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科舉之賺錢,考試,養家_分節閱讀_515
他如此努力是為了他理想的現代國度,但李昇等人不需要承受他的包袱和期望,不管將來孩子們能不能夠做出什么成績,他并不一定要求。 只希望這些孩子能夠順遂不后悔過一生,做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拿從他這里學到的東西走上歧路。 “老師,我們一定謹記?!?/br> 三個徒弟在他這里熏陶多年,雖然不算太直,但至少沒長歪,道德底線學得還是及格的。 幾人家長滿意點頭,果然給孩子找個好老師,是影響一輩子的事情。 不過林先生所有的地方都很好,唯獨一點很不好的就是,非得規定他們家兒子20歲以后才能成親,真是很憂傷,書院其他學生都才18的好不好。 李昇還好點,今年才18歲;郭子安就大些,馬上要20了,好不容易等到可以成親的年歲,現在卻又要上京繼續考試耽擱,如果到時候考中,進入官場忙起來得猴年馬月婚事才能落定??? 其實如果郭子安真能在京城的考試中突圍,是不愁婚事的,多的是官員招他做女婿。 可那樣的話,家庭背景差距太大,人家表面上是嫁女兒,實際根本就是招的贅婿,郭家就這一個兒子,其他的孩子不是女兒就是小哥,怎么可能把兒子‘嫁’出去。 所以郭員外夫妻很是擔心,趁著吃飯,趕緊求助林澤,想林澤幫忙說說,讓兒子娶個親再走。 他們已經在家跟兒子說過了,但郭子安就是面癱臉不答應,反正就是一句話,沒看上中意的姑娘不想成親,然后沉默不理人,倔驢一頭。 林澤能夠理解郭家夫妻的心情,可這種事情他沒法勸啊,驢不喝水難不成還能按著驢腦袋灌么。 而且郭子安是個智商非常人的,一般的姑娘小哥兒確實入不得對方眼睛,思想上的差距太大,郭子安又是個性格內斂沉默的,夫妻倆整天說話牛頭不對馬嘴沒有半點共同語言,貿貿然成了親之后也不會幸福。 “子安還年輕,他智商又跟普通人不同,普通學識的姑娘小哥跟他處不來,勉強沒幸福,就讓他再闖闖,成熟些再說吧,有時候緣分到了自然就來了,等他把殿試考完再說婚事也不遲……” 林澤本質上其實是有些慣孩子的。 而且他思想現代,在他看來20歲真的還小啊,完全不用著急,男人成熟些再結婚,也是對人家姑娘小哥的一種負責。 郭員外夫妻無奈,雖然有些遺憾,但他們家兒子確實跟普通人不太一樣,只能作罷。 “對,郭老哥你別著急,等孩子考完試再說,實在不行別指望大的,家里不是還有小的嘛,給你姑娘小哥兒招個女婿哥婿回來,一樣抱孫子,想開點?!?/br> 因為自家兒子小點不著急的李廣財附和安慰,樂呵呵安慰。 郭員外沒好氣,“你有兩個兒子你當然想得開!” 在這個時代本土人的心目中,到底還是小子才算正經的香火繼承。 “我小兒子才五歲,成親生孫子猴年馬月去了,我也指望我家老大啊,老小子安慰你還不領情……算了算了,吃飯吃飯,老脾氣?!?/br> 李廣財好笑的推了把老兄弟,露著慣有的笑容樂呵呵。 李昇聞言,心虛的看了眼自己老爹,又看了看坐在對面盯著自己的郭子安,然后默默把頭埋到飯碗里,假裝自己是個很能吃的隱形人…… 第166章 給兩個徒弟慶祝之后,大家就得準備東西,出發上京趕考了。 如今五年過去,大稷朝很多地方的路都修通了,特別是各個郡城之間的主干道全部進行了修整,大大提供了交通便利。 但是像京城和青山縣的距離就還是需要像原來一樣坐船才可以。 時間緊迫,大家得早點收拾包袱。 林動動知道張逸嶸要離開很久見不到,很是舍不得,天天抱著張逸嶸不撒手,眼睛紅紅的,小家伙年紀不大,但什么都知道。 張逸嶸也很舍不得林動動,頭一次分開這么久,很是不習慣,離開前幾乎天天都帶著林動動,連跟同窗聚會道別,都抱著林動動去,可讓那些同窗把他笑話不已。 李昇和郭子安則被家里的父母帶著到處去吃飯,表面聚會實則相親。 在郭家和李家父母的眼中,兩孩子暫時對成親沒興趣,肯定是因為在書院呆的太久,平日見不到姑娘和小哥,所以對男女和男男之事不懂。 不過幾場相親下來效果不佳,兩孩子仍舊對成親的事情不感興趣,甚至還因為不通人情把人家姑娘小哥全給得罪了,落下了一個“書呆子”的稱號…… 林澤聽到這個事情的時候很奇怪,他兩個徒弟可不是這般不通人情世故的,平時交際跟人家玩兒的可是很溜的,不分男女,老少小哥都能逗得高興,不可能“書呆子”啊。 他估計可能就是這兩貨眼光太高,看不上這郡城的姑娘和小哥吧,這倆一個智商太高,一個脾氣太跳,只有這個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