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金牌女調教師(sm女s男m)、[綜漫同人]Boss綁架計劃、[綜童話]主神毀我童年!、(快穿)戰神虐渣手冊、今天依舊攻氣滿滿[快穿]、最強萌寵萬人迷[快穿
“開馬球賽場,應該會是暴利,朝廷能增加收入,還能拿這錢擴騎兵,為打居狼做準備。京城是大平原,更利于騎兵奔襲,即使我們萬一打不過居狼,在防守上也很有優勢?!?/br> 羽青鸞略作思量,說:“你可以先拿府中的戰馬試試,若是可行,便繼續開,若是不行,再停了便是?!彼徚司?,說:“我方才夢到神鳳托夢賜下神諭?!?/br> 裴曦滿頭霧水地看著她,心說:“賜神諭?” 羽青鸞把夢到的情形告訴裴曦,說:“想是祖廟和天子陵應當修在煙水山?!?/br> 裴曦暗抽口冷氣,整個人都不好了。 巨木城那么大的平原,那么多可選的地方,要小山包也有小山包,要小山丘有小山丘,要依山傍水有小風景的地方也挑得出來,不管是修城還是建陵都方便。煙水山,陡峭難爬,好多地段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嚴冽他爹當年攻煙水城攻成什么樣了,嘯城和風嘯城真是抬頭看近在咫尺,走動起來能走斷腿。 祖廟和天子陵建在煙水山上,僅材料的運輸成本都得花老多了。 做夢這種事,當不得真??纱篪P朝的人,是真把這種事極度當真的。羽青鸞能因為她爹的陵塌大病一場,又因為爹媽的棺材放在小屋子里再病一場,這種托夢賜下神諭的話都說出來了,這事根本沒有討論的余地。 羽青鸞得到神諭,心徹底地安穩下來,便是艱難,也總有個定下的方向,慢慢張羅cao持便是。她對于自己當天子之事,也不再有任何猶疑不安。她有裴曦相助,如今又有神諭,想必真是天命所歸之人,天子之位當由她來坐,大鳳的國祚當由她來續。 她的心穩了下來,病情也很快好轉,整個人又容光煥發精神奕奕的。 裴曦對此徹底無語了。他都不知道該說羽青鸞是心理作用,還是自己該去神廟里拜拜神鳳了。 第273章 老婆又精精神神活蹦亂跳起來, 還很積極地張羅起繼位的事, 裴曦放下心來, 忙著張羅起京城經濟。 雖說大鳳朝要遷都, 但北方千里沃野之地, 都是好國土, 休養生息經營起來, 又是一片繁華盛地。 從后世發展的長遠以及戰略上考慮,就更不能丟了。 大鳳朝的更北是草原,當初天圣太長公主滅掉草原上的大野國, 大野國的人并沒有死絕, 還有部分人遷往更北更加苦寒的地方。大鳳朝如果放棄這千里之地,很可能那些人就又回來了。 西北邊是居狼, 再過去還有小國家、部落。 羽青鸞給元兒和焦明定的課程里, 有講到這些。大鳳朝的很多貴族們對這些是一無所知,但在天家, 是必學課程。羽青鸞教孩子時的說法就是,可以不跟他們往來,但要知道有這么些人, 如果能找到,可派大軍出征將其擄為奴隸。 大鳳朝的國策是,周邊國家全是奴隸! 東邊是茫茫的原始森林,以前有些部落。如今東邊這么太平, 是因為當年承泰天子繼位前的封地就在東邊。他平叛后, 那些部落便消失了, 部落里的人都被抓成奴隸賣到大鳳朝各處。 裴曦對于大鳳朝的奴隸制度不予評價,他要考慮的是怎么把跟前的這攤子事處理好。 京城百姓不愛干活,民營經濟難搞,那就從國營經濟入手。 從南邊遷人、調派物資過來需要時間,這期間不能干耗著,裴曦得對京城的情況進行統計和重新規劃。 那么多人遷過來,到了后怎么安置?商業街、作坊區要怎么安排?以前都是以大貴族為單位,一個大貴族府邸下面依附著無數的豪商,形成產業鏈,現在……這些都隨著戰亂消失了。 京城,十室九空,那些房子屋宅都已經無主,收歸朝廷。 