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種田之棠梨葉落胭脂色_分節閱讀_23
走了一段之后就有一口很大的井,井水滿滿地,就差溢出來了,這口井修建地非常好,周圍還用了石頭圍了一圍,還供了一尊小菩薩,里面擺著幾只成熟的杏子和兩個米糕做供品。 宋籬不知那是什么菩薩,所以多看了幾眼,董武道,“這口井是村子里一直用的井,怕是有幾百年了,聽說以前這里大旱,別的井里都沒有水了,只有這口井還有水,現在村西頭的人家都在這里擔水吃?!?/br> 宋籬一臉崇拜地把那井看了幾眼,井邊不遠還種有兩株高大的樹,樹干傾斜,伸到了井口上面的空間,宋籬問道,“這是什么樹?我以前沒有見過?!?/br> 董武回道,“這是胡桃樹?!?/br> 宋籬心想胡桃不就是核桃,沒想到核桃樹是這樣子的。 再走十幾米就是村子的大院了,有幾十戶人家將房子修在一起形成了幾個大院,大院連接起來便有幾條巷子,這里是村子的主體,而且里面還有李家的祠堂和非常寬的谷場。 董武并沒有帶著他從大院里面穿過去,而是從一邊的小路走過,小路在房屋的外圍,邊上就是水田。 董武的兩個魚塘在往南邊去的地方,宋籬老遠就看到了,高興地問董武,“那是魚塘吧!” 董武笑答道,“是??!就是那里的那兩個?!?/br> 一條長著淺草的一米左右寬的路延伸過去,那里種著不少的李樹柳樹和桑樹,在雨里是一片朦朧的綠色,宋籬原來還以為董武嘴里的魚塘是他以前見過的那種小魚塘,此時看到,才明白這魚塘可真寬,站在一頭看另一邊,只能看到蒙蒙的雨,而看不到邊界。 在魚塘邊上一座高出平地十幾米的小山坡上有一座小房子,董武將宋籬帶著到那房子里去,他們剛走過去,就有一個婦人站在檐下朝董武喊道,“武郎,你來看看么?” 董武應道,“霉雨下下來了,我來看看這里的水?!?/br> 對方笑著道,“水沒漲,啞巴他才剛去轉了一圈,每個水口都好好看過了,全是好好的?!?/br> 董武帶著宋籬走進屋里去,那個婦人打量了宋籬好一陣,道,“這就是你媳婦呢,他們都說長得俊,這下看到了??烧媸强?!” 宋籬每次都要囧一番,此時也不例外,他朝對方點了一下頭。 從旁邊廚房里走出來一個腳略微有點瘸的四十多歲的男人,又黑又枯瘦,不過一雙眼睛卻非常明亮,是那種很精干的人,他看到董武就露出很歡快的笑來,朝他用手比著姿勢,嘴里發出呵呵的聲音。 董武對宋籬介紹道,“這是米大叔,一直幫著我看魚塘?!?/br> 宋籬趕緊對他道,“米大叔好!” 那個男人看著宋籬愣了一下,然后嘴里呀呀地叫了一聲,又紅著臉對著董武比了老半天,董武笑著回答他,“嗯,我知道?!?/br> 他們還沒吃飯,便招待宋籬和董武也吃,兩人說已經吃過了,那個婦人還對董武佯罵道,“大中午的帶著媳婦過來,居然是吃了飯的,這可不是讓我招待不周?!?/br> 董武趕緊道,“我過兩天帶宋籬去縣城里舅舅家,我也要出門干點事,需要離家好幾天,就今天帶著她來見見你們了?!?/br> 米嬸兒很熱情地硬是端了一碗不知道是什么糊糊遞給宋籬,道,“這蝦米糊糊好吃,你嘗嘗來?!?/br> 宋籬趕緊道謝。 董武親自要去看一遍魚塘周圍的水口,便讓宋籬坐在這里等他。 米嬸兒嘮嘮叨叨地說些董武又有頭腦又能干的話來,還讓宋籬以后一定要好好跟著他。 宋籬聽著,不時應一句。 然后米嬸兒又說道,“我和啞巴當年受了難,是武郎收留了我們,讓我們來給他照看魚塘,才讓我們過上好日子,他是個大善人啊,要不是他,我和啞巴還不知道會變成什么樣子,估計也就只能討討飯。好人是有好報的,菩薩的眼睛都是看著的,你跟著他不虧,我看得出來,武郎是心疼你的呢?!?/br> 宋籬趕緊又應是。 似乎有一定年齡的婦人都認為漂亮的媳婦在村子里留不住,一定要好好教育宋籬一番讓他安分守己跟著董武才行。 董武出去了有一個多小時才回來,沿著兩個水塘的岸查看一圈便要一個多小時,由此可見,這兩個水塘的確夠大。 宋籬不知道這里面每年會出多少魚,不過,的確可看出董武挺能干的。 宋籬不知道要是自己以后也要創業做事的話應該做些什么,但是,想來他以前學過的專業怕是不能繼續做下去了。 第二十四章 儲蓄 宋籬又跟著董武一起回去,董武手里提著一小桶米嬸兒讓他帶回家的雜魚,“現在的天氣沒法曬咸魚,不過,里面的小魚用來熬湯正好,喝魚湯好?!?