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
“在伯母這里我倒是成了無所事事的了?”陳宇柒笑著插嘴,不過看他嘴角的笑意,就知道他并沒有把這話放在心上,反而因為薛氏抬舉他meimei,他高興得很。 “這話可是賢侄自個兒說的,”薛氏笑瞇瞇,不說自己是那個意思,也不說自己不是那個意思。 “可不能再問下去啦,薛妹子是手握兒媳萬事不愁,為了安慰未來兒媳,兒子都成了無所事事的人了,何況是其他人,”孫夫人笑著插話,引得席上和樂融融,就是老夫人也笑得爽朗。 沐彥卿摸了摸鼻尖,此時不說話不發表意見才是最明智的,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席上何止三個女人。 陳姝被這直白的話羞紅了臉,不過依著禮節她得得到長輩準許才能離開,而現在席上長輩說笑,沒人開口讓他走。 薛氏雖然和其他人說話,但眼角卻不離陳姝,作為母親,她不想自己卿寶娶高門媳,不是不想兒子能多個助力,只是她更看重兒子能活得舒服,她生的兒子她清楚,彥卿看著溫和知禮進退有度,骨子里卻是個執拗的性子,并且極其重情,如果成親之后被門第高的媳婦壓制住肯定不行,她也舍不得兒子受那個罪。 當這個對象是陳姝的時候,薛氏先前也不是沒有看法,縱然她對陳姝的印象不錯,但事關卿寶她怎么能不擔心,但后來慢慢的就釋然了,不然還能怎么辦?當今圣上賜婚金口玉言,根本無從更改,她也只能在心中祈求陳姝這孩子是個好的。 當然,即使只能接受這個事實,薛氏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就接受陳姝或者對她有多好,自古婆媳多紛爭,薛氏自詡不會是什么嚇人的婆婆,但她也不想在兒媳面前落了下乘。 不過就算心里這么想,當著眾人的面,薛氏必然只會表現她很滿意陳姝,這可是皇婚,容不得其他人發表意見,再來在薛氏看來兒子對陳姝的觀感還不錯,看他近段時間和陳姝以及陳家的關系慢慢變得親密就知道了。 只要兒子愿意,只要他們兩個能好,就是薛氏身為母親最大的滿足了,還是那一句話,不管兒媳是誰,只要最后的結果不偏離她的初衷,她都能接受。 這個初衷自然就是,她的卿寶要幸福。 這些全部都是薛氏內心的小九九,她從來沒有與沐彥卿說過,也就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和自家夫君交流上兩句。 沐彥卿確實不知道他娘因為他的事想了這么多,不過父母對他婚事的想法他是知道一些的,盛德帝賜婚之前,母親曾在他面前念叨過,總之最大的心愿就是他過得好。而關于母親對陳姝的看法,沐彥卿并不多擔心,母親性子好且一心為他,而陳姝是一個聰明的女子,該怎么做相信陳姝很清楚。 “姝兒,這邊無事了,你入席吧,孫姑娘第一次登門,你照看著些,”陳老夫人止住笑,吩咐自家孫女。 陳姝應了一聲,欠了欠身退了下去,雖然已有婚約的男女,可以在有長輩陪同的情況下見面同席,但今日還要商議雙方的婚事,女兒家面子薄,不適合參與。 陳姝下席的時候下意識看向沐彥卿,沐彥卿當時也正好望向她,機緣巧合之下兩個小年輕對視了,沐彥卿下意識勾了勾唇,陳姝則是很快就收回了眼神匆匆去了屏風后邊兒。 對于兩個小輩私下的眉眼官司,也有長輩瞧見了,不過也都只是善意笑笑,他們都是從這個年紀過來的自然也懂一些小年輕的心思,反正有婚約,只要不過分過得去就行。 ———— 酒席過半,有陳太尉挑頭開始說起了正事,首先自然是陳宇柒的婚事。 “兩家孩子都不小了,以我的意思,盡早給他們把事兒辦了,”陳太尉說的直接,他不是一個唐突的人,之所以直入正題,是因為之前他們兩家已經商量的差不多了,娶妻嫁女雖然都是和兩家之好,但立場是完全不同的。 “伯父說的有理,不過急也不急在這一時,父親和母親的意思是留小妹一段時間,你也知道我和小妹都在祖父祖母身邊長大,自幼甚少在父親母親跟前盡孝,小妹想趁著在出嫁之前多跟父母相處相處,”陳太尉的話音剛落,孫康就如是說道,一家有女百家求,縱然是當今圣上賜婚,他們家的姑娘也得三請四求,總不能你說娶我就嫁。 “賢侄此言差矣,自古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我大侄今年已經二十有二可使勁耽擱不得,要我說就趁著現在空閑把事兒給辦了,萬一過段時間像前段時間那樣忙,這事兒又得往后拖,對雙方都不好,”陳家叔叔笑著勸。 “這話說的也在理,不過要說最近辦可也太匆忙了些……”孫老爺面帶猶豫,不過聽話音兒有些松動。 “不匆忙,不匆忙,這到年底還有月余時間,怎么著都夠了,”本家嬸子笑著表示。 “我家祖母最是待見這個孫女,所以自小就開始給她攢嫁妝,之前許給她的都在,不過千秋宴之后,祖母就表示小妹是皇婚這嫁妝應該再厚上三分,這三分現在還在準備,這可都要花時間的,”孫康淡淡說道,一句話把本來已經松動的氣氛有拉回了原點。 “孫老夫人疼孫女,我也不是個克扣孫子的祖母,我做主在原有的聘禮單子的基礎上再厚三分,”陳老夫人笑著說道。 孫康笑了笑,接下來他都沒開口,孫老爺和孫夫人不一會就被陳家人攻陷了,最后陳宇柒和孫瑛的日子就定在了臘月二十六。 整個過程沐彥卿就是坐在那里靜靜看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件事情中孫康是主導者,孫老爺和孫夫人頂多就是輔助,而且還是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輔助的,這件事情讓沐彥卿認識到一件事,這孫老爺確實如孫閣老認為的那樣確實平庸,不過勝在聽話不作妖。 通過這事能看出孫康的性子,幾句話就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且眾人都開心,這著實不簡單。 聘禮嫁妝厚重,于孫府來說是孫女有更多的資產傍身,誰也不能小瞧,于陳府來說這些最后都會被抬回來,所以不用講究,總之各家都歡喜。 不得不說孫家拿喬拿的好,女孩兒家金貴,就算是門當戶對,郎有情妾有意,男方提親的時候女方也得拒絕再三,顯得矜持,在保住矜持的基礎上又達到了目的,何樂而不為。 看到雙方客氣中帶著爭論,語氣激動時還時刻注意著不讓自己偏激,沐彥卿心情愉悅,不過接下來他就笑不出來了,因為—— 接下來就是商量沐彥卿和陳姝的婚事,這事兒是沐世規主動提出來的,道是府上人口少,想早早的把兒媳婦抬回家熱鬧些。 面對席間眾人的調侃,沐世規和薛氏夫婦也大方承認,他們就沐彥卿一個獨子,有這樣的心思有何不可,眾人也表示能理解。 這次就換成陳家人拿喬了,雙方你來我往說了兩刻鐘,日子就定下來了。 沐彥卿和陳姝成親的日子定在了春闈之后,一來成親要花費很多時間準備,現在的沐彥卿是春闈準考生,父母、先生當這些身邊親切的人都對他給予厚望,這一段時間他自然不能松懈,這事關前途,不是小事。 這二來,沐彥卿取得功名后成親對雙方都好,之于沐彥卿說他高攀陳家的人會變少,之于陳姝會嫁的風光,也能讓雙方長輩更放心,總之是兩全其美。 “現在宇柒和姝兒都定下來了,我就當著兩方親家還有陳家諸位的面說一件事,當年他們母親留下了嫁妝,明日,我讓人拿個帳本兒去庫房清點,我不偏不倚,他們兄妹兩個平分,”陳太尉笑著說道,可以看得出他精神不錯,想來解決了兩件大事他輕松了許多,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還是有些道理的。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錯覺,陳太尉這幾句話說出口的時候,沐彥卿明顯的感覺到廳堂內的氛圍一滯,就連坐在陳太尉身側的繼夫人臉色一下子也變得很差。 關于陳太尉前邊的那位夫人,也就是陳宇柒和陳姝的母親,沐彥卿是了解一些的,當初在歸零山的時候陳姝反常就是因為她,后來和陳府扯上關系之后,陳府秘辛他知道的七七八八。 明面上講這位先夫人早逝,陳姝小時候,她就不在人世了,現在京城百姓提起她也都說她沒有福氣,享不了福。 