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希爾聽到這里,不禁道:光是聽著你的分析,我竟覺得多年夙愿已償。不過你口中提到的科學,真有那么神奇嗎 萊茵道:它們都能得到證明,不止從理論上,也從現實里。 希爾遲疑道:這些無與倫比的知識,你都是從哪里得來的呢我是說,這很神奇,可它們好像沒有一個來源似的,突然某一天就蹦了出來,實在顯得很古怪。 萊茵道:殿下,你信神嗎 兩個想要推翻教廷的人在這里討論神是否存在才是最古怪的事,更古怪的在于希爾點了頭,道:雖然我想推翻教廷,可我相信神的存在。 萊茵笑了一下,道:你只是不相信教廷是神的使者。 希爾坦然點頭,他堅定自己的信仰,并不覺得這有什么好羞赧的。 萊茵道:在我眼里,格特魯德才是真正的神使。神看不下去本世紀的荒yin無度,派下他最虔誠的使者,來傳播知識與希望。她曾經點燃了學子們對科學的向往與追求,各個學科的萌芽都隱約可見,一切正在向好的地方發展。是教廷插了手,毀了這一切。教廷以神的使者自居,通過解讀神的語句來汲取信仰,明面上讓人跳脫出俗世,不要產生過大欲望,可事實上將權力緊緊攥在手里的也正是教廷。教皇、軍隊,哪樣不是俗世的權力存在教會只是披了神的外衣的國中之國,還踩在我們的人民肩上作威作福。神愛世人,他們卻殺死了真正的神使。殿下,若您堅信您的神,請放心大膽地踐行您的理想,神將與您同在。 希爾本就意志堅定,被萊茵這么鼓舞一番,更是心潮澎湃。兩人定好接下來的規劃以后,便是教學與等待的時間。 希利爾送的平安信既是報平安所用,也是告狀用的。幾個兒子里,喬治國王明顯偏愛長子希爾。這種偏愛可能來源于對舊王后布里吉特的愧疚,也可能來源于新王后瑪麗家鄉溫特王國對弗蘭的虎視眈眈。希爾并不在意偏愛背后的真相,他只是擅長利用已有的一切優勢。 他如今在坎諾的地界上,身單力薄。萊茵雖能提供周全的保護,但希爾并不希望兩人的聯盟關系過早暴露,那么他想安全回到王都就需要喬治國王出力了。 萊茵坦言道,他相信希利爾能完成這個任務,且在他的騎士團里,他只相信希利爾能完成這個任務。若是希利爾失敗了,他勸希爾放棄隱秘歸王都的想法,由萊茵的人光明正大地將他送回去。 在等待希利爾的好消息的時間里,萊茵化身成為希爾的老師,讓希爾度過了一段苦不堪言的日子。希爾悟性不錯,可耐不住萊茵將度把握的太好,教授的知識永遠在希爾接受能力范圍上的一點點,讓希爾不得不打起十足的精神去聽。偏偏萊茵這里伙食還不好,希爾學了半個多月,人都瘦了一圈,正好回去和喬治國王賣慘。 想到這里,希爾不禁打量萊茵一眼,甚至懷疑他是有意為之??梢娙R茵神色正直,面容端肅,又忍不住覺得是自己想多了。 希爾臨走之時,道:好好治理坎諾,希望下次再見之時,你我的目標已有大進展了。 第78章 榮光復蘇(十) 坎諾貴族們沉迷于一場又一場的舞會之中, 男男女女在酒酣耳熱、你儂我儂之際總不忘聊些時事來彰顯自己見識不凡。 自耕種改革之后, 萊茵便一直是他們話題的中心。 除了他頻頻動作以外,還因為他幾乎從不出席舞會, 這讓這些貴族討論起他更加隨意。 起初希利爾還會參加這些舞會,但聽著那些貴族編排萊茵,生了幾次悶氣以后, 他便不參加了,覺得有這功夫還不如多幫萊茵做些事。 是以, 如今萊茵完全不知道貴族們正在嘲笑他的屯田制。 其實在弗蘭王朝,屯田制古來已有雛形, 但到了近代又被廢除。因為軍功成了主要晉升方式之一, 軍人的地位也有了明顯提升,農戶又曾經被視作農奴, 一時之間,軍人做農活這件事被人視作是不體面的。這種觀念上的轉變加上其他一些因素,使得屯田制逐漸被取消。而現在, 萊茵又把屯田制重新提了出來。 雖然說萊茵想起這個制度的出發點是因為窮,但當他想到屯田制以后,腦海里飛快涌現了關于屯田制各種經濟政治方面的好處, 并成功地說服了自己。 當然,這些好處并不能用來說服軍隊本身。他們已經習慣在沒有戰爭時游手好閑的生活,以及高平民一等的優越感。如果現在讓他們閑暇時去種地,毫無疑問,那在他們看來是一種侮辱。 萊茵想了很久, 決定從利益入手。騎士其實也是一種爵位,只不過因為沒有土地和財富,更像是榮譽性爵位。但對這些軍人來說已經是莫大的誘惑了,那再加上土地呢 萊茵讓希利爾負責通知這件事,因為萊茵的倚重,希利爾儼然成了騎士團中的領頭羊,此刻去辦這件事正好。 萊茵將軍隊劃分成三十組,每組都要有一個騎士主管,而現有的騎士只有十八人,也就是說現役軍人中將有十二人能夠獲得伯爵授勛,成為新的騎士。 而成為帶隊的騎士之后,騎士能夠代表整個小隊管理一塊土地,免收租金,土地上的收成用于軍隊的酬勞和糧草。萊茵這邊還會另外給軍隊開一部分工資,也就是說地種的越好,軍人能拿到的工資酬勞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