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二上位指南[快穿]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11
書迷正在閱讀:你殺青了、反派他冷艷逼人 完結+番外、怪我過分著迷[娛樂圈]、穿到年代文當團寵、渣了修清道的侯府公子后、我與師門格格不入[穿書]、重生九零小富婆、被標記后我帶球跑了 完結+番外、去看星星好不好、懷了情敵兒子的娃后帶球跑
可他們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景國當初就是因為前朝荒yin無道,苛責百姓,百姓們過不下去了,揭竿而起,這才被景國的開國皇帝撿了漏,如今,景國也正走在前朝的老路上。 糧價貴得普通百姓傾家蕩產也快要買不起了,他們看著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即將餓死的父母、形銷骨立的妻子…… 這種絕望的境地,被煽動起來再容易不過了,畢竟拼一把還有活命的可能,什么都不干就只能等死了。 更何況,他們也不瞎,那些商人官員過得好不好他們難道看不出來嗎?只是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告訴他們這些人他們都惹不起,但人被逼到了絕境,骨子里也會升起狠勁。 這種情況下,自然有人會犧牲,不過百姓的數目比之官兵實在是太大了,一群平時疏于鍛煉的酒囊飯袋又哪里能擋得住他們,鮮血非但沒有刺激得他們退縮,反而讓他們更加瘋狂,為了將錢與米帶給親人,就算舍了這條命,又能如何? 這些人中,死得最多的不是別人,而是百姓,畢竟他們身體都因為吃不飽而變得虛弱,往往幾個人才能對付得了一個官兵,踩踏和官兵慌亂中的反擊最容易傷到他們,不像山匪,也算得上是身經百戰了,都知道該怎么躲避攻擊。 對此,魚皎皎一直冷眼旁觀,以最小的損失來博取最大的利益,她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好,畢竟上了戰場就得有不能活著回去的覺悟,至少他們不會白死,家中所有妻兒,她也會代為撫恤。 不知道為什么,明明不曾學過治理、打仗,但魚皎皎卻覺得自己很擅長這些,幾乎下意識就摸清了那些官員的心理和下層百姓的想法,然后加以利用。 不過魚皎皎也沒在意這些,打下濰城將糧食分發下去之后,便將沒死的官兵抓起來拷打,了解了目前造反有可能成事的幾個反王的基本情況。 現在這種小事倒是不需要魚皎皎親自審問了,所以她只需要等著手下將審問后得到的答案呈給她就好。 這些人對治下百姓并不關心,但為了討好上層,卻愿意花費財寶去探聽消息打聽喜好,所以魚皎皎得到的資料,竟然還意外的詳細。 她認真的篩選起來,這個不行,家里竟然有幾十房小妾,一看就是好色之徒;這個也不行,沒軍糧時竟然削妻子的rou去喂將士,真那么心疼將士,怎么不割自己的?這個也不行,靠誘騙妻子成事,跟她爹一個德行…… 看來看去,魚皎皎發現自己竟然找不出一個能投靠的勢力來,為何如此,魚皎皎在一開始氣憤之后倒也清楚原因。 前朝男女大防并不算嚴,朝堂之上甚至還有女官,雖說官位不高,但那至少也是個官,亡國之君與妻感情甚篤,育有一女。 自古以來,都是男兒繼承家業,可這位君主卻只有這一個孩子,并且因為當時皇后生孩子差點難產,所以便不打算再讓妻子生,想將皇位傳給女兒。 他癡情是癡情,但能力確實平庸,壓不住朝中大臣,皇位坐得本來就不穩當,這下就更不穩了,當然,在這個社會他們是不會怪男人的,而是推到了‘妖后’身上,因此景國立國后,便給女子添上了道道枷鎖,哪怕是公主,出嫁之后也必須孝順婆母,恭順丈夫,若是三年無所出,更是不能阻擋駙馬納妾。 在這些規矩流傳了百年后,人們也就逐漸將這些規矩當成了理所當然,上流社會的那些貴族官員,也基本上就將女子當個擺設玩物了。 魚皎皎深深皺起眉頭,有些失望。 雖然她清楚在如今這種思想占據主流,可在她想來,這些人都算是人中翹楚,讀的書自也不算少,當該都清楚自己也是從女人肚子里出來的,又緣何不能給予對方應有的尊重? 當然,她也沒指望過所有人都能懂這個道理,可在她原本的設想中,總該有一兩個是明事理的。 這讓她都有些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走了。 當山匪沒有前途,嫁人任人揉捏,投靠反王等事成后領個封底下半輩子就無憂了,可這些反王實在都…… 魚皎皎敲了敲桌子,一瞬間都有種想干脆再重新回去當山匪的想法了,畢竟呆在山里好歹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商娜A顯然不怎么喜歡那種環境,這些天呆在這個官員府邸里過得比誰都自在,各種在原本的丫鬟看來跟刁難似的要求能不停歇的提上幾十條,頤指氣使的讓人甚至都懷疑她跟被殺死的官員是一伙的。 不過她倒沒有苛責大罵過誰,單純就是對生活品質要求高而已,以至于府里的丫鬟私底下都忍不住吐槽,皇帝估計都沒她這么事多。 魚皎皎看著手里那些前官員招供的信息,終于還是下定了決心。 算了,隱居山林什么的,不適合她。 …… ………… 魚皎皎決定自己造反稱王了,比起其他反賊而言,她的劣勢無疑是很大的,單就一個女子的身份,就足以讓想投靠的人望而卻步,不過濰城內的人和山匪,倒是對她心服口服。 百姓才不管上頭當皇帝的誰,他們只知道是魚皎皎讓他們活了下來,救命之恩,可不是一個性別就能抹去的。 更何況,娶小妾那是高層才能做的事,普通百姓娶媳婦兒都不容易,娶回家都是互相扶持著生活的,偏見反而比上層要少得多,所以對這種事業接受得迅速,再加上魚皎皎又派人去洗腦,所以整個濰城,基本上都是鐵板一塊。 魚皎皎清楚,靠百姓的感激是維持不了統治的,畢竟這種情緒總有淡下去的一天,有句話叫做有奶就是娘,她也便是從這點出手,抹黑其他反王抬高自己,那些商人嘴皮子最利索,也不知私底下是怎么吹的,看著魚皎皎就跟看著再世圣人一樣,讓她頗覺無語。 不過她并沒有制止這種留言散播出去,畢竟身為女子本就處于劣勢,要想成事便需要將自己‘神化’,上層不相信這些,可百姓信就足夠了。 就這樣,魚皎皎一步步往外擴展,吞食其它領地壯大己身,不過她每破一城,最先去看的卻非城中糧草器械或是金銀,而是先收攏匠人,避免他們跑出城。 她的手下以為她是有大局觀,畢竟無論武器紙張還是農具都是匠人才能做得出來的,但事實上她只是想留下能打首飾的匠人而已,不過她也清楚這樣容易遭人詬病,所以才將這些手藝人一網打盡,假裝自己都很重視。 實際上她就是嫌棄這些店里首飾都做得太丑,這才打算自己畫圖讓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造衣服或是首飾亦或是吃食。 在當下,這些匠人并不受重視,被視為奇yin巧匠,連商人的地位都比不過,所以魚皎皎這一舉動,反而歪打正著,被他們視為知己、民主,因此倒是研究出了一些利于民,或利于軍的東西。 魚皎皎拿著被匠人稱為沖天雷的東西,看著被炸開的土地,神情微妙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