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節
第464章 秦王六年, 山河鼎出, 夏日至, 祭地于澤中之方丘,忽見玄鳥翔天,又見天下山河圖于蒼穹。 ——《秦皇本紀》 后世對于這一次充滿神秘色彩的祭祀充滿了疑問,不知史書上寫的到底是真還是假。 別說后世, 就算是現在祭祀完之后,大家也都在討論剛剛所見到底是真是假。 畢竟這又是玄鳥從鼎中飛出, 又是半空中忽然出現整個中原的輿圖, 實在也太神奇了一點。 大庶長和錢丞相兩個人其實早就做好了心里準備, 打算無論祭祀上出現任何特殊情況他們都要鎮定。 然而現在他們兩個鎮定不了, 坐在車里面面相覷來來回回就一句話:這真的是中書安排的? 如果是的話, 那么韓熠的手段真是神鬼莫測,這哪里是神仙弟子能做到的,就算是神仙也不過如此了吧? 如果不是的話……兩個人想到這里均有些振奮, 這是不是代表著上天對他們的認可? 哪怕之前大家心里都覺得大秦一統天下是早晚的事情,但這次祭祀出現的異象無疑是一陣強心劑,讓大家更加充滿干勁。 因為心中有疑問,所以回去的時候,他們兩個找個機會就攔住了韓熠問道:“中書,今日異象到底因何而來?” 韓熠有些納悶地看著他們:“那天你們兩個不是在嗎?” 問完這句話之后, 韓熠這才反應過來,這兩位已經分不清今天的異象是天生還是人為了。 想到這里,在對面兩個人將信將疑的目光之中, 他高山莫測的笑了笑說道:“信則有,不信則無?!?/br> 說完也不等這兩個人反應過來,他就又上車直奔王宮,他需要去跟顏徵溝通一下,他該回韓郡了。 本來今年他還想老老實實留在韓郡的,結果沒想到出了山河鼎這個意外,讓他又跑了一趟,眼看再不回去就要到端午,然后立秋,再出點什么事情他恐怕就不用回去了! 結果沒想到的是顏徵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怎么做到的?” 韓熠會對別人隱瞞,卻不會對顏徵隱瞞。 玄鳥現世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情了,當年立太子的時候他就搞過一回,不過想來顏徵問的也不是這個,而是那副半空中出現的輿圖。 韓熠也沒廢話,讓人將他之前實驗用的東西取來。 顏徵看到韓熠身邊的兩個護衛抬來了一個木箱,打開之后發現上面居然是一塊薄紗和數枚鏡子。 韓熠當場就用鏡子演示了一下什么叫做反光。 顏徵看著薄紗之上流動的光芒,微微嘆了口氣問道:“廢了很多心力吧?” “還行,只是找角度實驗什么的花費了很多功夫?!表n熠笑了笑。 其實豈止是找角度,想要讓薄紗之上的光斑形成圖像,前期他們在房子里嘗試了許久,后來又跑到方丘那里試驗了很久。 中間韓熠一度想要放棄,只不過他手下的人十分堅韌,硬生生一點點試出了最佳角度,然后再用人工通過cao控鏡子使得薄紗上的光芒流動,硬生生呈現出了一種流光溢彩的效果。 其實這樣做風險也很大,因為反射過去的光柱是沒有辦法遮掩的。 只不過當時是在祭祀,要多嚴肅有多嚴肅,基本上不可能有人沒事兒閑的望天玩,等到他們發現的時候首先就會被半空中的流光輿圖所吸引,自然也就忽略了那些比較強的光芒。 顏徵在搞清楚前因后果之后,心里還是有點小失望的。 其實就算是他都免不了有點希望這是上天所賜,然而……沒想到還是韓熠搞出來的手筆。 不過也無所謂,只要別人信了就行,大秦霸業已經初現雛形,等拿下齊國之后,只剩下一個趙國,那就是早晚的事情了。 他這么想,趙王也是這么想的。 在消息傳過去之后,原本剛將銘文廣告天下的趙王頓時氣了個半死。 他心里不服氣啊,憑什么秦國事事壓他一頭?他本來還覺得順順利利祭祀完畢已經是上天眷顧,畢竟他這是假冒偽劣的山河鼎。 結果沒想到隔壁出現異象了,而且在短短幾天之內,一傳十十傳百。 當然,很多秦國普通百姓和趙國的普通百姓還是不知道的,可這不是早晚的事情嗎? 趙國丞相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后就哆哆嗦嗦的來見他了,憋了半晌才說道:“王上,秦王……莫非真是天授?” 趙王沒說話,他不想承認,但卻又不知道該怎么反駁。 在原地踱步半天之后,趙王一咬牙說道:“去將那人找來,問他此事是否為真,他又能不能幫我度過難關!” 趙國丞相聽后有些遲疑:“王上,與此人合作無異于與虎謀皮,趙國亦有傾覆之危,那與降秦又有何區別?” 趙王冷冷說道:“區別很大!以秦王之小肚雞腸,就算我們降秦,你覺得他會給我們留活路?” 趙國丞相頓了頓,想起當年他們派人追殺顏徵的事情,不由得嘆了口氣,誰能想到呢? 趙王見丞相不說話便又說道:“更何況寡人尚有一搏之力,怎能就此認輸?” 趙國丞相只好說道:“臣這便去找那人?!?/br> 趙王嘆了口氣說道:“先搞清楚山河鼎到底能不能出現此異象?!?/br> 這一刻趙王很希望這個異象只是因為山河鼎受到祭祀就會產生,這樣他就能松口氣——當年周國持有了那么多年山河鼎,若是每次祭祀都有這個異象,到最后不還是滅亡了嗎? 不過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這樣的異象此前沒有任何記載,很可能就是沒有出現過,否則他連山河鼎上的銘文都能找到,又怎么會連這個都找不到? 