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節
授課的地方依舊是學房,農科班走了換成織布坊,吃住也都在同樣的宿舍和食間,一切的一切都讓女人們大開眼界。 可當她們親眼織布坊里工作的女工,親眼看到飛梭織布機,之前的那些驚訝都變得一文不值。 那樣復雜的機關,可比她們之前考核的時候見的織機要厲害多了。墨宗的這些女工,穿著統一的棉袍,站在和她們一樣高的機器前,神情專注,cao縱著飛梭不停來回。 一扎扎潔白的布垂下織機,比之前看到過的任何一種料子都細密??棽挤焕餂]人說話,織工們都聚焦在織機上,根本不因為她們這些新客的到來而分神。 這一刻,新織工們忽然明白了為啥墨宗這些女人臉上有光,腳下生風。是因為她們有本事,能賺銀錢,有了可以安身立命的底氣! 于是所有人,腦中只剩下一個想法,那就是盡快學會織機,一定不能被攆走。 年輕的小娘子想得很簡單,只要進織布坊干活,以后便可攢下些私房錢。而家中有娃的婦人則更實際。墨宗給坊工提供的學堂她們有去看過,那是真在教讀書識字的,春鴦家的娃兒已經進了學堂,不過收些食宿雜費,這樣的好事哪里找? 現在學堂只收雙坊工家庭的娃,據說以后可能擴大到所有坊工。為了家中的孩兒能有讀書識字的機會,做娘親的拼也要拼進織布坊! 激動的還不止是新進布坊的學員們,食間的牛嬸子也是一連著好幾天晚上都沒睡好覺了。 今天又是一個不眠夜,牛嬸子手工回家,坐在炕上眼睛發直,一動不動,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和她交好的婦人路過她窗臺,見里面黑洞洞的也沒點燈,便忍不住敲了敲窗板。 “嬸子,你咋啦?在屋里不點燈不黑嗎?” 牛嬸子被她叫回了神。她這才發現天一早就黑了,便下炕點著了油燈,然后繼續對著油燈發呆。 這一坐,就又是大半夜。 第二天一大早,掛著黑眼圈的牛嬸出現在新食間,還被寧矩子關心的詢問是不是身體不適。 他哪里知道,就因為他的一句話,縱橫食間半生,噴遍墨宗無敵手的牛嬸子,如今遭遇了生平第一個大考試。 ——“嬸子,前兩天我在羊角巷子弄到個店鋪,距離咱們朱雀大街的店不遠,現在我正找人去整修?!?/br> 少年矩子笑瞇瞇地說道。 “也就是這兩日的事,等整修完畢,嬸子你的食鋪就可以開張了?!?/br> 第147章 寧非其實沒想那么多。 因為之前的火炕房改造, 墨宗的生活模式發生了一些變化。有了小灶大家更愿意回家吃飯,原本最熱鬧的食間開始變得冷冷清清。 牛嬸子的失落和迷茫,寧非全部都看在眼中, 之后便有了辣椒和醬油,最初只是希望能給牛嬸子找點事做。 那天他陪嬸子坐在新食間的臺階下望天, 打包票說等醬油出來了, 要在定安城開個食肆。這話可不是吹牛,寧鋸子對牛嬸子很有信心, 想給她一個一展長才的機會。 牛嬸子真的沒讓他失望, 不但無師自通發明了麻辣豆腐, 還把紅燒系菜肴做得像模像樣,一道紅燒rou迷倒了整座塢堡。 現在全塢堡的人,算上他寧鋸子在內, 見天地盼著牛嬸子能燒糖色燉rou?!靶率抽g明天做啥”這個話題,在墨宗塢堡的熱度居高不下,不但宗門弟子關注, 外面進來上課的學員也都熱情捧場。 要不是現在還不是開紙造書的好時機,寧鋸子都想給牛嬸子出一本《美食指南》, 一定成為暢銷書, 期期加印,張張爆賣。 前些天羊角巷子鬧細作, 暮野兄便將整座定安城梳理了一下,還真清理出不少釘子。 