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節
一口棗泥糕:“太甜了?!?/br> 一口鯉魚:“太腥了?!?/br> 一口餑餑,表情更差:“沒熟?!?/br> 隨著弘暉一口一句,殿中面色發白的秀女越來越多,然而在他看來卻不值不提,力所不能卻偏偏要做精細菜是自不量力,這般天氣偏偏做重油油炸爆炒顯然心思不細,清淡無味則是只求無過,皇后這個位子可不是只求無過就能坐得穩的,一番試吃下來,最后竟是只余一盅龍井竹蓀、一盤雞絲黃瓜、一碟香酥蘋果,而其中又只有一味出自滿軍旗秀女之手—— 看著玉盅旁清秀的覺爾察·明溪幾字,弘暉抬頭看向下方的粉衣女子,揚起了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如此,甚合朕意?!?/br> 第160章 大結局倒計時六 皇后人選未定時前朝后宮著急忙慌得很, 人選定了呢,也依舊繼續鬧騰著—— 宮中萬事皆有規制,皇子成婚是個什么標準,親王受封是個什么標準, 公主下嫁是個什么標準, 后妃晉升是個什么標準……乃至你吃一口菜都要看看合不合規矩,更別說他們主子爺皇上要娶皇后了!禮部翻來翻去, 前頭世祖爺和圣祖爺可都在紫禁城里娶的皇后, 可按當時之例! 禮部想省事, 不知道新上任的主子爺是個什么心思,按著您爺爺您祖爺爺的例子辦,至少不出錯吧?然在選秀中沒撈上什么好,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卻不樂意就這么順當當的揭過了去—— “您這話我可不敢茍同了, 前頭世祖爺圣祖爺是個什么情況,眼下又是什么情況, 世祖爺那會兒咱們大清將將入關,漢人們總是瞧不上咱們,總覺得咱們是關外來的土匪,這才有了那般盛大規制的婚禮儀,為的就是叫那些人看看咱們滿人可不是什么不講規矩的野人,再者,當時世祖爺的皇后可是蒙古親王之女, 撇開同是文皇后的親侄女,還是世祖爺的嫡親表妹不說, 可不也是為了安撫蒙古?” “圣祖爺那兒更是不用說, 圣祖爺幼齡登基四輔臣把持朝政多有專斷,大婚可不是為了親政?若不是文皇后叫仁孝皇后入主坤寧, 怎得文忠公支持,又如何擒鰲拜滅三藩有了后頭的盛世之景?如此這般,又如何能跟眼下一樣?” 禮部和內務府又不是死的,聽了這話自然是不樂意—— 你們嘴皮子上下一翻倒是輕松,合著不叫你們擔著就真真說話不腰疼了?話里話外的指著照例竟是還高了?太上皇太后可還沒行呢!更別說眼下里要大婚的這位明擺著自己個兒的頂頭上司了,愛新覺羅家的爺們兒向來都是你讓我今天不痛快,爺就叫你一輩子再痛快不起來的主兒,甭說這是按著舊例來,就是要逾越,誰還能說個不是? 禮部內務府領頭的的互看一眼,哪還不知道這些老貨是因為沒給自己家搶上皇后的位子心里憋屈著,只怕這新皇后勢頭一起以后家里有個什么惦記都塞不下人站不住腳跟,說白了也就只能趁著主子爺說議章程這會兒叫嚷叫嚷,真叫上頭知曉了可不又慫了,說起話來自是不客氣。 “老大人這話本官是不敢茍同,甭管世祖爺圣祖爺那會兒是因著哪般的原因定下的章程,既是有了章程就沒有違了老祖宗例的理由,不然往外了說,可不叫老百姓看著咱們主子爺大婚,竟是還分出了個三六九等?” “正是這么個理兒,主子爺登基大典剛過正是萬民歸心之時,且如今遠不比世祖圣祖初年之時天下初定百廢待興,天佑我大清之盛世,竟是帝后大婚要減例,這是什么個道理?這可是咱們從大清門迎進來的第三位主子娘娘,正該好好cao辦才是,老大人可別是自己個兒有什么私心,竟是叫主子爺委屈著吧?” 得!吵來吵去也沒個定論,讓老爺子定吧! 前朝的事情好解決,胤禛是個最重規矩的,規矩是如何就是如何,既是有定例自是大手一揮照著來,至于不平的那些人該如何,也被他一揮手扔給了弘暉:萬事幫著cao心好了當然是能省下不少麻煩,卻也容易把人搞廢了,前不見廢太子多么出類拔萃的人,在紫禁城里頭圈了幾十年成了什么模樣兒,圈養著的是豬放養的才是鷹吶! 胤禛樂得當甩手掌柜,看著自家兒子天天忙得前腳跟貼著后腳跟,難得的迎來了人生中的清閑日子,已經退休成太后的舒蘭卻仍是忙得不得空—— 兒子要大婚了,紫禁城里頭終于要迎進新的女主人了,可是這快要迎進也還沒真的迎進,是以上上下下還是少不了她打點的,再有,這皇后進來了跟著其他妃嬪就不遠了,老爺子又不是崩了,選秀留了牌子的也得再挑挑,總不能偌大的后宮里頭就一個皇后杵著,那還六宮之主個什么勁兒? 另外一邊呢,既然這東西六宮都要進人了,作為公公的胤禛再在宮里待著便有些別扭了,得,那就移居圓明園吧! 主子一張嘴,奴才們跑斷腿。 又是大婚又是冊封妃嬪又是太上皇太后要移居圓明園,哪樣都不是能押著的事兒,內務府禮部都快瘋了,恨不得一個人拆成三個用才好—— 禮部一家家的跑著宣紙都要跑斷腿,弘暉并沒有冊封太多人,瓜爾佳和西林覺羅家的封了妃另再隨意點了幾個貴人也就完了,都走到了這么一步大家也不是個傻子,這兩家的再指著給了宗室哪家人家心里也膈應,心里敬畏點的呢,這是太上皇太后曾經看上了做皇后預備役的,誰知道主子爺怎么想的,心里大膽點的呢,合著你主子爺不要就塞給我了唄?橫豎都不會有個好結果,白白耽誤了姑娘家家一生不說,還結了兩家這么姻親滿天下的仇,還不如塞巴塞巴收到紫禁城里算了,皆大歡喜! 妃子是要比皇后早入宮的,到時候皇后大婚冊封還得跪在旁邊迎著,說起來也憋屈,原本就是差不離的轉眼間竟是主子娘娘和奴才了,誰心里頭痛快?禮部官員前腳剛一進門,后腳就被拉著打聽皇后的嫁妝聘禮如何如何,直叫前腳剛從皇后娘家出來被囑咐了一耳朵的禮部官員面上帶著笑,心里罵著娘。 內務府也沒好到哪里去,皇上皇后后妃的禮服朝冠,不同位份的鋪宮,六宮里頭得收拾出來,也沒個準話說那些個太嬪啥的是不是一起去圓明園,那壽康宮也得收拾收拾,圓明園也得提前著人過去,長久沒人住的屋子要先熏起來,內務府總管掐著手算著……六宮里頭要安排人,壽康宮里也得安排幾個,太上皇太后去圓明園還要帶走一批,得,又多了個事兒,包衣旗下家的趕緊送人進來吧!這回小選免不了了! 