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崔鉉沉默了片刻,輕輕點頭:“我明白了。別忘了以前我對你說過的話,往后無論何事,若你自己不便,需要的話,記得找我,我會幫你做任何事,包括殺人,任何你想讓他死的人?!?/br> 他一字一句,語氣充滿了誠摯,卻又充滿陰冷。 非常奇怪,如此矛盾的兩種感覺在這句話里從他口中說出,顯得卻是那么的自然。 他說完,轉身便去,上了馬,將她給的包袱挎在背上,縱馬很快疾馳而去。 菩珠目送他漸漸變小的身影,轉身登車,繼續上路。 她乘坐的公車是由四匹上等的河曲馬所駕。河曲馬溫順穩靜,持久耐勞,非常適合長距離的挽車之用,在軍隊中也被用作載重的馬匹。每到一驛,視情況更換。 她享受到了帝國公車的最高待遇,便是藩王受召入京,乘坐的公車也不過如此。 皇朝立國至今,只有一次超越這種等級的例外,當時安排六駕,便是多年之前金熹大長公主出塞和親的那一次。 從靖關到京都,以日行三百里計,也要大半個月。欽使想早些到,好趕上太皇太后的大壽之慶,菩珠也想早些到,二人目標一致,一拍即合,遂曉行夜宿趕路,不但提早抵達,比起前世走這段行程所用的日子,也縮短了幾日。 他們將從京都西的永樂門進,因為想要趕在今天入城,到的時候,天已經快要黑了,也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當車馬冒雨終于來到皇城的西門,卻發現城門已經關閉。 平日城門戌時關閉,今日離戌時還有一刻,欽使差人去喚門,那人回來,哭喪著臉說,因太皇太后大壽將近,為保證大慶之日全城安全,三天前起,城門便提早半個時辰關閉。 “你沒報上咱家的名字,說奉旨接菩家小淑女回了?” 這欽使是大宦官,平日在宮中地位頗高。 “小的說了公公您的名號,那些軍漢非但不聽,還說沈將軍下過嚴令,天黑后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擅自放入,要公公您親自上去受檢呢!還說昨夜,長公主府的世子回城晚了也照樣攔在外頭!” 欽使勃然大怒,但聽到“沈將軍”三字,卻又敢怒不敢言。 這所謂的“沈將軍”名叫沈旸,不過二十七八歲,便做了南司十二軍的將軍,主皇城防衛之責,是如今京都里屈指可數的當紅權勢人物。 他也是內府令沈皋的侄兒。沈皋便是如今宮中宦官的頭目,也是這欽使的上司。 欽使深知沈皋在宮中的地位,說是皇帝身邊最寵信的人也不為過。 有那樣一位叔父,自己又年紀輕輕便官居高位,沈旸的氣焰一向壓人,何況現在又拿了這樣的令箭,欽使也不敢發怒,想了下,忍氣吞聲,讓菩珠在車里等待片刻,自己下了車,親自去往城門koujiao涉。 雨越下越大,落在馬車車廂的棚頂上,發出窸窸窣窣不絕于耳的敲擊之聲。 每年的這個時節,京都的天氣總是陰沉多雨。記得前世到的那日,也是個雨水天,但因為是白天,順利入了城,倒是沒遇到這樣的阻攔。 菩珠微微開窗,望向前方的城頭。 暗沉的天空,淅瀝的雨水,城頭一排垛墻延伸出去,望不到邊,一切都是濕漉漉的。 風大了,她收回目光,正要閉窗防止雨水斜飄入內,看見就在距離她不遠的路旁的一片空地上,還冒雨站了一撥看起來似乎剛到不久,也在等待入城的人。 他們帶著十幾匹馬,菩珠一開始以為是隊馬販,但再看,就知道自己錯了。 驅馬的是七八個裝束像是來自邊郡的雜卒,當中另有一男子,雖是一身尋常布衣,但卻身材高大,肩背格外挺直,雜在人中,隱然一種劍藏鞘中之感。 這人側對菩珠,稍有些距離,天又快黑,加上下雨,光線昏暗,菩珠也沒看清他的臉,只覺是個中年人,但兩鬢卻已斑白。 雨水很快將人淋濕,他近旁的人紛紛以手遮雨,焦急低聲抱怨,獨他依然面向城門,狂風斜雨,他的身影一動不動。 方才看到這個中年人的側影之時,菩珠便覺眼熟。 雨也隨風很快變大,這人似乎愛惜他身邊牽著的那兩匹額頭生有白色彎月紋的馬,脫了自己身上的外衣,披在其中一匹馬的背上。 近旁一個雜卒見狀,忙也跟著脫了衣服,仿他樣子披在了另匹馬上。 