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科舉之賺錢,考試,養家_分節閱讀_516
不過作為老師,他可以管徒弟們的學習和品德,卻管不了人家成親的事,想想就把事情拋到腦后,年輕人的事情隨緣吧。 在徒弟們臨走之前,林澤分別送了三個徒弟三張圖。 李昇曲轅犁、郭子安活字印刷術,張逸嶸珍妮織布機。 三個都是促進時代改革和發展的重要發明,一旦面試,將會改變農耕、教育、以及工業效率,是絕對的不世寶貝。 三人跟著林澤相處了這么多年,耳濡目染自然很快就看出來這些圖紙的價值,非常震驚。 “老師,這都是您想出來的嗎?” 他們雖早就知道老師很厲害,總能相處各種稀奇古怪,但卻非常實用的東西,可每次當老師拿出新東西的時候,他們才知道老師所表現出來的不過冰山一角。 “誰想出來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能夠發揮出它們最大的價值?!?/br> 林澤仔細跟三個徒弟叮囑, “老師的處境比你們想象中的更加狹窄,雖我人在青山縣,可我卻是站在風尖浪口,這幾年大稷的改革發展老師觸動了不少權貴的利益,他們早就視老師為眼中釘,即便你們師爺爺極力的保護我,可一旦我被他們抓到把柄,他們肯定會對我動手……” “不過我不去京城他們也不好抓我的小辮子,但是你們不同,你們是我的弟子,到時候到了京城肯定會有人注意你們,如果你們考進了殿試,到時候肯定會有很多人刁難,師爺爺再強勢,也不可能睜眼說瞎話的護著你們?!?/br> “所以,你們要做的,就是展現出絕對的實力,如此你們師爺爺才能理直氣壯的幫你們說話,袒護你們。這三張圖紙,就是讓他們閉嘴的底牌……” 這幾年大稷發展得非常迅速,其中很多新觀念的改革,朝中的人才根本不夠用,而且用得也不夠合心意。 書院成立的時間尚短,培養出來的人才也不夠用到大地方,所以他悉心栽培的三個徒弟就是皇帝老師一直眼饞的對象,這次是無論如何都要送出去的。 孩子們還年輕,林澤實在有些擔心三個孩子到時候站不穩腳跟,所以這三張圖紙他這幾年并沒有拿出來,而是等到現在才給三個孩子。 教育、經濟、農耕,這是朝廷的命脈,只要三人掌握住干出了實事,無論是現在的帝王還是將來的帝王,都會竭盡全力的保住他們。 “記住老師的話,你們做的實事,為的是天下百姓,受命的是皇族君王,只要緊緊抱住君王的腿,其他任何人你們不需要太過接近,平淡相交,才能長久立身?!?/br> “老師,弟子謹記?!?/br> 李昇三人握緊手中的圖紙,深深向老師恭敬鞠躬。 …… 一切準備就緒,學子們紛紛背著包袱出發上京。 李昇三師兄弟沒有搞特殊單獨乘船,和所有的普通學子一樣,都是獨身背著行李出發,只是多了林澤暗中安排保護的鏢師。 當初林澤上京趕考的時候三人都跟著去過一次,已經有些經驗,面對未知的路程倒是非常鎮定波瀾不驚,船上跟其他學子有說有笑。 像上次去京城一樣,雖然沒有林澤的吩咐,但三人都養成了廣泛交友,討教各個階層人的走南闖北經驗,從中提取知識豐富自己的見識。 這也是無奈之舉,這個時代沒有電腦網絡,信息的傳播非常緩慢,固定的知識大家可以在書本上學,但像人生經驗這些就需要和不同的人來往交談才能知道。 在林澤的熏陶和引導下,三人都養成了一種自主學習的習慣。 船上的日子是非常無聊的,除了看書找船手和商人聊天,大家剩下的時間就是發呆睡覺。 好不容易熬到京城,休息兩天大家就又開始往外面跑,參加各種詩會聚會,竭盡全力的在考試之前,為自己營造出一些名聲,這是沒次考試時各考生的慣例。 大多數是為了在考完試后投靠一個師門派系和娶個達官貴人家的閨女小哥,少數是為了真正的才名,傲氣的展現自己所學。 李昇三人一不為娶親,二不為才名,加上林澤囑咐不要胡亂結交京城的人,索性商量之后干脆就在師爺爺準備的院子里當宅男,不管外面紛擾,安心等待考試開始。 這樣倒是減少了有心人針對他們的機會,畢竟人家不出門,你還能上門找茬嗎?那院子可是皇帝準備的,你上門找個麻煩試試。 三師兄弟相處慣了,待在一個院子里宅還算和諧,吃吃喝喝說說笑笑日子過得非常輕松。 不過在考試之前,他們還是出去了一趟,目地當然是為了了解下京城時事,以此來判斷考題的方向。 這不出去不知道,一出去倒是得到了個大消息。 多年不立太子的陛下終于下旨冊封了太子,這太子不是大家曾經猜測的‘林澤’,而是個大家壓根就沒有聽過和注意到了年輕人。 所有人聽到消息都嘩然,不禁對當今陛下的深藏深感背脊發涼。 這藏得真不是一般的深啊,難怪當初在科考中出盡風頭的林澤沒有被冊封,在考完試之后馬上就離開京城回到了青山縣。 原來大家因為陛下是在鍛煉自己‘兒子’的實政能力,結果搞了半天林澤真的是陛下的徒弟,而不是他們猜測腦補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