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庶難從命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103
書迷正在閱讀:[西游]猴子,乖乖 完結+番外、網球王子-我是越前龍馬、我的女友三千歲 完結+番外、[綜]做夠99次炮灰即可召喚湯姆蘇、[綜英美]與反派互換身體后、她想姬我 完結+番外、影后超護食[娛樂圈]、霍總別給我打錢了、頂級流量又撞臉了[娛樂圈]、說好的白手起家呢[重生]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太子太傅在,大臣們覺得自己好幸福,不用揣測皇帝的意思,因為會有人問出來,皇帝自會告訴他們,但是太子太傅身體不好,并不是每日都來上早朝,一個月也不過來這么幾天,也就只有這幾天他們是輕松的,其他時候都要針對皇帝說的每個句話仔細思考,細細斟酌皇帝話中的真正意思。 皇帝似乎也習慣太子太傅站出來詢問了,因此臉色不變,回答道:“朕和此次科舉的主副考官商談,覺得這份作答都很好,無法決斷出誰是狀元,因此拿來和眾卿家一同商量,爾等也說說你們的意見?!?/br> 只是說說意見,并不代表會采用他們的意見,皇帝的語氣明擺著就是這個意思。 皇帝年紀大了,在這個皇位上的時間越長就越獨斷,總覺得他是一國之君,最大的那個,不需要考量別人的想法,因此總會做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或是又氣又恨的決定。 比如一下子剝奪了南宮洪仁的兵權,毫不讓人有心理準備,也不怕南宮洪仁心生怨恨。 要說皇帝這個決定很笨,倒也不是,起碼他的獨斷讓夏晉少了一個威脅,他們和皇帝一樣,也不怕南宮洪仁功高蓋主了。 不過這個做法倒也算不上是聰明的行為,雖是升了南宮洪仁的官,但是畢竟南宮洪仁沒有做錯什么,他一回來,皇帝就剝奪了兵權,對外說不過去,起碼大家都知道南宮洪仁受委屈了,不僅是他們會這樣想,對南宮洪仁死心塌地的士兵也會這樣想。 以往的皇帝遇上將士威望甚高有功高蓋主之嫌的時候,盡管心中忌憚但是也不敢擅自行動,唯有這個皇帝是特殊的,竟是幾句話就把兵權拿回來了,也不怕南宮洪仁抱怨或是士兵不滿,也虧得是南宮洪仁沒有謀反之心,這件事才沒有引發內戰。 若是單看南宮洪仁的反應,不考慮其他因素,不得不說,皇帝這樣做卻是一勞永逸的辦法,不用擔心南宮洪仁重兵在手,心生反心。 但是問題又來了,皇帝把兵權拿回來,現在該怎么處理這熱手的兵權呢,畢竟現在邊境有太多不可預測的因素可能爆發戰爭,總要有人帶兵鎮守的,皇帝剛拿回兵權,大伙都在猜皇帝勢必會排出皇族到邊境震懾士兵,于是心中紛紛猜想,是太子還是二皇子?亦或是可能性有點低的安王? 安王是皇帝同胞親弟弟,皇帝登基后,封了親弟弟為王爺,封號“安”,取平平安安之意,又給了國內富裕廣闊的封地,雖然這些年來皇帝疑心漸重,對兒子們不信任,還隱隱透露出對安王的擔憂,但是畢竟是親弟弟,或許相比其他人,皇帝更愿意相信親弟弟呢,因此,安王到底還是入了每個人的猜測之中。 這個話題扯遠了,現在皇帝想和大臣們討論的是誰是狀元,因此有些臣子想到那方向也不過是短短的一小段時間,他們很快就回過神來,專心聽其他人對狀元是誰有什么想法。 丞相出列道:“兩份作答皆是優秀之作,不知是誰人寫了這兩個卷子?”大臣們是人精,個個都是精明的,否則也不會在朝堂上屹立不倒,丞相是百官之首,更是人精中的人精,他不先說他覺得哪個更好,而是向皇帝打探作這兩份卷子的考生是哪兩個人。 “這兩個人……”皇帝頓了頓,挑起大臣們的好奇之心才接著道,“你們應該也是不陌生 的,一個是兵部尚書南宮大人的兒子,第一份卷子就是他作的,另一個則是文武皆很出色的周 武恒?!?/br> 大臣們的臉色變了,不禁看向南宮洪仁,眼里既有欽羨又有不知名的神色。 那不知名的神色其實是納悶南宮洪仁如此正直的人怎么會出了個這么會拍馬屁的兒子,要知道,那兩份卷子寫得好都是極度會拍馬屁的,這是多厚的臉皮才能若無其事地把這些想法寫在紙上?竟是把百姓一再貶低,而高高抬起皇上。 不過想到南宮洪仁長年在邊境鎮守,兒子都留在京城,他們也覺得這其實挺正常的了,畢竟不是南宮洪仁看著長大、親自教養的,個性不像他也不奇怪。 丞相在謝氏的壽辰上路過面,自是見過南宮洪仁的三個兒子的,他很清楚來參加殿試的只有最大的嫡子和排行第三的庶子,以他對南宮洪仁這兩個兒子的了解,他幾乎是沒有猶豫便稱贊道:“南宮大人的大兒子果然有才?!?/br> “不,丞相說錯了,第一份考卷不是南宮大人的大兒子所做的,是他的三兒子,南宮祁作的?!被实鄄⒎枪室庹`導丞相,他只是一時沒想起南宮家來參加殿試有兩個人,這不能怪他,主副考官選出來的十份優秀考卷中,并沒有南宮洪仁大兒子的名字,因此他就完全忘了有這回事了。 三兒子南宮祁?! 丞相和太子大驚,不禁看向彼此。 南宮祁,他們都有印象,而且這印象還不是好印象。 謝氏壽辰當日,南宮祁故意落了太子的面子,丞相還當南宮祁和南宮洪仁個性一樣,不喜奉承他人,卻沒想到南宮祁不是不喜歡或是不會奉承人,而是根本看不上太子!瞧,南宮祁拍皇上的馬屁拍得多好,簡直就差把皇上說成是神了,可這奉承還不讓人覺得過了,其中的技巧可不是三言兩語說得過去的,他竟是錯看了他。 太子的臉色變了變,雖很快恢復冷靜,可心中卻憋了一口悶氣。他就知道,那天看見南宮祁像刺猬一樣伸出滿身的刺面對他,他就知道南宮祁是故意針對他的!只不知南宮祁是哪里不喜他,竟不怕得罪儲君。 85、超常發揮 皇帝不滿大臣們的沉默,繃著臉道:“好了,你要問的,朕都告訴你們了,你們可以說說你們對這兩份卷子的看法了吧?”而最先被他視為目標的就是還站出列的丞相,“丞相有才,肯定能辨識,你便說說你的意見?!?/br> 哪份卷子的內容更好?皇帝問的是這個問題,但是在得知這兩份卷子是哪兩個人所作和現在要選出的是狀元,大臣們的注意力就放在他們更希望誰是狀元,就連丞相也不例外。 南宮祁明著針對太子,丞相和太子是一條船的,自然不能提上一個狀元和他們一方作對,因此更愿意讓毫無根基的周武恒當狀元,而且也明擺著是周武恒的作答更勝一籌,但是重點是,皇帝聽了他的意見是會考慮他的意見還是會逆道而行? 為官多年,丞相有自信,覺得皇帝多少會顧及一下他的意見,本想說實話,但是略抬頭正想說話的時候,看見皇帝堅定的神色,心一抖,便改了主意。 “臣……臣覺得南宮公子的作答更好,他的作答……”丞相只說南宮祁所作卷子哪里優秀,卻沒有說周武恒作的內容優秀,也沒有用兩人的作答進行比較,少了一點說服力。 不過他只是想表達他的意思,他“想”讓南宮祁當狀元,意思傳達到皇帝心上,這就夠了,何況他本來就不是真的希望南宮祁為狀元,而且明著是周武恒的文章更優秀,兩者一比較,南宮祁就遜色了。 皇帝點點頭,不說好也不說不好,又點了下一位,下一位不是別人,正是太子。 “太子覺得如何?” “臣……”在朝堂之上只有君和臣沒有父子,因此太子自稱臣,“臣覺得周武恒的作答更為優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