一時之間,紫禁城里頭忙了個雞飛狗跳,舒蘭雖說是不用自己動手,好歹還得caocao心,一邊叫人將用慣了的東西收攏收攏準備抬到圓明園去,一邊還要看看大婚后給皇后后妃的東西,另一邊呢還得看看這用慣了的人哪些帶著走哪些留在紫禁城看屋子,一時倒還真的看起來忙忙碌碌,另外兩位愛新覺羅家的爺可就真的是閑得大眼瞪小眼了。 帝后大婚已經是前朝最大的事了,這事兒一定,誰也不會沒眼色的在這個時候給皇上找事兒,自是太平安生得很,自家阿媽額娘說來也是因著自己去了圓明園,趕著這段時間,弘暉當然要多在跟前侍奉,一中年大爺和即將奔新婚的年輕大小伙除了朝政也實在沒什么說的,還好景嫻和弘晙在一旁跟著湊趣—— “大哥,以后你可得好好對大嫂,我看著額娘像是可滿意了,咱們家可不興寵妾滅妻……哎呀,你又打我!” 景嫻看著弘晙那副擠眉弄眼的樣子就不得勁兒,很是白了他一眼“大哥向來是最知道分寸的,還用得著你說,只要你以后不這般,額娘怕就要謝天謝地了?!?/br> 弘晙難得的有點不好意思,“說什么呢!” 這下胤禛和弘暉倒是有些稀奇了,自家的混小子自家才知道有多混,從小就掏蛋打鳥惡作劇沒消停過,一路從雍王府到紫禁城哪哪兒都有這小子的劣跡,就是被老爺子當面挑破的時候也是哽著脖子面不紅心不跳的,眼下卻因著景嫻一句打趣臉紅上了?不打量不知道,一仔細打量還真是——這小子也差不多快到可以納福晉的年紀了! 兩雙眼睛又同時一轉:得,公主也要開始找額駙了! 胤禛弘暉父子倆算是給自己找到事兒干了,八旗適齡的姑娘小子的資料一疊疊往案臺上遞,叫一向不動如風的龍鳳胎坐不住了—— 弘晙:天啊大哥,弟弟知道你不防著我了,也沒必要全往家室好了挑吧,這樣吳扎庫氏那點子家底子可怎么樣才上得了您的臺面??!您倒是防著我給看點門戶低些的呀! 景嫻:口胡!誰樂意在京城里待著,京城里頭好些的八旗早成婚了,不好的都差到沒眼看了,跟京城這些人來來往往打了兩輩子交道了,這輩子說什么都不能耗在這些個家長里短上了,皇阿瑪皇兄,說好的公主撫蒙古呢! 龍鳳胎頭一回覺得同命相連,又說不出個什么,只能天天著急忙慌的圍著父兄打轉,時間一溜兒,還沒等他們琢磨出個好法子得償所愿,自家大哥大婚的日子到了—— 帝后大婚不是個輕松活,準確說,當從大清門迎進來的皇后,不是個輕松活。 子時不到就得被人叫起身,沐浴上妝一通折騰還不能用膳不能喝水,最多就是用點糕餅墊吧墊吧,別弄出大婚皇后暈了的笑話,可一天不喝水就用點干巴巴的糕也是有得受,胡亂吃兩口就差不多要升鳳輿了,當個福晉皇子還要來府上迎一迎,當皇后誰敢叫皇上來迎?得,自己走吧! 皇后的儀仗可不是直接從娘家到紫禁城的,帝后大婚是國之大事,可得在北京城里劃個之字讓百姓們都瞻仰下皇室喜氣才趕著寅時進乾清門,別以為當皇后就不用跨火盆跨馬鞍,只是地方特殊點,火盆放在乾清宮殿內,馬鞍在坤寧宮門檻,進了坤寧宮入了洞房才算是終于跟皇上接了頭。 甭管地位多高,大婚總是值得高興又帶著點緊張的,挑起喜帕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再趁著周遭喜氣連連的氛圍,哪怕吃到嘴里的餑餑還是生的,也莫名的感覺泛起了甜。 “生不生呀!” 