趙王的一系列反應都是在私下,表面上趙國依舊歌舞升平。 是的,哪怕那些奴隸還沒有被剿滅,但只要沒有打到王城,在王城生活的人就不會有什么改變。 實際上韓熠也沒指望著就憑著這一次異象把趙王嚇破膽。 這一次不過是在爭奪民心,順便給趙國從上到下施加壓力,這樣的施壓現在看不出什么,等真的打起來,對士氣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不過這就跟他沒關系了,因為他準備回到韓郡,接下來無論是齊國還是趙國的事情,他都不想再插手。 找回山河鼎已經讓他的個人聲望達到了頂峰,再下去只怕秦國只知有晸悅君而不知有秦王了。 當然這樣的說法有點夸張,但他再立功,顏徵或許不頭痛,下面的人卻會十分頭痛——沒辦法再繼續給他什么封賞,可是他這樣的功勞都不封賞的話,那么其他人也不好意思要封賞啊。 顏徵也沒說什么,他現在的想法就是韓熠想做什么做什么,怎么高興怎么來就好。 不過對于韓熠要回去的想法他還是勸到:“等到天涼一些再說吧,現在暑氣正濃,萬一趕路生病了怎么辦?” 韓熠卻說道:“熱著誰也熱不著我啊?!?/br> 當初為了運輸海鮮搞出來的車現在這不派上用場了,只不過這次運的是他。 當然,他做的車肯定比運輸的車輛做工更精細,也更舒服。 至于路上會耗費很多冰這種事情,韓熠并不擔心,他有錢啊,那么多錢不花留著干嘛? 顏徵眼見勸不回韓熠無奈只好同意。 韓熠這一路回去卻也沒有閑著,基本上到一個地方就讓人傳播祭祀出現異象這種事情。 要不然以這個年代人口流動的速度來說,很可能許多地方過多少年都不知道這件事情。 畢竟這時候好多人生在哪里就老在哪里,終生都可能不會走出那一片地方。 至于外人到那里幾率也很小,這年頭能四處亂逛的基本上都是家境不錯的讀書人或者江湖人士,這兩種人一般都會往更繁華的城鎮扎堆,誰會跑小山村去啊。 韓熠就這么一路走一路散播,等他到韓城的時候,基本上半個秦國都已經知道這件事情,并且議論紛紛了。 對于韓熠的歸來,韓巖總算是松了口氣。 韓熠不在韓城的時候,從上到下都感覺仿佛沒有主心骨一樣。 偏偏韓熠經常東跑西跑,哪里都去就是不回來,搞得韓巖亞歷山大,生怕有哪里做的不夠好。 韓熠回來之后第一件事情不是過問政務,而是去看他的那一雙兒女。 這一對龍鳳胎今年已經三歲,等過生日就是四歲,能跑會跳,雖然說話還不是很利索,卻也不是在說外星語了。 長時間的分別讓這兩個孩子對于韓熠已經變得非常陌生。 韓熠心中也有些愧疚,決定以后都不再涉險,如果去別的地方就盡量帶上這兩個孩子。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家長的引導和教育變得尤其重要。 只是韓熠也是第一次當家長,育兒知識基本上等于零,饒是他的知識儲備超過這個時代許多人,但面對小孩子天馬行空的問題還是很頭痛。 遇到困難就跟顏徵商量基本上已經是他下意識的選擇了。 只不過等寫完之后他才想起來顏徵……也沒有孩子啊,跟他說有什么用?更何況哪怕孩子不是他親生的,但跟顏徵討論孩子教育問題還是讓他有一種微妙的感覺。 就在韓熠將手里寫好的書信直接撕掉的時候,顏徵的信卻先一步到了。 韓熠展開之后一眼就看到上面最醒目的一句話:李通古上疏言自古上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貴,奏請改"王"為"泰皇",我亦有此意,只天下一統乃是亙古未有之舉,丞相言我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我便想取其中的皇與帝合稱皇帝,你看如何? 韓熠:?。。。。?!這……怎么提前了? 第465章 韓熠拿著信愣了半天, 在他的印象之中, 皇帝這個稱號至少要等到一統中原之后才會正是提上日程, 畢竟一統天下算得上是前無古人的壯舉。 如今齊國和趙國還在,哪怕是茍延殘喘估計也能堅持個一兩年,所以韓熠雖然也想過李通古如今已經不是丞相了,到時候如果沒人提那就他來提好了。 萬萬沒想到, 不是丞相又怎么樣?李通古在拍馬屁這件事情上是從來不會落后的。 或者說正是因為李通古如今不是丞相,他想要更進一步, 所以一有這個念頭他就直接上疏。 韓熠估摸著李通古會想到這里也跟之前的祭祀有關系。 韓熠認認真真的回了這封信, 并且有些奇怪, 為什么邸報上沒有提及。 顏徵立刻回信說道:“齊趙兩國尚未平定, 暫且不急?!?/br> 顏徵雖然說不著急, 但是各項程序已經開始了,首先就是因為是新的稱呼,所以到時候肯定還是要祭天, 甚至還要再來一次大典。 別的或許都好說,祭天的程序是什么?大典的程序是什么?皇帝的朝服常服禮服都是什么樣子?甚至是官職是不是也要跟著變動? 但凡是涉及到這些東西,不討論一段時間基本上是不會出結果的,而以前好歹還有各種典籍作為參考書目,有很多東西都可以在里面找。 可這一次不一樣,很多東西在典籍上是找不到的。 試想一下, 什么都沒變的話,那么顏徵這個皇帝又有什么用呢? 必須體現出皇帝比王的等級要高才行啊。 于是韓熠遠在韓郡都知道這些人在朝上吵了個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