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節
被他記恨上不是死了就是快死了,丞相跟大庶長還沒活夠呢! 然而現在顏徵要親征,這就不是小事了,必須阻攔,這是他們身為臣子的責任。 丞相拱手面色凝重說道:“王上,王上三思啊,臣等知曉王上憤怒,只是王上不能拿自己安危開玩笑啊?!?/br> 顏徵冷笑:“我大秦國力數倍于燕國,傾舉國之力,難道還會淪落到寡人有危險的地步?” 丞相一噎,這話……不好回答啊。 顏徵作為王,肯定不會親臨戰場的,他必然坐鎮大后方,這種情況下如果秦國占據優勢,燕軍怎么可能傷得到顏徵? 如果顏徵都有危險那么不就說明大秦打不過燕國? 大庶長站出來說道:“王上息怒,如今燕國氣候依舊寒冷,與中原相差較大,王上之康健才是重中之重!” 顏徵輕描淡寫說道:“當初寡人又不是沒去過燕國,知曉那邊情況,無需過慮!” 丞相跟大庶長對視一眼,丞相又說道:“王上,區區一個燕國,如何值得我們傾舉國之力?也未免太看重他們!” 顏徵說道:“寡人要的是速戰速決,誰要跟他們牽扯那么久?諸位還沒有發現嗎?燕國一直偏安一隅但燕王卻野心勃勃,之前五國攻秦燕國雖然沒參加,但很多地方都有燕國的影子,燕國可是賣了不少糧食給趙國和魏國,想必燕王想的是等我們打的兩敗俱傷再從中得利,這些年來燕王蟄伏已久,此次突然抓捕中書令,為此不惜得罪大秦,你們覺得是為什么?” 丞相沉聲說道:“想必燕王也是看中了中書令之能力?!?/br> 是的,在場的人無論跟韓熠是敵是友,他們都承認韓熠的能力是真的。 燕王不惜此時翻臉也要將韓熠扣押,想必就是因為知道韓熠的重要性,他想讓韓熠為燕國賣命,他想讓燕國成為第二個大秦! 這樣一想,大家的態度不由得有些松動,萬一燕王對韓熠動了什么手腳,或者許下什么諾言,韓熠留在燕國的話,對于大秦而言基本上算得上是無形的削弱。 到時候燕國發展起來怎么辦? 然而大家還是不太同意顏徵的想法,顏徵的意思很明白了,是想要打滅國之戰,然而滅國之戰哪兒是那么容易的? 他們跟魏國和趙國打了多久了? 誰不想打滅國之戰?一旦滅了這兩個國家,以后就不用再繼續打仗了,可到現在都沒有找到好的機會。 所以這件事情必須徐徐圖之,不能倉促而就。 顏徵卻不管這些人的想法,干脆問道:“蒙將軍,你可有信心?” 蒙翱見顏徵心思堅定便站出來說道:“唯王命是從!” 顏徵滿意地點點頭說道:“三天,寡人給你三天時間調兵遣將,三天之后大軍開拔!散朝!” 他沒有給那些人繼續反對的機會,反正繼續下去也不過是浪費口水,浪費時間,他現在不知道韓熠到底在什么地方,所以半刻也不想耽誤! 他走了之后蒙翱也立刻領命而去,三天的時間太短了,他需要立刻去傳令,并且安排一下。 舉國之戰,戰爭的輸贏已經不用去擔心了,這都能輸的話,大秦所謂的七國之最那就是個笑話了。 必贏的戰爭那還說什么,趕緊安排自己的人去搶功啊,這種大規模戰爭太少了,不能放過! 顏徵跟蒙翱都走了,剩下的人面面相覷半晌,都無奈了。 丞相跟大庶長更是苦笑了一聲,他們一向知道顏徵手段強硬,然而沒想到這么大的事情上他還這么強硬。 雖然顏徵說的的確有道理,但這都不是他這么著急揮兵北上的借口。 恐怕這里面還有私人感情夾在里面。 丞相跟大庶長兩個人正嘆氣往外走,左庶長走過來說道:“兩位,難道咱們就這么……這么放棄了?” 丞相嘆氣說道:“不然怎么辦?王上的脾氣,你是知道的啊?!?/br> 這些年來他們也算是摸清了顏徵的習慣了,那就是別跟他死磕,你敢跟他死磕,他就真敢讓你死。 