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金牌女調教師(sm女s男m)、[綜漫同人]Boss綁架計劃、[綜童話]主神毀我童年!、(快穿)戰神虐渣手冊、今天依舊攻氣滿滿[快穿]、最強萌寵萬人迷[快穿
天子樂得一拍桌子,笑著大聲贊了句,“善!” 孫步一看天子這態度,底氣也足了,況且這戰事,夠兄弟們吹一輩子的了,于是,又把怎么攻懷城細細道來。 天子難以置信地問:“懷城完好?” 孫步說:“完好,公府都未損片瓦。曦公不讓我們動,說要留著宅子和家具賣給太禮府換錢,讓太禮府回頭再賣給接待的公侯們把那錢掙回來,也不讓朝廷虧,接任的公侯們有現成的宅子住,也樂意買。陳武侯火燒太城侯府,聽說公侯府能賣錢后,悔得腸子都黑了?!?/br> 天子思量著贊道:“妙哉?!彼謫枺骸昂髞砣绾??” 孫步說:“曦公和孫門郎給我們發完賞,便讓我們押著戰俘、戰獲跟曙世侯的鹽隊一起上路,說路上好有照應,讓我們日夜兼程全速趕往京城。曦公讓我們照顧看好戰俘,說那些都是大戰功,路上死了就不值錢了?!?/br> 天子問:“路上可還順利?” 孫步說:“打過幾場劫道的?!?/br> 天子問:“嚴門郎如何?” 孫步說:“嚴門郎在攻打煙水城,聽豪商們說損失慘重,已經有公侯打光了支援的披甲人和戰奴,且封地無糧也無人可調,撤了。我們出發時,已下達戰令,由千夫長嚴冽率兵攻打煙水城?!?/br> 天子長長地舒出口氣,說:“懷地,平了!”他的手握成拳,捶在桌子上,連說三句,“好,好,好!” 又問孫步,“朝廷有鹽的消息可是散開了?” 孫步說:“回陛下,消息已經散開了,我們的身后跟著從各地趕來的想買鹽的豪商們,甚至有些公侯府是世子、公子們親自趕來,曙世侯說這鹽怎么賣還得聽朝廷的?!?/br> 天子喜上眉梢,喜難自禁地招來宮侍,說:“去取十兩金子來?!?nbsp;給孫步看賞,對他說:“下去好生歇息?!庇终賮碛H隨軍去魯城接應。 孫步叩謝,這才退出宮殿。 天子對羽青鸞說:“這下錢糧都不缺了?!?/br> 且不說戰獲,如今朝廷有鹽,且只有朝廷有鹽,卡住鹽道的懷城又掌握在朝廷手里,公侯們是為了鹽,都得下大力為朝廷平亂了。 羽青鸞見她父皇的神清氣爽病都好了大半的樣子,臉上也有了笑意,說:“甚好?!?/br> 太子喜氣盈面,說:“此戰,當給姐夫記首功?!?/br> 羽青鸞看了眼太子,說:“孫門郎領兵,打仗的是親隨軍,裴曦最多算是出謀劃策,謀士之功,記不得首功?!?/br> 天子點頭附和,說:“青鸞所言甚是?!迸彡啬苷襾礤X糧,銅錢精之名已是聲名遠揚,若再有善戰之名,必處于眾矢之的,怕是無法活著回京了。他有爵有錢有糧,封地亦是隨他和青鸞挑選,要那首功之名作甚。 隨著裴曙運鹽和親隨軍押解戰俘、戰獲進京,朝廷打下懷公府的消息在沿途不斷傳開。 若有誰置疑這是做戲,鹽隊運的海鹽,以及那十一家公侯府的家眷,卻是如何都做不得偽的。 兩千擔海鹽,由苦奴用挑子挑著。天氣好的時候,他們揭開蓋在面上的遮風擋雨的蓋子,那雪白的細細的鹽晃得人眼花繚亂。若不是有強壯的戰奴和親隨軍押送,早就有人按捺不住沖上去搶了。 蜿蜒如長蛇般的鹽隊后面是長長的押送隊伍。 