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節
押送他們的邊軍說這叫“火炕”,是能燒火的,煮飯的時候會帶著熱起來,一晚上都不會涼。 熊二山從沒見過這樣神奇的物件,看向那灰撲撲的石頭的目光滿是敬畏。 以前就聽說塞外苦寒,可遠在中原也不覺得什么,直到逃難這一路,眾人對這“苦寒”二字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尤其是越靠近邊城,天氣就越加寒冷。他們趕來的前一日還遇上了風雪,差點有同伴被凍死在路上。吃過了天氣的苦頭,一眾流民對未來忽然有些悲觀。 這么冷的天氣,就算邊軍愿意收留他們,可哪里去找取暖的柴薪? 以前看那些世家救濟流民,不過也就是一日施舍些粥飯,住的地方是不管的,不是自己找些山神土地廟蔽身,就是自己搭建些窩棚湊活。以中原的氣候尚不好挨,更別說邊地了。 現在可好了,這房子有火炕,只要大家勤快點去拾些柴火回來,冬天也能扛過去了! “真香!真香!這是啥rou??!” 他一早就聞到那勾人的味道,那是rou的葷香,他以前去叫租子的時候,在管事房的外間聞到過。 像他這樣的庶民是吃不起rou的,能填飽肚子都件艱難的事,好容易養出來的雞鴨,那都是要上交給東家抵扣稅賦。 “既是抬進物資,那……咱們能不能吃上?” “不可能?!?/br> 熊老頭斬釘截鐵地道。 “咱們這二百多號人,一頓得多少糧食,邊軍的糧草都是有數的,可經不起咱們消耗?!?/br> “給咱們安頓了住的地方就很不錯了,這多半是人家自己要吃的?!?/br> “啊……” 熊大山的兒子一臉失望。 小孩的兩只眼睛緊緊盯著大木桶,口水都要流出嘴巴。 “爺,他們都吃rou的嗎?那不就跟村里管事一樣了?那我以后也要當兵?!?/br> “哈,你想當兵?誰要你啊?!?/br> 他二叔一臉嘲笑。 “你看人家當兵的都多壯實,咱們不行的?!?/br> 正當人群緊張地等待之時,一個身量高大的邊軍走進了屋子。他身后還跟著另外一隊人馬,手中抱著一個木箱,里面放的都是碗筷。 “來,排隊,一人一碗,都有份,誰也不許搶!” 此話一出,人群中立刻爆發出歡呼聲。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民們很快排好了順序。他們讓老人和孩子站在前面,女人中間,壯年的漢子都自覺排在最后面站定,這一路顛沛流離的情誼可不是假的。 他們是真沒想到,這些軍爺不但給他們安排了住處,還愿意給他們飯吃!從中原逃難到邊城,他們已經很久沒吃過一頓飽飯了! 激動之后,人群忽然又迅速安靜了下來。 苦難讓人們變得隱忍,謹慎,內斂,生怕有任何過激的情緒惹惱了邊軍,這頓期待已久的美食便要煙消云散。 王伙頭打開木桶蓋子,一陣濃郁的香氣鉆進了每個人的鼻子。 熊二山用力吸氣,是rou的葷香,還混著蔬菜的清新味道,卻又比他之前在管事那里聞到的味道更濃郁更鮮香,口水都開始不自覺地泛濫。 他站在隊尾,眼巴巴地看著前面的人依次取餐。 一個膜和一碗湯菜,許多人都是就地坐下,狼吞虎咽地往嘴巴里填,一時之間,偌大的空間就只剩咀嚼吞咽的聲音。 輪到熊二山的時候,他原本以為那桶里最多只剩些rou湯,整塊的rou菜一早就給分沒了。結果接過碗一看,里面竟然端正漂著一塊帶rou的骨頭,葷香撲鼻。 熊耳山猛地抬頭,卻見對面的邊軍朝他笑笑。 “吃吧,今天是除夕,大家都有份?!?/br> 除夕…… 熊二山捧著骨頭湯菜,忽然眼睛有些酸。 以前每到過年,家里并沒什么熱鬧喜慶的氣氛,因為除夕是主家收稅賦的最后期限,若是湊不出錢,那便要用家里的東西或者人去抵。 年關,年關,對于寒門庶民來說,年便是一道關口,邁過去才可能有下一年的活頭。 熊二山長這么大,這是頭一次過年有人給他東西,心里這個五味雜陳。 一路的人情冷暖,讓這碗有rou有菜的湯食變得無比珍貴。熊二山憋了半天也只擠不出一句像樣的感謝話,干脆說出了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軍爺,俺想打聽一下,你們還招兵么?” “俺能吃苦,不怕死,你看俺從軍成不不成?” 第246章 想加入邊軍, 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今邊軍可是很多邊城少年郎心中的夢想。邊軍裝備好,伙食好,立下戰功還有獎勵, 走到哪都能受人尊敬。 “張三牛你知道嗎?那以前就是我們村里出去的,他們家窮不說, 家里弟兄還多, 一家子人在土里刨食,實在養不起七八個半大小子, 這才讓幾個身體不那么壯實的出去自謀生路?!?/br> 一個中年漢子蹲在招兵部門口, 一邊砸吧著旱煙袋, 一邊對周圍的人念叨。 “三牛不靈巧,四處打了兩年短工,便不得已投了軍?!?/br> “那時候邊軍多苦啊, 要吃沒吃、要穿沒穿,手里拿的兵刃還都是前朝的,說不得一場仗打下來, 人就回不來了?!?/br> “要說這人啊,就是命。當初老張家不要的娃子, 現在混得反而是他最好。