他劃定的區域,例如要建作坊、廠子的地方,還有些零散的住戶,為了以后統一管理方便,這些人得遷走。 京城地多、空房子多,拆遷,不僅給錢,也給他們安排房屋住宅和地,小房子換大房子,一畝地換三畝地。 換房子他們樂意,至于地,多給的都不要,嫌要交稅。 裴曦對此真是無力吐槽。 他們現在嫌那點稅貴,等以后人口和經濟都起來了,貴的可就是地皮了!到那時候成了繁華地段,朝廷再放地皮出來,那是要收錢的了,現在白送都不要,想什么呢。 那些沒有人要的地,都讓土地司的人去測量好以后登記造冊,留用。那些沒有人住的宅子,保存完好的登記好,準備用來安置新遷入的人口,以及將來羽青鸞繼位后論功行賞時,用來賞賜有功的人員。那些倒塌的宅子,基本上就是廢墟了,做為待售或待賞賜的宅基地之類的,以后再說。 …… 神凰托夢賜下神諭,不能由羽青鸞自己理解定義,還得找太卜司的人來解夢確定。 太卜還在巨木城勘測地形,少卜在鸞城跟著羽九玄,羽青鸞把上了年歲退休多年的老太卜找出來,給她解夢。 老太卜在承泰天子時便任太卜,是承泰天子的心腹之臣。承泰天子當年能夠在諸多天災人禍中平安度過,他功不可沒。 羽青鸞的陵塌了、承泰天子的陵也危在旦夕,要挪她父皇母后和三位嫡親兄長的靈柩棺槨,羽青鸞不放心別人,一紙秘詔,命老太卜進京cao辦的這事。 老太卜很清楚神鳳山坍塌是怎么回事,也清楚裴曦是真的神異,打心底認同羽青鸞是天命所歸續大鳳朝國祚之人,遷都、遷祖廟、遷天子陵的事,都是上蒼的指示。如今神鳳托夢賜下神諭,連地方都選好了,那當然是要照辦,且,不選煙水山,目前也沒有更好的地方。 他心里認同,還得召聚太卜司人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為羽青鸞解夢。 夢的意思很清楚了,但還得再確認遍,這是流程問題,至少得再問問是吉是兇。 老太卜不能給羽青鸞的夢解成不能遷,于是,祭祀火盆里燒龜甲,燒出大吉便是遷都大吉。燒出大兇,便是不遷都大兇。 眾目睽睽之下舉行的解夢祭祀,解讀的是神鳳的神諭,又有神鳳山塌、京城打成廢墟的事在前,大家只能接受遷都的事。 京城經過戰亂,貴族們、玄甲軍和羽翎軍在京城也都沒什么產業了,家底都在南疆或其他地方,京城南遷,對他們來說,更方便。 大家一致認為,新都城、新祖廟沒建好前,京城還是不能遷的,且這是大鳳朝的發祥之地,不能棄,上書請羽青鸞在京城繼位。幾位庶皇子都紛紛請羽青鸞繼位,連當苦奴的羽翔瀚都寫了封情真意切的奏請。京城的羽翎軍、玄甲軍、貴族、官員們請命,各地的貴族、公侯官員們也紛紛上書進京請羽青鸞登繼天子大位。 羽青鸞確實想早點繼位以定天下,然而,天子繼位要祭神鳳和祖宗以昭示自己是正統。神鳳山塌了,祖廟、神廟全都塌到了煤礦下,繼位為天子最重要的祭祀無法進行。 她思量過后,決定先晉封為太女。 從太子、太女繼位,比起封地諸侯王繼位更具正統性,也給趕工建造祖廟、神廟爭取些時間。 即使如此,她能爭取到的時間也不多。冊封太女只是走過場,不需要大肆cao辦,在皇宮神鳳殿的殿前廣場舉行即可。之后,快則一月,慢則三月,便要舉辦繼位天子的盛大典禮。 算上大家上書請羽青鸞繼位、冊封太女過渡的時間,最多只能拖延半年。 禮部,要為羽青鸞趕制繼位的三套禮服,一套為殿前接受群臣所穿的,一套為祭祀時所穿的,一套為宴會時穿的。每套禮服上的章紋、繡圖都是一針一線繡上的,還要鑲嵌寶石黃金飾物,每一樣都極耗工時,即使召集上百人同時趕工,也需三四個月。 這僅是禮服上一項,建造神廟、祖廟雖然是工部匠作司的活計,但……涉及廟宇之事,禮部的話語權比工部更大。怎么建,得按照禮部的說了算,包括籌建工作都得由禮部cao辦。 