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禁軍圍了晉王府,什么事都沒發生又走了,晉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在那之后,去皇宮找過皇兄,可皇兄說公務繁忙,沒見他。 晉王本來還想著是不是皇兄變了,可后來幾日風平浪靜,就當這件事過去了。 在脂粉堆里荒廢了三十多年歲月的晉王,拒絕去想其中深意。 而這次的突然傳喚,終于喚醒樂晉王僅存的一點危機感。 晉王聞言,腦子空白一片,身體飄忽,在侍妾的服侍下起身,五十多歲的身體被酒色掏空,又習慣了晚起,突然早起,身子晃悠,頭昏腦漲。 莫非,皇兄真的變了!晉王忍不住想。 不,不可能!晉王又否認。 他可是在父皇床前發過誓,只要他在位一天,就保他一日榮華富貴,平安喜樂。 他怎么可能會變! 晉王在心中安慰自己,抱著最后一點期盼,穿上久違的朝服,坐上前往宮中的轎子。 朝廷上,楊德林跪下,朗聲陳述晉王十條大罪,三十條小罪,無一官員反駁,靜靜候著,等待皇帝陛下的反應。 晉王是最受先皇寵愛的皇子,聽聞當年若不是先王早逝,晉王年紀小,他母親家族又實力過大,先皇怕臣強君弱,亂了綱紀,覆了國家,還輪不到當時喪母的陛下。 陛下登基來,對晉王殿下犯的錯不管不問,優待甚渥。 從先皇那時期活下來的老臣都隱約得了點風聲,皇上似乎在先皇床前發過誓,只要他在位一天,就保晉王一日的榮華富貴,平安喜樂。 在楊德林之前,也有幾個愣頭青狀告彈劾晉王,可最后的結果都是留中不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那幾個愣頭青,調到邊疆,幾十年沒動過位置。 朝臣們對這個猜想更是確信。消息傳到外面,各家長輩都仔細囑咐家中子女,萬萬不可招惹晉王。 可是,現在情況變了,皇上似乎對晉王已經忍無可忍,那幾個之前彈劾過晉王的愣頭青,在這一年中陸陸續續被調回朝廷,身居重位。 再聯想前幾天禁軍圍了晉王府,雖說一個時辰后退去了,可這事前所未有,沒有皇帝陛下在后面默許,他們可不相信這天下還有調動禁軍,敢惹晉王,不怕死的人。 禁軍可不是誰都能調動的,除了皇帝陛下,也就太子殿下有點權力。 不是皇上就是太子,反正晉王的末日要到了。 眾臣不約而同的想。 受到過晉王欺壓的人家更是彈冠相慶,一股暗流在京城中流動,聚成洶涌之勢。 晉王被帶到朝會之上,黑壓壓一片的朝服,大殿中光線昏暗,點著蠟燭,氣氛凝結,他心中咯噔一跳,揮袖趕走身后禁軍:還不放開! 四位禁軍返回原位,晉王走到朝臣前面,大大咧咧的笑著,笑聲中夾雜著一絲明顯的試探,問:臣弟來了,皇兄。 雖說晉王一直被林清說著,但林清還是第一次見到晉王,這一看,不由覺得,這大佬和晉王還真是親哥倆,老了都容易發胖。 躲在暗處的系統貓翻了個大大的白眼。 不要你胡吃海塞,生生把大佬從壯漢吃成死胖子這件事歸咎到別人身上! 五弟免禮。林清道。 晉王回身在一旁站好,道:皇兄,我聽說有人在朝堂上參了我。 確有此事。 楊統領剛剛陳述了你四十條罪狀,條條證據確鑿,喚你上朝,是想讓你和楊統領對質一番,若有誣告,朕定會為你討回公道。 皇上這話什么意思!晉王臉色一變,暗暗發怒。 目光投向那位熟悉的楊統領。 心想,皇兄果真變了。這等事情,照往日那般處理便可,無需喚他上朝。 找這位和他有仇的楊統領出來,事情可以算是明擺著,一清二楚,晉王哪還能不明白。 自己這位這位皇兄,這次是要新賬舊賬一起算,給他這個皇帝一個教訓。 哼!晉王心中冷笑。 嚇誰呢! 他可不害怕! 那位在父皇面前發過誓,只要他在位一天,一定要讓五弟平安喜樂,榮華富貴。 除非他不做皇帝了,否則一定要保自己! 想到這里,晉王心中大安。 作者有話要說: 吶吶,輕點罵。 第27章 這位楊統領本王認得,是前幾天圍了王府的那位。晉王道:本王與這位楊統領之間有些私人恩怨,前幾日便以一己之私恫嚇本王。怎么,在外面沒做夠,來朝堂上參本王吶! 楊德林握緊手中奏章,無所畏懼,心中冷笑,向前行走幾步,行禮道:回稟圣上,臣確實與晉王有怨,但臣也不是那種無中生有,冤枉無辜,信口開河之人。 臣彈劾晉王殿下,是確有其事,證據確鑿。證據和證人都在宮門外候著,皇上可以隨時傳召。 說的什么話!本王做了什么錯事,輪不到你這小官裁判!晉王喘著粗氣道:再說,本王一向在王府,甚少出去,哪來的時間,哪來的精力,去哪兒作惡。那些個什么證據,證人,都是你這不懷好意的狗官捏造的?;市?,這楊統領好歹毒的心腸,硬生生往臣弟身上潑臟水,皇兄,你一定要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