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
應嘉讓的大哥與賀蘭世子曾經是同窗,二哥是崔將軍麾下斥候軍一員。表面上看來, 此人沒有問題?!?/br> 李霽聽完,心中已有了計較, 這應有期與定國公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倒是不假,可身為進士出身的他為何讓小兒子跟著一個道士四處云游?而不是像她大哥那般科考入仕? 李霽撫了撫額,反正是無關緊要之人,想那么多做什么。 近日,檀京城的大事兒莫過于修文帝接見了三年前派往西域的使臣, 兵科給事中梁續,傅笛等人。 大齊是昭武三十一年,也正是先帝在位時的最后一年與西域大國阿耶漢通使往來, 阿耶漢國王表示愿意對大齊稱臣納貢, 派使臣呈上的書信曾言今后朝貢的明細。 但第二年先帝駕崩, 皇權弱于世家,因世家的介入,兩國關系也發生突變,派去的幾名使臣被羈留, 因著是先帝派去的人,修文帝并沒有特別重視,且大齊國內還是暗流涌動,就沒再派人前去阿耶漢。 又過了幾年,修文帝政績初有起色,忠心親近的大臣重新提起了羈留在阿耶漢的使臣,修文帝也重視起來,隨即派遣使臣敕諭其國,但阿耶漢仿若未聞。不見反響,屢命當時還是肅州總兵的崔正欽注意西陲動靜。 而后才知曉阿耶漢國中內亂,本是儲君的阿耶漢王子被其庶兄索其遼壓制,原是欲求大齊使臣回國秉明齊帝,助阿耶漢王子奪回王位,但是被索其遼得知,早就派人關押了大齊使臣。 修文帝得知后,便讓鎮國將軍崔正欽的胞弟崔正鈺領一隊精兵從盤藍古國繞過阿耶漢的防屬重地,潛入阿耶漢伺機行事,助阿耶漢王子奪回政權。 哪知崔正鈺并未成功,還離奇失蹤,后來索其遼奪得王位,竟野心勃勃,侵略西域其他大齊屬國,肆意撻伐,竟撕毀阿耶漢先王立下的納貢盟約,作亂大齊西陲邊境,大戰一觸即發。 修文帝與一眾大臣連夜御書房商議相關事宜,最后,修文帝親臨肅州,西陲邊境將士士氣大漲,各屬國也負隅頑抗,不多久,索其遼被其親信背叛,遭到阿耶漢王子舊部反殺。 大齊與阿耶漢才免于一戰,后來修文帝派崔正欽前去阿耶漢扶持阿耶漢王子的嫡長子繼位,修復當年先帝在位時的盟約。 表面平和的景象維持了十四年,阿耶漢內部又出現了動亂,現任阿耶漢國王凡溥是當年崔正欽扶持上去的,后來阿耶漢在西域又重新崛起,大齊與阿耶漢的盟約日益危及一些阿耶漢老臣的利益。遂有心機不純之人煽動年輕的國王作廢與大齊的盟約,又一次羈留了大齊使臣,修文帝聽聞大怒,調派當時正被崔正欽扶植起來的小兒子崔鶴唳前去施壓,后來兩國之間經歷重重談判,才又重歸于好。 現如今梁續傅笛等人跋山涉水,重回大齊,同時也帶來了好消息。國王凡溥將會派阿耶漢王城中的學子前來大齊學習宗教禮法,史書典籍,以此穩固兩國友好交流。并奉上阿耶漢國中珍貴典籍。 這一消息確實是好消息,兩國若是穩定發展,長此以往于大齊更是一大助力。修文帝召來國子監祭酒應有期與鴻臚寺卿魏巖方,將阿耶漢學子習齊漢禮法之事交由他倆全權負責。應有期將任務下派給國子監各司業,選出能言善道,才學出眾之人教習阿耶漢學子。 阿耶漢與大齊關系緊張了幾十年,雖前些年緩和了許多,但如今會阿耶漢語言文字的大齊人確是少的可憐,驛官在大齊其實并不十分受重視,富家子弟是決計不會去習外族語言,而寒門子弟因外力因素,也學不精透。更何況當年兩國關系緊張,學習阿耶漢文字沒什么好出路,如今鴻臚寺在職官吏怕是也找不出五人能教學阿耶漢語了。魏巖方不禁頭疼,這可如何是好?若是因為此事惹得皇上不高興,簡直就是吃力不討好。 思來想去,也只得去民間尋些人來。魏巖方此人也是未受戒的修道士,與現芝山道觀的觀長相熟。芝山道觀每年都會派受戒道士去各地云游傳道,前些年朝廷與阿耶漢交好的時候曾派過幾名道士前去西域各國傳道,其中就有阿耶漢。魏巖方心下一喜,決定明日便去拜會松真道長,再商議此事。 