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萊茵根本不想見格芬,他不關心格芬想要交換的利益是什么,他只知道,教會這個陳腐的吸血機構已經到了倒塌的時候,他現在馬上就要砍下第一刀,這一刀不會為任何利益所停留。 喬治一世在位第三十二年,普法爾茨伯爵于坎諾地區覆滅分區教廷。 第91章 榮光復蘇(二十三) 有些事情一旦開始, 便會以不可阻擋的趨勢大步向前席卷而去。 坎諾地區只是個開始, 萊茵很快便向周邊地區下手。 整個坎諾是教廷威信最低的地區,這一點在教廷被拔除以后達到了極致??仓Z地區是整個弗蘭王朝最富有、思想文化也最活躍的地方, 萊茵在攻打教廷的過程中,一直用各種方式將教廷和信仰割裂開來,就是為了不讓大家從精神上反抗覆滅教廷的計劃。很顯然, 這個基調是相當重要的。老派人士覺得萊茵的做法離經叛道,但有些思想新潮一些的, 或是和教廷有過節的,卻對萊茵的做法拍手叫好。 至于王室, 他們則另有考慮。 皇帝和教皇的爭端由來已久, 坎諾地區教廷倒臺事件一出,喬治便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他的年紀大了, 身體大不如前,早沒了和教廷爭斗的精力。但早年的失敗和屈辱一直是他心里過不去的一道坎,萊茵的舉動讓他起了點心思。 可教廷說到底, 在一定程度上也幫助王室鞏固了王權,真要放任萊茵的舉動,喬治擔心萊茵針對的不僅僅是教廷, 而是劍指皇位。 就在喬治為這件事深深擔憂之時,一個動人的故事在整個弗蘭王朝上下迅速傳開。 在人們為萊茵和教廷的戰爭爭論不休時,一個說法出現了這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復仇,來自一位愛人被教廷處以火刑的伯爵。 這是一個沒有莎士比亞的世界,但人們對大起大落的愛情故事依然向往, 甚至自發地為它的傳播做出了一份貢獻。 普法爾茨和格特魯德的故事好像一夜之間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街頭的吟游詩人都紛紛寫了新詩,來歌頌這段跨越時間、甚至跨越生死的愛情。 貴族小姐們對這樣的愛情毫無抵抗力,聯系起格特魯德去世后萊茵的潔身自好,更讓他成為少女心中的夢中情人,幾乎每一個人都在夢里幻想過自己會成為治愈他心中傷痕的人。但礙于萊茵很少出席各種宴會,對這些小姐來說,幻想總歸是幻想,連一步都無法踏出??蛇@并不妨礙她們為這個故事所感動,甚至隱隱期盼著這個荒誕的目標能夠達成。 至于貴族老爺們,他們很難完全相信這個故事,為了一個女人而大動干戈,而且這個女人沒有什么風華絕代的美貌,這不是他們會做的事??伤麄円蚕氩坏絼e的理由,足以讓一位富饒無憂的伯爵花費那么多的兵力、財力和教廷相作對。于是他們只能被迫對這個說法半信半疑。 倒是遠在北方的喬治很喜歡這個故事,他潛意識里想要接受這個理由,因為這樣他就能裝聾作啞,放心地讓萊茵去給予教廷一個重創,讓他在晚年時還有機會重拾皇權的威嚴。 不得不說,這正是萊茵傳播這個故事的一個目的給喬治一世吃上一顆定心丸。 萊茵正在給希爾middot;德里克寫信,自從盟約以來,他們便沒有再見過面,這些年來的書信來往倒是十分頻繁。希爾雖然想改變現有的皇權結構,但他并不想那么快就和喬治起沖突。希爾對喬治的感情很復雜,他既想用這種方式報復自己的父親,又因為父親年歲漸老而猶豫不決。萊茵甚至隱隱察覺到,如果喬治一世因為年老自然去世,見不到他們所做的一切,也許希爾會松一口氣也不一定。 希爾想用這種方式來報復教廷、父親甚至他那些蹦蹦噠噠想要登上皇位的弟弟們的念頭,是堅定的,卻不是迫切的。 萊茵能夠理解他的想法,也愿意給自己的盟友一點支持,而且他主動傳播這個故事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他答應了要為這兩個朋友做一些什么。 興許聽了這個故事,做下了錯事的教廷仍然不會反省自身,可至少能夠讓他們知道,他們覆滅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有了這個故事,大家對于萊茵如此提倡科學也有了理解,而且事實證明,科學的發展確實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最早提出這些的格特魯德絕不是什么教廷口中的異端,反而是一位有著卓識遠見的小姐。 人們對愛情故事的追捧幾乎成了天性,連帶著,故事主人公的美好品質也在口口相傳中被大肆宣揚。格特魯德已經死去,活著的萊茵便成了大家關注的重點。不論是受過萊茵恩澤的平民,還是那些只聽過傳言的人,都隱隱生了好奇心。有些生活得水深火熱的農戶則動了心思,下定決心后遷移到坎諾,這到后期幾乎成了一股趨勢。 坎諾地區的教廷被連根拔起之后,學術界的各種研究活動和論文發表都不再受限,大家再也不用擔心發表演說時會被教廷的人突然抓做,然后接受殘酷的刑罰。 在這種情況下,生物學科終于取得了特大進展,有人提出了進化論。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萊茵正帶著他的玫瑰軍團在外作戰。說起玫瑰軍團這個名字,也不知道是誰先開的頭,據說原因是因為萊茵的幾位騎士都相貌英俊,其中又以騎士長希利爾為最。當然,萊茵本人更是碾壓式的英俊,但人們似乎不愿拿他的樣貌說事,反而更喜歡去夸獎他的英勇和智謀,因此在提到玫瑰軍團時有意規避了伯爵本人的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