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如果只求渡過旱災的話,能撐三個月?!?/br> 只求渡過旱災的話,那就是只提供稀飯,只能勉強不餓死罷了。 朝廷對于云明旱災早有準備,可為了避免百姓們得知消息引起恐慌,也沒有敢大張旗鼓地儲存糧食。三個月時間,也算不短,朝廷大可趁現在這個時間,繼續存糧,然后運往云明。 但是這樣做并不是最妥當的方法,至少在初玉塵眼中看來,只是這樣全靠朝廷,朝廷也會勉強。 糧食并非是在朝廷手中,而都是在各大糧商手上,商人無利不起早,若是要他們吐出來,肯定不愿意。而且百姓們無法種植農田,全靠朝廷養著的話,難免也會變得無所事事,無所事事之后便容易生是非,這個道理,還是昨夜和柳斐然溫存的時候,她告訴初玉塵的。 所以初玉塵就在想,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何時會下雨,這一點無人知曉,三個月的儲量,也很快會消耗完,到時候正是盛夏,云明的災情要是更嚴重些,便更是危險了?!背跤駢m手指輕輕敲打在御座的把手之上。 朝臣不敢出聲,靜靜地站在那兒聽著初玉塵說話。 “水源,同樣是個大問題?!背跤駢m也是第一次面臨這樣的大事,哪怕是做了很多的功課,也還是讓她有一點吃力,好在她十分聰慧,又有柳斐然在底下支撐,便還是冷靜地吩咐道:“按原計劃發放災糧,一個月后若是水源枯竭,尤陰鎮百姓往邊上遷移?!?/br> “大司農何在?” 楊毅上前一步,“微臣在?!?/br> “命你接下來一個月儲備糧食,只要云明的旱災還繼續,糧食就不能斷?!背跤駢m瞇著眼睛看著楊毅,“至于什么辦法儲備到糧食,朕相信楊大人比朕更有辦法?!?/br> 楊毅雖然覺得有壓力,可是也知道這件事他無法避免,是一定要承擔下來的,只好硬著頭皮說道:“微臣遵旨?!?/br> “云明旱災具體情勢,上書給朕,退朝?!?/br> 第185章 云明旱災是初玉塵成為皇帝以來,遇到的第一件生死大事。不同于之前科舉亦或是貨幣改革,就算是失敗了也只是傷勞傷財,但旱災一個處理不好,恐怕就是死傷無數,甚至引起朝廷動蕩的大事。 初玉塵自覺肩頭一重,無形的壓力壓了下來。她把自己關在宣寧殿之中,把呈上來的折子仔仔細細看了多遍,可也還是想不出更好的方法來。 初玉塵畢竟年輕,遇到這樣的事情,難免有一些慌了手腳。她放下奏折,在偌大的宣寧殿中來回走動,深呼吸著讓自己平靜下來。 柳斐然到來的時候,難得是被小可子攔了下來,小可子一臉為難地說道:“丞相請留步?!?/br> 柳斐然略有驚訝,問道:“陛下不在里邊?” “在的,只是……”小可子偷看柳斐然的神色,“只是陛下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擾?!?/br> 初玉塵不喜歡被打擾,可向來不把柳斐然劃分其中。而這一次,小可子把柳斐然攔下來,可見就是初玉塵的主意了。 柳斐然很快反應過來,初玉塵是想要先憑借自己來想對策了。這樣也好,陛下獨自思索的能力雖然不錯,可有時候也還是會依賴自己。她作為一國之君,總不能一直這樣依靠下去。 柳斐然說不清是失望還是欣慰,或者兩者都有,她沒有為難小可子,只道知道了之后,便出宮去了。 不過初玉塵如此努力,柳斐然作為丞相,自然也不會袖手旁觀,兩人雖然分開,可是卻都默契地開始找起了以往的宗卷來。 洪澇旱災類似的災禍,向來都是大事,過往的宗卷必然會提及,參考過去的處理方式,沒準會得到有效的辦法。 兩人這一忙,就是好些天沉浸在各自的忙碌之中。初玉塵沒有從宗卷之中找到更好的辦法,不由得放下了卷子,陷入了另外的沉思。 上一次發生嚴重的旱災,發生在將近四十年前,宗卷記錄得很是詳細,負責救災的官員,發生了瘟疫,最后又如何解決瘟疫的,都寫得清楚。 可是那一場旱災的重點是在瘟疫上面,如今逝去的藥王,當年就參與其中,從瘟疫的救治之中揚名天下。 四十年前的那一場旱災,具體情況是如何,后來又是怎么覺解決的呢?初玉塵覺得有必要找到當年的官員詢問一番。 四十年前,雖然時間很是久遠,上面提到的官員,柳斐然多只聽過名字,不曾見過面。當年朝廷的中流砥柱,秦丞相首當其中,然而秦丞相已去,余下的,都未曾見過面。 初玉塵派人去打聽消息,小可子不敢怠慢,這件事關乎江山社稷,無需遮掩,便直接放出了消息,自有朝臣回應。 幸運的是,當年負責旱災的一名官員,在致仕之后,留在了祁城養老。他叫孫融,兒子也在朝為官,現任左仆射。 初玉塵當下召見了孫融。 孫融現今已經過了七十的年紀,面容蒼老,但是精神還算尚可。他多年未曾進宮,此時再次站在宣寧殿上,見著年輕帝皇的面容,神色激動,顫巍巍地便想要跪下來,“參見陛下——” 孫融作為老人,為朝廷奉獻了一生,初玉塵也是恭敬,連忙開口,“孫翁不必多禮,來人,賜座?!?/br> 孫融比之當年的秦丞相亦或是梁丞相都不如,身體明顯抱恙,老得半只腳似乎踏進了棺材里邊。他見著初玉塵,眼眶都紅了,“老臣沒有想到,到了這個歲數了,還能再見陛下一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