衣服本就濕了,根本無法為馬擋雨,男子不顧自己發間雨水滴落,抹去馬額上的一片雨水,抬頭再次看向城門,眉頭微皺。 就在他抬頭的這一瞬間,菩珠心跳倏然加快,是砰砰砰的那種激動的跳。 這輩子剛看到前世丈夫李承煜……不不,即便是李玄度出現在自己面前的時候,她的心跳都沒這么劇烈過。 是姜毅! 居然是他! 雖然前世她也只在自己小的時候曾見過他,但他的臉容和身形,她至今沒有忘記。 眼前的這個中年男子,比她幼時印象里的那個威武戰神看起來要滄桑許多,連鬢發都白了,但她依然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 她不知他怎會在這個時間也出現在這里。 她根本就不知道,原來他也曾在這個時候來過京都! 但很快,她想起來了。 為作太皇太后大壽之用,總管天下馬場的太廄,從年初起就命令各地獻駿入京。 帝國那三個位于邊郡的馬場,在幾個月的時間里,先后陸續獻了幾次的駿馬,除了路上因為水土不服或者照料不周或病或死的,最后大約到了將近千匹。其中的上郡馬場,還單獨送來了一雙白眉寶馬,據說是汗血寶馬的后代,極其神駿。 本來也就只是一雙寶馬而已,前世之所以能被菩珠記住,是因為大壽那日,姜氏親自選定了這一雙馬,用作她從蓬萊宮起駕至長安宮接受百官朝賀的鳳車之駕。 菩珠以前只聽人說,那雙寶馬來自上郡馬場,但從沒人提過,是誰護送寶馬入的京,她也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現在她才知道,原來就是姜毅本人! 菩珠起先感到很意外,但再一想,又明白了。 據說姜毅對他的姑母姜氏十分尊敬,姜氏今年已經七十歲了,他為賀姜氏之壽,親自送寶馬入京,這并不難理解。哪怕根據前世來看,他似乎只將寶馬送到,隨后便回了上郡,并沒有參與賀壽。 一個送馬之人而已。但這是心意,心意到了,想必他自己也就心安了。 透過車窗,菩珠看著昔日大將軍平陽侯的側影。 雨水還在不停地從他斑白的鬢發間滲出,沿著那張堅毅的面容滾落下來。 她迅速推開車門,命人將車中備著的用來防備路上大雨斜滲入窗的油布送去給他,為寶馬遮雨。 隨行望了眼那一行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人馬,莫名其妙,但還是遵命,奔了過去,將油布遞上。 菩珠見姜毅略一遲疑,回頭望了自己這邊一眼,隨即接過,覆在那兩匹寶馬的背上。 她關上了窗,不再看了,很快,她聽到一道聲音從車窗外傳入。 姜毅護好這兩匹他平時照顧極是周到的寶馬后,邁步踏著地上積水來到車畔,恭聲道:“多謝足下慷慨賜物,姜毅不勝感激。足下可否留個名,待我將馬匹交給太廄的人,便將東西送回,原物奉還?!?/br> 菩珠壓下自己激動的心跳,隔著窗用平靜的聲音回答:“我姓菩,方上月被朝廷追封為昭文公的菩公便是我的祖父。我小的時候,曾有幸見過您的面,方才認了出來,想著您可能有所需,這才貿然叫人送了過去。我幼時曾聽家父談及大將軍的威名,家父說他出使西域之時,還曾得過大將軍的護送。侄女感恩,至今在心。今日在此遇到,如見父伯之面,是我之幸,不敢當您如此謝意。況且也非貴重之物,您用完,隨意處置了便是,不必特意送來還我了?!?/br> 窗外靜默了下去。菩珠悄悄透過車窗縫隙看了出去,見姜毅立在雨中,視線望著自己這邊,神色顯得很詫異,仿佛還沒回過神來。 她的心比方才還要激動。 沒想到,來到京都的第一天,還沒進城,在城門之外,竟然就遇到了可以說是她這輩子最渴望得到的一個人!不但遇到,還讓她順利地和他搭上了話,給他留了一個至少不會是壞的印象! 原本因這壞天氣,加上趕路疲乏,心情有些沉悶,而現在,她瞬間就又恢復了精神! 這是否是一個吉兆,預示著她這輩子的人生將會心想事成,圓圓滿滿? 第22章 前方傳來城門開啟的聲音。 欽使終于回來了, 隨從緊緊跟在他的后頭,幫他撐傘擋雨。他陰沉著臉,顯然交涉雖然成功, 但過程應該不是很愉快。 他小心地避著路上的淤泥和水坑, 終于回到車前, 皺眉低頭看了看自己腳上已沾上泥水的靴,低低地罵了一句狗仗人勢, 隨即命人跟著自己準備入城, 一腳踩上擺地上的小馬扎, 一邊要上他的車,忽然這時, 看到了雨中還站在一旁的姜毅, 腳步一定。 