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節
書迷正在閱讀:vpo18.com無人生還(黑化 囚禁)、我身體里有一列火車(NPH)、系統讓我做的那些事兒、離開無限游戲之后(H 1V3)、國王的信徒[異世重生]、將世界捧到你面前、請到我懷里[重生]、夙愿成雙、渣攻想跟我復婚[雙重生]、女主打錢逼我談戀愛(快穿)
她走了。 曇摩羅伽走到長榻邊,放下藥碗。 畢娑站在門邊,道:“王,公主剛剛離開,還沒出城?!?/br> 曇摩羅伽沉默不語,撿起地毯上的絲絳,走出偏殿,立在欄桿前,遙望寺門的方向。 一輪紅日東升,寺中大小錯落的佛塔殿宇靜靜矗立,瓦頂折射出道道金光,幾騎快馬在出寺的長街上飛馳而過,直奔著城門而去,煙塵滾滾。 微風拂過,曇摩羅伽身上袈裟獵獵,纏繞在手中的絲絳被風吹起,忽地從他指間滑了出去。 朱紅絲絳隨風輕舞,飛出長廊。 曇摩羅伽抬起手。 絲絳早已飄遠。 他一次次放她走,她一次次回來。 這一次,他挽留她,她答應多留幾天。 不過是熬一碗藥的工夫,眨眼間,人去樓空,如此倉促,甚至沒有一句道別。 夢幻泡影,朝露電光,不外如是。 第141章 阿兄瘦了(補更,章節尾) 親兵在王寺外等著瑤英, 見她面色蒼白,神思恍惚, 擔憂地道:“公主身體不適, 要不要歇兩天再走?” 瑤英手挽韁繩,看一眼天色, 搖搖頭:“不礙事,路上再吃藥……阿兄走的是烏泉那條商道,我不放心, 這就去沙城等著他?!?/br> 李仲虔可能走的所有路線她都派了親兵去接應,通往烏泉的商道也有親兵守著。原本這條路線不算危險,但是現在情勢嚴峻,烏泉不屬于王庭,也不屬于高昌, 沒有王庭軍隊駐扎, 誰也不知道北戎亂兵會不會經過烏泉。 王庭的軍隊現在一部分在莫毗多的率領下追擊瓦罕可汗, 其他分布在各個駐地,以防北戎人偷襲,堵截北戎逃兵。 中軍主力則隨蘇丹古返回圣城, 無論發生什么,中軍近衛不能離開圣城太久, 否則會被敵人趁虛而入, 撒姆谷一役曇摩羅伽幾乎派出了所有近衛軍精銳,其實冒了很大的風險,假如世家貴族發現端倪, 或是瓦罕可汗拖住了所有近衛軍,朝中很可能生變。 要不是因為曇摩羅伽是佛子,曾幾次打敗瓦罕可汗,民間各種傳說甚囂塵上,當初他的決策不會那么容易地得到軍中將領的支持。 所以,大戰過后,他必須盡快撤回軍隊,出關穩定人心,處理朝政。 這種緊要關頭,瑤英不便向王庭借兵,以后西軍的事務要由她親自料理,她早就該離開了。 回來,是因為擔心海都阿陵攻破圣城,還因為想親眼確認他安全。 圣城有驚無險,他很安全。 瑤英一提馬韁,“走吧?!?/br> 親兵不再相勸,簇擁著瑤英直奔沙城而去。 馬不停蹄地出了城,連趕了幾個時辰的路,眼看天色黑沉,幾人在驛舍休息,正在井邊打水,門外馬蹄踏響,一騎快馬追了上來,不等馬停穩,馬上騎士滾下馬鞍,疾步上前,單膝跪在瑤英腳下。 “總算追上公主了!” 瑤英認出騎士是王寺近衛中的一人,名叫巴伊,霍然起身,詫異地問:“可是佛子出了什么事?” 巴伊搖搖頭,抱拳道:“王命末將前來為公主送藥,護送公主去沙城。公主走的時候留了口信,不過沒說走哪條路,末將問了守城的兵丁才打聽到公主走這條驛路?!?/br> 瑤英一怔。 巴伊從袖中掏出藥方和一枚瓷瓶,道:“王說,公主服用醫者的藥丸期間,吃其他藥會有相克,所以風寒發熱也得謹慎用藥,不能和平時一樣吃藥,不然會損傷身體。