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老太太當年生孩子的時候是沒有什么計劃生育政策的,想生幾個生幾個隨便老百姓自己決定,她一連生了兩個女兒才得來了葛有為這么個獨苗苗,自然是想著要開枝散葉多生幾個孫子的,誰成想等到兒子長大成人娶妻生子的時候,郭嘉早已經開始控制人口計劃生育了,兒媳婦要是一舉得男也就罷了,偏偏生下來的是個丫頭。 這往日頭胎是丫頭也沒什么,接著生唄,總能生出兒子來的,可偏偏政策變了,不管男孩女孩都只能生一個了,這只能生一個,自家豈不是要絕后了,自己以后到了地底下有什么面目去見老葛家的列祖列宗,怎么跟自家的死老頭子交待,他死的時候就因為沒看到孫輩不肯閉眼呢。 老太太琢磨了又琢磨,想出個招來,在大孫女快一歲能走能站的時候抱孩子出去遛彎,然后,等晚上回來的時候孩子就沒了。 葛家又是哭又是鬧又是去派出所報警,孩子奶奶哭的數度昏厥為了自個兒把孩子弄丟了捶胸頓足傷心不已,80年代那個時候國內還沒有后來那么密布的監控探頭,雖然郭嘉一直在嚴厲打擊人口拐賣這方面的犯罪行為,但是受限于客觀環境,孩子走失這種案子,多的是石沉大海杳無音訊的,運氣好的話,幾年十幾年后又或者幾十年后,還能一家人再次團聚,運氣差的,可能丟了也就丟了,一輩子也都找不到了,是生是死,全看各人造化。 久別重逢能被傳為美談,也是因為稀少罷了,若是總能重逢也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葛家很是鬧了幾場,后來時間長了也仿佛就認了命了,四年后,葛天寶出生了,這個來之不易的孩子給這個沉郁了很久的家庭重新帶來了歡聲笑語,一家人忙著照顧新生的男嬰,似乎已經忘了這個家里曾經有過一個雙眼皮大眼睛笑起來像小太陽的可愛女孩子。 葛天寶在一家人的精心照顧下長大,受盡寵愛,乃是個十足十的心肝寶貝疙瘩蛋。 而那頭曾經名為葛倩倩的小姑娘則是去了一百多公里以外的一戶無法生育的農家,改名為馬玲玲,在養父母的疼愛下長大了,幼時那些關于家人的記憶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越發模糊,早已被每日的鄉村生活所取代。 旁人都以為孩子是被人抱走了,可能早已經被拐賣到哪個交通不便的山坳坳里,或是離家很遠的偏遠地方,所以警察那邊才會一直沒有好消息傳來。 可實際上呢? 葛倩倩乃是被自己親奶奶親自抱給了別人! 什么帶著孩子出門一個不注意沒看見被人抱走之類的不過是騙人的把戲而已,甚至于回家之后又是哭天搶地又是去派出所報案也不過是怕惹人懷疑事情敗露故意惺惺作態罷了。 老太太之所以繞了這么一大圈就是為了要給后面的孫子騰地方,不然孫女占著家里獨生女的名額,便是后頭有了孫子想生也生不下來,為了給老葛家傳宗接代香火傳承也算是無所不用其極了,沒把孫女溺死反而給找了對良善的養父母大概算是她作為親奶奶對這個孩子的最后一點慈悲心了。 原主知道這個事嗎? 最初是不知道的,她一直知道婆婆想要孫子,這也正常,周圍人都是這樣想的,就是她自己,看到女兒也未嘗沒有點遺憾,可也萬萬沒有想過孩子會被奶奶給弄丟送人。 不設防的馬春月就這樣弄丟了自己十月懷胎的女兒。 也許是母女之間真有什么心電感應,也許是婆媳間天生的不對付亦或是老婆婆反常的心虛退讓反而引起了懷疑,最終還是被原主看出了端倪知道了事情真相,可那時候距離孩子被送人已經大半年了,說不定早都忘了親生父母什么樣子了,人家好不容易養熟的孩子哪里肯輕易還回來。 始作俑者的老婆婆一哭二鬧三上吊死活不吐口說出孩子的送養地址,各種哭訴不容易不得已,兩個大姑姐自是偏幫著自家老娘不停幫著解釋說好話,就連娘家爹媽知道了,跟親家大吵一架之后,也仿佛被說服了似的,抹著淚讓自己女兒以后好好過日子先生個兒子是正經等孩子大了可以再去認回來當親戚走動以后日子好過了多幫扶一把就是。 幾乎所有人都站在了原主的對立面,沒一個人跟她站在一條戰線上的,就連丈夫葛有為也是副左右為難愁眉苦臉的樣子,一看到老婆哭就想起丟了的女兒可憐看老娘哭又想起自己沒兒子斷了香火被人恥笑,左右搖擺沒個決斷。 原主鬧來鬧去吵到最后也還是沒把孩子給接回來,不僅沒接回來,半點有用的信息也沒打探出來,打那之后老婆婆對于這個事更加警惕了,生怕被媳婦知道了地址要去使壞,連跟親閨女都沒吐口說出孩子到底去哪兒了,一直瞞得死死的的,等到大孫子都要上大學了,自個兒快進棺材了才松了口,可能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吧,到了最后倒是流露出些后悔心疼的意思來。 可傷害早已造成,這個時候再說這些除了能讓自己心里舒坦點還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等馬春月終于鼓足勇氣前去找女兒的時候她已經輟學打工好幾年在跟鄰村的小伙子談婚論嫁了。 對于這對突然冒出來的親生父母,馬玲玲不可能還有什么孺慕之情,沒有破口大罵心懷怨恨已經是人家養父母教育的好了,雖然養父母馬福貴都是農村人物質條件不能比,但也給了養女獨一無二的一份寵愛以及自己所能給予的最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