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節
他終于轉頭,對上首這位太后說:“額涅, 步軍統領衙門的提督不知道是不是誤會了什么,今日召了好多禁軍在園子外?!?/br> 他邊說話邊仔細觀察太后的神色, 見她果然略略露出一絲得意在眸子里, 于是接著道:“朕叫納蘭提督到一邊的書室來吧?!?/br> 太后緩緩道:“這算叫起么?” “算吧?!标脤幷f,“朕確實找他有事?!?/br> 太后道:“可以啊,這是你的事?!?/br> 她今天一直是一臉不屑, 在禧太嬪面前毫無掩飾,撇了頭說:“你又不是沒有人傳話,你叫國軒來不就是了?!?/br> 國軒便是納蘭氏那位提督的名字,是太后的幼弟。 皇帝傳話過去,很快納蘭國軒便在“九州清晏”的外面報名求見,而且說,不僅要面見皇帝,也要有話和太后匯報。 太后一皺眉:“真是,好好的一天,也不讓人消停?!?/br> 扭頭吩咐說:“你們折子戲照唱,隔著遠,又是自己人,僅年輕的嬪妃們到屏風后避一避就行了?!?/br> 昝寧跟著太后,到了前頭,恰見納蘭國軒帶著幾個人候著,令他心驚的是,這幾個人抓著李貴的胳膊,宛然押解似的。 “這是干什么?不認得養心殿總管?”昝寧厲聲道,“放開!” 納蘭國軒看到太后在,昂然有底氣,先不疾不徐給太后和皇帝請了安,然后才說:“太后,皇上,奴才要請治這個太監的罪!” “胡鬧吧?”昝寧內心緊張,但故意嗤笑著掩飾,“他一個內監,何罪之有?莫不成剛剛出去傳朕的旨意就有罪了?國軒,你這是問朕的罪呢?” “奴才不敢?!奔{蘭國軒很鎮定,悄然看了太后一眼,又說,“內監傳旨當然無罪,但是打著傳旨的名義仗勢欺人,乃至激起兵變,只怕就不是無罪了?!?/br> 而太后同時悠悠然補刀:“喲,皇帝要悄悄地傳什么旨???” 昝寧說:“太后,朕沒有‘悄悄’,剛剛彈劾張莘和的折子是想給太后過目的,額涅說不要看。事情緊急,朕又不想耽誤了太后太嬪做壽的喜事,所以想讓李貴傳軍機處的人到值廬來談事?!?/br> 他緊跟著冷哼一聲,扭頭道:“敢問提督,如果不是離宮門口不肯放人,李貴好好地回紫禁城了,他又需要仗什么勢?欺什么人?” 皇帝的辭鋒犀利,納蘭提督是個粗人,一時就答不上話了,求助地看了太后一眼。 太后救場道:“好了,他是不是奉旨一會兒再說。國軒你剛說什么?激起兵變?”她夸張地睜大了眼睛:“區區一個內監,怎么會有激起兵變的手段?!” 納蘭國軒于是又如魚得水了:“可不是仗勢欺人叫人發急!沒有御賞印鈐的劄子,卻非要出門,奴才的人說這手續不對,偏生不聽,問奴才的人是不是要抗旨造反?本來嘛,去年的補餉今年還不到,而且說內庫的錢都搬到清江口去了,真正是打了水漂全無指望了,大家餓著肚子站崗,靠一肚子怨氣充饑呢,再聽這樣狐假虎威的話,誰受得了???” 昝寧已然明白了他們的套路:這些現在的事、以往的事一并發作在這會兒,就是故意要給自己的一個難堪。 他只能先幫李貴脫罪:“朕不是鈐印了劄子么?難道皇帝之寶也不算數?李貴若不是有要緊的急事,也斷不至于和你們爭執,這種事情,各退一步也就罷了。先松開李貴,讓他去紫禁城傳旨吧?!?/br> 沒料到這層上那納蘭提督卻很頭鐵,一口頂上來:“皇上,這園子是您親口說撥給太后住的,所以奴才只認太后的御賞印,不認其他印信。何況李貴所言所行,即便奴才可以‘退一步’不計較,那奴才那上萬的手下也個個都能‘退一步’不計較?即便是奴才,也不敢做此保證——那些旗下大爺兵油子們,搶了他的錢比殺了他阿瑪額涅還可恨!” “納蘭國軒,你又是仗了誰的勢?