曾經的累世公侯府的貴族們,如今的反賊,他們被粗麻繩捆綁住手腳串成長串,在親隨軍和戰奴們的嚴密看護下走了一路,鞋子都磨破了,腳也磨爛了,一個個蓬頭垢面滿身泥土,臟得宛若苦奴。那些走不了路的老弱婦孺亦如奴隸野獸般被關在牛車、騾車上的籠子里,他們擠作一堆,神情萎靡,與造反前的待遇已是云泥之別。 親隨軍中多有貴族出身,對俘虜們也不是有心虐待,實在是車子有限,拉戰利品都不夠,根本拉不了這么多戰奴。 累世公侯府,家大業大,人口眾多,即使之前破城時,已經有不少人遭了虔公府的毒手,逃到懷城的這些仍舊是數以千計。 有那些能生的,一個人就能三五個嫡子嫡女再生上二三十個庶子,刨除夭折的,活下來的這些再開枝散葉,都是很可怕的數目。把那些沒有參與謀反的刨除,按律造反的三代以內的全抓來……如果把他們用車子拉,裝戰獲的車全用上都不夠裝他們,只好捆起來,跟趕奴隸似的趕著他們走。 人多、戰獲多,再有兩千多擔的鹽,加上披甲人、戰奴,以及跟在后面著急要買鹽的商隊,公侯進京的隊伍與之相比都不堪一提。 那壯觀的場面,讓已經看習慣大場面的京城百姓都驚嘆連連,然后再一次對著皇宮方向叩拜天子。 天子天威,戰無不勝,這些公侯貴族們造反就是自尋死路,他們這些京城中人早就知道了他們的結局。 天子帶著羽青鸞和太子以及朝臣們站在皇宮的城樓上看著那遠道而來的隊伍,一個個也都瞠目結舌。 很多人都忍不住悄悄地朝羽青鸞看去:你家夫婿真不愧是銅錢精,挺能刨的哈,挺能找地方掙金子銅錢的哈,連戰場都不放過。 大家已經聽說了虔公府拖延戰事,結果雞飛蛋打都忍不住悄悄同情他。拖延什么戰事,遇到銅錢精,虧大了吧 獻俘的事,裴三郎都安排好了,先讓運鹽隊伍和押送隊伍,進京后,走慢點,讓大家參觀夠,然后一起到皇宮外等天子旨意。 天子在大殿詔見了立下戰功的眾人,對于鹽和戰俘、戰獲,先陳列在皇宮外的大街上,聞訊前來圍觀的人,那叫一個人山人海,看得大家那叫一個激動,很多人議論紛紛: “那些可是貴族,怎么變成奴隸了?!?/br> “貴族造反,當然要被罰為奴隸,這是朝廷律法規定的?!?/br> “錯了,要殺頭,沒殺頭活下來的才被罰為奴隸……” 作為底層人們來說,看到貴族變成奴隸,竟然莫名暢快,甚至有人打聽貴族罰成奴隸后賣多少錢,暗自盤算自己攢的那點錢夠不夠買一個…… 不多時,天子詔書下達,造反的貴族們,除七歲以下的罰為罪奴外,其余的全部拉出去斬首,懸人頭示眾。 第161章 天子在大殿召見了運鹽回京的裴曙和押送戰俘、戰獲的孫茂,以及隨他們回來的十夫長級別以上的親隨軍。 裴曙呈上奏報, 詳細湊明鹽場的產鹽情況、運鹽道路的修建情況、運到京里的鹽數、以及囤積在陳武侯的城的鹽數。 天子來來回回把奏報看了好幾遍, 臉上全是喜色。 殿中的大臣們見天子開心成這樣,都在猜測裴曙到底有多少鹽。 天子又連贊幾聲好, 再三贊過裴曙,又翻開孫茂呈上來的奏報。 孫茂呈上來兩份奏報,一份是裴曦的,一份是孫大才的。 兩份奏報,孫大才的很簡潔, 簡明扼要地講了路上行軍和打仗的經過,再附上一份戰俘名單和戰獲清單。 天子當時就看傻了眼, 他為自己看錯了,又去看裴曦的奏報。 裴曦的奏報很詳細, 包括路上行軍時跟商人做買賣很是領略了一番沿途的風土人情,他跟商人們談買賣都是在馬車里談的,沒耽誤行軍。 