這些釘子都是早些年中原各家扎進來的, 封家以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時不時也借此傳遞些假消息。 但現在既然與墨宗結盟,這定安城里就不能再留別人的眼目。封大公子著人幾輪清掃過后,定安城里的雜魚明顯為之一清, 連南來北往的商賈都規矩了不少。 姓鄭的那家子細作被處理,羊角巷子里的豆腐坊便空了出來。 封愷將房子買下,作為賠罪禮轉贈給了寧非,房契地契一并送上,上面都寫著寧鋸子的大名。 寧鋸子表示受寵若驚!就算是在現代出身豪富的他本人,也沒有這種動不動就送人房子的好朋友啊古人真是熱情仗義! 他有點不好意思,婉轉地去信表示暮野兄不用這樣客氣,畢竟細作那事追根究底還是墨宗自己的保密工作不到位,和定安城和封家關系不大。 自己挖了個坑然后踩進去,總不能埋怨路政管理沒給及時填補吧! 封大公子的回信很快送到,說無關封家或是邊軍,是他個人對寧鋸子差點遇險的一點慰問,且羊角巷子的小院地方也不算寬敞,遠比不上從非弟手中獲得的利益,要他不用客氣,大膽收下。 信上還一并表示,非弟最近送來的白箋紙書寫效果格外優秀,能不能回信的時候再捎來一刀。 寧非欣然應允。 他想了想,覺得人家誠意饋贈,自己若是一昧拒絕也未免太不給面子。 反正來日方長,大不了以后再想辦法給暮野兄找補回來,他寧非從來不會讓朋友吃虧。 于是羊角巷子的那間小院,就成了寧鋸子的私產。 因為細作們之前開了家豆腐坊,店面和廚房都是現成的,寧非就想起答應過牛嬸子的食肆。 他看過那間院子的房契,正像暮野兄在信上說的,面積的確不算大,做酒樓根本不夠用,而且墨宗目前也沒有多余的人能派去運營,人員外招又會增加成本和風險,不劃算。 但是做成快餐店模式的食肆,提供少量堂食并外賣打包服務,這倒是沒什么問題。羊角巷子就在朱雀大街后身,是人流密集的繁華之地,南來北往的客商云集,食客是不缺的。 有人吃大餐,自然也有人喜歡家常小菜。行商的大多都趕時間,若不是要洽談生意走人情關系,還是簡單美味的工作餐更有市場。 于是,做定安城第一家快餐店的計劃就這樣定了下來。店鋪參考現在快餐廳設計,沒有包廂,只設一部分散臺,開放式的選餐柜,下部安裝小型爐灶保溫。 一部分灶臺安裝在前院,與開放式選餐柜并排,主要負責燉rou等重口味菜肴的烹制。 小火慢燉的瓦罐鍋,既不會泄露牛嬸子的烹飪秘訣,又可以通過香氣吸引食客,一舉兩得。 食客進門后,可在選餐柜自由選擇菜肴,按照選好的菜色定價算錢,簡單直接。 每日店鋪還會推出固定菜色的搭配組合,套餐價格會比單選有一定優惠,用以消化銷售較慢的菜色,避免浪費食材。 每日的菜單由牛嬸子確定,店內的管理工作也有牛嬸子負責,簡單的說,就是把新食間的模式搬到定安城這個更大的舞臺,足夠牛嬸子揮灑。 不過這樣一來,牛嬸子的壓力就很大了。 她這幾日都在抱頭想菜單。剛開張的食肆一定要有拿得出手的硬菜,一炮而紅后面才好做下去,她這第一步必須要邁好。 想來想去,還是決定用最拿手的紅燒系和辣椒系,一醇厚一刺激,再搭配些自家腌制的小菜做配,算是特點鮮明。 牛嬸子也不是糾結的人,既然決定了就大方去做,很快擬定好了餐單。 她留了幾個熟手維持新食間的運轉,自己帶上余下幾名婦人,一大早就乘著馬車進了定安城,為兩日后食肆開張做準備。 開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縱然有矩子已經改建好的房子,食材的選擇和購買還是需要她自己張羅。 