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節
蓄水是為了抗旱防洪,鋼筋混凝土是防寒防地動,雖然心疼自己再度清空的商城點數,但該花的一定不能節省,這一點寧矩子比誰都明白。 他自己就是金手指,鋼筋、水泥、混凝土這些原料都出自他的手中。但造是一回事,用是另外一回事,無論是水壩的修筑,還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使用,這些都需要建筑、工程等學科的知識儲備,這都不是寧鋸子擅長的領域。 用系統填補他的技術短板,這是最經濟實惠的投資了。 如今烏知河邊幾座重要的水力設施,在封家的幫助下已經完工。鐵匠坊因為考慮到技術保密的緣故,培訓新錄用人員會慎之又慎,而作為給鐵匠坊試水的織布坊,招工便首先提上了日程。 今天晚上的會議,討論的中心議題就是三日后的大招工,以及新織布坊的組建和管理。 這段時間萍花的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把個織布坊從無到有的拉扯起來,棉布的質量和數量都在穩步提升,好些之前不服氣的人現在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萍花做新織布坊的坊主,眾望所歸。 但寧矩子還是要走一下程序。 儀式感是很重要的東西,現在打個好底子,以后會有更多的人為了被認可的感覺而努力奮發,奮勇爭先。 他坐直身體,視線環顧四周。 “那么我們接下來就開始提名新織坊的主管人選吧?!?/br> “我個人提議萍花?!?/br> 矩子說話,在墨宗就是命令,而且萍花也的確適合,眾人紛紛點頭同意, “那好?!?/br> 寧鋸子笑得溫和。 “秋婆婆,請你宣布新織坊的任命吧?!?/br> 于是,秋婆子站起身,當著眾人的面展開一張紅紙委任狀,神情莊重。 “茲任命梅萍花,為九凌湖織坊主管!” 聲音鏗鏘有力,聽得萍花眼眶發紅。她上前一步,無比虔誠地接過那張薄薄的紙,將它壓在自己的心口處,感覺此生從未有過的光榮和滿足! 十幾年前那個在樓子里掙扎存活的小丫頭,為了一塊冷掉的饃而挨打受罵,親娘都嫌棄的“丑坯”,從沒想過有朝一日,還能用雙手給自己掙出一條光鮮的生路! 聽見秋婆婆念到自己的名字,萍花“撲通”一聲雙膝跪倒,給寧非磕了三個響頭。 這頭磕得猝不及防,寧非剛想站起來阻止,卻見萍花小jiejie已經起身站好,面色如常,仿佛剛才沒有任何事情發生。 “謝謝宗門看中,我梅萍花一定盡職盡責,管好新織坊!” 寧鋸子看看周圍,發現余下幾人也沒什么太大的反應,大家好像對于磕頭這事的認可度很高,只有他一名鋸子大驚小怪,顯得不甚淡定。 行叭。 寧鋸子摸了摸鼻子。 入鄉隨俗,看來他還是得早點習慣呢。 第146章 三日后, 石沱坡石沱村,九凌湖織布坊第一次對外招工。 天還沒亮,石沱村里就來了不少人。這村子全盛時期都沒這么多人口, 今天烏央烏央,竟然排起了長隊。 來的大部分都是婦人小娘, 也有一部分陪著過來的漢子, 都被村口維持秩序的邊軍攔下,只容許女眷進入。 自從封大公子帶兵拿下獅子口, 石沱坡一帶就變得十分安全。不但時不時就有黑甲軍在附近巡邏, 邊軍在附近也開墾了不少田地, 人氣開始變得興旺。 今天過來都是軍屯家眷,聽家里的漢子說墨宗塢堡要招工,都想來碰碰運氣。 有一說一, 墨宗在戍邊軍屯中的名聲還是很不錯的。 以前就是窮,窮的穿不起褲子,但最近又是水泥又是火炕, 眼見著墨宗興旺起來,似乎和之前的傳言完全不同了。 聽在墨宗學農課的軍屯說, 那邊吃的好, 小娘子在布坊干活還給工錢,有些家里有閨女的就動了心思。別的不說, 要是能在里面找個會手藝的墨宗弟子,閨女也算這輩子有了好歸宿。 有些人是巴望著找女婿, 有些人則是破釜沉舟, 給自己求個活路。 比如老軍屯家的瓊枝,她是和村里王嬸子、春鴦姐一起來的。她阿爺昨天晌午就去定安城復命,家里只剩meimei桂枝, 桂枝說要看家,不可能陪她一起來石沱村。 王婆的兒子前些年戰死,家里只剩兒媳春鴦帶著兩個小孫孫,日子過得很辛苦。春鴦是個織布好手,平時織布貼補家用,這次來石沱村,也是想看看能不能多賺點銀錢。 很快,墨宗的人就進了村子。嬸子娘子們睜大了眼,發現竟然不都是些小娘子,里面有不少都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甚至還有個滿臉皺紋的老婆婆。 這織布坊……啥年齡的都收嗎? 