路上有多少毒蛇猛獸, 還遇到有巨蟒盤道,從巨蟒的肚子里剖出三具尸體,又講孫大才有多勇猛,一斧劈掉了巨蟒的下巴,包括聽說攻城作戰時, 別人看到孫大才都不敢上前。 講大家對親隨軍門郎將的敬畏, 可以說是望風而逃, 攻進懷城時, 奴隸們都已經自動地投好降抱頭蹲到地上去了。 朝臣們看著天子的那奏報極厚,都暗自驚嘆,誰這么能寫? 天子打過仗可是知道,即使是空城,城門到了夜里也會有人關的。飲馬城,說是空城,卻有達世侯的駐軍,披甲人加戰奴,數千之眾,那是至少兩三個滿額封地的駐兵,這樣的城,一夜之間奔過去就拿下,必有里應外合。奏報上一筆帶過。他便明白這里面是裴曦通過商人們干的事,只是不便明講,更不會承認。 裴曦的奏報里還講了戰后耕種勞作恢復民生的種種方法,目前正在試行,具體成效還得等到秋收后才知道。 他還詳詳細細地重點講了怎么分配的戰獲、戰利,以及達世侯的事和處置。 他們在拿下飲馬城時,飲馬城上掛的是懷公府的旗,但駐守的卻是達世侯。虔公看戰事艱難給親隨軍送來一千兩金子,因為親隨軍要攻打懷城,調不出去兵去平叛達世侯封地,故就近調的虔公去平達世侯封地。 懷公起兵之初有八萬,親隨軍打進懷城時,里面只有幾百名披甲人和幾千戰奴,這說明懷公的戰損非常大。除了嚴世侯和陳武侯他們攻打懷公造成的損失,虔公之前打下六城給雙方造成的傷亡也必然極大,他再拿出一千兩金子,以及十一家公侯府的家眷都逃到了懷城,斬獲不豐,并沒討到好處。 天子之后翻到戰獲,手都在抖。 十一家公侯府以及他們的親眷、依附他們為他們捐資出力的士族豪商的府邸都抄了,僅黃金就有十三萬兩之巨,占朝廷歲貢的一半。 裴三郎按照朝廷的規矩,拿出一半分給平叛大軍,給朝廷運來了六萬多兩黃金,另外還有數百車查抄的金器、銅器、珠玉首飾等貴重物資。 天子連聲贊道:“朕的賢婿,甚好!”美滋滋地把裴曦的奏報遞給坐在他下手處的羽青鸞。 裴三郎不僅把懷城打下來了,甚至連前線補給都安排妥當,不需要朝廷再出錢出糧出甲衣兵械去填補,這便省下了一筆巨大的開銷,運到京城的這些戰獲足夠支撐朝廷半年,即使有戰事,再撐上三五月也是可以的,三五月之后,便有鹽利支撐,讓各地公侯們出錢出糧了,朝廷的這口氣算是徹底緩過來了,穩了。 這場叛亂,能平了! 就連居狼國都得來求朝廷。居狼國,不產鹽。 羽青鸞接過奏報,紙張、筆跡和遣詞用句都是她無比熟識的,眼前不自覺地浮現起裴曦的身影,握住奏報的手指都似有些泛燙。她頓了頓,定定神,仔細看奏報,當場看入了神。 太子朝羽青鸞看去,又看了看奏報,再扭頭看向自家父皇,然后端然而坐。 殿上不少人把這一幕看在眼里,密切留意太子的反應。 太子這年齡,剛到理事和開始分辯是非的年齡,最易受挑唆,這時候在他的心里埋下點種子,過些年就能長成參天大樹。這些挑唆不需要說什么,只需要擺出一個天子更看重青鸞長公主,朝臣更擁護青鸞長公主,無人在意他這個未來的天下之主即可。 孫茂把戰獲送到太內司,先行交差,稍后朝廷會有封賞和進一步安排。親隨軍屬太內司管,糧晌都是從太內司出,親隨軍運回來的戰獲自然也是交到太內司,這是一向慣例。 裴曙把鹽運到太商府鹽監司,朝廷對鹽的安排,還得進一步商議。 他們一路勞頓,很是疲倦,天子讓他們先回府歇息,明日為他們設宴慶功,之后朝廷還會有封賞。 