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若孟則知是真的,那正好,刷了一波好感。 若孟則知是假的,不是還有宋國公府和蕭德仁在前面頂著嗎 這年頭的,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錯不了! 果不其然,聽見這話,廣德帝的面色緩和了不少。 就憑這三言兩語的,已經足夠孟則知拼湊出事情真相了。 震驚過后,孟則知神情復雜。 難怪當年他會覺得那玉佩有些眼熟。 難怪蕭氏會突然拉著他去護國寺,請惠和禪師為他批命,感情防的就是廣德帝招他為駙馬。只是不知道那惠和禪師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竟真的順了蕭氏的意。 至于為什么邢小雅長得不像廣德帝和孝恭錢皇后,畢竟靈魂都變了,外貌自然也會跟著做出調整。 孟則知也一樣。 如此又過了小半刻鐘,大太監陶安回來了,身后跟著宋姨娘的貼身丫鬟清秋。 她一臉惶恐,幾乎是同手同腳,倒下便跪,連連磕頭:草民陳氏拜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已經弄出了一場鬧劇,此刻的廣德帝異常的冷靜,他沉聲說道:陳氏,把你知道的事情都說出來。 是,陳氏勉強壓下心底的恐慌,說道:事情得從廣德三年說起 玉佩做好之后,沒過多久,宋姨娘就因為得了傷寒病逝了。沒過兩年,我也終于攢夠了贖身的錢,離開了國公府,直到三個月前,蕭大人的管家找上了我 說完,陳氏匍匐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喘上一口。 廣德帝緩過神來,他急促的喘了一口氣,伸手指向邢小雅,問道:你可認得她 陳氏小心翼翼的抬起頭,順著廣德帝所指的方向看過去,只一眼,她就震住了,她顫抖著嘴角:宋、宋姨娘 如同被判了死刑一般,邢小雅面上一白。 趙令武的心沉墜得像灌滿了冷鉛,他拼命的回想宋姨娘的模樣,卻發現根本就想不起來。 他從不缺女人,只怪宋姨娘于存在的時間太短,對他來說更像是一個過客,更何況她都死了十幾年了。 就在這時,廣德帝派去護國寺的人終于回來了。 回萬歲的話,前幾天山上下雨,惠和禪師腿疾犯了,實在是不便下山。 廣德帝心頭微熱,說起來,當年要不是為了救他,惠和禪師的腿也不會因此落下后遺癥。 只見那人從懷里掏出一封信來,舉到頭頂,說道:不過惠和禪師給了微臣一封信,說是萬歲見了,真相也就大白了。 廣德帝當即說道:呈上來。 等到信送上來,他拆開一看,紙上只寫了四個字:貴不可言。 廣德帝神情一緩,心中儼然已經有了判斷。 有惠和禪師批命在前,又有鄭國公斷言孟則知與他岳母相像在后,最主要的是,他不相信蕭德仁和蕭氏膽敢欺君犯上,混淆皇室血脈。 一個六元及第的嫡子,想想,廣德帝便有些激動。 刷的一下,他站起身來。 下首的二皇子和七皇子直接就變了臉。 二皇子黨的官員率先跳了出來:萬歲三思啊,事關國本,僅僅是憑借一個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婦人的幾句話,便貿然認下皇子,未免太過兒戲了吧! 他全然忘了,方才他們是如何推波助瀾lsquo;幫rsquo;廣德帝認下邢小雅的了。 可公主能和皇子一樣嗎 認一個公主,不過是給個名分,賞個府邸的事,還能討好廣德帝,給二皇子添一份助力,何樂而不為呢。 可認一個皇子,還是元后生的嫡子,身份上就直接壓了二皇子一頭,要知道二皇子之所以能和七皇子分庭抗禮,靠的就是一干支持立嫡的老學究官員的擁護,一旦孟則知真的被廣德帝認下,二皇子一黨的勢力瞬間就會分崩離析。 七皇子同樣不希望廣德帝認下孟則知,相比于二皇子,他更忌憚孟則知,擔著六元及第光環的元后嫡子的身份足夠他籠絡住天底下大半的讀書人,若是再加上廣德帝的寵愛,后果將不堪設想。 他當即站出來:父皇,三思啊。 大殿上的文武官員當即跪下去了大半:請萬歲三思。 廣德帝面上一沉,他哪能不知道二皇子和七皇子心里打的什么主意。 劉大人說的沒錯,因為一些片面之詞,就認下皇子,的確是太過武斷了些。 聽見這話,廣德帝扭頭一看:老皇叔。 福王在世子的攙扶下,緩緩的從座位上站起來,躬身說道:既然這樣,那就滴血驗親好了。 他頓了頓:也給刑氏驗一驗。 聽見這話,蕭氏不經意間彎了唇角。 廣德帝點了點頭:就按老皇叔說的辦。 事情自然是越穩妥越好。 他吩咐道:陶安。 是。大太監陶安躬身應道,當即帶著一個小太監退了下去,再回來的時候,他和小太監手里都多了一個盤子,盤子里放著一個盛有清水的小碗和一柄小刀。 廣德帝拿起小刀便在大拇指上劃了一道,然后往兩個小碗里各滴了一滴鮮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