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節
結果就是一口氣就打下了三座城池,順利到顏徵都不敢想象。 蒙午有些遲疑說道:“王上,燕國這邊好像兵力不足,守城的都是原本的守軍,之前說的大軍并沒有過來,燕王這是要耍什么花招?” 顏徵聽了之后先是皺眉,繼而有些無可奈何地笑了:“阿熠啊~” 第321章 蒙午愣了一下, 不明白王上現在忽然念叨韓熠是為了什么。 緊接著顏徵就說道:“不用擔心, 燕國的軍隊一定是阿熠給拖住了?!?/br> 蒙午一臉不信:“韓侯?不會吧, 他才帶了多少人?” 蒙午并不懷疑韓熠的本事,而韓熠以少勝多的時候也不是沒有,只是這一次也過分的少了一點。 現在韓熠來參見燕太子婚禮的事情已經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知道他就帶了一百多個護衛。 如果只是參加婚禮的話, 這一百多個護衛肯定是足夠的,而且還有一點不把燕國放在眼里的意思, 但是到了戰場上這一百多人連個水滴都算不上。 水滴掉入水中還能帶起一片漣漪, 這些人放到戰場上什么作用都起不到。 然而顏徵卻堅持說道:“我了解他, 寡人說是他就一定是, 雖然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手段, 但……他以前做了那么多超乎常人預料的事情,換一個人能做到嗎?傳令下去繼續推進!” 蒙午有些無奈,他在戰場上作風雖然也比較大開大合, 但那是在自己有六成把握的情況下才會這么做。 雖然聽上去六成把握不是很多,但這是在瞬息萬變的戰場,只要有四成以上把握就足以讓人冒險,六成已經很高了。 哪怕是他都覺得最近他們太過順利,順利到有點讓他懷疑,這種時候最好的辦法是停下來小心調查, 確定真的沒有問題之后再繼續行進。 然而如今戰場上只有一個人的聲音才是他們該聽從的,那就是顏徵。 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基本上沒有人敢再忤逆顏徵, 因為忤逆他的不是在牢里就是在地里。 韓熠在帶著燕川他們逃跑之前就派人給咸陽那邊送了信,挑明了此后每三天都會給咸陽那邊送消息,消息是用飛鳶傳遞,當然這個飛鳶體型很小,是轉么用來傳遞消息的。 如果超過四天沒有他的消息,那就是事情出現了意外,他要么被抓,要么陷入了一個極其危險的境地沒有辦法騰出手來傳遞消息,又或者飛鳶被敵人截獲。 反正那個時候就是他需要幫忙的時候。 在韓熠的想法中,幫忙也是顏徵派一隊精銳士兵前來接應他們,他之前已經將行進路線告知了顏徵,到時候這一隊士兵直接按照這個行進路線找他們就行了。 顏徵在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就氣得不行,如果韓熠在他面前的話,他肯定會反對,無論韓熠說什么他都不會同意。 然而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他就算再怎么生氣反對,也沒用,他接到消息的時候韓熠大概已經開始動手了。 在這個時候顏徵還想著等韓熠回來之后,他一定要好好跟韓熠談一談,最好想辦法收拾他一頓,看他下次還敢不敢這么冒險。 跑到人家王城把太子和太子妃一起帶走,這都什么事兒??! 顏徵一想到這個就有些吃醋,他當然知道燕川對韓熠當初就有點想法,這幾年過去感情也未必淡了。 說什么想娶魏舞才要跑,顏徵才不相信,他是燕國太子,跟魏國公主算得上是門當戶對,魏國現在的情況肯定不會拒絕燕國的求婚,燕川……說到底還是沒有努力爭取過罷了。 