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帝江山_分節閱讀_134
此刻天氣依舊炎熱,雖然太陽已經落山,但暑氣未去,趙構見到趙瑗所跪的地方根本沒有任何挪動,便招手讓他過來,拉著趙瑗的手,道:“瑗瑗,你年紀輕,不知道其中利害。長江眼看著是守不住了,你也回去準備一下,跟朕一齊走吧!” 趙瑗雙眼通紅,他早就聽聞趙構當年四處逃竄,狼狽懦弱,但沒想到現在金兵的影子都沒看到,趙構就要跑! 趙瑗心中熱血上涌,站起身,憤然道:“阿爹要跑,兒子不敢阻攔,懇請阿爹讓兒臣留下,替天子親征,當誓死守衛疆土!” 趙構的臉一下子變得鐵青,他瞪著趙瑗,問道:“你剛剛說什么?你想要單獨留下?” 趙瑗見到趙構的神情,知道自己說錯了話,但也沒想太多,從懷中取出自己寫好的折子,雙手遞到趙構面前,躬身道:“兒臣不怕死!” 趙構哼了一聲,甩了袖子離開。 趙瑗依舊留在原處,史浩遠遠的瞧見這邊似乎有些不太對頭,等趙構走了之后便問道:“殿下,你剛剛給陛下的折子上面,寫了什么?” 趙瑗道:“我說,如果他一定要跑,請允許我留下,讓我去前線!” 史浩跺腳搖頭:“你糊涂??!難道忘記唐明皇之事了?” 趙瑗猛然醒悟,他剛剛以為趙構不高興,只是自己說他不該跑,現在被史浩一提醒,才明白趙構為什么一下子臉色變得鐵青,連帶看著自己的眼神都有些厭惡了。 當年安史之亂,安祿山南下,唐明皇帶著楊貴妃一路南逃,跑到四川,留下太子守衛京城。 豈料太子自己登基為帝,唐明皇李隆基被太上皇了。 趙構顯然是以為自己心懷不軌,想要篡位,所以才一下子臉色變得難看。 趙瑗馬上修改折子,懇請趙構和自己一起留下,折子遞了上去后,趙構的臉色才稍稍緩和,將趙瑗召到宮中,問道:“是誰讓你改折子的?” 趙瑗跪下,聲淚俱下:“陛下,兒臣絕無不軌之意,金人南侵,尚未過江陛下便出海,這如何向天下交代?先前兒臣考慮不周,一時意氣用事,史教授點醒此事,兒臣現在只懇請阿爹留下,若萬一想轉移,等金兵過江也不遲!” 趙構輕輕的點了點頭:“史浩不錯,考慮周全,當你的老師也非常盡心,你以后要好好的待他。但如果當真金兵過江,你我收到消息已經是兩三天后了,到時候兵臨城下,就會重演靖康禍事!瑗瑗,趕快回去收拾東西?!?/br> 趙瑗咬著唇,脊背挺的筆直:“我不走!我寧愿死在這里,也不走!兒臣懇請陛下,不要走!” 趙構甩了袖子,重重的哼了一聲,趙瑗深深的伏在地上:“兒臣不能勸阻爹爹,為臣不忠,為子不孝。陛下若不改變主意,兒臣就此長跪不起!” 趙構心中又急又怒,他現在有點六神無主,兩淮兵力不到三萬,根本不是對手,當年金兵南下,杜充奉命駐守長江,十萬宋軍被一萬金兵打得落花流水,這印象太深刻了。他已經焦急到沒心思責罵趙瑗,只是在原地不停的轉圈子,又跺腳。 趙瑗勸道:“長江天險,雖說我朝十多年來無戰事,也并非不堪一擊,陛下若現在調集兵力,還來得及!若是金兵順利渡江,也算得上是天意,到時候兒臣護送陛下轉移!” 趙構在趙瑗的勸說下,心中也有些活動,算是退了一步。趙瑗不肯走,他也不能強逼他走。如果自己一個人跑了,弄不好真的要被太上皇了。 趙構極不情愿的道:“既然如此,那就再等兩天,若是金兵渡江,爾等當隨朕同行!” 趙瑗心中輕輕的舒了一口氣,終于站起身來,走出殿外。 殿外早就等了一地的大臣,聽趙瑗說趙構終于被說動,暫時不準備跑了,都是心中寬慰,各自前去調派兵馬的調派兵馬,發出指令的發出指令。 第一夜,算是相安無事,趙構卻根本難以入睡,他翻來覆去,朦朦朧朧之中就做了噩夢,夢見當年自己年輕的時候,被金兵追的到處逃竄,有一次渡江南逃,江上僅有一只小船,趙構上了小船,江邊的百姓也紛紛要搶船,眼看著唯一的一艘小船就要淹沒,還是吳皇后持箭而出,射殺了數十名百姓,才無人再敢上來搶船,就這樣逃跑過江。 