敢這么著跟朕說話?!”昝寧大怒,“把李貴放開!今日若激出兵變,典守者不能辭其責,朕首先拿你這個管事管人的提督問罪!” 太后弛然笑道:“皇帝的火氣太大了吧?現在禁軍出這樣激憤的言語,首要難道不是安撫禁軍?” 昝寧看了她一眼,回眸對納蘭國軒道:“這事交給你辦。你去安撫禁軍中鬧騰的人,說黃河的水災平息后,等海關的關稅到了,就先給禁軍補餉?!?/br> 納蘭國軒問:“那么,下半年太后圣壽,又用哪里的款子呢?” 這句話把昝寧問愣了,而太后自然借機一聲冷哼:“不必了,我還指望他孝順?!” 昝寧深恨她這落井下石的性子,只能說:“太后的壽自然也是要做的,想來太后也能體諒?,F在先讓李貴去傳旨吧?!?/br> 太后瞥了養子一眼,卻對納蘭國軒道:“既然激起了兵變,自然你這做長官的首先去想法子消弭。法子任你想,咱們聽你的,橫豎橫,這兒可不能弄出馬嵬驛那樣的兵變來?!?/br> 納蘭國軒居然笑道:“哈哈,大家伙兒沒的楊貴妃可以殺,但是首罪的人總要問責?!?/br> 太后輕蔑地看了一眼李貴:“他還能當楊國忠不成?頂天是個高力士!既然指著你消弭事端,自然什么法子都許你用,這個太監犯過,皇帝自然會割愛?!?/br> 原來針對的是李貴! 昝寧恨得牙癢。不錯,李貴是他絕對忠心的親信,是他母親撥給他使用的,打小兒就跟著他,而且聰明不外露,朝野中的大小事他都清楚,在自己犯急犯渾的時候也只有他敢直諫。當然,就如邱德山一樣,在權力身邊久了,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勢力和人手的,宮禁中奴婢里他一言九鼎,平日內言外達都靠他,自然讓太后記恨。 “李貴沒錯,朕不能割這個愛!” 太后道:“他沒錯,就把他丟給禁軍們說理去吧?!?/br> “皇額涅!”昝寧道,“把羊往虎口送,叫‘說理’?” 太后冷笑:“那你親自去彈壓唄。國家艱難了這些年,都快見到曙光了,不意出你這么一個昏君??!” 她環顧四周,終于撕破了臉:“國軒,不用多廢話了。當務之急,先平息禁軍的鼓噪,對他們說,內監擅權擅專、假傳圣旨,是死罪。太后會給他們一個公道。我連邱德山都沒有舍不得,自然不會舍不得一個蟲蟻下賤的太監!直接把這個太監送到園子門口,叫被他欺侮了的禁軍拿板子打他一頓,然后送到內務府去問罪?!?/br> 昝寧抗聲道:“這是亂命!太后,李貴是養心殿總管,和邱德山一樣是三品的頂戴,一個沒品沒級的禁軍可以打他?更別說他也一把年紀,經得起非刑的亂棍?!” 太后毫不留情,甚至連理都懶得說,徑直道:“國軒,那就先下我的懿旨劄子:李貴違拗我的懿旨,妄圖擅出園子,還與禁軍口角激起兵變,罪無可綰,即先革去總管,讓禁軍出口氣后,發內務府審理處置!” “朕不同意!” 太后從懷里取出個碧綠色的小荷包,又從荷包里取出枚田黃石的小印璽,幽幽說:“這是先帝賞賜給我的‘御賞’印,遺詔上說得明明白白,遇有大事,可以‘御賞’決?;实圻@是打算抗先帝的遺命?你有沒有膽子對著天下說,你不同意先帝遺訓,要把我這個嫡母關到冷宮去?!” 她勃然變色,眼睛瞪得又大又圓,惜乎年老皮膚下垂,眼眸像兩個倒垂的三角形,黑烏珠少,白眼球多,眼瞼抽搐,嘴角抽搐,看著瘆人。 昝寧其實自小怕她,不覺就說不出話來,手里顫抖,渾身冰冷,唯一能做的是上前拉住了李貴的袖子,不讓納蘭國軒的人把他帶到門口那群禁軍的狼口里去。 然而此刻已經不僅是太后的威嚴,形勢也擺在了面前。納蘭國軒擺明了就是不奉詔、不聽命,唯太后一人的馬首是瞻。 