他似乎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名聲,但凡他下定決心的,如果你反對的理由很有道理,他會考慮更改一下方式,但并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只不過會采納你的意見而已。 現在顏徵是明顯不像聽任何反對意見直接散朝了,他們除了配合還能怎么辦? 左庶長四下看了看說道:“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若是糧草行不了,那還怎么動???” 大庶長嚇了一跳:“你瘋了?” 這種時候在糧草上做手腳,那是找死啊。 左庶長擺手說道:“我的意思是稍微拖延一下就好,人調集不容易,糧草調集更不容易啊,這大軍一路上吃喝拉撒,哪兒是那么容易解決的?我們不明著反對,只要拖延一下說不定王上就冷靜下來了?王上畢竟少年人,被人如此挑釁自然熱血上涌,想必很快他就能反應過來,然而命令以下,如果大軍開拔,到時候他想反悔都不行,我們稍微拖延一番,倒時候還能給王上一點退路?!?/br> 丞相和大庶長聽后有些心動,開始召集人湊在一起商議。 然而他們這樣的動作怎么可能瞞得住顏徵的眼睛,顏徵知道之后冷笑了一聲轉頭就寫信給了韓巖和謝楓。 改變主意這種事情是不存在的,他們想要拖延就拖延吧,先期糧草先供應上,等大軍開拔之后這些人如果還拖,就別怪他心狠手辣了。 韓巖接到消息之后立刻急了,直接帶兵就要去燕國邊境,想要將籌集糧草的事情交給韓銓。 然而韓銓哪里干過這種事情?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把韓巖給留了下來,韓巖只能無奈開始籌集糧草。 另外一邊如今的芙蓉縣都在謝楓手下,謝楓記著韓熠的恩情,在接到顏徵的命令之后二話不說也籌集了一部分糧草送過去。 大軍開拔的時候糧草已經到了一部分,顏徵靜靜的等,結果發現這其中居然真的有人膽肥敢拖延糧草,直接抓了幾個人二話不說直接處死,連家人都沒放過,一下子就鎮住了所有人。 等到了邊境直接打下幾座城之后,大家也都沒什么話說了。 然而誰都不知道那幾天顏徵一直心急如焚,他早就猜測燕王可能并沒有抓到韓熠,否則大軍壓境之下他還堅持不交人是不想活了? 可在沒有得到確切消息之前,他也不敢心存僥幸。 現在雖然也沒有得到韓熠的消息,卻終于確定韓熠肯定沒有被抓到,只是阿熠……現在在哪里? 在顏徵猜測韓熠的下落的時候,其實韓熠正在王城之外……挖洞。 第322章 韓熠打洞的地方正對王城最北面, 那邊是王宮所在。 只是為了安全, 怕被埋伏攻城, 王城附近的樹林基本都被清理干凈,就算有幾棵樹木也是獨木不成林,根本起不到掩蓋的作用。 距離王城最近的樹林也在十幾里之外,從這里打洞……也不是不行, 但那要打到什么時候去? 而且沒有指南針一類的工具作為向導的話在地下打洞一定會偏離方向,而且還會轉圈。 人在沒有方向往前行進的時候, 總覺得自己是在直著走, 然而實際上卻在不知不覺的轉圈。 這樣挖只怕是把地下都挖空都不可能挖到王城下面。 是的, 韓熠要直接往王城那邊挖, 他手上還有那么多炸藥呢, 不用白不用。 至于為啥是王城……炸平民百姓有意思嗎?沒意思啊,這些人到了亂世也就是隨波逐流,而且要抓捕他也是燕王下令。 韓熠現在就想讓燕王知道, 他也不是好惹的,真當隨便來個人就能當他頂頭上司呢?也不照照鏡子看自己長得什么模樣。 哦,燕王現在手上可能連鏡子都沒有。 