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梅超風忽然想起:“師父立誓不離桃花島,怎能到這里來?只因如此,我和賊漢子盜了他的《九陰真經》,他才只有干生氣,不能出島追趕。我可莫被人混騙了?!?/br> 黃蓉見她遲疑,左足一點,躍起丈余,在半空連轉兩個圈子,凌空揮掌,向梅超風當頭擊到,正是“落英神劍掌”中的一招“江城飛花”,叫道:“這一招我爹爹教過你的,你還沒忘記罷?” 梅超風聽到她空中轉身的風聲,哪里還有半點疑心,舉手輕輕格開,叫道:“師妹,有話好說,師父呢?”黃蓉落下身子,順手一扯,已把郭靖拉了過來。 原來黃蓉便是桃花島島主黃藥師的獨生愛女。她母親于生她之時適逢一事,心力交瘁,以致難產而死。黃藥師又已將所有弟子逐出島去,島上就是他父女二人相依為命。 黃藥師有“東邪”之號,行事怪僻,常說世上禮法規矩都是狗屁,對女兒又愛逾性命,自然從不稍加管束,以致把這個女兒慣得驕縱異常。她人雖聰明,學武卻不肯專心,父親所精的甚么陰陽五行、算經術數,她竟是樣樣要學,加以年齡尚幼,是以盡管父親是一代宗主,武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她卻只不過是初窺桃花島武學的門徑而已。 這天她在島上游玩,來到父親囚禁敵人的山洞門口,寂寞之中,和那人說起話來。談了半天,但覺那人言語有趣之極,以后時時去找他說話解悶,不久便給黃藥師知道了,狠狠責備了一頓。 黃蓉從沒給父親這般嚴厲的責罵過,心中氣苦,刁蠻脾氣發作,竟乘了小船逃出桃花島,自憐無人愛惜,便刻意扮成個貧苦少年,四處浪蕩,心中其實是在跟父親斗氣:“你既不愛我,我便做個天下最可憐的小叫化罷了!” 不料才出門沒多久便遇到了獨孤逸,各種刁難只是使性子撒氣罷了,誰知那獨孤逸倒是渾不在意,兩人言談投機,又對她關懷備至,她正凄苦寂寞,蒙獨孤逸如此坦誠相待,自是心中感激,只是在臨安黃蓉再次氣急出走后,又在張家口再遇到獨孤逸,深感緣分深切,一路走來,兩人結為知交。 黃蓉曾聽父親詳細說起陳玄風、梅超風的往事,因此知道梅超風的閨名,至于“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兩句,是她桃花島試劍亭中的一副對聯,其中包含著黃藥師的兩門得意武功,凡桃花島弟子是沒有人不知的。 她自知武功遠不是梅超風的敵手,是以謊稱父親到來。梅超風果然在一嚇之下放了郭靖。 梅超風心想:“師父竟然到此,不知他要如何處死我?”想起黃藥師生性之酷、手段之辣,不禁臉如土色,全身簌簌而抖,似乎見到黃藥師臉色嚴峻,已站在身前,不由得全身酸軟,似已武功全失,伏在地下,顫聲道:“弟子罪該萬死,只求師父可憐弟子雙目已盲,半身殘廢,從寬賜死。弟子對不起您老人家,當真是豬狗不如?!?/br> 想到黃藥師以往對待自己的恩義,突然間一番懼怕之心變作了滿腔慚愧之意,說道:“不,師父不必從寬處死,你罰我越嚴越好?!?/br> 郭靖每次和她相遇,總是見她猶如兇神惡煞一般,縱然大敵當前,在懸崖之上落入重圍,仍是行若無事,然而一聽黃蓉提起她爹爹,竟然嚇成這個樣子,心中大感奇怪。黃蓉暗暗好笑,拉住獨孤逸的手,向墻外指了指。獨孤逸手按在郭靖的肩頭,示意快走,三人正想躍墻逃出,突然身后一聲清嘯,一人長笑而來,手搖折扇,笑道:“兩位姑娘,咱們又遇到了?!?/br> 作者有話要說: 有時候,心動也就是一瞬間~~ 或許就是那月色下的你,過于美麗 第20章 王府之夜冤家聚首2 獨孤逸和黃蓉見來人是歐陽克,知他武功了得,雖獨孤逸可在他手下過個一招半式,但全憑借著寶劍鋒利,既給他見到了,那可難以脫身,黃蓉當即轉頭對梅超風道:“梅師姊,爹爹最肯聽我的話,待會我替你求情。你先立幾件功勞,爹爹必能饒你?!?/br> 梅超風道:“立甚么功?”黃蓉道:“有壞人要欺侮我,我假裝敵不過,你便給我打發了。爹爹一會就來,見到你幫我,必定喜歡?!泵烦L聽小師妹肯為她向爹爹求情,登時精神大振。 說話之間,歐陽克也已帶了四名姬妾來到眼前。黃蓉拉了獨孤逸躲向梅超風身后,只待她與歐陽克動上了手,便即乘機溜走。 歐陽克見梅超風坐在地下,披頭散發,全身黑黝黝的一團,哪把她放在心上,折扇輕揮,徑行上前來拿獨孤逸和黃蓉,突然間勁風襲胸,忽見地下那婆子伸手抓來,這一抓勁勢之凌厲實是生平未遇,大駭之下,忙伸扇往她腕骨擊去,同時急躍閃避,只聽得嗤,喀喇,啊啊啊啊數聲連響。歐陽克衣襟撕下了一大片,扇子折為兩截,四名姬妾倒在地下。 他一眼看去,四女盡數斃命,每人天靈蓋上中了一抓,頭頂鮮血和腦漿從五個指孔中涌出。敵人出手之快速狠毒,真是罕見罕聞。 歐陽克驚怒交集,眼見這婆子坐著不動,似乎半身不遂,怯意登減,當即展開家傳的“神駝雪山掌”,身形飄忽,出掌進攻。梅超風十指尖利,每一抓出,都挾著嗤嗤勁風,歐陽克怎敢欺近身去?黃蓉拉了獨孤逸正待要走,忽聽身后哇哇狂吼,侯通海雙拳打來。 黃蓉身子略偏,侯通海眼見即可打到她肩頭,正自大喜,總算腦筋還不算鈍得到家,猛地想起她身穿軟猬甲利器,大叫一聲,雙拳急縮,拍拍兩響,剛好打在自己額頭的三個rou瘤之上,只痛得哇哇大叫,哪里還有余裕變招去拉她頭發?片刻之間,沙通天、梁子翁、彭連虎諸人先后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