藥方是王親自開的,藥是寺中僧醫配的,請公主記得服用,勿要輕忽?!?/br> 瑤英接過藥方細看,確實是曇摩羅伽的筆跡,可能是怕她要在路上經過的市鎮抓藥,藥方寫了好幾份,梵文、漢文、粟特語、波斯語的都有。 夜風拂過,漫天繁星,庭中滿架繁茂的葡萄藤,親兵圍坐在火爐旁烤馕餅,暗夜中一縷縷清香彌漫。 瑤英握著瓷瓶,想起曇摩羅伽為她擦拭濕發的樣子,莊嚴肅穆,虔誠慈悲,不像是在絞干頭發,更像是在進行一種嚴肅的儀式。 以至于她腦子里剛剛冒出的一點疑惑頃刻間消散得一干二凈。 他對她一直都這么細致關懷,沒有其他心思。 親兵端著一碗滾熱的羊湯走到瑤英身邊,“公主,您昨天說要回城問佛子一句話,問了嗎?” 瑤英回過神,接過羊湯,收起瓷瓶,笑了笑,“算是問過了……” 她本來不想問,覺得沒必要,出了城以后,猶豫再三,決定還是回寺當面問他,正好般若請她回去,她就回去了。 曇摩羅伽否決得很干脆,語調清冷,沒有一絲異樣。 她想多了。 瑤英一口一口抿著鮮醇的羊湯,搖搖頭,把腦子里紛亂的思緒一股腦按進最深處。 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 第二天,一行人繼續趕路。 瑤英還病著,親兵想要放慢速度,她急著見李仲虔,吃了藥仍然堅持趕路,親兵知道勸了沒用,只得罷了。 這般星夜奔馳,幾日后終于抵達沙城,瑤英翻身下馬,直奔城中驛館。 驛館里擠滿各國使者,她轉了一圈,找到高昌使者住的地方,“衛國公呢?” 高昌使者茫然地回答說:“公主,衛國公不在此處。我們奉命在此接應,一直沒見到衛國公,衛國公可能還在路上?!?/br> 瑤英心頭不由一緊,“還沒到?” 李仲虔的信是出發的時候匆匆寫下的,信上說他會來接她,叮囑她在王庭等著,千萬別去其他地方。 她接到信,從圣城動身,來到沙城,按腳程算,這時候他應該已經到沙城了! 瑤英找來輿圖,皺眉看了一會兒,讓使者拿出文書、符節等物,找到沙城駐軍所在。 兵卒帶著瑤英去軍部大堂。 瑤英環顧一周,眉頭輕蹙,營盤里氣氛壓抑,風聲鶴唳,士兵行色匆匆,弓弩車全都推上了城墻,威風凜然,一派厲兵秣馬的景象,守軍似乎隨時要出戰。 王庭軍隊正在追擊北戎殘部,現在誰敢攻打王庭? 守將“認識”畢娑的幕僚巴彥公子,但不認識女裝的瑤英,看她拿出符節,知道她是傳說中糾纏佛子的漢地公主,先輕蔑打量她幾眼,說話語氣倒還算客氣:“公主來的不是時候,最近沙城外逃亡的流民越來越多,城中可能要戒嚴,我不能派兵幫公主找人?!?/br> 瑤英道:“不敢勞煩將軍幫我尋人,我有一事不解,想請將軍為我解惑?!?/br> “何事?” “將軍在防備哪國軍隊來襲?” 守將遲疑了一下,瑤英身后的巴伊上前一步,正想說什么,她朝巴伊搖了搖頭,巴伊會意,退回原位。 陪同在旁的高昌使者道:“文昭公主乃西軍都督,我們西軍和貴國乃同盟,公主來沙城,想必將軍早就收到圣城的指令,眼下西軍正和王庭軍隊一起抵抗北戎,還請將軍據實已告?!?/br> 守將聳聳肩,道:“我們防備的是北戎軍隊、汗國聯軍和亂軍,北戎大亂,各個部落趁機渾水摸魚,汗國也發兵吞并小部落,無數流民逃到王庭,那些追兵也追了過來,雖說他們只是sao擾,不敢真攻城,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所有邊城加強防守,邊軍回防?!?