內言不出,外言不入,她先占定了先機,朝中大臣即便知道一切情形,只怕至少已經是明天的事了。這波詭云譎的政局,彈劾張莘和的大片文章一觸即發,禁軍的嘩變一觸即發!他哪還有明天??! 千算萬算,疏忽了一步,以為要贏了,卻不料太后那不問世事的頹勢是做出來的假象!而她立定的腳步是她的尊貴身份、嫡母地位、外戚權勢和先帝顧命! 他畢竟還是太天真、太好哄了!和在朝堂中、后宮里血雨腥風幾十年的太后比起來,手段太嫩了! 這是犟著不松手,然而心里已經慢慢明白:暫時的情勢已經是這樣了,這會子他別想翻盤。但是,一撒手,李貴性命堪憂,他是李貴唯一的一根稻草,他得抓著李貴! 第165章 但是昝寧隨即聽到李貴沙啞的聲音:“萬歲爺……撒手吧?!?/br> “李……李貴……”昝寧含著淚, 死死地把他的衣袖捏出無數的褶子,“朕定當護著你!” “萬歲爺……”李貴含著淚,臉上的褶子一根一根掛著, “奴才年紀大了,不足惜?!?/br> 他那雙眼睛好像會說話, 但太多言語含在目光里, 昝寧覺得讀不清他到底要說點什么。 李貴微微地嘆息, 又淡淡地笑:“萬歲爺,問罪就問罪吧,總要有人替這個罪的。是奴才, 強過……” 強過皇帝這時候認不清形勢, 非要和一群早就包藏禍心的人硬頂。 太后已經拿“馬嵬驛兵變”來舉例了,同樣是禁軍,同樣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 同樣還不敢做出最過分的事,但擎等著皇帝犟著來激怒他們。 那么多的兵, 真鬧出什么犯上作亂的幺蛾子來, 即便事后殺幾個人又能彌補什么?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撒手吧, 萬歲爺!”李貴最后一次說,并且親自開始掙扎, “奴才凈身前啊,聽老家的老人們說:‘忍一句, 息一怒;饒一著, 贏一步?!潘銈€啥喲?” 他的意思很堅決了,昝寧怔怔地撒開手。 納蘭國軒帶來的人立刻毫不留情把李貴往門上押,轉過小道的彎折, 越過一叢灌木,就看不見人影子了。 昝寧覺得眼睛里模糊,心里頹喪而餒然。李貴讓他忍,意思是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不能在這會兒不顧情勢鬧出禍患。 他轉過頭,瞥了太后一眼,才說:“太后,李貴這是欲加之罪。兒子覺得,還是不可過分了?!?/br> 太后冷笑道:“欲加之罪?他大概在你身邊弄鬼弄慣了,也就你還把他當個好人罷。你身邊這些人啊,是該好好理一理了——各色的都有,是吧?!” “皇額涅!” 太后瞇縫著眼睛:小皇帝不是沒腦子的人,自打親政以來,一步步把他養心殿的人替換干凈,她一點安插不進去,好容易安插進一個宜芳,卻又被收服了,反間計給皇后吃了好大一個虧。也正是因為這點,這次和禮親王爭勢,她閉目塞聽,也吃了好些暗虧,邱德山被殺了,皇后被廢了,她自己也差點被天下人的口水淹死,要不是臨時有拿侄女皇后做替死鬼的智慧和勇氣,要不是禁軍這頭還死死地抓在自己人手上,只怕她能被皇帝吃干抹凈! 更擔憂的還是那件事——已經被人喊出來了,只怕皇帝早就起疑了,她再不早些動手,死死鉗制住這個小皇帝,他就要先動手了。到時候自己不占理,再給他一擺布,只怕也要落得個《打龍袍》中劉太后的結果。 所以么,人狠才能立于天下,仁慈不過擱在外表給人看看。 她施施然轉身:“皇帝回去看戲吧。今日是禧太嬪的七十大壽,咱也不能讓天下人笑話?!?/br> “太后……”昝寧立在原地,終于發了一句求情的話,“到此為止吧。李貴確實是奉我的旨,我也確實只想了解清楚彈劾張莘和的事?!?