答案很快揭曉了。 “各位嬸子姐妹,今日是我九凌湖織布坊第一次招工?!?/br> 萍花站在一處高坡上,對著下面的眾人朗聲說道。 “咱們這布坊和別處不一樣,要cao作機關,所以招工考核不合格的人不能進,這點提前和嬸子姐妹說清楚?!?/br> “考核合格,決定進我們布坊做工,我們會先拉到塢堡做個培訓。若是能學會,將來會安排到九凌城里的作坊,我們宗門提供食宿,并按照工作量發給工錢,每月可回家休息一次?!?/br> 話說到這里,底下便有人發問了。 “那你們都要啥樣的,年紀大的收不收?” “收?!?/br> 萍花點頭。 “只要你通過考核,能學會用我們的機關,我們都收,工錢是一樣的?!?/br> 此話一出,人群立刻起了sao動。 原本以為墨宗只要小娘子,聽說要先拉人去塢堡還覺得不踏實。結果人家說啥年紀的都要,若真有年紀大的婆娘也能通過,那想來是真沒啥問題了。 于是,眾人被分成了幾個小組,按照順序入場考核。 眼看著快要輪到自己,瓊枝的心緊張得都要跳出嗓子。她不敢抬頭,生怕別人發現她一只耳朵聽不見聲音。 親事給了妹子,一旦墨宗的織布坊不收她,那她就真沒有路了! 一旁的春鴦安慰她,只說她自己不承認,旁人一時半刻也發現不到。等下進去的時候,只管側身坐,好用的耳朵朝著人。 瓊枝一一記下了。 很快輪到了她們這一組,眾人魚貫進入考場。 考場是一間水泥房,里面沒什么家什,只放了幾臺織機,看上去與眾人平常慣用的很是不同。 只見之前講話那位小娘子正站在場地當中,手中捧著一個樹皮本子,正用炭條在上面寫著什么。 瓊枝睜大了眼,心中無比羨慕。 她早就注意到這個小娘子了,和自己年紀差不多,臉上長著難看的青印子。 但她好像一點都不在意別人的眼光,挺胸抬頭地說話,儼然是個管事的模樣。 現在竟然還會寫字,這可不是寒門小娘子能得的造化! 正想著,那邊萍花已經公布了考核的內容。 她讓一名墨宗來的嬸子坐在織機胖,示范了一下使用方法,然后便讓本組眾人試著cao作。 瓊枝開始還有些慌,但很快就鎮定了下來,開始認真地觀察別人的動作。 她學的不算快,但十分認真,每個動作都仔細地琢磨后才上手,一來二去倒也瞧出些眉目。 春鴦是老織娘,順利通關。令人驚訝的是,王嬸竟然也通過了。婆媳雙雙被錄用,兩人都有些犯愁。家里還有兩個小子沒人管,必須有個人回去看家。 “倒也不用這樣犯愁?!?/br> 萍花走過來說道。 “宗門有托管學堂,若是雙坊工的孩子無人照料,可送到那邊去代管,交些食宿費就成,還能讀書開蒙?!?/br> “讀書開蒙?!” 春鴦的眼睛都亮了。 她一把扯住萍花的衣袖,“梅管事,你說的當真?!” “自然當真?!?/br> 萍花點了點頭。 “這是宗門給雙坊工的福利,送去學堂的孩子和墨宗弟子一樣,會有人教識字算數,你們可以休沐的時候去探看?!?/br> 春鴦和婆婆對視了一眼,兩人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激動。 算數識字,這可是大戶人家才能學得的東西,他們這些寒門庶民,大多是終其一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有幾劃,更別說算賬了! 若是學得好,以后能去給人做個賬房,那便是頂頂好的出路! “我們去!我們去!” 兩人連聲應道。 莫說去布坊織布管吃管住還給工錢,就是白干活她們也要擠進去! 能給娃們搏一個晉身的可能,讓她們做啥都樂意! 于是,婆媳二人和瓊枝,正式成為九凌湖織布坊的第一批坊工。 臨去牛背山之前,三人一起回了村子。王嬸和春鴦是要帶著兩個兒子一起走,而瓊枝則是回家和阿爺告別。 得知孫女成了坊工,老軍屯連連點頭,臉上露出罕有的輕松笑意。 “好事,好事?!?/br> “到了那邊,你要好好干活,以后會有好事等著的?!?/br> 他看到的墨宗很多事都不能講,但他覺得那是一個全新的天地,足以改變孫女的命運。 瓊枝點了點頭,握緊了自己的小包袱,里面僅有一件貼身換洗的衣裳。 “阿爺我走了,等休沐日我再回來看你?!?/br> 于是這一日,許多女人走出家門,前往她們未來要工作的墨宗塢堡。 這是第一次大量招收女工,寧鋸子還特地給宗門的爺們做了思想教育,要求他們務必守規矩懂禮數,千萬不能犯錯誤。 其實情況比寧鋸子想的要好很多。女工進城的當日,塢堡里的墨宗弟子都在各自的崗位干活,年紀輕的學徒也都被師兄管束,不許出去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