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靠山
然而,幸福的日子總是很短暫,很快,沈壽山和林氏的幸福生活就被打破了。 原因無他,沈壽山和林氏成婚多年,只生下了兩個女兒,一直沒能生下兒子。 或許是望山村地處偏僻,村里的某些人常年不與外界打交道,思想比較閉塞的緣故;又或許是沈壽山和林氏并非本地人,村里的某些人比較排外,眼紅這倆外鄉人的好日子的緣故…… 不管出于何種原因,總而言之,村里老是有人拿他們夫婦沒有兒子說事兒,背地里嘲諷他們家是絕戶頭。 這種程度的閑言碎語,沈壽山夫婦倒還忍得,可二十多年前出了一樁極大的傷心事—— 那年上元節,沈壽山夫婦帶著兩個女兒進城看花燈,看著看著,長女沈月媛人就不見了,怎么找也沒能找得回來。 孩子丟了,沈壽山夫婦又是傷心,又是自責,痛不欲生。 這種時候,村里的某些人非但不溫言寬慰他們夫婦,反而幸災樂禍,要么說他們家為富不仁,遭了報應,要么說沈月媛不檢點,與人私奔了…… 那段時間里,流傳在村里的閑言碎語要多難聽有多難聽,令他們夫婦忍無可忍,不由萌生了離開這里的想法。 再者,長女沈月媛丟了,次女沈月如還在,而她已經到了說親的年紀,要是繼續留在村里,多半很難說上一門好親事。 夫婦倆再三考慮過后,帶著沈月如離開了望山村,搬去了溫陽縣城。 當時,林氏已經三十多歲了,眼力大不如前,無法像以前那樣做出精巧細致的上等繡活了,對于她來說,靠賣繡活來賺錢——這條路是行不通了。 萬幸的是,她多才多藝,除了做繡活,還做得一手好豆腐。 于是乎,到了縣城,林氏與沈壽山商量過后,用多年的積蓄盤下一間小鋪面,開起了豆腐坊。 雖說他們家的豆腐坊屬于夫妻店,規模很小,賺不到多少錢,但他們家很儉省,沒有什么要花錢的地方,賺來的錢足夠他們家維持日常的生活開銷了。 不用再為生計發愁之后,夫婦倆就將沈月如的親事擺上了日程。 婚姻大事,自古就講究個門當戶對。 沈壽山家的條件在望山村數一數二,可到了繁華的縣城,就有些不夠看了,很難給沈月如找到一個好的歸宿。 何況,這個時候,沈壽山夫婦就剩下了沈月如這么個女兒,要是將沈月如嫁出去,日后就沒有人給他們夫婦養老送終了。 思來想去,沈壽山夫婦最終決定招個上門女婿。 招女婿的過程頗為順利,不久之后,他們夫婦就經人介紹,招到了一個勤懇老實的好女婿。 有了女婿的幫襯,他們夫婦不必凡事都親力親為,也不用為了生計而終日忙碌,肩上的重擔終于可以卸了下來,過上了安穩舒適的日子。 安定下來了,沈壽山夫婦就再次將目光投向沈壽海一家,盡管相隔兩地,卻總是默默關心著他們一家子。 尤其是沈世華,林氏心疼他一出生就沒了娘,一直很關照他。 哪怕沈世華長大成人、娶妻生子,林氏對他的關照依舊不減,時不時就托人捎些東西給他。 說實在的,林氏捎回去的東西,要么是幾尺細布,要么是兩包點心……諸如此類,并不怎么值錢。 但,東西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林氏的這一舉動,這意味著沈世華并非無依無靠、任人欺凌的小可憐,他也是有人關心惦記著的。 事實上,這一舉動確實震懾住了蠢蠢欲動的嚴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她再怎么看繼子不順眼,也不敢做的太過分。 正因如此,早些年,沈世華以及他的妻兒在家受到的待遇并不算太糟糕,勉勉強強還湊合。 直到九年前,沈壽山舉家遷往府城,眼見沈世華失去了林氏這座靠山,嚴氏才敢變著法兒的磋磨沈世華一家。 從那以后,沈世華一家算是墮入了痛苦的深淵。 話說回來,沈壽山一家離開溫陽時,原主剛出生沒多久,無論是她的伯祖父沈壽山,還是她的伯祖母林氏,以她的年紀,都不可能記得。 但,原主就是對沈壽山一家,尤其是林氏,印象深刻。 這是為何? 說來話長。九年前,蘇氏懷相不好,極有可能小產或難產。 林氏得知后,不顧嚴氏的反對,硬是將身懷六甲的蘇氏接到了縣城,妥為照顧。 正是在林氏的精心照顧下,蘇氏才能安然生下沈采萱和沈正榕。 不僅如此,蘇氏生下龍鳳胎,體力消耗極大,生產之后,一直昏昏沉沉的,根本無法照料兩個剛出生的孩子。 這期間,林氏主動攬下照顧龍鳳胎的重任,一直照顧到龍鳳胎滿月,蘇氏恢復得差不多了,林氏才把白白胖胖的龍鳳胎交到蘇氏手里。 值得一提的是,林氏還給龍鳳胎cao辦了滿月宴,并送出了價格不菲的滿月禮——給沈采萱的是一塊蓮花玉佩,給沈正榕的是一套文房四寶。 經歷過此事之后,蘇氏就對林氏感恩戴德,老是在幾個女兒面前念叨林氏的好,懷念當年有林氏撐腰的幸福生活。 聽了這么多年的念叨,原主想忘記沈壽山一家都難。 原主對沈壽山一家印象深刻,連帶著穿越而來的沈采萱也對這一家子印象深刻。 好不容易來一趟府城,沈采萱就想順便去拜訪一下他們家。 當然了,沈采萱拜訪沈壽山家,可不是單純的走親戚聯絡感情,她根本就是另有所圖—— 通過原主的記憶可知,沈壽山夫婦極為疼愛沈世華這個自幼喪母的侄兒,搬離縣城之前,一直對沈世華以及他的妻兒關照有加。 盡管一晃九年過去了,這九年里,沈壽山夫婦再也沒有回過望山村、再也沒有見過沈世華,但沈采萱覺得吧,就算由于長時間不走動,他們夫婦對沈世華的感情變淡,但也不至于形同陌路。 依照沈壽山夫婦的為人,要是他們夫婦得知嚴氏等人苛待沈世華以及他的妻兒,多半會殺回望山村,為沈世華他們討回公道。 如此一來,沈世華他們就相當于有了靠山,在分家之時,再也不用擔心沈壽海和嚴氏仗著長輩的身份,肆意彈壓他們了。 畢竟,論輩分,長兄如父,長嫂如母,相比起沈壽海和嚴氏,沈壽山和林氏的輩分更高,他們夫婦說出的話,沈壽海和嚴氏理應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