那工期之緊,讓禮部太卜司和工部的人都傻眼了。時間那么緊,準備材料都來不及。 這事還不能推說辦不了,只能把難處細細地稟報給羽青鸞和曦公,大家一起想想辦法怎么解決吧。 怎么辦?拆東墻補西墻唄。 京城里別的不多,公侯府的宅子最多。 原本大鳳朝有九百多個公侯,每家都在京城有一套宅子供進京納貢時安置。如今諸多公侯府已然灰飛煙滅,那宅子都空下了。 當初裴曦蓋青鸞長公主府,在京城很是掀起陣蓋磚瓦房的風潮,又趕上地震、雪災塌了房子,許多人家的屋宅都是后來重建的,造的多為磚瓦房。他們用的房梁、柱子都是好材料,拆下來蓋神廟絕對沒問題。 裴曦把規劃圖找出來,預留給羽青鸞賞賜的那一片區的好宅子都留下,那些受損嚴重的待拆遷區的,包括規劃區中的危房、荒宅,一個字——拆! 這些待拆的宅子中,禮部和工部的人,看中哪家的磚瓦房梁窗棱子,拆哪家的。 初冬時節,已經開始飄雪。禮部和工部的人卻不得半點閑,風風火火地搞起拆房子蓋神廟工程。太卜司的人也給羽青鸞挑好舉行冊封太女的日期,禮服也趕制上了。 裴曦跟羽青鸞是承泰天子親自賜婚、親自主婚cao辦的婚禮,兩人的婚禮的規格之高在大鳳朝也是數一數二拔頭籌的,直追太子、天子。他倆的婚事辦得盛大,夫妻感情又好,禮部的人根本沒考慮過等到羽青鸞冊封成太女之后,再另選日子為裴曦冊封“太子妃”,決定給兩人同時冊封。 他是大鳳朝第一個男太子妃,稱呼要改改。南疆王的夫婿稱為“王君”,禮部的人便擬了個“太君”的稱號。 裴曦上輩子小時候看過最多的劇就是四大名著、香港電影、抗日劇,“太君、巴嘎壓路”簡直深入骨髓,聽到“太君”兩個字腦海中就冒出一片畫面,堅決要求換一個! 羽青鸞其實并不愿意讓裴曦跟她一直處在主從關系上,從禮法上講,雖然“夫人”與“夫”的身份地位都是一樣的,但“夫人”的地位源自于“夫”,是有主從關系在的。 這么些年,她與裴曦更多的是相互扶持,很多時候都是裴曦在身后護著她。她知道裴曦更在意家人,但……她并不愿后世提到裴曦時僅僅是以羽青鸞夫婿的身份,他有自己的事業和建樹,也該有完全屬于他自己的爵位成就。 她在給裴曦擬定稱號時,將朝中頗有份量的近臣都召聚來,講了裴曦的功績。她說道:“他為南疆、為大鳳朝所做的,他所建立的功績不能因他是我的夫婿而被抹除。夫妻,夫與妻,相互扶持、榮辱一體,但也能有各自的建樹功業。大鳳朝后世的太女之夫婿,未必甘心潛于后宅片瓦之地,包括太子妃亦可有自己的功業?!?/br> 殿中眾臣面面相覷。他們下意識地想反對,擔心外戚從后宮走到前朝,可又想,以前也沒少出外戚從后宮干涉到前朝之事,再想想曦公的建樹和神異,確實不能抹殺他的功績、把他趕去打理后宮的事務。哪怕是以曦公的性子,他在后宮盤得住,現在的大鳳朝……再沒比他更能掙錢糧的了。京城這片荒地還得由他來開,大家將來封爵的府邸、宅子、乃至現在的薪晌獎金都還得他來張羅。 他到后宮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得滋滋潤潤,跟南疆王……天子大冬天的吃著火鍋賞雪看景,他們就該頂著風雪四處給朝廷找錢、找糧了! 很多老臣想起當初朝廷打仗,瑞臨太長公主四處給天子找糧的情形,再看看南疆王平定天下,從最南邊打到最北邊,大家的待遇,齊齊閉嘴。 反對,算了吧,萬一曦公不服氣,撂挑子不干了,大鳳朝這爛攤子誰接得住。不說旁的,神鳳山上那些待遷的天子陵都能把他們給壓死。 各部尚書還在鸞城,如今京城里最能代表禮法傳統的是老太卜。 老太卜向來很識趣,當即點頭,“當封!”想想列代祖宗,必須得封曦公。 大家一看有人點頭,還是得高望重的老太卜,于是也都跟著點頭同意了。 