羽青鸞處理完宮務,下午便出宮回了她的長公主府。 裴曙已經等在府中,送來了裴三郎托他帶回來的滿滿一車貨物,以及一口箱子。 羽青鸞與裴曙聊了一會兒,詢問了些不方便讓朝臣們知道的確切情況,這才派人送裴曙回府。她送走裴曙后,又看了眼箱子,箱子不大,但有封漆,顯是貴重之物。 隨車運回來的則是裴曦捎回來的沿途特產,還有些分得的戰獲。 羽青鸞挑了些特產和瞧著挺不錯的珠寶送去鎮國夫人府,讓管事帶句話,“一切皆安?!边@才自己抱著箱子回到小院中,開啟箱子,就見里面全是書信。 她頓了頓,轉身,把裴三郎之前寫的那封以“親親青鸞”為開頭的那封書信取出來,心想,有信送回來,為何還有這么大一箱的信。她把箱子里的信取出來,赫然發現里面的信至少有二十余封,最底下還有一冊線裝的書,寫著“風土人情地理冊(一)”。 每封信都有編號,她按照編號逐封查看。 信里寫的都是沿途見聞,有時候每天寫,有時會隔上幾日,內容頗為有趣,又有些好笑。 堂堂七尺男兒,竟然被小小蟲子嚇住?!氨竟珡膩頉]有見過那么可怕的蟲子,孫大才竟然說,無妨,此蟲無毒……” 他路遇巨蟒,竟然寫信說:“幸好馬慫沒敢上前,本公方保得顏面”。裴慫慫自己慫時,竟然說馬慫。 “本公潛移默化了足有兩月有余,孫大才終于肯洗腳了,然后,唔,真香。他現在天天洗腳……”臭腳真香?是何道理? 待寫到依山城時,又寫,“休整兩日,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就順便做了點買賣,再讓大家伙兒往家里捎點特產,寄些書信回去,本公攢了好多書信……”確實有點多。 攻城時,寫:“兵貴神速,既然有騎兵,當然得發揮騎兵的用途?!?/br> “預先安排內應進城,夜里趁對方不備,開城門,奪城,里應外合,勉強算是智取吧?!?/br> 打懷城則是“打仗,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不讓他們休息,讓他們連日疲憊,消磨他們的戰意,最后累得如同咸魚,只求速死……” 最后一封則是告訴她關于那本風土人情地理冊的,是他根據沿途見聞整編的,她閑暇時看看。 羽青鸞翻開,便見上面寫有經行封地的風土人情、地勢地茂、當地特產,還繪有地形圖和道路途,甚至會有些商人們繞行的山道。 不算詳細,但讓人看完后有個大概的了解。 朝廷也有地圖,卻是城池圖,繪有山、河、城、主要道路,不會記載風土特產,也沒有多霧、多雨、山陰面少于陽光之類的記載。 有這樣的東西,對戰事起到的幫助亦是極大的。 羽青鸞回宮的時候,把裴曦給她的那本風土人情地理冊也帶進了宮,在殿中只剩下她與父皇時才拿出來,給她父皇看,讓她父皇看看,再給她講講這樣的東西在治理天下和行軍打仗時的用途。 天子見羽青鸞是特意等著太子走后才拿出來,不由得看了她一眼,這才仔細翻看,待看了十幾頁后,合上,這才跟她講有這些對于行軍打仗和治理天下有哪些助益,進而講到怎么帶兵,怎么利用山形地勢甚至天時作戰,包括霧、雨、趁夜等。 他講到掌燈時分,這才把它還給羽青鸞,讓她早些歇息。 父女倆很默契地沒提羽飛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