不但給自己在定安城里置了個小院落, 現在又把婆娘和娃都接了過去,連家里的女娃都進了學房。三牛子現在大公子麾下的黑甲軍做騎衛, 正經的官身呢!” 他這一番話,說得眾人都羨慕不已。 張三牛的傳奇事跡許多軍伍人家都聽說過, 誰不想自家孩子也能有這等出息啊。 當兵自然是要上戰場的, 打仗才能拼得軍功,才能換得獎勵,才能有咸魚翻身, 青云直上的大機緣。只要作戰勇猛,傷了也不怕沒得治,聽說城里正在建設新醫館,專治戰場上受傷的兵??;若是落下了殘疾,封家還會給安頓進工坊上工,油坊、鐵坊、湯坊都是不錯的選擇,后半生足以衣食無憂。 這樣的好差事,足以讓邊城居民趨之若鶩。尤其是家里男丁多的,若是有一兩個能混出頭,便能幫扶起兄弟姐妹,決計是個好機會。 只是現在邊軍也不是什么人都收的。有很多外來移民家的子弟,想憑借從軍為自己爭得立足之地,以前喊著都沒人過來招兵部,現在時不時就要排起長龍。 入伍邊軍首先要身體合格,祖上沒有叛國通敵的行為,入伍后,還要讀書識字和術數,學得好可以進入岸炮營或是船手,層層篩選,不合格的會被遣返回家。 大家對這樣的要求也十分理解,邊軍多了岸炮手、陌刀隊和水師,對于將士的資質和悟性也提高了要求。培養一個兵丁要花費不少的糧餉,和以前那種放養完全不同,精挑細選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誰家要是有個娃子能入選海船或是岸炮營,那可是件頂頂光彩的事,沒過幾日便會有媒人上門說親。能進這兩個地方證明娃子足夠優秀,說不定一場戰事下來便有了晉升的機會。岸炮營到目前未嘗一敗,海船更是許多人家見都沒見過的東西,比起步卒和騎兵風光太多了。。 對于眾人踴躍報名參軍的熱情,寧鋸子表示十分羨慕。 他也想要人手??! 雖然九凌城的學房開設了不少學習班,可以目前的進度來說,想要完成產業基礎還是有些難度的。 產業工人和當兵的標準不同,需要具備一定的物化理論和技能。最重要的,他很希望從現有的人手中培養出一批具有獨立創新能力的成手,擴大自己的科研團隊。 想要真正推動科技線,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還要許多人團結在一起,集思廣益,并且讓科學成為世人共同的信仰。 寧非固然能夠直接拉動技術線,可后續的配套產業和制造技術跟不上,他的很多想法并不能付諸現實。 何況他也不是百科全書,每個技術都能精通,許多領域都了解得似是而非,也不是沒有鬧出過笑話。 就比如說造船這件事,寧鋸子就在上面結結實實地栽了兩個大跟頭。 他開始的時候,想要一步到位直接使用鋼鐵造出大船,畢竟現在墨宗的坩堝煉鋼已經熟練,產量也比之前有大幅提升,按照他的設想,只要再想辦法造出蒸汽機,那么萬噸巨輪也不在話下。 可是很快,寧鋸子就被打臉了。 蒸汽機剛剛有了個眉目,可適用船身的鐵板因為焊接不嚴,導致大面積漏水,剛剛成型的船架子直接沉入了船塢外的烏知河。 為了打撈沉船,墨宗和邊軍花了好大的力氣,歷時一個多月,拖上來船體在接縫處已然有了銹蝕的痕跡,看得寧鋸子顏面無光。 防腐做得不過關,便是能真能造出蒸汽機,這船也不過是一次用品。每出去一趟,回來還要重新除銹再組裝。 丟臉!真是太丟臉了! 那幾日的寧鋸子垂頭喪氣,連食間都不好意思去,生怕撞上各位造船師傅疑惑的目光。 當初造船的時候,是他一力要求使用鋼鐵。幾位老船師雖然嘴上不說,可表情和目光都透著懷疑。若不是寧鋸子在技術領域積累了絕對的權威,這些半輩子都浸潤在造船業中匠人肯定要集體罵娘。 寧鋸子敢于力排眾議,原本也是想用蒸汽鐵船打臉眾人,順帶著開啟新一輪的技術革命。 結果臉沒打著,自己卻被人摔打得鼻青臉腫,夢想中的卡拉克依舊回到了木質船體的老路上,特別丟人。 “矩子哥哥,別這樣?!?/br> 小少年克雷同他一起蹲坐在屋檐下,絞盡腦汁想著安慰他的理由。 “我這次考試也沒有考好,還不如二蛋和牛虻子,在小弟面前丟人了呢!” 聽他這樣說,寧鋸子幽幽轉過眼。 “哦?那你考了多少名?” “42名?!?/br> 克雷自覺安慰到了他矩子哥哥。 “物理和化學太難了,我都沒及格,不然肯定不會是倒數第三!” “哦,這樣?!?/br> 寧鋸子點了點頭。 然后,忽然cao起身邊的掃把,劈頭蓋臉朝小少年一通亂打。 “那你還在在這兒蹲著干啥?還不趕快給老子去復習!考不及格很光彩嗎?老子親手教出來的化學你竟然還考不過別人,你也要打老子的臉嗎?!” “還有兩天補考,你要是再不及格,我就把你運回東胡去曬鹽!” 克雷委屈。 他本來是想安慰矩子哥哥,結果反倒把矩子哥哥氣得跳腳。 其實他也不是那么差,他就是因為回老家住了幾個月,耽誤了課程,結果回來就遇上考試,封慷比他考的還慘呢! 但他不敢申辯,灰頭土臉地逃出寧鋸子的小院,迎頭正遇上同樣灰頭土臉的十二郎。 兩個難兄難弟對視了一眼,視線交匯電光雷火不斷。也沒人說話,有志一同朝著小樹林并肩前行。 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