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冷戰與抉擇
黑壓壓的烏云飄滿了天際,連空氣也變得沉悶起來,隱隱要落雨的樣子,天色漸漸變得黑起來,這還是和顧深結婚后的第一次,一個人住在娘家。 她已經習慣了天黑打雷時躺在顧深懷里,開著燈,明亮亮的,然后顧深看著書,她看著顧深,就不用說話,她看著他,就能安安穩穩地睡了。 程圓的眼睛哭得腫得像個核桃,外面淅淅瀝瀝地開始下雨了,程圓滑動著鼠標,網頁上全是劉西的慘紅的大字的標題,‘赴山區醫療隊一人感染,常埋青山’,‘劉西孩子的吶喊:我不想死,救救我’,‘屠宰場劉西——禁區’。 程圓一條一條地點開看,孩子們黝黑又淳樸的臉蛋,臉上的笑容定格在遺照里,被母親捧著,母親撕心裂肺地哭著,程圓的手在顫抖,她知道,如果去了一個顧深,肯定會有孩子因為顧深的到來而存活下來。 那么,她還能那么堅決地反對顧深去支援嗎? 雨水開始變大,狠狠地敲擊著窗戶,程圓沉重地關掉電腦,望著烏漆漆的窗外,顧深的房間燈是黑的,程圓不禁一股氣堵在了胸口。 她在這邊為他擔足了心,他倒好,不關心他自己的安全,也沒有再來哄哄她的意思,程圓氣鼓鼓地掏出手機,鬧別扭,搞冷戰,又不是只有顧大醫生會搞。 她就偏偏不找他,反而在微信里發了個朋友圈,內容如下:顧深是混蛋! 發出五分鐘,她就后悔了,所謂家丑不可外揚,就算顧深是混蛋,也只能她知道,要是被顧深看到了,肯定更生氣,她可不想冷戰冷得更徹底。 程圓刪得快,但是夜貓子也不少,他們的動作更快,王辰早第一時間截了屏,發到醫護群里,于是這大半夜的,群里又開始熱鬧起來,高嶺之花顧醫生被嬌妻朋友圈掛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說是因為秦醫生的情敵之氣還沒散,有人說是因為院里新來的一批小護士纏著顧醫生被嬌妻發現了,還有人說家里人嚴重反對顧深去劉西支援,反正是眾說紛紜。 而事件的男主角此時并不像女主角想象的那樣在房間里睡大覺,而是一個人來到了醫院,站到了icu的透明病房外。 里面的病床上,躺著一個年紀不大的小男孩,約莫五六歲的樣子,鼻子上插了一根粗粗的呼吸管,每一口的呼吸,都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如果細看的話,還能看到小男孩身上有淡淡的紅疹,這個男孩被送到醫院時,情況很是嚴重,一開始家人以為只是輕微的哮喘和過敏,還一直悶在家里,不敢給他出門。 哪知情況越來越嚴重,家人才不得不送來醫院,一經檢查,馬上隔離,還好家人沒有感染,也算是及時控制了。 顧深接手的他,因為醫院有良好的防護措施,顧深就是一直負責的他,本來這種傳染病就有治愈的可能,顧深是一直陪的他,看著他臉上的駭人的紅疹慢慢消退。 顧深知道,只要有得當的護理和用藥,是可以控制和痊愈的,雖然這種病來勢洶洶,傳染性強,得病難受,但是,這病是有希望的,至少在這個小男孩身上,他成功了。 所以他才迫切地想要去山區給孩子帶去希望,只是現在,他猶豫了,他真的沒有辦法,孑然一身,放下程圓。 雖然他知道,自己不會有事,不會讓自己被輕易感染,就算感染,也能治愈,但是他沒辦法說服程圓,那么,他走得就不會放心。 他離開四個月,她一定會擔心他。 那么她會不會好好吃飯,肯定又撿著rou吃,不吃蔬菜;上課會不會走神,又有學生投訴她怎么辦;下雨的日子一定會忘記帶傘;一定會胡亂地吃零食;中藥一定也不會按時喝;還有她身邊的那個徐晉南,她不會跟其他男人跑了吧! 顧深擔憂的事情全是程圓,心里突然很動搖,他到底應不應該去劉西支援,她哭的樣子,在他的腦里揮之不去。 本來程先生的事情就給她留下了不少的陰影,她會怕,她現在應該最怕的事情就是他會離開。 但是他現在竟然就要做她最怕的事情,顧深突然內心一陣的愧疚,或許,別人少了他也不會改變多少,他不必自己親自去? 突然,安安靜靜在里面躺著的男孩,開始激烈地抽搐。 顧深馬上反應過來,往外面跑,喊來護士做急救措施,然后自己馬上進消毒房換上隔離服,匆匆進去看孩子的情況。 孩子小小的身子在不停地抖動,顧深按住孩子細細的胳膊,藍色口罩被氣息吹得一鼓一鼓。 “加大一克sci的劑量”,顧深伸出手,頭上已然冒出細汗,接過針管,一針扎入孩子細小的血管,利落準確,然后緩緩把藥劑推進。 孩子的抽搐慢慢停止,努力抬眼,小嘴巴一張一合,聲音微弱,顧深微微低下頭,想聽清他的話。 “醫生哥哥,我好痛,我什么時候能好???” 顧深看著他黑葡萄一樣可愛的眼睛,努力擠出一絲笑容,溫柔地說:“馬上就會好了,你加油!” 不想和任何人有交流,顧深急急忙忙脫下消毒衣帽,快步走出icu,再接著走出醫院,天已經隱隱有了要亮的趨勢了,只是夜幕里幾顆星星還透在光亮之間,不肯褪去。 像把云撥開就能看見光,顧深在這黎明破曉之際,知道了自己內心的答案。 程圓本來打算一夜不眠,表達她強烈的決心的,但是早就跟著顧深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直接迷迷糊糊地睡著了,房間燈也沒關。 顧深則是凌晨快天亮才到的家,看到程圓房間里燈還亮著,猜測她是一晚沒睡,本來就不健康,還敢熬夜,他還沒走呢! 顧深馬上給程圓打電話,程圓困著被吵醒,本能性地就摸起手機,連來電顯示是誰都沒看,搭在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