院的初衷并不是一個單純的書院。 這個書院內部分為四院,進入大門進去是前院,靠左側為南苑,右側是東苑,最里側是后苑。 前院,是最進院學子們學習最基礎入門的地方。 后苑,是為要考科舉的學子學習的地方。 東苑,是那些不考科舉,只識字找工作方便的學子,這院陳述還計劃去找些會木工,石匠、瓦匠等等這些技工的先生,這院類似于現代的技術學院。 南苑,是哥兒姑娘們學習的地方,里面除了教學知識,還會請先生教學琴棋書畫,烹茶刺繡、禮儀、管家等等。 這一院的老師除了木哥兒,剩下的老師陳述都已經找好了,只等她們的到來。 而東苑的老師,陳述已經找了幾個,都是陳氏的族人,還有一個是陳氏的表哥王家大舅的兒子。 他們一聽可以來書院做先生,別說每個月還有工資,就是沒有工資他們也愿意的呀。 至于后院考科舉學子的老師,暫時就陳述他自己,想著等以后慢慢在找適合的先生來書院任教,其實他最想的是把自己的老師陳先生拐來,只是一時半會的讓他挖自己上過的書院腳有點不好意思。 .......... 寒江鎮詠柳巷譚家私塾 “先生,您身體沒事吧?!标愂龇鲋采弦恢笨人圆煌5淖T先生,一手給他輕拍后背舒緩,一手端著茶杯喂他喝點水潤潤喉嚨。 譚先生喝了兩口水就推開,語氣略踹息道:“沒事,都是老毛病了?!?/br> 看著譚先生就是這么咳嗽的臉上都毫無血色,一臉蒼白,陳述很是擔心。 這個譚先生是個好人,同時也是陳三郎的啟蒙先生,雖是個老秀才,但是學識還是很不錯。 昨天,他正在編寫書院以后的教材,族里就有人來家找他,說是譚先生讓他帶信,叫陳述今天去私塾一趟,譚先生有事找他。 陳述得信后,今兒一早就來到私塾,見到的就是躺在床上一臉病容的先生。 陳三郎在學習途中,可以說是有兩個恩師,一個是青山書院的陳先生,另一個就是這為他啟蒙的譚先生。 只有這兩位恩師是陳三郎行過跪拜之禮的。 所以陳述對這位先生很是尊敬,看到一臉病容的先生,他很是擔心。 詢問后才知曉是老毛病了,再加上年齡實在是太大了,身子骨不如以前了,一個沒注意在這換季間著涼了,都一個多月了,一直沒有好。 因為生病了,私塾里的學子也放假了,但是老這么放假下去怎么行,可是他身子一直不好,甚至大夫說他不好好好養著,再勞累下去時日估計就不多了。 譚先生為了不耽誤學生,一直為學生想出路,來他這上學的學生要么是家境貧寒,要么就是想識字后出去能找個好伙計養家,但是這其中也不乏有好苗子。 可不管是哪一種學生,他都不想耽誤他們,更別說學生們還交了束修的。 翻來覆去的想著,最后終于想到陳述這了,年前陳述來給他送年禮時,說過他要半個書院,算算時間,這書院現在應該也建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