姜毅離開京都被貶到邊郡馬場, 已經六七年了。 六七年的時間,說長不長, 說短也不算短。似這兩年, 那些剛入南司的年輕士兵,包括這永樂門的一群守衛,提起前南司將軍姜毅, 自然人人知曉,但人若真的站在他們面前,卻不一定能認得出來。 這欽使卻不一樣。 他在皇宮里已經行走十幾年了,姜毅當年聲名何等顯赫, 他怎么可能沒見過?突然見他現身在了這里,雖衣著與平民無二, 面容沾染風霜,兩鬢更是早早白發, 但依然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大吃一驚,一時竟忘了腳,一個勾絆,后面的人也來不及扶,只聽他“哎呦”一聲,“啪嘰”一下,人就摔倒在了地上,頓時滿身泥水,慘不忍睹。 隨從慌忙來扶,欽使卻還坐在泥水地上,失聲道:“大將軍?你何時回的京!咱家宋長生!當年大將軍得勝歸來,先帝賜賞,還是咱家跟著一道送過去的!” 姜毅對這個宦官略有印象,朝他點了點頭,正要開口糾正他對自己的稱呼,這時他的身后一名副手忍耐不住,高聲問前方那幾個正在開城門的守衛:“都等了這許久!太廄的人到底還來不來,有無消息?” 天子腳下守衛,怎瞧得上這幾個從邊郡遠道風塵仆仆趕馬而來的雜兵,譏笑道:“這也叫久?告訴你,前兩日膠東郡送貢禮的人,可是等了整整一夜,天亮才進去的!等不住就別等,怎么來的怎么回!” 副手脾氣火爆,若不是怕給姜毅惹事,當場就要沖上去干架了。對面幾個守衛卻不依不饒,見他怒目圓睜,激道:“怎的,你不服?不服就來!不來便是婦人!”說完哈哈大笑。 南司早年聽命于姜毅時,上下紀律嚴明,怎可能出現如此的場景? 欽使宋長生是親眼看著南司十二衛這兩年變得驕橫欺人,看了眼姜毅,嘆一口氣,又低低地罵了句狗仗人勢,自己也被人從地上扶了起來,狼狽地擦著滿身污泥。 姜毅已經走了回去,壓住副手的肩,朝他搖了搖頭,回首望了眼城門,沉吟了下,道:“天黑了,雨看著一時也停不了,人恐怕不會這么快來。我在這里再等等,你們先帶著馬回驛置,等我消息吧!” “還是我留下來等!” “我留下!” 眾人雖個個淋成了落湯雞,但紛紛開口,爭著要在這里等。 姜毅道:“你們不識太廄的人,也不知他們的規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留下等,你們先回去!” “牧監令不走,我們便也跟著等!” 眾人異口同聲,大聲道。 “什么人吵吵鬧鬧?當這里是鬧市?” 突然這時,城門里傳出一道呵斥之聲。 這聲音…… 菩珠就算再死個十次活過來,也是不會忘記的。 就是前世那個后來和上陽長公主狼狽為jian伙同謀逆逼死了李承煜,也害得自己從馬背上摔下來折斷脖子送了命的狗東西! 坐在車里的菩珠目光充滿厭惡,透過車門的縫隙,看著前方出現的那道身影。 沈旸高鼻深目,臉容消瘦,膚色帶了點病態般的蒼白,此刻面色陰沉,未披雨蓑,頭上只戴著一頂雨笠,手中握著馬鞭,停馬在了城門之下,盯著外頭的那撥人馬。 太皇太后大壽將至,沈旸最近經常親自巡邏城門,西門衛令見他來了,忙上到馬前,稟道:“回將軍,是邊郡馬場來的,說是送貢馬,太廄的人沒來,他們就和我們吵吵嚷嚷,沒想到驚到了將軍,小的這就趕他們走!” 衛令稟完,轉身就吆喝手下去趕人。 沈旸望了眼外頭站在雨簾里的那道身影,遲疑了下。 “等等!是哪個馬場來的?” “說是上郡馬場?!?/br> 沈旸又望了一眼對方,忽然從馬背上翻身而下,足靴踏著泥濘,朝對面快步走去,臉上也露出欣喜之色,道:“原來竟是姜大將軍!大將軍何時來的京都?竟也不差人告訴我一聲!莫非是和我見外了?” 姜毅望著走來的沈旸,自己昔日手下的副將,微微一笑,道:“沈將軍勿客氣。姜毅早不是大將軍了,牧監令而已。這回逢太皇太后大壽,接到上命,送寶馬入京。這兩匹馬金貴,平時都是我自己在照料,路途遙遠,怕路上出差池,所以自己送了過來,求個放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