然而等韓熠過去之后他卻表現的非魏舞不娶,顏徵懷疑燕川是想要利用這個機會繼續跟在韓熠身邊。 只不過他這個猜測自己都不太相信,那是太子之位啊,誰會輕易放棄已經到手的太子之位呢? 哪怕就算是為了感情,可問題在于韓熠對燕川壓根沒什么感情啊,燕川這么義無反顧的走了,韓熠也未必會接受他。 不……不對,燕川如果利用這件事情裝可憐的話,以韓熠的心軟未必不會同意。 但話又說回來了,那是太子之位??! 如果是顏徵的話,顏徵思考了一下,想了想,他是不會放棄太子之位的,至于韓熠,如果可以的話他就努力爭取,韓熠愿意跟他在一起,他就總有辦法排除萬難,他們兩個不就是這么過來的嗎? 如果不愿意,他就努力一把,還不行就放棄。 顏徵從來沒有想過強迫什么的,強迫得來的感情有什么意思? 所以,燕川到底為什么這么做? 就在顏徵推測燕川的目的之時,發現韓熠已經三天半沒有消息傳來了。 雖然韓熠說四天沒有消息就是他遇到了危險,但每次第三天早上的時候,傳遞消息的飛鳶就到了咸陽,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天半,消息還沒來,顏徵就必須行動起來。 早一刻韓熠的危險就少一分。 然后就出乎韓熠意料的顏徵直接調遣了大軍過來。 顏徵先是找來了丞相和大庶長,跟他們說燕國可能要對秦國不利。 無論是丞相還是大庶長第一反應都是不信,當初五國攻秦,燕國都沒有參與,現在忽然要動手又是為了什么? 現在燕國那邊還有點寒冷,這個時候想要開戰明顯對他們不利,怎么想都是不可能的。 可他們兩個也在知道顏徵沒有萬全的把握的話是不可能把他們找來的,于是大庶長問道:“王上從何判斷?” 他就不問顏徵從哪里知道的了,作為國君手上有一支神秘力量去打探各種消息這種是十分正常的,他們也有分寸,該知道的知道不該知道的就當不存在。 顏徵沉聲說道:“阿熠在燕國失蹤了?!?/br> “什么?”大庶長跟丞相兩個人不由得異口同聲喊了一句。 他們對視了一眼,均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緊張。 韓熠權勢熏天,他們兩個一直想要壓制韓熠是真的,誰不想自己的權利更大一點,自己的地盤更大一點呢? 這都是人之常情,然而他們跟華族不同,他們只是想要打壓韓熠,卻并不想要殺掉韓熠,也不想把他扳倒。 韓熠對于秦國的重要性,他們兩個十分清楚。 現在韓熠突然失蹤,還是在燕國,這個問題是真的很大。 顏徵也不廢話,點頭說道:“燕太子大婚給阿熠送了一封請帖,當年寡人與阿熠自趙國逃亡的時候曾承蒙燕太子照顧,從燕國平安返回大秦,阿熠一直感念他的恩情,覺得成婚是人生大事,寡人不方便出面,他就去以個人身份參加燕太子婚禮,寡人念及舊情便同意了,但阿熠身份特殊,是以我跟他約定三日便傳信一次,超過四日就要準備營救,如今……已經過去了三日半?!?/br> 丞相跟大庶長兩個人都沒有說還有半天這種廢話。 消息一旦延遲了,那么這半天有沒有都是無所謂的。 想要營救那么現在就要開始布置,若韓熠真的是因為什么意外才導致消息傳遞晚了,那么半天的時間也不至于讓他們有什么損失。 是以丞相立刻說道:“必須派人營救,并且對燕國施壓,詢問燕王到底發生何事?!?/br> 大庶長問道:“王上,韓侯走的時候帶了多少人?” “近一百五十人?!?/br> 丞相瞬間怒了:“燕王好大的膽子,連我大秦中書令都敢扣!” 剛剛大庶長問顏徵人數就是擔心是不是在半路上遇到劫匪什么的。 然而一百五十人的隊伍,還都是精銳,韓熠本身又手段層出不窮,這種情況之下一般的劫匪都動不了他,如果真的遇到了劫匪,那倒霉的反而應該是劫匪,甚至劫匪的老窩可能都會被韓熠端了。 