覺爾察氏猶自臉紅,弘暉多活一世也沒走過大婚這一遭,只感覺今天格外的熱心臟跳得格外的快,新婚夫婦正是小鹿亂撞的時候,卻突然聽到窗外響起清脆的一嗓子—— 這個臭小子! 弘暉瞅了瞅嘴角,就知道這小子安生了這么些日子肚子里肯定憋著壞,只怕新婚妻子羞出氣來,轉頭剛想要說上什么,卻只見趁著一室紅光的覺爾察氏雙頰越發紅潤,大大的眼睛此時像極了一輪彎彎的明月,同是清脆的應了一聲,“生!” 且不論眼前的福晉太太嬤嬤如何更上一層樓的渲染的喜氣,也不說外頭的弘晙如何被景嫻捏著耳朵小聲叫嚷著跑遠,甚至連龍鳳蠟燭燃燒的嗶啵聲都像是慢慢遠去了,弘暉覺得整個世界在這一刻仿佛安靜了下來,只剩下眼前這一雙帶著笑意的彎彎明月,熠熠生輝。 原來大婚,竟是這樣的感覺嗎? 第161章 大結局倒計時終 同一時刻, 紫禁城另一處同樣有一對夫妻也在說著話。 大婚的事了了,圓明園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喝完媳婦茶再將宮務交托給皇后,忙活了大半輩子的舒蘭便可算是真正要清閑下來了, 忙的時候沒工夫琢磨的東西, 閑下來卻有了想頭,在舒蘭看來, 當愛新覺羅家爺們兒的皇后, 也算是攤上了個倒霉催的活兒。 孰不見前頭幾位皇后, 章皇帝的皇后一個出身尊榮卻被母子倆拿來較勁,連皇后規制要用的金器都成了廢后的由頭,白白成了犧牲品,另一個呢倒算是享了圣祖爺的福, 可順治朝卻也死死的被孝獻皇后壓在腳底下,戰戰兢兢半輩子生怕重蹈了自己姑姑的覆轍。 圣祖朝的皇后也沒什么好說的, 仁孝皇后倒是跟老爺子年少夫妻,感情深厚,卻也不知道真的是老爺子克妻還是哪般,才二十歲就去了,唯一留下的兒子倒是被封為太子大半輩子榮寵,卻終究犯了帝王忌諱,兩廢兩立竟是還不忘把去了多年的皇后扒拉出來溜溜, 張口是夢到仁孝皇后復立太子,誰又不知道是拉出來當靶子呢?愛新覺羅家的爺們兒向來如此, 愛欲讓你上天, 恨么,下了地獄再多踩幾腳都尤嫌不夠。 剩下兩個皇后就不用說了, 都是臨死之前的榮耀,再就是德妃……舒蘭心里忍不住膈應了一下,又腦子一轉想起了上半輩子的自己,和這輩子大相徑庭的經歷,半晌才吐出一口濁氣。 “爺,你說暉兒與覺爾察氏相處得如何了?” 舒蘭倒也沒異想天開的去想什么一生一世一雙人,別說紫禁城里容不得,前朝看著后宮眼睛都要綠了的勛貴大臣容不得,胤禛容不得,就是她自己也是不愿的,這并不是什么惡婆婆心栗作祟,看不得自家兒媳婦過痛快日子,只是皇帝的后宮不僅僅是家事,也是國事,三年一次選秀不按著規矩來又沒說得過去的由頭就是不尊祖制,被彈劾!六宮獨寵便是煙視媚行,若是獨寵的是皇后,雨露均沾都不知,皇家香火如何傳承?被彈劾! 有著章皇帝的例子在前頭,愛新覺羅家可不興再出一個情種了,何況想想當年孝獻皇后,獨寵又如何?兒子好好的去了,自己年紀輕輕的也撒手人寰了,活的時候花團錦簇死了也算一了百了,只可憐董鄂家的姑娘多少年都跟著不被皇家待見,所以這獨寵啊,其實往往背負得更多的總是女人。 若是弘暉不是皇帝,小倆口怎么過都是他們關上門來自家的事,可是天家無小事,既成帝王家很多事就由不得自己了,前朝后宮要平衡,皇家的香火血脈要延續,滿蒙漢三旗也要考慮,于是帝王的后宮自然不會是尋常的后院,而是縮小版的前朝,同樣彌漫著硝煙和戰火。 