/br> 董武坐在檐下把帶回來的魚都處理了,宋籬進臥室里坐上床擦干了腳,把外面微微濕潤的外衫脫掉,就爬上床睡午覺去了,裹在溫暖柔軟的被子里,聽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只想就這樣一直躺在床上睡下去。 睡得迷迷糊糊聽到董武說他出門去看看稻田,宋籬迷迷糊糊地應了,又睡了過去。 他現在堪比一只豬,每天加起來的睡覺時間得有12個小時。 宋籬起床的時候屋里非常安靜,他愣了好一陣才去洗了個臉,坐在臥室里嚼著蜂糖糕吃,然后看看書。 聽到院門鎖被打開的聲音,他才起身站到窗前去,看到是董武回來了,這時候雨已經住了,但是并沒有出太陽,天色稍微放開了一些,天地間依然都是濕漉漉的。 董武在院子里洗了手腳才進屋里來,看到宋籬在看書,便道,“可算起了,還想著你能睡一下午?!?/br> 宋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董武道,“我去李婆婆家里和她說說讓她給我們照看家里的事情,過會兒還得去打兩條大魚,明天就正好去舅舅家里給他家帶去?!?/br> 宋籬應了,看董武做事去了,自己便進廚房里去做事。 過了一會兒,春英打著傘到他家來了,兩人說些話,時間也過得很快。 晚飯李婆婆和春英也在他家吃,因為下雨,晚飯吃得很早,晚飯后,董武便收拾起東西來,收拾了他和宋籬的衣物用只小藤箱裝好。 宋籬站在旁邊幫忙把衣服遞給他,董武問道,“還有什么要帶到舅舅家去的不?” 宋籬對于去董武舅舅家到現在都還有點忐忑,看了看董武給他收拾的東西,便道,“書就算了吧,我到他家去了不看書?!?/br> 宋籬作為私生子出生,從小到大很多時候都是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他其實很想讓別人都喜歡他,所以想事情時總是會想讓別人高興點。從李婆婆看到他看書就皺眉可看出,老一點的婦人都見不得他看書,所以他覺得董武舅母定然也不喜歡他看書,那么,便不用把書帶去了。 想到董武對他的好,對他的照顧,他想他有必要討好董武的舅母,這樣可以讓董武不至于太為難,他總歸得為董武的處境好好想些的。 對于宋籬來說,董武現在不僅是他的親人,還是他的恩人,畢竟他初到這個地方來,董武便對他無微不至地照顧,養著他,讓他有衣穿有飯吃有房屋住,擔心他冷到擔心他餓到。即使是他以前的家人也從沒有人待他這樣好過。 只要是有良心有感恩之心的人,都該有這種感受,想報答董武,不想讓他為難。 董武把放進去的兩本書又拿了出來,道,“不帶書也行,舅舅家里有書你看?!?/br> 在床邊的一塊地磚之下有一個洞,里面放著一只陶瓷壇子,董武將地磚搬開,把壇子拿出來,宋籬站在旁邊一臉好奇地看著他,道,“這是藏寶洞哦?!?/br> 董武看他那睜大眼睛滿臉含笑的樣子就想親他一口,但是這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而已。 他把壇子放在桌上,又用布擦干凈了壇子外面的灰塵,揭開上面的蓋子,果真從里面掏出了好幾錠用布包起來的銀子,宋籬看得一愣一愣地,道,“居然真的是銀子呢?!?/br> 董武把一錠很大的銀子放到宋籬的手心里,道,“你摸摸,自然是真的銀子了,還有假的么?” 宋籬也跟著笑起來。把這古代的銀子拿在手心里掂來掂去,道,“就是用這些錢去買地么?” 董武點頭,“嗯,是啊,你手里的元寶是五十兩,前年在錢莊里用散銀換的,這只是二十兩一個的,這里共有一百七十來兩,再去舅舅家里借一些也就夠了?!?/br> 宋籬聽董武這樣說,把手里的銀子拿著看了好一陣,道,“這個就是五十兩么。是有些分量!” 這里人們的生活富裕,物價水平很低,一兩銀子等于一千個銅板,一個銅板可以買一個rou包子了,而且董武說賣一只竹椅也只得幾十文錢,這樣算來,一個銅板相當于現代一元多,那他手里的五十兩的元寶便相當于六七萬左右,而且這個元寶雖然是五十兩,但是別人想要換這個元寶去的話,便要拿多一些的散銀來換,所以其價值應該比五十兩多,最主要是現在這個時代的土地很便宜,所以董武這些積蓄還是可以買不少土地的。 宋籬把銀子在手心里玩了一會兒就遞給董武了,董武笑著接過去和那些銀子放在一起然后用兩只深色布袋子分開裝起來,放到床頭去等著第二天早上帶走。 董武把一切都收拾妥當了,這才去端了熱水來洗臉洗腳。 宋籬睡覺的時候看了一眼那壓在枕頭邊的銀子,道,“放在這里我心慌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