魏巖方在與松真道長傳達了這件事之后,這事兒也就傳到了嘉讓的耳朵里,不免心念一動,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勝任阿耶漢接待使一職...... 嘉讓求了阿翁在師父面前說幾句好話,將她納入前去鴻臚寺教習阿耶漢人的專員中。 嘉讓曾與師父云游至蜀地,蜀地與肅州極近,而阿耶漢的東部緊連著肅州,在肅州做生意的阿耶漢人也不少,那幾年朝廷與阿耶漢的關系緩和,不少阿耶漢人從肅州一直將生意做到了蜀中,蜀中人民熱情好客,并不排外,好些阿耶漢人就定居在了蜀地,應嘉讓在那兒結識了蜀地知府的小兒子易洙元,他家中養著一只沙漠狐貍,是由一名阿耶漢人在喂養。 所以兩人在那名叫庫宗的少年身邊學了不少阿耶漢語言,嘉讓對語言文字仿佛有一種天生的認知感,學習起來一點也不費力,有時候越學越起勁,四個月就將庫宗所教習阿耶漢語學了個囫圇。 “不可,為師如今還未同意你受戒,你怎可代表芝山道觀前去鴻臚寺?”點默一如既往的拒絕,全然不理會這會不會傷及徒弟的自尊心。 “徒兒知道師父思慮周全,可我阿翁都覺得我既然有這個本事就應該去幫助那些阿耶漢學子?!奔巫屢膊煌俗屃?,索性一杠到底,磨著師父同意自己,正好這個又是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時,起云道長途經此處聽見兩人對話,不由駐足。師徒兩人見狀,停下話語,向起云道長見禮。 起云道長風輕云淡,“點默,你也勿要拘著嘉讓了,既然想去鴻臚寺就讓她去吧?!闭f完便撫了撫衣袖,深藏功與名轉身離開。 嘉讓聽完,簡直就要飛起來了,有一個大佬在身后撐腰簡直要感動的熱淚盈眶。 嘉讓開心的謝過師祖,得意的看了一眼自家師父。一溜煙就跑去了松真道長那里。 ...... 戎狄是大齊以北的游牧民族,興起于崖山山麓,世居于北蠻,隨畜牧而遷移。因是荒蕪之地,民風彪悍,又未教化,使得歷代的戎狄人體格剽悍,為人野蠻粗俗,不重禮法。 戎狄的歷代部落長都是勇猛好戰之徒,所以一旦讓戎狄勢大,便不再深居崖山一帶,而是帶兵馬入侵大齊邊境,燒殺搶掠,完全是土匪行徑。大齊子民皆對戎狄人深惡痛絕。 但戎狄人也不是全無優點,因為自小便在馬背上長大,每個戎狄漢子都弓馬嫻熟,喂養的戰馬皆是匹匹高大強壯。比大齊的齊馬品種好上太多。 如今的戎狄部落居住之地正是水肥草豐之時,糧食足夠部落生存,可一旦進入秋天,草木逐漸蕭條,糧食大減,入冬之時天寒地凍,所到之處盡是寸草不生,每年的深秋入冬之際都是戎狄一部青黃不接之時,這時牛羊銳減,糧食迅速消耗。 這個時節,戎狄的士兵便會侵擾崤關周邊的城池,而靜山離戎狄部落邊境僅有五十里,是受滋擾最嚴重的地方,曾經修文帝剛繼位之時,沒有過多精力去治理邊境事宜,所以當時靜山差點被戎狄屠城,雖最后保住了靜山,但靜山百姓卻死亡慘重,城中已被洗劫一空。 而對于當時的幸存者來說,無疑是切膚之痛。而如今,這種切膚之痛可能又要重新上演...... 崔鶴唳到達崤關已是半月有余,沈老將軍拖著病體在崤關指揮作戰,見到崔鶴唳終于趕來崤關,沈老將軍才舒嘆了這憋了一個多月的氣。而崤關將士們猶如見到神兵天降,只要崔將軍親臨,那么不出一個月,戎狄定能退到洛河以北三百里之外。 現在崤關與戎狄營帳只隔著一條即將進入枯水期的洛河,接下來若是洛河進入枯水期,城中的百姓用水便成了難題,如果到那時戎狄還不退的話,那么崤關就將岌岌可危,崤關一旦失守,那么靜山與松岐對于戎狄來說簡直是探囊取物。所以朝廷肯派“賦閑家中”的崔鶴唳前來也是有所考量的。 崔鶴唳一來便立即走馬上任,派出斥候軍前去洛河附近打探。 唐端與應敏讓喬裝打扮成一對翁媼,應敏讓身形較為高大,扮做一名放羊翁。而唐端身量較矮,扮做送飯食的老嫗。 兩人在洛河邊上放羊,而河對岸能隱約瞧見戎狄士兵在輪崗,應敏讓將羊趕過了河,戎狄士兵發現了羊的影子,立馬來了兩個人,兩人見到了羊,兩眼立馬放光,這只是戎狄的底層士兵,雖然戎狄人進靜山城搶了很多食物,但是都要統統交給首領,若是發現私藏,一旦被舉報便是會要了半條命那么嚴重。 