孩子不磨不成材,一個榮親王掩蓋了章皇帝其他所有孩子的光芒,生也好死也好多少是磨礪了康熙,再有著鰲拜三藩西藏準格爾,便是幼子也被一路磨成了明君;或許是自己的經歷太慘痛,康熙倒是對除了太子以外的所有兒子都一碗水端得平,有心的繼續蹦跶,沒心的也沒養得心大了,一場九龍奪嫡,足夠胤禛成長了,就是仿佛長在象牙塔里的弘暉,也有二世為人的記憶鞭策著……若是后宮一家獨大,養出來的肯定不是狼,而是豬,只有自己掙來的謀來的,才能讓他真正坐穩這個江山。 后宮雖不能獨大,舒蘭的私心卻希望覺爾察氏能夠好過些,不管是出于上輩子一生落寞,對身為皇后的不易感同身受,還是私心希望弘暉能不用前朝后宮面對的總是勾心斗角,一方面希望她是個好妻子,另一方面又希望她會是個好皇后,舒蘭心中輕嘆一聲,亂花漸欲迷人眼,弘暉又是不是能夠當好一個皇帝,又當好一個丈夫,一個阿瑪呢?為母之心,總不愿自家兒子僅有九五之尊,卻最終仍是孤家寡人。 愛新覺羅家的爺們兒啊…… 舒蘭心中思緒萬千,一下想到前世的自己臨終前滿心蒼涼,一下想到自己十三歲被賜婚為四阿哥福晉入了紫禁城里那個小院子,被挑起蓋頭臉還沒長開的樣子,一下想到年僅八歲的弘暉在自己懷里咽了氣,一下想到弘暉跪在自己面前說要那個位子,一下想到覺爾察氏聽弘暉說甚合朕意時閃著光亮的眸子……畢竟是自己選的,大約是會好的吧? 胤禛原本是拿著本書靠在床頭隨手翻上幾頁,陡然聽到舒蘭這么一句問話,竟是差點將書抖落到自己臉上—— 洞房花燭夜,這還能如何? 甭說這是那小子自己挑的皇后,又不是上趕著尋仇,哪有什么新婚夜相處不好的,就是真的處了不喜歡,只要不是那覺爾察氏腦子不好干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依著弘暉的性子又能出什么大褶子? 老小老小,年紀大了想頭反而是更多了,胤禛心念一轉就知道自家妻子怕是不知道神游到哪里去了,不免覺得有些哦好笑,“你啊,聰明了一輩子,臨到這麻煩事兒全了了,剛要過上好日子,怎么的竟是鉆了牛角尖了?”說著又嘿的一聲,“這新婚夜能如何,你嫁給爺的時候難道不知道?” “說什么呢,老不正經?!?/br> 舒蘭再是穩重,也沒經過弘暉娶妻這一遭,想著自家兒子上輩子突然夭折,再想到眼下里竟是娶妻成人了,心下難免有些波動,這才拉拉雜雜想了一大堆,被胤禛這么一打岔,不由得臉上一紅,杏眼一瞪—— “您倒還記得那時候呢?我還記得我領了賜婚的旨意之后,額娘就見天的跟我耳提面命的說宮里規矩大,咱們家里頭本是簡單,這一遭進了宮也不知道好還是不好,一方面怕自己端不住累了您,一方面又聽您身旁已經有了得意人伺候,心里多少也些難過,如此進宮的時候心里可是慌得很,折騰了一天又累又困心里又著慌,您挑了蓋頭也不見臉上有什么喜色,我這心里頭就更是沒底了,如今您倒是拿來說笑了?!?/br> “我怎么就臉上不見有什么喜色了?” 舒蘭一向是個最正經不過的,胤禛倒沒想到這么一說竟是惹來了這些話,心中不由得越發覺得好笑,眼中卻是染著笑意。 “我進了喜房就見你小小一團坐在那里,還想著費揚古也是武將怎么女兒瞧起來如此文弱?喝合巹酒的時候更是不得了,你那指尖抖啊抖的,就怕你把酒給抖落了,挑喜帕的時候你倒是抬頭看了我一眼,然后還沒等我說什么頭又飛快的垂下去了,我瞧著那霞披壓得都怕把你那細脖子也壓折了,說起來可不是你自己個兒羞的,這會兒倒是怪起我來了?” “這么些年過去了,可不由得您怎么說便怎么說?按我說,要不是我這些年給您鞍前馬后的還算叫您滿意,您這會兒肯定不是這么說了?!?/br> “我這一句話竟是惹了你這么一筐子話來了?!?/br> 胤禛臉上笑意更重,這會若是有旁人瞧著怕是眼睛珠子都能掉地下,這還是把咱們罵哭,十天半個月臉上沒個笑影的雍正爺么? “大婚的時候我心里頭也慌著呢,前頭看著大哥三哥有了福晉,明明還是一樣的阿哥所,瞧著卻是什么都不一樣了,皇阿瑪是沒時間顧著咱們的,額娘又……我心里也想有個知冷知熱的人,得了皇阿瑪下旨心里頭自是歡喜的,只是我好歹也是個皇子,總不能得了福晉又跟個二傻子一樣天天笑呵呵生怕別人不知道我歡喜吧?我也讓蘇培盛找了好些女兒家應當喜歡的東西送到那拉府上,竟想著叫你知道我也是歡喜的呢,可不單單只因著是皇命,怎么眼下里叫你說得竟成了個沒良心的?” 舒蘭這輩子其實過得很好。 大兒子保住了,多來的龍鳳胎雖然調皮卻孝順,丈夫還是一模一樣的人,卻處出了全然不同的感情,如今身子明明還好卻舍得把得來不易的皇位傳給兒子,正當壯年卻愿意與自己種花養老,這樣的日子是她從來沒想到,或者說是想都不曾去想過的,而眼下里,她卻實實在在的擁有了。 看著胤禛顯然不平嘴一張一合,顯然要話癆個沒完的模樣兒,舒蘭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個滿是大紅的晚上,他臉上雖無太多笑意,口中也無甚溫言軟語,卻灼灼看著自己的神情,如今雖然眼角眉梢已有風霜,而眼神卻似乎比當年更為明亮了。 舒蘭眼里也同樣染上了深深的笑意,“我卻是不管的,就算是我看岔了,您也得好好補償我?!?/br> 隨著胤禛帶笑允諾的聲音,夜漸漸深了,屋中的燭火漸暗,讓人不覺憶起多年前那對大紅龍鳳燭,只是當年紅燭下的,僅是皆對未來包涵迷茫和憧憬,卻被一紙明黃栓在了一起,頂著四阿哥四福晉名頭的兩個陌生人,而如今燭火下的,卻是歷經半生已然走進了心里最深處的心上人。 這一世,也不算白白重來了吧。 第162章 重生之景嫻番外 她是大清尊貴的固倫公主愛新覺羅景嫻, 也是烏拉那拉家最不幸的女兒烏拉那拉景嫻。 遙想那說不清是真是假的冷宮生活,和后來突然重來變成壽終正寢的皇太后生涯,似乎已經都在記憶中變得模糊了,唯一還記得的是她在姑爸爸臨去之前, 她哭著俯倒在床邊說若有來世只愿成為姑爸爸的女兒, 再多孝順一生…不過一句飽含遺憾卻實在無用的話,誰能想得到, 當她再睜開眼竟是成了真! 