前邊陳夫人與陳太尉是門當戶對,成親的時候陳太尉還沒有現在這般的權勢,不過到底是陳太后的娘家,因此前邊夫人有了婚約。成親之日,前邊夫人十里紅妝抬進了陳府,一直到現在大家對前邊陳夫人的嫁妝都還津津樂道。 但陳太尉青云直上卻是在前夫人離開之后,自她沒了之后,陳太尉才真正算是青云直上,在戰場上也是所向披靡,之后更是一步步到了現在的地位,手握重兵,皇帝信賴。 這樣一想,前邊這位夫人確實沒什么福氣。 沐彥卿本身倒不在乎這些嫁妝在何處,又給了誰,畢竟是別人家的東西,不管分配給誰都是陳太尉的自由,不過現在給他未來的夫人傍身也算是錦上添花。 就是不知道,陳太尉在這樣的場合說出這話是警告?是勸解還是其他? “不用了,爹,母親的嫁妝交給meimei傍身,我要什么自己會去爭取,”陳宇柒表示道,外嫁女子本就艱辛,手里握著豐厚的嫁妝能活的順意些,身為男子想要什么自己去爭取就行了。 陳宇柒有這樣說的底氣,他年紀輕輕已經手握禁衛軍和京城府軍,前途可以說不可限量,這樣的身份地位自然不在乎那些死物。所以他當著未來岳父岳母和大舅哥的面拒絕,也不覺得有什么,可以說很剛了。 孫家父母想說什么,但是被孫康一個眼神制止了,現在meimei未進門,這還是陳府的私事,他們沒有立場管,就是meimei已經進門,這事兒也不能管,都不是小門小戶,何必要扒拉著全部,陳宇柒前途光明,何必在這些事情上傷害感情,更何況陳宇柒身為嫡長子,家中誰吃虧都不會是他。 更何況,兄長為meimei著想不是理所當然那,心都是一樣的,他最近一段時間也在積極給自家妹子添妝。 “你們都已經長大了,這事我不問,你們兄妹自個兒商量,”陳太尉表示。 陳宇柒點頭。 膳后,沐世規和孫家老爺隨著陳太尉去書房說話,薛氏和孫家夫人以及家里的各位姑娘隨著陳老夫人去后院飲茶,陳宇柒沐彥卿和孫康他們這些年輕小伙則是去西面的亭子切磋學問。 沐彥卿耽擱了一會兒就被單獨落在了后頭,好在陳府的路他都熟悉,順著游廊轉過前面的轉角就能看見了亭子。 “我怎么知道該怎么辦?銀子現在都用得渣都不剩了我去哪給補上?!?/br> 還沒轉彎,沐彥卿就聽到了一個氣急敗壞的聲音,和青佲對視一眼,主仆兩個默契地停下了腳步,站在了原地。 “要不去宮里找太后娘娘說說?” “太后娘娘對大兄長可恨之入骨,忘記梁王了?知道我們拿銀子補給大兄長的,恐怕撕了我們的心都有?!?/br> “那怎么辦?當初這銀子大部分可都用在了太后娘娘和梁王身上?!?/br> “現在說這些有什么用?能摳出銀子來?!?/br> “還不能說說了,這事兒要是傳出去,名聲毀了不說,禮部和諫官不會輕判?!?/br> 正在這時候沐彥卿身后傳來腳步聲,沐彥卿回頭就看到了正抬步走過來的孫康,再聽身后已經沒有了動靜,應該是聽到腳步后做賊心虛跑開了。 “彥卿怎么在這待著?別個可都到亭子里了,”孫康笑著詢問,接著就以一個過來人的姿態給沐彥清傳輸經驗,“雖說春闈在即,不過該放松的時候還是應該輕松輕松的?!?/br> “正要過去呢,剛走到這邊,”沐彥卿淡淡表示,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孫康這個人他實在是不了解,對孫康所有的認知來源只是別人的只言片語。 在沐彥卿看來未知是最可怕的的,縱然從一開始孫康就表現的溫和無害,但他很難放下心房下意識就是防備,甚至,他有些覺得孫康剛剛是故意的。 “嗯,一起過去吧,”孫康說著走在了前頭。 沐彥卿默默跟上。 很快他們就到了亭子,現在是冬日,亭子整個被圍了起來,里面還點著炭盆,剛一踏進就感到一股熱氣,舒服的很。 只是亭子里的氣氛卻并不怎么熱絡,除了沐彥卿其他幾個看著和陳宇柒差不多大的年紀,看他們眉頭緊鎖就知道他們有心事,想到自己剛剛在拐角處聽到的那些話,沐彥卿能勉強拼湊出來個故事—— 大概就是前邊兒陳夫人的嫁妝在十多年前就被陳府一些人偷著挪用了,為了供奉太后和助梁王成事,這件事情陳太尉之前知不知道沐彥卿不清楚,但是現在陳太尉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把這些銀湊齊還回去,這筆嫁妝他要給長子長女平分。 