當夜便看見對面揚州的大火,火光沖天,金兵屠城三日三夜,若是自己晚跑片刻,不是葬身火海,就會被金兵屠殺。 然而這一次,趙構卻夢見又回到了當年,沖天的火光之中,自己要跑,卻被人攔住城門,怎么也出不了城,結果金兵趕到,狼牙棒一下子將自己的天靈蓋雜碎,白花花的腦漿留了滿地,甚至在夢中都能夠感到那種血腥味道。 趙構從噩夢中驚醒,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腦袋,已經滿頭都是大汗,幸好腦袋還在。 他喘了兩口氣,繼續睡下,卻是噩夢不斷,直到第二天早晨上朝的時候,雙眼不滿血絲,眼底青黑,也不去問兵力部署和調派的情況,只是不斷的打聽前線的戰報。 在得知邵宏淵部除了一個叫做李虎臣所率的一千人還在堅持外,其余的都已經潰散時,趙構甚至感覺自己肚子有些疼,想要拉稀。 半夜的時候,趙構不敢再脫衣服睡覺,他和衣躺在床上,半夢半醒間,忽然聽見隱隱的兵戈殺伐之聲,其中還夾雜著怒吼慘叫,他一下子從夢中驚醒,跳起來問一旁的太監:“金兵打來了?到了臨安城?” 一旁的太監搖頭,趙構仔細聽,只聽得那殺伐之聲根本不斷,甚至還有越來越猛之勢,這種聲音太熟悉了,當年金兵攻揚州,也是這種聲音。這不是自己的幻覺,是真的,城外在交戰! 趙構想也不想,趕緊套上自己的盔甲,慌忙拿上自己的佩劍,前去韋太后宮中。 韋太后顯然也聽到這種聲音,一雙手都在不停的發抖,又不住的罵趙構沒本事。 趙構也不想跟她多解釋,只是大聲命令周圍的宮女太監趕快收拾東西。 這些天他一直準備逃跑,東西早就放在車駕上了,此刻皇宮他自己騎馬,讓韋太后坐車,命吳皇后和楊存忠帶兵守衛,悄悄的大開宮門。 出門的時候吳皇后道:“官家,難道不要告知百官和建王殿下么?” 趙構連連搖頭:“一說就要被攔著,肯定走不了了!” 他說話間便聽見北門處似乎有隱隱的炮聲,找來城中兵馬司相問,只說有一股不明的隊伍,正在攻城。 趙構二話不說,帶著太后,皇后,和自己的幾名妃嬪,外帶若干宮女太監,將封裝庫的錢財都裝好,疾馳至南門處,責令守城將領開門,自己趁夜而去。 趙瑗在自己王府,睡到半夜的時候,忽然聽見轟隆隆的巨響,他從夢中驚醒,仔細聽去,竟是錢塘江漲潮,海潮轟隆之聲。 他擔心趙構聽風就是雨跑了,正要進宮去勸阻,卻不料見到守衛北門的將領飛馳而來:“殿下,有一只不明的隊伍,忽然攻擊臨安城!” 趙瑗也沒想明白,這名將領為什么不去將這個消息告訴趙構,而跑來找自己,他說了一聲知道了,便讓這人前去進宮通告,自己又前去城中的殿前三衙諸軍處,想要調動殿前司的兵力應急,楊存忠卻不買賬,說必須要通報趙構之后才能動。趙瑗只能前去找殿前侍衛馬軍司和殿前侍衛步軍司的人,又命人前去把樞密院的幾位樞密院使叫起來,正在他匆忙應對的時候,皇宮中派人傳出消息——皇帝趙構,已經抵達了南門,準備跑了。 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趙瑗心中失望至極,不過是一場錢塘江的海潮,外加城外的流民,身為一朝天子的趙構,竟然被嚇得驚慌逃竄,甚至在逃竄的時候害怕人阻攔,連自己也沒告訴! 一旁過來請示的南門守軍亦問趙瑗:“殿下,放不放官家走?”這句話若在平時,簡直是滑稽至極,皇帝要去什么地方,居然要問當皇子的放不放??墒沁@一刻,在面對城外隱隱傳來的殺喊聲,皇帝匆忙出逃的時候,居然沒有一個人覺得這話問的不妥。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第一更。 不要走開,等會還有。 95、第二更 “殿下,放不放官家走?” 趙瑗說不出話來。不放?趙構會認為自己有意跟他作對;放?又會擔上別有用心,意圖不軌的罪名。這種時候,不說話才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