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書迷正在閱讀:青山不改[綜武俠]、快穿之幸福行動、[韓娛快穿]男主角怎么又TM是你!、[綜漫]要積極!不要喪!、初秋知深冬gl、[綜漫]命犯宿敵 完結+番外、[綜漫]曾是壬生狼 完結+番外、反派消極怠工以后 完結+番外、我在龍族當龍王 完結+番外、法老王的貓癮癥 完結+番外
蕭琤臉色頓時灰白,他知道這一站幾乎沒有懸念了,從謝知非圍攻大同府開始就是一個圈套。謝知非算準了自己對他威名的害怕,算準了西京對遼的毋庸置疑的重要xing。當他以為狄青受重傷在軍中養傷,當他搬師回援的時候,這個圈套就成了一個完美的圈。 諸將莫慌!即便自己心里已經沒了信心,可蕭琤還保持了一個主將應有的素養。 他雖然臉色灰白,神色卻鎮定,心中快速思索著破陣的辦法。在前面,那只黑色的蒼云軍抵擋住了騎兵的攻勢,在后面狄青的大部隊已經靠近,左右都是宋軍的騎兵。 選擇那一面為突破點,蕭琤的直覺告訴他左右更合適,然而前面抵擋的蒼云軍不過千多人的模樣,而且帥旗在那些蒼云軍之后。擒賊先擒王,若是他們能斬斷帥旗擒拿謝知非,不但能解危機,還能反敗為勝。 十多萬大軍的xing命在自己受傷,蕭琤不敢拿直覺作為賭注,幾次分析之后下令道:集中兵力,往正前方攻去,活捉宋軍主帥! 知道自己的隊伍如今危已,前方兩千多人的蒼云軍在蕭琤的令下,成了遼軍的活命之窗。 隨著遼軍軍旗變動,遼軍兩側的騎兵迅速回攏,這些人也知道qíng形危機,即便心中怕自己會同之前那些同僚那樣,被黑甲的蒼云軍砍成兩截??稍谲娏钪?,這些怕死的遼軍依舊對著蒼云軍發起進攻, 跟著狄青一起趕到戰場的楊軒看到那些遼軍如láng似虎的往蒼云軍帥旗的方向撲殺,而帥旗之前只有兩千余人在那里,楊軒急得目眥yù裂,大喊一聲:知非,我來救你! 將自己配著做裝飾的劍拔出來,楊軒兩腿一夾,不顧自己的武力值以及隔在自己和謝知非之間的遼軍,就要往謝知非那里跑。 楊軒腦抽了,不代表他身邊的人都傻了,跟在楊軒身后的先鋒狄詠立刻一把抱住楊軒,避免楊軒這個文弱書生就這么沖進了戰場。 在狄青軍隊上上下下眼里,不擺架子、不亂cha手軍務的楊大人堪稱大宋第一好監軍,這樣好的監軍就是軍中一枝花,建軍中奇葩。這只花要是一不小心在戰場上掛了,全天下的宋軍都找不到地方哭去。 狄詠抱住楊軒大聲道:監軍大人,您這樣沖上去很危險。 大人你這小身板,沖進去立刻就會被切菜啊,冷靜些! 在楊軒身邊的眾將被嚇了一跳,紛紛勸道:是啊,是啊,監軍大人。我們沖鋒就是了,你別動,你就安安靜靜的在這里就好! 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楊軒連這些武將一只手都抵不過,瞬間便被制止住了。 面對被繳了劍,氣得臉紅脖子粗的楊軒,狄青嘆了口氣。比起他的那些同僚,狄青聽得更清楚,監軍分明是擔心樞密使的安危。狄青指了指在蒼云軍之后穩穩立在那里的謝知非道:楊大人,樞密使他并不像是陷入危險的模樣,這或許是他的計謀。 順著狄青的手,冷靜了一些的楊軒看到在蒼云之后的黑甲將軍泰然自若,無論是那些可怕的遼軍距離他多近,似乎這一切都已在黑甲將軍的心算計好了。 只見謝知非站在帥旗之下,一雙黑鴉色的眼睛眨也不眨的注釋著戰場,薄唇張開,一道又一道軍令從他口中吐出,分明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如同狄青所說,謝知非這模樣不像是陷入了危險。楊軒愣愣的看著站在玄色軍旗下的謝知非宛若戰神,這不是在朝堂中被眾人口誅筆伐而不敢還擊的謝知非,這是在戰場上的謝知非。 習慣了在朝堂中站在謝知非之前保護他的楊軒都快忘了,自己為什么那么迷戀謝知非,那個煞氣四she,僅僅是眼中戾氣便能將人威懾住的戰場將軍才是他最愛的人:對! 即便謝知非面上冷冷的,似乎有人欠了他許多債,但楊軒嘴角卻怎么也忍不住,高高的翹起來:知非他算無遺策,這必然是他的計謀。 眾將欽佩的看向狄青:難怪會成為大帥呢,果然各方面都不是蓋的! 