剛剛那兩人的意思,當年動這筆嫁妝的人不少,現在讓他們還回去,他們確實力不從心,有困難是一定的,已經吃進肚里的銀子讓他們吐出來自然艱難,不過沐彥卿并不擔心他們一個個的在這件事上偷jian?;?。 陳太尉既然已經當眾開口,表明了他的態度之堅決,所以動這些嫁妝的人就算是傾家蕩產也會把這批銀子湊齊還回去,畢竟當年這批銀子的用途可不光彩,梁王那就是盛德帝的眼中釘,除之而后快的那種,按照盛德帝對梁王的憎惡程度,陳家這些人除了早已投誠的陳太尉,其他沾事兒的都跑不了。 更不用說他們當年能逃過一劫也都是因為沾了陳太尉的光,現在陳太尉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斐然,他們如果腦子不壞就知道他們不能失去這樣一個靠山,陳府在他們早晚能起來,要是這銀子的用途被查出來,他們的腦袋肯定保不住。 想到這里,沐彥卿不得不心存佩服,姜果然還是老的辣,僅僅是幾句話就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不服氣都不行。 沐彥卿感覺自己的肩膀被拍了拍,回過神來就看到孫康揶揄的眼神,“彥卿發呆想什么呢,將要娶妻高興過頭了?” 沐彥卿看了孫康一眼,不答反笑著問:“孫家兄長似乎很關心我?” “那是自然,說起來我們還是師兄弟呢,”最后幾個字孫康聲音壓的很低。 沐彥卿皺眉坐直了身子,他從來沒有從先生口中提過這個事情,就說明先生他有所避諱,但沈菁沈先生好似不是這么想的,王麟之也好,孫康也好,說起這個事兒的時候都很輕松,甚至他小時候王麟之還會去孟府拜訪,所以其中到底有什么淵源? 接下來,沐彥卿也沒有太開口說話,一直到離開陳府。 “一眨眼的功夫,卿寶就長大了,再過上幾個月都能成家了,想想還挺不真實,”回程的馬車上,薛氏嘆了一口氣,她心里現在是說不出的滋味兒,一方面有兒子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的欣慰,另一方面也有孩子還沒長大就已經離開身邊的酸澀。 “兒孫自有兒孫福,再說咱們就這一個兒子,他跑的再遠能跑哪兒去?”沐世規拍了拍自家夫人的肩膀,寬慰道。 薛氏跟著笑了笑。 ———— 席瑜單獨坐在書房中,面上沒有一絲表情,手指一下一下敲著身前的書案,書案上擺著幾封信,都是近十日從京城送來的。 “主子,”青瀾推門而進。 “分發的怎么樣了?” “幾位軍長看著平分了,被罰的那位一件也無,”青瀾應聲。 沐公子送來的這批物資不僅有成衣還有棉花,棉花直接讓城里的繡娘日夜趕工塞進棉衣中,成衣今日就能分發下去,天越來越冷了,早一日得了棉衣就少受一天罪,所以物資來了,他們也不忍心耽擱。 席瑜點了點頭,“彥卿既然不想讓他人知道這是他送來的,就把這事兒按在我身上吧?!?/br> 彥卿喜歡低調,他可不,他現在要的就是名聲,越盛越好。 “屬下安排,”青瀾沒問為什么直接應了下來。 席瑜點頭,手指敲了敲書案上的信封,“這事兒有眉目了嗎?” 這幾日他都沒有接到京城送來的信,本來以為是路上耽擱了,畢竟從京城到鄴城路途遙遠中間出點意外也不稀奇,但總不能十幾日來都沒有一封信送到,心中懷疑,自然徹查。 席瑜手上拿的這些信是在府上一個小廝那里搜出來的,五六封信都在,如果他警覺的再晚些,這些信應該被送出去了。 “不肯說,魏二哥魏三哥親自在審呢,”青瀾回道。 “嘴倒是硬,”席瑜冷哼,魏氏兄弟的手段他見識過的。 “這人雖是咱們進府之后新買來的,但屬下懷疑他應該是冒名頂替,真實身份并不好調查?!?/br> 這道理席瑜自然知道,斷了這條線就真的斷了,“他既然如此大膽,揣著信就往外跑,就說明跟他接頭的應該就在城內,查!” 鄴城和其他的地方不一樣,這座城處在陳朝邊界,城池是因為有軍隊在此駐扎,隨著成家立業兒女成群慢慢形成的。后來又吸引了商人和其他各行各業的人過來定居,除鄴城之外方圓幾十里再沒有其他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