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6
緊要事體。只不過妻子欣瑩抑郁成疾,恐行軍遲緩,拖累病情;故而煩請天尊明日派上一名醫術精湛的道士,與司學一道,先行將欣瑩送回盟重土城,作以調養。 天尊聽了訝道,法神真是憐妻勝于自己。這樣的事體,只待明日天明告與老夫便是,何必急在今晚?莫非心中揣著愛妻患病之事,讓法神寢食不安,難以成眠? 法神嘆了口氣,回道,以在下如今身份,只能夜訪天尊,實是不得已呀。 天尊聽了,心中疑惑,一時揣不透仇記這話究竟何意。疑惑間,扭回頭來將視線在帳內漫無目地地掃視了一番,卻見帳內不知何時飄蕩起一層低迷的霧氣,那霧氣絲絲縷縷,若即若離,同時帳內溫度陡然下降,已經能看見自己經由口鼻呼出的水汽。天尊不由得再次驚疑,怎會生出如此低溫的天氣。心中驚疑,手腳已經開始有些麻木,遂將兩手握在一起,互相搓弄權且取些暖意。低頭看到在油燈照射下,兩只手投射到書案上的影子時,心中猝然一懔,方才好像沒有看到仇記身后有影子啊。這么一想,心中又是一個激靈,仇記不是已經死了嗎?怎么會。。。。。。 天尊猛地把頭扭了過來,卻不見了仇記的身影,心中七上八下,惴惴不安。再將頭回過來的時候,眼角余光瞄到身后床塌之上坐有一人,忙將頭扭了過去,只見仇記從頭到腳周身是血,端坐于床塌之上,腦袋深深地低垂著,使人看不到其臉上的表情。此時,仇記已經從床塌之上站起身形,仍深深地埋著頭,向天尊走了過來。在其方才坐過的地方,一攤暗紅的血跡正在悄然彌漫。 天尊內心有愧,見此情景,早已嚇得魂飛魄散,嘴張了幾張,卻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仇記更是一聲不吭,每走一步,腳下都是一攤擴散開的血跡,來到天尊身邊,張開雙臂猛撲過來。 天尊這時再也受不住了,驚得一聲大叫。 啊——! 第一百零五節第三章完 身后一人連聲道,天尊,天尊,您沒事吧。。。。。。 天尊始睜開眼,卻是一名護衛,見天尊夜伏書案擔心受寒,故而將鶴氅搭在其后背之上。 天尊驚魂未定,扭頭四顧,帳內除了自己和那名護衛,哪還有第三個人?再往帳外望去,皓月當空,繁星似錦,正是一番好夜色。 護衛披完鶴氅,又將油燈內的燈油逐一添加完畢,道了聲“天尊早些歇息”,便下去了。 天尊心中思量方才夢境,料想仇記雖死,卻是陰魂未散,今晚報之欣瑩患病之事,待明日前去探明,若果真應讖,日后行動還得收斂,三五年內斷不可再動其子嗣之念。否則夢中屢屢糾纏,不得安穩。 第二日清早,天尊便早早起身,來到欣瑩所處營帳;向守在帳門處的一女道士詢問昨夜可見欣瑩患病。那女道士回說昨夜只見欣瑩在營帳中枯坐,勸她睡下也不應聲,端來的飯菜動也不動。至于患病,卻不清楚。天尊見說,讓女道士在前,自己跟在身后,進得帳來。 進了營帳,只見欣瑩仍是端坐帳內床塌之上,神情木然,目光灰暗,毫無血氣。天尊上得前來,先自問詢道,欣瑩身體可感到異樣? 欣瑩仍是不動。 天尊再次詢問,還是不得結果。旁邊的女道士遂走上近前,替欣瑩把脈。把了一會兒,又去看欣瑩眼底,回身向著天尊說道,師祖,欣瑩脈象凝滯,眼底淤紅,有疾患征兆。 天尊一聽,更覺昨夜之事必不是偶然。哪敢怠慢,忙叫這名女道士跟隨司學連帶諸位護法先行護送欣瑩與洪兒回盟重土城調養。 司學一行人走后,天尊左右思衡,仍覺不妥,又差手下十四護衛與自己一道,燃香焚裱,結幡誦經,對仇記亡魂進行隆重的超渡事宜。 龍血先生與十二百戰堂護衛是在盟重土城西北與天尊一行人相遇的,此前因為龍血先生與護衛抄近路,故而沒有與那在大道上奔行的探馬相遇。得知仇記確實已經遇難的消息,龍血先生于馬背上仰天長嘆,天生此奇才,卻賦他如此命運,可悲,可嘆!哀嘆一番,龍血先生建議,將軍帳盡皆裁制成喪衣,全軍掛喪進入土城。天尊應允。 隊伍進入土城,城中居民見勇士皆喪服加身,困惑不已,及得知法神于此戰中為了讓眾勇士安然撤退而遇難,各個悲慟不已,全城大小街市均鳴起哀鐘,家家戶戶盡皆制起花環冥錢,整個盟重土城被一片哭聲淹沒。 隆澤陛下是在隊伍行至沙巴克與盟重土城之間的納得平原得到探馬來報的。此時已是入夜時分,隆澤陛下看完天尊所書信箋后,眉頭緊蹙,沉默不語。子湛見狀,讓那探馬先行退下,在軍營中歇息。 探馬走后不久,隆澤陛下嘆了口氣,從書案背后緩緩踱出,來到中軍帳帳門處站定,仰頭看著天上的繁星,看了一會兒,說道,占星師說天上的每一個顆星星都代表塵世間的一個人,因這人在世間的影響或明或暗;當那星星徹底失去了光亮,便是這世人已經去世的征象。不知我又是這星海中的哪一顆啊。 子湛在后面接道,那仇記今番死了,正好削弱了法師界的實力;陛下不以為喜,反而如此憂郁異常,卻是何意? 隆澤長嘆道,子湛有所不明,仇記這人,年輕而極有天賦,千年難得一遇的良才。我與他先前在比奇皇宮對飲茶盞,品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