/br> 太后步子頓了頓,背著皇帝,眼睛瞇了瞇。 宮里皇帝有他的勢力,得剝除干凈;朝中他的勢力更甚,她作為一個太后要能夠重新掌權訓政,決不能讓張莘和這樣的清流重臣安然地為皇帝說話。甚至,若她想要廢帝,得把朝廷里一撥勢力全部拔得干凈。張莘和自然是首一個要開刀的人。 于是,她泠然一笑:“先看戲吧,別弄得禧太嬪七十大壽都過不舒坦,說出去又是你的不孝!” 昝寧哪有心情看戲!太后、麗妃她們越是樂陶陶的,他心里越是擔心。稍坐了片刻,他就起身“方便”去了,然后叫過他信任的一個很會說話的小太監,在安置“官房”的空屋子里低聲說:“吉安,趕緊!叫幾個豹尾班的侍衛和護衛,到進來的門上去看看李總管的情況怎么樣了?!?/br> 見那小太監慌張的模樣,又道:“別亂了陣腳!誰問起來就說是朕的口諭,別慫,別怕!多陪點好話,也要挑明這是皇上的意思??傊?,無論如何別弄到對面炸鍋,但也要先保住人的平安?!?/br> 那小太監定了定神,把皇帝的話重復了一遍,心里又咀嚼了一遍,點點頭說:“奴才明白了,李總管遭難,奴才是他的徒弟,無論如何要為他盡一把力?!?/br> 他出了圍房,看見李夕月絞著一塊手絹正焦急地等著。 “萬歲爺……”她左右看看,壓低聲音,“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李總管呢?” 昝寧只覺得鼻子發酸,深吸了一口氣平靜下自己的心態,也壓低聲音說:“出事了。但你穩住,尤其不能在這會兒顯山露水的。最好……”他也左右看看,希望找個地方把她藏起來??墒聦嵣献约阂仓肋@是自己騙自己——這離宮地方,藏一個宮女不是擎等著讓她被捉著錯處? 李夕月像是明白他要說什么,毅然道:“笑話了,要出事,我還能離著你?”又決然說:“我可不怕什么?!?/br> 伸手握了握昝寧的手,對他笑了笑:“您可是咱們的皇上!” 昝寧苦笑,很想告訴她,自古以來命運最多舛的莫過于皇室,被殺掉的皇帝只怕不比自然死亡的少。 但怕嚇到她,所以點點頭說:“是的,反正你莫怕,我會盡力護著你?!?/br> 回到宴桌上,他無心聽戲,也無心用膳,面前擺著酒卮,里頭是明晃晃的酒水,他握著杯子,反復地轉動,抿著嘴只看著臺上的熱鬧。 少頃,他看見納蘭國軒押著他的小太監吉安遠遠地來了,心立刻揪了起來。 這位提督在門口張了張,大概因為皇帝的年輕嬪妃們也在,便沒有進來,和太后身邊新任用的總管太監說了兩句,便就離開了。 太后那位新總管太監一路小碎步上了宴臺,刻意沒有壓低聲音,而是斜瞥了昝寧一眼,就大聲說:“老佛爺,剛剛門上捉住個養心殿的小太監,說是奉了口諭要瞧瞧門上的情況。提督大人覺得內監亂跑亂逛實在太不成話,交過來請老佛爺處置?!?/br> 太后瞥了那小太監一眼,銳利的眼神又看了看昝寧,冷笑道:“不錯,自打皇后降了位分,這宮里是越來越沒有規矩了!” 昝寧說:“是兒子讓他出去看看的?!?/br> 太后根本不理他:“皇帝今日也好生奇怪,好好的太嬪過個壽,你的事兒可真是多!你若管不住這些下人,少不得我來cao心了?!?/br> 揚聲道:“拖下去打!” 皇帝“呼”地站起身:“怎么的,朕的口諭如今也不作數了?” 太后眼瞼抽搐,卻恍若沒有看到皇帝的發作一般,拍著桌子厲喝:“我的話你們都聽不到了么?!” 馬上幾個人上來勸昝寧:“萬歲爺,您息怒,太后發火了,您快坐下別惹她老人家生氣了?!睅缀跏怯舶阉麎褐讼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