這兩人正好在營帳外圈輪崗,天黑之前換崗,現在若是抓了這只羊,立馬就可以烤來吃了,說時遲那時快,兩人立馬將羊逮住,叫上一同巡邏的其他兩個弟兄。 而此時應敏讓與唐端已經將另外兩人敲暈,穿上那兩個戎狄人的士兵服。應敏讓特地學了一些戎狄話,潛入戎狄營。 之前戎狄攻打崤關仿若勢如破竹,得了甜頭,現如今防衛也松了許多。 應敏讓見入口處有士兵把手,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告訴其中兩人,說: “我剛剛發現有兩人藏了羊,現在在河邊烤羊呢,你快去稟告長官?!?/br> 離應敏讓較近的兩人一聽到有人藏了羊在偷吃,立馬興奮的叫了兩聲戎狄語的“鱉孫”。 應敏讓:“......” 其中一人進了帳中舉報,另外一個還守在營口,過了一會兒,舉報的人出來了,叫著營口的另外兩個兄弟去把人抓回來。 應敏讓用戎狄語問營口守兵:“那我們兩個呢?” “你兩人守在營口,等我們回來?!比值覡I內就是這樣,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正不巧的是營外兵就是那只小蝦米,這倒中了應敏讓與唐端兩人的意,兩人恭敬地說了一句好,便守在營口。 沒過多久,應敏讓就借機說去出恭,還特別粗俗的說“撒尿”。這照他平時的修養,是絕對不會說這么有辱斯文的話。 應敏讓趁機在士兵輪哨的檔口爬上了一顆不算高的樹,卻也可以大致的瞧清楚戎狄此時在洛河地帶的營帳布局,記清楚了位置,應敏讓立即下樹,回到了營口。見那兩個人已經被帶回,為了不暴露身份,立馬和營口的其他士兵說: “那兩個藏羊的兄弟兩已經被抓到了,我們兩兄弟也該去營外巡邏了?!?/br> 營口的人沒有遲疑,便同意了。應敏讓和唐端出了營口看不見的地方,與那敲暈的兩人換回了衣裳,就飛也似的跑回了崤關口。 唐端打趣著應敏讓:“誒,老頭子,你等等我!” 敏讓歸心似箭,想趕快將情況匯報給自己的“偶像”。便催促唐端快一點。 “我說小鳥兒,你戎狄話跟誰學的?怎么說得賊溜賊溜的?” “我們是斥候,若是敵人的話都不會說,那要我們斥候有何用?” 唐端被噎,索性不與應敏讓較真了。 兩人向崔鶴唳秉明了情況,應敏讓得了崔鶴唳一句夸,整個人仿佛把尾巴都要翹到天上去了。 唐端見到平時堪稱“嚴肅端莊”的白鳥見了崔將軍就變成了一副如此少女懷春的模樣,內心一頓驚愕,不由懷疑應敏讓會不會心理扭曲? 過了幾日,戎狄明顯的減少了侵擾靜山與松岐的次數,不過戎狄這打不過就跑的路數也很讓人頭疼,崔鶴唳將斥候探來的情報匯整成策,想出了一套擊垮洛河地帶的戎狄士兵,當天夜里就與沈老將軍商量如何作戰,沈老將軍也認為此法可行,畢竟現如今也沒有一勞永逸的法子。 更何況這群戰斗力強悍的蠻子根本不會聽什么仁義禮信之言,想怎么樣便怎么樣,沒有就用搶,也是讓大齊頭疼。 唐端這幾日實在忍不住了,就把應敏讓從帳中扯了出來。 敏讓不悅:“什么事不能在里面說?” 唐端撓了撓頭,“小鳥兒,你......”唐端猶豫著要怎么開口,想著要既委婉又一針見血將自己想說的想問的和盤托出。 敏讓不耐煩了,“再不說我回去了?!?/br> “別介,你知道軍中的流言蜚語了嗎?” “不知道,管好你自己吧?!?/br> “說話別那么傷人??!哥哥我跟你說,現在軍中很多漢子沒有婆娘,然后常年在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吃沙子,連個尋歡作樂的地兒都沒有。那啥得不到解決,你猜最后會怎么樣?” “什么那啥?”應敏讓還是單純少年郎,還沒成為唐端這種常常出入煙花柳巷的老油條,自然不清楚他說的是什么。 唐端嘖了一聲,眼神隱晦,“就是男人每天早上醒來會發生的事兒。懂了沒?” 