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李懋自然不會傻傻地提出要帶皎月來見父皇的事,只羞澀地撓頭,支支吾吾:兒臣hellip;hellip;那姑娘出身hellip;hellip;rdquo;李懋故意欲言又止,讓皇上自己發揮想象。 皇上見他羞澀又尷尬的模樣,忍不住哈哈哈大笑:行了,父皇年輕的時候,比你風流多了。少年慕艾,正常得很。不就是個美人兒嘛,帶回來就帶回來吧,有什么大不了的呢。rdquo; 聽到皇上這句話,李懋頓時心安了一大半。老四別再想拿皎月的出身作祟。 正想著,李懋便聽到皇上又發話:你年紀也不小了,這一次趁你壽辰,讓大臣們將家里的女孩兒也帶出來瞧瞧,也該給你挑個太子妃了。rdquo; 父皇hellip;hellip;這hellip;hellip;這以后再說吧。rdquo;李懋心里抗拒,但是面上卻一副不知如何來說的羞澀模樣。 皇帝興致來了,攔也攔不住,當即便發下圣旨,讓三品以上官員,都帶著家中嫡女前往太子壽宴。 李懋掩下心中不滿返回東宮,侍從們已經開始準備壽宴。親近一些的官員,早早來東宮賀壽,如葉銘,便帶著自己的幾個哥哥一起來的。 還有張熟臉,卻是金陵舊識,顧行云。 那一次,皎月假裝失蹤,李懋為了搜尋她的蹤跡,在顧太守面前表了身份,那時候,顧行云便知道自己輸給了誰。 往事已矣,顧行云知道錯過便是錯過,但是因為這件事,他也明白自己只想閑云野鶴過一生的想法是多么天真。自那以后,他重新開始發奮,索性讓父親推舉他入京上國子監念書,為下一年的科舉做準別。 顧行云在國子監的朋友,其中便有與東宮比較親近的。因為顧行云身份不算低,他手中又有父親給的拜帖,他便隨著同窗一起來了太子壽宴。 像這般想在太子面前露一露臉的年輕人不在少數,然而沒有人會想到,顧行云來此還有一個不可言說的期盼,那就是hellip;hellip;有沒有可能在這里見到她呢? 哪怕只是看她一眼,也好啊。 正想著,顧行云就看到不遠處走過一個有些熟悉的身影。 姑娘!rdquo;顧行云忍不住追了上去。 那女子回頭,顧行云愣住,雖然長得很像,但是他卻還是分得出來,眼前這人,并不是皎月。 趙倩然疑惑地看著面前的藍衣男子。而她身邊的劉氏則已經上上下下地開始打量顧行云。 女兒的年紀不小了,劉氏暗地里早已悄悄開始打聽各家的公子。然而在京城里的人家,稍微有點門路的,誰不知道當初跟齊王定親的是趙倩然呢? 這哪家愿意要這樣一個跟親王扯不清的兒媳婦呢?劉氏真是急白了頭。她知道,夫君與倩然,都有野心也有謀略,但是她作為一個母親,卻不得不考慮最差的情況。 若是入東宮無望,女兒不得重新考慮婚事嗎?京城里似乎是沒什么指望了,可是要女兒嫁個寒門,她又不太滿意。寒門里,有幾個能像夫君這樣往上爬的呢? 最好的選擇,便是在外地的世家。顧行云一出現,劉氏便已經有了初步判斷,以前并未在京城見過這位公子,想來不是京城人士,或是久不居京城??礆舛?、看衣飾,應當也是出自大族。還真是打瞌睡就來送枕頭!這一趟東宮之行,真是來對了! 這位公子,有何事?rdquo;劉氏微笑著開口。 對、對不起。rdquo;顧行云紅著臉拱手道歉,是小生認錯了人。rdquo; 趙倩然一聽這話,臉色已經有些垮下。難不成又是一個拜倒在趙怡然石榴裙下的男子嗎?趙倩然心中的妒火,熊熊燒了起來。 第73章 不做王妃做花魁(二十) 行云!rdquo;遠處, 傳來同窗的喊聲, 顧行云不好意思地朝著劉氏和趙倩然作了個揖,匆忙轉身離去。 劉氏看著顧行云的背影,口中喃喃自語:行云hellip;hellip;行云流水饒素箋,倒是個好名字。rdquo;說著,她便抬頭看向女兒,試探地問:倩然, 你眼光比我好, 你覺得這書生, 是何來歷?rdquo; 趙倩然了然無趣的勾了勾嘴角, 管他是誰, 他既然心儀那人,就說明與她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不管是何來歷, 能夠進得東宮,想來也不是什么無名之輩。rdquo;趙倩然敷衍地回道。 趙倩然的話, 劉氏十分贊同, 心中更是覺得那個叫行云的年輕人是個合適的女婿對象。說不定, 方才他認錯人,其實也是故意的呢。劉氏看著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 心里越發覺得自己的計劃十分妙。 我瞧著hellip;hellip;那書生, 倒有幾分你父親年輕時候的風采。也不知道有沒有婚配。rdquo;就算婚配了,也有的是法子。劉氏暗示地看著自己女兒,她當年可是在金榜之下第一眼瞧到趙晨光,便決定要嫁給此人了, 女兒比自己可聰明多了,但是婚姻大事,還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趙倩然多聰慧一人,一聽母親的話,立即就明白她的意思,頓時厭煩地皺了皺眉。 他婚不婚配,與我何干。rdquo;趙倩然挽著母親的手,扯開話題,走吧,我們還是趕緊去宴會吧。rdquo; 太子壽辰,陛下又專門下旨,讓三品以上官員帶著嫡女參加,這選妃的意味實在太過明顯,但凡家中有適齡嫡女的,全都精心裝扮,前往東宮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