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書迷正在閱讀:女配又在反抗系統[快穿]、她也飛升了[修真]、飛上枝頭變烏鴉[快穿]、掌上春、惡毒女配 在線等死[快穿]、前男友找上門了[快穿]、偷偷生了影帝的孩子后、快穿之反派總是不要臉、逃離恐怖游戲[快穿]、我是頂流巨星親孫女
帝國將會分崩離析。 而這時,終于有人想起教廷在帝國邊境防線駐扎了數百萬軍隊的用意,原來,教皇早就看出來帝國會輸。 艾薇兒公主始終不會變成另一個教廷圣女。 ☆、圣光在上9 災難來臨,往往給人類造成的最大危害是人類自己。 流民,亂民,暴民,瘟疫,死亡都是摧殘一個種族最大的殺手。 那些從地底深淵出來的魔物只是吃人而已,只要人類勇敢的拿起武器,終有一日將會迎來勝利的曙光。然而可悲的是很多人在災難來臨之際,早就喪失了戰斗的勇氣。 銀月帝國境內人心惶惶,他們想要尋求教廷的庇佑,教廷統治下的子民既然安居樂業,民心安定,因為他們得圣女大人這些年一直堅持不懈的戰斗在最前邊,為他們保家衛國。 而帝國呢,他們無法對那樣一個小女孩報以全部身家希望,他們想要逃離這個帝國,逃去更加安全的地方,但教廷關閉了接應的大門。 于是,他們更加慌亂迷茫,內亂便由此而生。 帝國疲于應對那些源源不絕的魔物,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員對國內子民的處理便顯得簡單粗暴,所有鬧事的人,都被抓起來一并殺了,或許還可以為維持國內的安定,對另外一部分形成震懾,更重要的是,節約糧食。 帝國新建到現在不過兩百多年,即便是有足夠的糧食儲備,也無法長期供應那些前線軍隊持續幾十年的作戰消耗,更關鍵的是有些官員利用此機會中飽私囊,不過幾年下來,帝國的糧食儲備量急劇消耗,已經顯出幾分局促。 于是,帝國開始大范圍的征糧。 沒有人會在意一個小村莊幾家幾戶死了幾個人,對征糧官來說這些都是小事,只有滿足了上頭的指標才是大事。那些官兵搬運著百姓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糧食,一車一車的往帝國前線運輸。 剛開始,沒有人會理會那些發出不滿的聲音,在他們眼里,前線士兵用命與那些魔族搏斗,吃你們些糧食怎么了他們舍命保護你們,你們貢獻出一小部分糧食這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久而久之,民怨漸起。 軍隊要吃飯,我們老百姓要不要活 既然帝國已經不顧及我們老百姓的死活,那我們為什么還要關心你們吃不吃得飽 平日里低頭不畏辛苦艱苦勞作的農民拿起了鋤頭,圍了當地縣衙的大門。 與此同時,帝國內部有無數同樣的事件在發生著。 帝國,已經千瘡百孔了。 統治階層這才后知后覺的發現,即便他們沒有被魔族吃掉,也會被這些憤怒的農民吃掉。 于是,一部分帝國高層開始跑路。 但天下之大,無處可去。唯有教廷。 但教廷早就關閉了邊防的城門,已經很多年沒有開過門了。 那些人哭著喊著,求圣光憐憫世人,后來他們發現教廷對此無動于衷,便開始發動力量,很多人在人群中鼓動:如果我們占領了這座城,那我們就能活命了! 世人大多愚昧,他們相信了那些人的話,相信自己只要度過眼前這道關卡,便可以迎來自由的坦途。 于是,在魔族還未突破帝國那道岌岌可危的防線之時,這些人發動了內戰。 無盡之森前線。 歷經了無數鮮血的洗禮,九階的法師和騎士劍士如雨后春筍般悄然而起,在各個小范圍戰斗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教廷的騎士小隊,已經由最開始的五人一隊演變為如今的三人一隊,他們且戰且退,驍勇善戰又靈敏無比,遇到大規模的獸潮便聯合到一起,數萬教廷騎士聯合起來沖鋒,那就是所向披靡的存在。 教廷不僅守住了據點,反而進入了更深的森林之中,主動尋找并絞殺魔族。 有些聰明的魔族甚至看見教廷的銀色鎧甲時便遠遠避開,掉頭轉向另一側的帝國防線。 就在這時,顧嬈下了命令:所有人立即回城鎮休整,不得在外停留。 那些常年追隨圣女作戰的光輝軍團則是極有默契的龜縮進厚厚的城墻之內,有些年輕的騎士則是一臉不解,有的人即便不解,卻也聽從了圣女大人的詔令,而有些人卻沒能及時歸來。 距離此地不遠的血色十字軍也聽聞了圣女的詔令,但那名名叫莫德桑的紅衣大主教深信圣女的判斷,也下令回城休整。 三天后,顧嬈下令關閉了城門。 第四天夜里,駐守城墻的士兵驚愕的看著天空中烏壓壓飛來的黑云,直到那團黑云逼近城墻,才扯著嗓子嘶吼:敵襲!敵襲! 沒有人可以解釋為何圣女屢次能夠做到未卜先知,但有些人自動找到了解釋:這是神的指引! 莫德桑對此表示心悅臣服。 由于反應及時,教廷方面及時亮起了圣光護盾,造成了很少的人員傷亡。 而另一側,帝國軍隊的防線,破了。 艾倫帶著遺存下來的人藏到了一處隱蔽山谷,艾薇兒公主紅著眼,盯著天空中快速極掠而過的魔族生物,神情疲憊而又麻木。 艾倫昨日進入了九階法師的行列,但他此時此刻臉上無一絲喜悅神情,反而顯得有些灰敗氣餒,甚至還隱有一絲憤怒:教廷為什么拒絕接收帝國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