應敏讓嫌惡的看了一眼唐端的褲,襠。唐端一個哆嗦用手擋住下面,“亂瞟什么?哥和你說正事兒?!?/br> 見應敏讓不欲與自己多言,唐端急了,為挽救斥候軍的好兒郎,不惜活出面子里子了。 “流言并非虛假,這軍中有男子欲望得不到解決是真的會男人與男人之間做那檔子不可描述之事,你現在就非常危險?!?/br> 應敏讓皺眉,其實他是聽說過的,但不是很相信,男人與男人這要怎么做那翻云覆雨之事? 唐端豁了出去,“跟哥哥說說你的苦惱,你是不是喜歡崔將軍?” “喜歡??!不是,不是你想的那檔子喜歡,我是崇拜,崇拜崔將軍!”應敏讓也急了,怎么可以褻瀆崔將軍呢?他可是自己心中高山大海般的人物,是不容褻瀆的。 唐端松了一口氣,每次見敏讓看崔將軍的眼神,他就不自在:“不是最好,哥哥還以為你不去醉十里是不喜歡女人,喜歡男人呢?!?/br> “誰說我不喜歡女人的,我喜歡?!睘榱俗C明自己不是那分桃斷袖之輩,應敏讓立馬搶著說道。 事情就是有這么的巧合,巧合到崔鶴唳一出營帳就聽到了這兩人的談話。崔鶴唳并沒有因此訓斥兩人,而是聽到分桃斷袖就想起了那個芝山少年,他已經一個月沒有見到她了,這一個月日日風餐露宿籌劃作戰方針,連睡覺的時間都少得可憐,哪有閑情逸致去想應嘉讓。 但此時此刻,兩人談論到這個隱秘的話題不僅沒有令崔鶴唳反感。反而讓他更想知道男人與男人之間該要如何像男人與女人之間的相處的。 其實崔鶴唳是知道軍中有這種不正當關系,第一次兩次還能以軍法軍紀去私下解決這些人。 可后來屢禁不止,軍中雖有軍餉,能保障將士們吃飯不愁,可確實也應該考慮男子的身體問題,有些有品級的將士還能去買一些女子做老婆,可底層的將士是沒那個條件的,而營妓大多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得的疑難雜癥也多,且人數少得可憐。 而男子的身體問題得不到解決,確實會出現這類情況,后來只要不被發現,崔鶴唳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而現在自己卻出現了這種心思,且關于這種異端思想仿佛種下了種子,令他極為發惱。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520 17:59:15~20200523 16:49:2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山海 6瓶;五花rou的肥 3瓶;呆萌w、翻驚搖落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7章 雖然過了師父那一關, 但是父親那里肯定還需要去周旋的,嘉讓怕父親不同意,回家這一路上都是憂心忡忡的, 她先去后院見了母親, 哪知母親和徐mama兩人在看未婚小姐的名冊。 應夫人見嘉讓來向自己請安,笑得合不攏嘴, “你這皮猴,都多少天了才知道回家看看娘?”應夫人微嗔,不滿嘉讓去芝山住, 不在家中多陪著自己。 “娘我不是回來了嗎?還給您帶了桃枝酥,娘你消消氣?!辨移ばδ? 什么都不缺的女人就買些小點心討好,有氣也變沒氣了, 看見娘親還真吃這一套,臉上藏不住的笑意,嘉讓還真是感謝易洙元這個蜀中好兄弟。 想起那時鬧得雞飛狗跳,人仰馬翻的易洙元被他父親不顧臉面按在地上毒打,幸好有早已被他哄得團團和氣的娘出來做和事佬才幸免于難。 嘉讓不禁有些惋惜, 早知道易洙元對哄女人這件事上如此在行,當初就應該跟他多學兩招,去對付定國公府那個難搞的小姑娘。 “油嘴滑舌!快來看看這本名冊?!?/br> 嘉讓接過來看了一眼, “這些是未婚小姐的名冊, 娘你從哪里弄來的?” “別管從哪里來的, 快看看,覺得哪一個和你哥哥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