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帝江山_分節閱讀_133
完顏亮的打算蕭山并不知道,蕭山此刻正在和張孝祥一起,為趕來的救兵接風。 城中吃食根本沒有什么,接風也沒有酒,只有一些涼水,交談之中才得知,劉錡奉命駐守襄陽,遭遇了金人的部隊和蕭山送去的消息之后,原本以為完顏亮是想要進攻襄陽,豈料其兵力雖然布置的多,但卻根本圍而不攻。劉錡這些天都沒見到完顏亮,恐怕他親自坐鎮,奪得了信陽,便派了人連夜趕到,正算及時。 李道本來是不想調兵出來,接到蕭山的信后思來想去還是怕得罪這位儲君面前的紅人,又為了自己女兒的腰板會更加硬一些,便將城中的兵力全部抽調,趕往信陽救援。 一下子來了這么多人,雖然解圍,但卻沒帶糧食,蕭山將這些人全部安置了之后,對張孝祥發愁道:“完顏亮要是還不走,糧食就麻煩了,只夠吃個四五天!不能這樣被動,明天當再次出擊,吃掉它一部分兵力,逼他退去!” 拂曉時分,蕭山再次發動攻擊,完顏亮萬萬沒想到入夜交戰,才不過一個時辰,蕭山會再次發動攻擊。 他一面安排撤退,一面倉促應戰,金人的偽軍一看自己的拋石機被燒毀,久攻不下,蕭山還有了援軍,主帥又在準備撤退,根本斗志全無,有的甚至在交戰的時候大喊“蕭將軍我是漢人,饒命!” 這種情況倒是非常出乎蕭山的意料,他根本不知道完顏亮準備走人,只以為完顏亮軍中出現了變故,在觀察到完顏亮撤退的旗幟東倒西歪,隊伍紛亂之后,立刻傳回號令,全線追擊,并且號稱自己的援軍有兩萬之眾,又命騎兵馬尾巴上綁樹枝,來回奔跑以虛張聲勢。 這次戰斗很快結束,在蕭山的一句“丟下兵器,宋軍不殺自己人!”的叫喊聲中,上千偽軍一齊丟掉兵器,坐在地上。完顏亮準備撤退卻萬萬沒想到竟會被蕭山在這個時候抓到了空子。他一時也不知道蕭山到底有多少兵馬,只是昨天夜間見到人不少,各個都是精兵強將,此刻見自己的偽軍頭像,更加顧不得他們,單帶著自己的嫡系和親信,倉皇離去。 完顏亮這樣一跑,蕭山就追的更加帶勁,直到此刻,蕭山才能深刻的理解到《戰爭論》中的那句“戰果一般都是在追擊的時候獲得,并且會迅速的擴大”是個什么意思。 本來的交戰是蕭山稍稍憑借一己之勇站了點點上風,而在這種追擊中,優勢迅速的擴大,完顏亮所帶兵力迅速的瓦解,短短兩三天,就已經繳獲豐厚。 蕭山帶兵追擊,他人少不敢追的太緊,害怕完顏亮狗急跳墻回來找自己拼命,他追一陣停一陣打掃金軍散落的物資,交貨俘虜,一直追出宋朝邊境,接近金人城池才收兵回來。 此次戰役可謂宋軍大獲全勝,蕭山繳獲了戰馬五百余匹,俘虜千人,物資糧草不計其數。他將此事上報朝廷,也沒對趙構做太大的指望,以為對方對多說一句“卿須努力”。但他卻萬萬想不到,一個月后,在他血戰信陽,身負八處創傷,尚且傷痕未愈的情況下,收到的不是朝廷的表彰,而是趙構的責備——汝等不遵和議,挑起事端,實在有負朕之期望。念卿昔日有功,此事不在追究。若再有金兵前來,當約束部屬,不要追討過界,勿慢朕言。 94、第一更 讓蕭山沒有想到的,是他血戰信陽,身負八處創傷,等到的不是朝廷的表彰,而是朝廷的責備。 蕭山明明知道趙構這種表現很正常,但也忍不住有些失望。張孝祥搖頭嘆息:“我等如此艱辛,為天子守土,朝廷未免有失偏頗了?!?/br> 蕭山聽了這話,心中一凜,來這里這么長時間,周圍的環境熏染,他竟差點忘記了自己到底為什么而戰。 為了理想,為了信念,為了宋朝再振,為了中華安強,為了實現他和趙瑗當初兩人的約定,為了淪陷地的大宋子民……在眾多的理由中,并沒有一條是為了趙構。那么現在趙構怎么做,怎么看,又有什么關系? 蕭山拍了拍張孝祥的肩膀,正色道:“不是為了皇帝一個人守衛疆土,而是為了國家。他一個人,并不能代表國家?!焙笫莱Uf,政府和國家不是一回事,愛黨和愛國也不一樣,雖然在蕭山所受的教育里面是黨國一體,但這種說法他并不陌生。上千年前的張孝祥卻不能接受天子不能代表國家這種話,但也沒再多說什么,只是道:“蕭兄,這種話可不是你我該說的?!?/br> 劉锜倒是安慰了蕭山一番,又夸獎他這次打得不錯,并且替趙構解釋:“官家也有他的難處,我們做臣子的,不可和他置氣?!?/br> 蕭山一笑,將這件事情丟到了腦后。 十多天后,朝廷又送來了一批兵器,說是補上之前折損的,附帶的還有一些傷藥,以及兩名大夫前來給蕭山治傷。蕭山的傷勢已經好的差不多了,雖然并不需要額外的治療,但上面的這個舉動讓他的心中稍微好受了一點,畢竟武器和傷藥,比起書面的表彰起來,更加讓人振奮。 長江上游一帶,平安無事,雖然趙構說不準追討過界,又說不要違背宋金和議,但劉锜還是命蕭山又多派了一些探子,過界前去打聽情況。 敵情很快的打探了回來,這次是完顏亮登基以來的第一次對南邊用兵,出動的兵力也不多,僅有十多萬,在信陽損失掉小部后,依舊有十萬之眾。 