這種情況下,韓熠失蹤那必定是燕王的手筆。 顏徵沉聲說道:“的確,燕王如此目中無人是將我大秦不放在眼里,現在寡人要征召大軍,攻打燕國!” 大庶長跟丞相聽了之后差點沒被自己的口水嗆死! 在他們的眼里,向燕王施壓是肯定的,做出要攻打的樣子也是正常的,這樣才能逼迫燕王放人,順便借著這個由頭跟燕王要一點好處。 畢竟扣押秦國高官只是放人就行了?大秦好歹是七國之最,這么簡簡單單的就過去讓他們的面子往哪放? 可他們從頭到尾都沒想過要跟燕國開戰! 顏徵既然要調集大軍,那就必然不是做做樣子,如果是做樣子的話只要吩咐邊境駐軍動手就行了,了不起再調遣一隊過去,跟本不用征召大軍! 丞相深吸口氣說道:“王上,三思??!” 顏徵說道:“寡人心意已決,兩位卿家不必多言,準備召集重臣議事!” 丞相跟大庶長兩個人對視一眼沒有多說話,現在顏徵在氣頭上,他們兩個一味勸他反而容易適得其反,議事就議事吧,反正到時候不同意的肯定不僅僅是他們兩個。 到時候就算是顏徵也未必能夠違逆大家的意思! 丞相跟大庶長沒有再說話,顏徵多少也猜得到他們的心思,不過他也沒多說什么,等到人都齊了之后,再一次宣布了自己的決定。 果然,從上到下,基本上沒有人支持顏徵的決定。 燕國那冰天雪地的地方他們調兵去作戰本來就是吃虧,中原的士兵未必能夠扛得住那樣的氣候啊。 而且為了一個人就發動戰爭,怎么想怎么不劃算。 哪怕這個人是韓熠。 當然還有一些人是巴不得韓熠就此被留在燕國,甚至被燕王所殺,這樣他們就不用費盡心機了。 有了這樣的想法,他們更是會反對。 之所以說是基本,那就是從頭到尾軍方都沒有發表意見。 他們就沉默的站在那里,看上去沒有了主意,實際上他們的心思也不少。 對于顏徵的決定其實他們心里還是有些支持的,現在跟魏國和趙國的戰爭其實已經成了拉鋸戰,并且有投入太多,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如果他們知道回合制這種東西,就能明白這兩邊的戰爭基本上打成回合制了。 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軍官都被調了回來,調回來之后自然就是賦閑在家,他們又不能親自訓兵,閑下來就覺得無聊了。 更何況將領想要功勞想要晉升就需要打仗,他們也渴望打仗。 在顏徵說要打燕國之后,大將軍蒙翱就開始在心里計算了一下得失,最后的結論是能打! 只是現在朝野上下同意的人太少,蒙翱需要觀望一下顏徵的態度。 如果顏徵被這些大臣給壓了下去,最后決定不打,他這個時候說話就不太合適了。 不過以蒙翱對顏徵的了解,既然顏徵在大家面前說出了要打這句話,那么就是已經深思熟慮過了,一般不可能輕易改變主意。 實際上也的確如此,顏徵主意十分堅定,跟蒙翱想法唯一有出入的就是顏徵并沒有經過深思熟慮。 而是在意識到韓熠出問題的一剎那就已經怒火中燒,他做不到在咸陽繼續等消息,也不想讓下面人拖拖拉拉的去跟燕國交涉,然后再解決這件事情。 拖下去誰知道韓熠還能不能活著回來? 所以他必須快速發動戰爭,讓燕王看到他的決心,看到大秦的實力,迫使他不敢對韓熠動手,從而快速交出韓熠。 顏徵等大家都說完之后也不高聲也不憤怒,只是平靜說道:“寡人心意已決,爾等不必多言!此次由寡人親征!” 這一句話猶如一滴水落入了油中,整個大殿都快要炸開了。 丞相跟大庶長本來一直在旁邊老老實實不說話,他們兩個不想得罪顏徵,所以在第一開始反對之后就沒有再說什么。 他們知道一旦給顏徵施壓,迫使顏徵退讓之后,以顏徵的個性必然會記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