寧鋸子倒是想要熱心幫忙,無奈他沒做過飯,也不知道什么樣的蔬果rou食新鮮,來了也只能拖后腿。 何況牛嬸子也舍不得讓他奔波勞累。矩子最近在忙著水壩建造,一直來回與九凌湖和塢堡,開食肆這點小事就不用驚動他了。 好在有定安城坐地戶梅大娘的幫忙,牛嬸子僅用了大半天就摸清了城中菜市場的分布情況,并且親自做了實地考察,初步確定了兩家可以合作的農戶。 她又花了一整個晚上熟悉新店的灶臺,桌椅擺放和選材柜的cao作都和食間不同,需要安排專人負責。 柴火定安城有上門售賣的,直接掏錢購置就成,豬rou卻是要從墨宗拉過來的煽豬,運費要計算入成本中。 臨來之前,寧鋸子曾經叮囑過牛嬸,食肆的目的不僅僅是賺錢,在留足工錢的基礎上盡量多換些物資,牛嬸子把這些話都記在心中。 終于等到了開店的這一天。 一大早,一輛拉豬rou的馬車便停在了羊角巷子。 早起的街坊都看見了,兩個小伙子抬著小半扇豬送進了之前那家豆腐坊。據說鄭家夫婦惹了官司,將這房子賣給了一家做食肆的,最近就要開張。 開食肆的……羊角巷子的街坊們撇了撇嘴。 托南來北往商賈的福,羊角巷子開食肆的店家可是多去了,要是沒兩把刷子,那可在這里站不住腳。 這店主也有趣,買了羊角巷子的好位置,也不說找個耍龍舞獅的來討個人氣,靜悄悄就開了門。 偏還用豬rou做菜,這能有人來么?! 街坊們一臉疑惑,有好事的人還站在食肆門口張望,回來便說這店恁地奇怪,所有的飯菜都擺在臺面上,任人挑揀。 “啥?都放在臺面上?!” 有人驚訝。 “那她家都有啥菜色?” 來人抓了抓頭。 “臺子上還沒上齊,我就看到灶臺上燉著好幾個瓦罐,聞著恁地是香甜!” “別不是豬rou吧?!?/br> 隔壁一家做湯餅的冷笑一聲。 “早上見他們卸了豬rou的,誰不知道豬rou腥膻,還什么香甜,你那鼻子是壞了么?!” 街坊們說什么的都有,卻礙不住勾人的香氣一陣陣往外飄。 走過路過的紛紛停下腳步,進店打聽到底賣的是什么吃食。 等聽說是豬rou做的葷菜,很多人又搖著頭出來了。再香有什么用?豬rou就是不好吃啊,一口下去的滋味一言難盡。 見此情景,店里的幫工都有些著急。 這可是開店的第一天,要真是一份餐飯都賣不出去,以后再想開張就更難了。 牛嬸子倒是老神在在。 如今還沒到晌午的飯點,來的大都是看熱鬧的,還不是動真格的時候。 很快,羊角巷子里的人越來越多了。 牛嬸子看了看時辰,讓伙計把燉rou的瓦罐打開,熱鍋寬油,準備炒糖色做紅燒rou。 rou被燉了一上午,軟嫩香糯,葷香四溢,聞了一上午味道的街坊都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但這還只是個開始,真正的重頭戲還在后面。 只見牛嬸子手腳麻利地添料燒糖,然后將燉好的rou塊倒可進去。 下一刻,糖分混合著醬油的鮮香在空氣中爆炸開來,甘甜與濃郁相輔相成,彼此交融,化為最醇厚的鮮甜,像無數把小勾子勾引著食客們的胃袋。 每一次翻動都是要人命的誘惑。溫度焙出的獨特濃香,無死角地深入軟糯地rou塊中,與其本身的油脂融為一體。 被大量分泌的唾液侵占了所有的理智,人們本能地邁動腳步,想要進店一探究竟。 但有人比他們更快。 只見不知道打哪兒竄出來一道黑影,身手矯捷地將駿馬拴在門口處,然后搶在第一個食客進門前擠開他,沖到展示柜將錢袋拍在牛嬸子面前,氣喘吁吁地叫道。 “嬸……嬸啊,我排第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