羽青鸞說道:“曦公的功績,待往后朝中重臣論功行賞時,一并封賜?!毕冉o大家把事情說好,也讓他們明白,給裴曦前后兩個爵位的區別。她說道:“太女夫婿的封賜,與建功立業的封賜,并不能混為一談?!?/br> 眾人紛紛點頭,再次附和,那態度無比慎重,不敢有半點輕忽。 南疆王將他們召聚來特意商定這事,都提兩遍了,那真不是來找他們商議的,而是來告訴他們,讓他們同意的。她的天子位,不是他們擁立出來的,是她自己提著三尖兩刃刀披甲上陣打出來的!她要封自己的夫婿,想怎么封就怎么封。 羽青鸞說道:“太子、太女之夫,加封親王,賜封號‘明’,寓為光明、陽光之意,一應待遇與太子、太女同級?!懊饔H王”爵位只作為太子的夫人或太女的夫婿所有,若太子或太女被廢,爵位隨之收回。若太子、太女繼位,收回明親王爵位,另行封賜。天子之夫,封為帝君,天子之妻,封為皇后?!贝篪P朝立國以前,天下還是部落制,“皇”與“帝”皆是部落主的稱號,大鳳朝立國后,將天下之主稱為“天子”,但“皇”與“帝”的稱呼仍延續下來,眼下也適用。 眾人應下。 羽青鸞拿眼看向禮部右侍郎。 禮部的尚書、左侍郎皆在鸞城,禮部隨駕人員中,職位最高的就是這位右侍郎了。 右侍郎趕緊應聲,提筆記下,往后這個得加個禮法中。 羽青鸞待他記好,才又說道:“親王、王爵的夫人、夫婿,皆賜同等爵位,在其名字中取一個字為封號,其爵位隨其夫、其妻的地位變動而變動,若夫妻和離,收回爵位?!?/br> 右侍郎的心里“咯噔”一聲,拱手,問:“殿下,那公主爵位……”都有女王爵了,公主這個爵位…… 羽青鸞默默地拿眼看著右侍郎,眼神詢問:你說呢? 右侍郎額頭上的冷汗都冒出來了。 羽青鸞說道:“兒郎、女郎享同等待遇,親王爵位與太長公主爵位、王爵與長公主爵位、公爵與公主爵位同級?!本粑槐A?,至于封不封,另說。她動太子妃、親王妃、王妃的封號,主要還是為了削除太子、太女之間的差異,為后世的太女鋪路。 她戎馬起家,元兒有她出征時監國穩定后方之功績,至今仍有諸多人認為她當廢嫡長女而改立嫡子為儲君,甚至仍有人認為她該讓位于庶皇子。如果這些差異不消除,兒子生來便比嫡女更具優先權,且這份優先權勝于長幼、嫡庶之別,那么,將來嫡女很可能又將失去繼承權。 之前大鳳朝的封地有過不少唯一的嫡女不能襲爵,帶走父母全部財產,留下一個空爵位給庶弟,庶弟連進貢的金子都湊不出來,沒兩年便被除爵的事。之前的繼承法,亦是有利有弊的。 大鳳朝的這場動亂過于慘烈,她并不愿后世再經歷這樣的處境。 有居狼起兵立國的先例,有她從南疆打回京城的先河,嫡長制已經不再如以往那般穩固,往后于國祚傳承而言,儲君、天子之位當有能為者居之,而非長幼嫡庶可決。 若不考慮繼位者的才能,而僅憑男女長幼之別而定,天下只怕又將起動蕩。有才能的天家子嗣必然學她,劃疆土自立或打回去便是! 她自己走過的路,她走得,成功了,后世必將效仿。 第274章 冊封太女其及夫婿明親王的大典, 雖然只時臨時過渡, 但流程規格擺在那, 其場面相當的宏偉盛大。 雖然朝臣們大多還在南疆,羽青鸞身邊目前只有些各部三四品上的官員, 可她征戰多年,身邊猛將如云, 更有十幾萬玄甲軍和一萬羽翎軍、三千騎兵相隨,把軍中將領拉出來, 那數量都能吊打上朝的眾臣人數,且個個官職品級都不低。軍中的官, 那都是戰功升起來的實權官, 沒有一個虛的,要說有多能打就有多能打。 羽青鸞進京,久不繼位,大鳳朝的天子陵和祖廟塌成篩子,各地都隱隱約約有大鳳將亡的言論在流傳, 再有羽青鸞也有過續國祚的言論。為什么要續?那當然是因為要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