看著自己rou包包的小手, 和被突然懸空抱起來的感覺, 景嫻有些沒回過神,等她被抱著一一穿過無一不精致大氣的房屋,才慢慢的被勾起了深藏在了記憶里的畫面,恍若跟她未出閣時到姑爸爸府上拜見的景象重合了起來, 只是那時候的姑爸爸沒了弘暉阿哥已久,面上雖是慈和雙眼中卻透不出一絲生氣, 記憶不由自主的飄遠,等她被乳母請福晉安的聲音回過神時,看到眼前熟悉卻年輕煥發著生機的面容,不由自主的笑出了聲,她笑,面前的女子也跟著笑彎了眼。 乳母慣是會看眼色,自是馬上跟著奉承, “到底是母女相連, 格格看到福晉這才是第一次笑呢, 長大必是又孝順又有福的呢!” 年輕女子一把將她抱起, 小心的護在懷里一圈圈在房里走著,一邊問著乳母小格格吃得好不好, 睡得香不香,景嫻人還太小了睜眼睜久了便有著霧蒙蒙,只知道朝舒蘭的方向看, 舒蘭知道小孩子都喜歡亮晶晶的東西,見自家閨女眼兒都不錯的往上瞧著自己,便以為她中意頭上戴的頭飾,抱著又是一陣笑呵呵—— “額娘的乖女兒,等你長大了,額娘便給你準備滿滿的一百二十臺嫁妝,叫你一年換著帶都不重樣!” 說著像是感覺到裙擺被扯了一下,低頭一看又慢慢蹲下身,將她舉到一個三四歲大的小男孩眼前,“這是你大哥,等你留發了你大哥也開府有俸祿了,以后瞧上什么喜歡的便叫你大哥去買,若是你大哥不聽額娘便來教訓你大哥?!?/br> “額娘有了小meimei都不疼暉兒了…” 小男孩扁了扁嘴, 看著景嫻黑溜溜的眼珠子卻又挺了挺小胸脯,“阿瑪說男子漢不能跟女人較真,大哥一定會保護你的,就像保護額娘一樣!” 暉兒?弘暉? 景嫻被晃得有些暈乎乎的,剛想睡過去卻被這個名字震得一激靈,腦海里不由得又浮現出那許久之前談及弘暉仍舊止不住哀傷的臉,努力的睜大眼睛看著面前虎頭虎腦的小男孩,景嫻在心里努力點了點頭: 這輩子我也會好好保護你的,絕對不讓你重蹈覆轍,變成玉碟里那個一筆帶過的名字。 康熙四十三年是無比緊張的一年,不光是因為朝堂上奪嫡越演越烈,還因為這是她記憶里弘暉夭折的年份,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總覺得自家額娘也從開年以來變得格外的緊張,無論大哥去哪里都要事無巨細的安排好人跟著,哪怕是用過膳要就寢了,夜里也要去看上兩三回才能放得下心,是母子相連還是自家額娘也是重生的? 景嫻并不敢去賭那個萬一,更不想打破現在這種皇家少有的溫馨生活,仍舊眼珠子不錯一下的盯著后院,雖然她曾是后宮斗爭的犧牲品,卻終歸是管了兩輩子東西六宮的中宮皇后,又怎么會懼怕一介王府后院的側福晉,只是她還小能用的人不多,即便她得寵顯然和弘晙成了這雍王府里的小霸王,卻也不能被人瞧出將手伸進了自家阿瑪的后院。 后來,果不其然就被自家額娘給抓了包,看著自家額娘一改往日里得溫和模樣,猛的一拍桌子開始訓話,她和弘晙一個比一個頭壓得低,再是平時伶牙俐齒這會也憋不出一句話,而一旁的阿瑪顯然也是知道內由的,卻偏生不多說什么,只由得自家福晉撒火,那時起,她突然意識到,自家額娘或許早就運籌帷幄將一切算好了,無論是她和弘晙恍若小孩子般的折騰,還是后院中其他人的反應,甚至是阿瑪的心思,每一點都算無遺漏,也許手段并不高明,但卻看盡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