而根據其糧草的調動和行軍的意圖來看,完顏亮帶著這些兵馬,繞道而行,一路往東,意在淮西。 這次的消息是蕭山所派的人報告回來的,蕭山立刻將這件事情報告了劉锜,并且也給臨安的朝廷送了急信,告知完顏亮怕是要南侵,金軍不日就會出現在淮西一帶,希望能夠早做準備。 信陽離臨安千山萬水,兵馬調動恐怕要走上一個多月,但送信的只一個人,走的快,七天之后,信已經送到了臨安樞密院中。 簽署樞密院事湯思退將此消息報告給了趙構,趙構有些難以相信完顏亮會真的南侵,他一方面下手札給兩淮處得將領命其嚴加守備,另一方面,卻不做任何調動軍力的準備,反而是給完顏亮上表請求兩國永世修好。 完顏亮要南下的消息,并瞞不住,第二天基本上臨安所有的重要官員都知道了。 以湯思退、葉以問,萬俟思等為首的官員,都說此次不過是邊境沖突,不易在國內大肆調動兵馬,以免引來金國的責問,給其借口大肆入侵。算是附和趙構的意見。 而以陳俊卿,史浩,趙瑗,虞允文等為首的官員,則主張立即調動兵馬,前去御敵,爭取主動權。 趙構在眾臣的勸說之下,只是死死的抱定議和,根本不相信完顏亮會南下。 直到淮西前線,邵宏淵,王德等人傳來戰報的時候,趙構依舊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完顏亮,竟然真的帶兵南下了! 臨安城陷入一片混亂,不少富戶都在收拾細軟包袱,準備隨時逃走,連趙構也不例外。 當了二十多年皇帝的趙構,深知自己手下的一幫軍隊都是什么樣的貨色。 當年金兀術率軍南征,尚且還有岳飛,韓世忠這種大將能夠抵擋,即便是后世名聲不怎么好的張俊,也不是每次都打敗仗。 然而現在,趙構環顧國內,岳飛已經死了,韓世忠在秦檜死后一年便也去世,張俊已經六十五歲,且賦閑在家多年,前些時又生了大病,連路也走不穩了。吳磷鎮守四川,劉锜在長江上游,這些人且不說不能動,就是現在調派,恐怕也晚了。 唯一一個能夠指望的就是殿前司指揮使楊存忠,但趙構并不準備動他——因為自己萬一要逃跑,還要讓他帶兵保護。 前線的戰報一封封的傳來,趙構又沒辦法睡個好覺了,常常半夜三更一聽說前線傳回來消息,便馬上從床上跳起來看奏報,然而得到的消息卻讓他更加心驚。 完顏亮十萬之眾,長驅南下,兩淮重地,竟節節敗退,長江以北盡數丟掉了,金軍已經在準備渡江,如果渡江成功,輕騎突襲,抵達臨安只需要兩三天的時間。一旦金兵抵達城下,就是想跑也跑不了了。 趙構一開始還只是私下準備,等得到金兵已經準備渡江的消息后,他也顧不得那么多了,宮里的太監來來往往,開始收拾東西。他也調集臨安東邊海船,準備隨時出海逃跑。 他的這些動作,瞞不了任何人,朝廷中主張留下來的大臣們,都開始苦苦相勸,讓趙構不要跑,留下來坐鎮——如果皇帝都跑了,那金人長驅南下,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趙構不為所動,在一次朝會的時候,公開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靖康年間,金兵南下,朕就曾勸大哥逃跑,當時他說天子當守土,結果被金兵圍城,二帝北狩,從此天下大亂。后來他給朕來信,說萬分后悔當初沒聽朕的勸告?!?/br> 眾人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說服趙構這只驚弓之鳥留下,趙瑗實在是聽不下去了,他率先出列,對趙構行禮道:“陛下,我大宋尚有兵力,可以與之一戰,未必就會讓金兵渡江。臣懇請陛下留下,御駕親征,必然能夠鼓舞士氣,將金賊驅除出境!” 趙構的臉都變得白了,連連搖頭:“建王不可意氣用事,萬萬不可!” 陳俊卿,史浩等人,都一齊跪下:“陛下,不可出海??!” 趙構心中又急又怕,匆忙退朝,回到后宮,去見韋太后,說明了自己的想法。 韋太后氣的大罵:“老婦還以為回來能過兩天安靜的日子,九哥要跑,是想要留下我們孤兒寡婦的給金兵欺負嗎?在北邊受金兵的氣還不夠,來了南邊,還要到處逃跑!” 趙構被親娘一頓痛罵,心思稍有猶豫,又去見吳皇后。當年他一路南逃,吳皇后隨身保護他,然而現在的吳皇后已經三十多歲,頭發上竟有了一絲白發。 吳皇后跪下垂淚道:“官家,宋金議和十多年,十多年前金兵南侵,尚且能夠一戰,今日竟要倉促逃跑么?” 趙構在心中嘆了一口氣,這些年吳皇后養尊處優,長好了不少,看來已經不復當年了。她的頭上也有了一根白發,眼角雖無皺紋,但已經顯露出疲憊之意。 趙構搖了搖頭,任何人的勸說,都不能改變他的心意,他依舊命人準備車駕,自己又轉到前朝,前朝有些臣子已經離去,然而趙瑗等人依舊跪在地上,希望他不要逃跑,能夠承擔起一個皇帝該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