而狄青則是松了口氣: 你清醒了就好,不然他海頭疼要是楊軒一不小心嗝屁,過慣了好日子之后換個監軍,他們這日子該怎么過。 跟在楊軒身后,第一個將楊軒制止的狄詠今年虛歲十八,從小跟著父親上戰場,如今已被授勛騎都尉。狄詠本不應該出現在這里,畢竟他只是一個五品的勛職,并無權利但是狄詠臉好啊,全軍上下都知道楊軒喜歡看美色。 在面皮薄的狄青知道每每吃飯之時,楊軒盯著他看是因為他面相俊美,在楊軒眼里可以佐以下菜后,立刻將自己的二兒子狄詠從隊伍里提出來。狄青一本正經的告知狄詠:上戰場的時候你上戰場,下戰場的時候你就跟著監軍走,監軍能不能吃好睡好,讓我們大家都好,就看你(的臉)了。 狄詠并不覺得楊軒這樣有什么不好,楊軒雖然喜歡美色,但食色xing也,圣人都這么說可見這并非過錯。而楊軒如此直明的表示只是喜歡看的時候,這個小習慣在狄詠眼里頓時變得非??蓯?。況且楊軒腹中詩書萬篇,氣質出眾,在軍中別樹一幟,讓狄詠新生向往。 悄悄的瞥了眼楊軒,又看向遠處的謝知非,狄詠默默的將眼神飄到一邊,似乎懂了什么的樣子: 二十多萬的宋軍守衛銜接,當薛辭帶著自己的騎兵同狄青軍隊匯合的時候,代表著蕭琤的遼軍,被團團圍住了。 勝利的局勢,徹底倒向了宋軍這一邊。戰爭到這里,已經沒有了懸念,狄青看著謝知非那邊的軍旗不斷變化要求軍隊穿刺殺敵,每次指向屆是遼軍最脆弱的環節。 看著眼前被分成一塊又一塊的遼軍,狄青忍不住嘆道:樞密使果真天縱之才,運籌帷幄,滴水不漏。 夸謝知非在楊軒眼里就是夸他:狄將軍有眼光,每一個認識知非的人,都這么說! 狄青默默的點頭: 隨后認真投入戰斗,這場戰爭即便結局很明顯,但也不能大意。 戰爭開始的初期,耶律信是沒法將城內的軍隊送出去。 等到戰爭差不多快結束了,好不容易將城門清理gān凈準備出兵助蕭琤一臂之力的耶律信一愣,立刻又讓自己的手下把清理gān凈的石頭又填回去蕭琤敗了啊,還出去做什么,守城??! 然而這一次,耶律信沒法做到安安穩穩的守城,因為謝知非做了一件事。 謝知非同狄青的軍隊一起,前后夾擊大白蕭琤的軍隊后,謝知非立刻讓各部將領繳了這些人的武器,然后大軍趕著蕭琤的軍隊往大同府走。 一旦蕭琤的軍隊不前進,謝知非便會令人she箭,將這些手無寸鐵的軍人she殺。為了活命,蕭琤的軍隊不得不往大同的方向逃,有的人掉入護城河,更多的人踩著自己同僚的身體往大同府跑。 這些人跑到大同府下,對著城墻上的人苦苦哀嚎要求放他們進去,城下之人都是國民,如此哀嚎又豈能受的??? 不少士兵哭得連手上的力氣也沒了。 耶律信也是淚流滿面,城下若是只有幾百上千個人耶律信絕對不會理睬,直接讓手下she箭,人死了一了百了。但是城下這有接近萬人在那里,而還有不少人源源不斷的往大同這邊來。 這么多人命,還是遼人的人命,非梟雄者不敢輕易決斷也。 耶律信不是梟雄,他手下士兵更不是梟雄,城下哀嚎之聲越來越大,而宋軍壓著更多的被俘虜遼軍往這里壓過來。耶律信有一瞬間想要命令手下不管不顧,滾石沸油往下,可是當他看向自己手下的時候發現,個個同他一樣哭得滴淚橫流: 城下的哀嚎聲漸重,那些都是他的同僚,大遼的勇士,耶律信那一句she殺幾次都說不出口,最終只得長嘆一聲,對眾人說道:開城門! 隨后,耶律信仰面望天,城破人亡絕非戲言,他絕不在活著的時候將大同府jiāo個出去。 心中悲憤的耶律信大吼一聲,拔出自己的配刀,橫刀自刎。 大同府的城門緩緩打開,最先涌入的是遼軍,之后是宋軍。 看著自己的隊伍快速涌入大同府,謝知非對在他身邊靜靜佇立的楊軒問道:子軒這次怎么不勸我了。 楊軒搖搖頭,勸得動也就不是他他心愛的將軍了。心之所向,道之所在,哪是別人一言一語可以改變。 楊軒看著謝知非柔聲道:知非道之所在,雖千萬人獨往矣,我怎會阻擾你。 兩個人在那里你看我,我看你,惺惺相惜,qíng意綿綿。 狄青從兩軍將領會面之后,就一直沒機會說話。兩軍都會面了,至少該打的招呼也要打吧,這時候狄青只得: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