/br> 汗國聯軍是一支由不同小國部隊組成的聯軍,他們是更西邊一個強大王朝的附庸,聯軍大多是波斯人和突厥人,王庭以西地區的各個小部落長期受他們壓榨奴役。他們欲壑難填,想吞并北戎西北部的領地。 守將最后道:“城外不安全,所有商隊、使團都撤了回來,公主最好待在城里,不要到處亂走?!?/br> 瑤英謝過守將,出了大堂。 巴伊追上她,問:“公主剛才為什么不讓末將說話?” 瑤英神色鄭重:“你是佛子的近衛,別人會把你說的每一句話都當成是佛子的詔令,我剛才是以西軍首領的身份和守將交談,不是佛子的客人,還是謹慎點的好,別給佛子添麻煩?!?/br> 她連巴彥公子這個身份都沒用,就是不想引發不必要的爭端。 巴伊恍然大悟,點頭應是。 回到驛館,瑤英心急如焚,坐在燈前研究輿圖,連灌了幾碗茶讓自己冷靜下來。 情況比她想象中的還要嚴峻。 李仲虔會不會在路上碰到亂軍? 荒漠茫茫,她之前不知道李仲虔到底走哪條路,所以不能去找他,只能在王庭等他找過來,現在知道他走烏泉,或許她可以去烏泉接應他? 可她又怕他路上臨時更改路線,自己和他錯過。 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焦躁,瑤英叫來親兵,命他們即刻出城去烏泉,沿途尋找李仲虔的蹤跡,只要有消息,立刻派快馬回沙城稟報。 親兵們應喏,一波一波出城,到最后瑤英身邊只剩下七八個親兵了。 她還想再派人出城,親兵阻止道:“公主,沙城是邊城,并不太平,您身邊必須留幾個人?!?/br> 瑤英這才罷了,又找來一幫沙城商人,請他們幫忙在流民中打聽,看有沒有人見過或是聽說過李仲虔。 幾天過去,仍然沒有消息傳回。 瑤英夜夜輾轉反側,一閉眼就做噩夢。 她絕望地泡在血淋淋的尸山里,少年李仲虔跪在尸山前,挖開一具具尸首,緊緊握住她的手,“明月奴,阿兄來接你了?!?/br> 瑤英驚喜地抬起頭,眼前的少年忽然變成長大的李仲虔,他披頭散發,渾身插滿鐵箭,口吐鮮血,倒在地上,一點一點朝她爬了過來,她伸手去夠他,抓住他的手,他看著她,嘴角勾起。 “別怕,阿兄來了?!?/br> 瑤英從夢中驚醒,一身冷汗,呆坐了一會兒,心口砰砰直跳。 夢不一定是真的,上次她做了夢,結果見到的人是李玄貞。 這次的夢肯定也不會成真。 瑤英一時心亂如麻,只得點燈翻看高昌那邊送來的軍情戰報,免得自己胡思亂想。 看到后半夜,她昏昏欲睡,靜夜里忽然傳來一陣突兀的凄厲號角聲響,城墻上弩箭齊發,屋瓦震動,人叫馬嘶。 瑤英嚇了一跳,披衣起身,讓人去城門打探消息。 不一會兒,親兵騎馬折返:“有亂軍趁天黑攻城!” “北戎人?” “看他們的甲衣,應該是北戎人?!?/br> 沙城早就加強防御,守軍準備充分,敵軍還沒接近城門,守軍就吹響了號角,守將一箭射殺了對方的一員大將,亂軍四散而逃,天亮時,廝殺聲從山呼海嘯般到稀稀落落,漸漸停息下來。 瑤英趕到城門,詢問剛入城的流民知不知道烏泉那邊的消息。 問了一大圈,一無所獲,守將派人過來請她,告訴她一個噩耗:“據那些俘虜說,烏泉前幾天被一伙馬賊占領了,所以道路不通?!?/br> 瑤英心頭一陣亂跳,冷汗涔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