畢竟從一開始韓熠就沒打算利用鏡子來賺錢,所以壓根就沒有成規模的生產,至于制作方法更不會讓別人知道。 所以燕王很可能還在用水鑒,能用上銅鏡都算燕國科技發達了。 沒有足夠隱蔽的地方, 就只能晚上開始行動,只是晚上的話溫度太低了,挖著挖著凍死倆人怎么辦? 好在燕國多山, 王城附近就有山,而且北方的山一般里面都是各種巖石,不像南方的山因為常年濕潤而土壤松散,所以他不用擔心挖著挖著就把他們埋在里面。 從山的而另一邊挖過來的話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費心思在地面上掩藏他們的痕跡。 只不過橫穿山腹不是容易的事情,而且韓熠還沒把墨荇帶在身邊,炸藥的用量不好控制,只能一點點實驗來。 好在他手下這些人當初就是跟著出去挖地洞的,對于炸藥的用量多少心里有數,而且燕國地下結構跟山也差不多太多,他們之中也曾經遇到過巖石,遇到巖石時候需要用多少炸藥他們多少也有點成算。 韓熠在勘探過后選擇了一個最小的小山包。 這個小山包其實算不上山,只能算得上是丘陵,不過對于平原地區長大的人來說這已經算的上是山了。 韓熠他們悄悄潛藏在山的另外一面。 其實不用潛藏也沒事,燕王雖然派出了很多人去抓捕他,但在王城周圍卻沒有什么隊伍搜捕。 畢竟無論是誰都覺得韓熠此時此刻應該正努力去秦國的陣地,早日跟秦軍匯合,怎么可能還往王城跑?他不要命了嗎? 然而事實是韓熠大概真的不要命了,他就是出乎所有人預料的跑到了王城附近。 所以他們的行跡壓根就沒有暴露,甚至選定駐地之后,他們迅速建造了幾間夯土屋都沒有被人發現。 建造夯土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但凡換一個季節,韓熠肯定會選擇帳篷,這樣對誰都方便。 可惜現在不行,帳篷雖然也有一定御寒的能力,但也只能提供臨時居住功能,他要在這里停留最少五六天,一座用來保暖的夯土屋是必須的。 只是匆忙之間,也別想著建造多好了,這棟屋子甚至連窗子都沒有。 看著這屋子,韓熠心頭越發生氣,要不是燕王,他何至于淪落到這個地步? 雖然如果真的追溯源頭的話還是他帶著燕川逃跑在先,但他現在也慶幸自己答應了燕川的要求,否則在王城之中燕王想要抓他還不是易如反掌? 那時候完全就是甕中捉鱉啊,他再厲害也跑不掉。 呸呸呸,燕王才是鱉! 反正這一次他不殺個回馬槍難消心頭之恨。 韓熠坐在夯土屋中,看著臨時搭建的簡易案幾上擺的粗糙地形圖說道:“可惜了,早知道我應該先去見見燕王的?!?/br> 至少先把王宮的一部分給摸清楚,否則也不至于這么頭痛。 是的,現在他手上的地形圖缺少的就是他們這次的目標,王宮所在。 阿呆問道:“侯爺,要不要我派人去探查一番?” 韓熠擺手說道:“別冒險,燕王再廢物,燕國的王宮也不是說進就能進的,萬一不小心陷落在里面,丟了性命可惜,而且也容易打草驚蛇?!?/br> 阿呆想了想低聲說道:“侯爺,其實我們在燕國也曾安插人手的?!?/br> 韓熠心中一動:“在王城中也有人?” 阿呆說道:“是王宮護衛?!?/br> 韓熠不由得皺眉說道:“此人可靠?” 阿呆點頭說道:“絕對可靠,是末將心腹?!?/br> 韓熠轉頭問道:“現在這方面的情報都歸你管?” 阿呆憨笑著抓了抓頭說道:“當初侯爺曾經跟王上說過這些,王上就記下來了,然后就將這件事情交給了末將,只是末將駑鈍,沒有太好的辦法,這些年來也只在燕國和魏國安插進了一些人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