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成太傅家千金、貓妖和牠的主人(百合)、來自小舅舅的疼愛、偏偏、假戲真做、vpO18.Com霸總竹馬想啪我(1v1甜h)、嫁給一個和尚、vpo18.com無人生還(黑化 囚禁)、我身體里有一列火車(NPH)、系統讓我做的那些事兒
俞銘寒委婉道:“不是,不過我確實才從實驗室回來。折騰一天了,感覺挺累的?!?/br> 記者剛問出點實際的東西,正想問問是不是又會有新品種要問世了,才興奮起來的他轉頭就對上了俞銘寒那張冷淡的臉。 旁邊的居民:“唉,小俞都說累了,你就別問了?!?/br> “我們都是小俞的鄰居,有問題你可以來問我們?!?/br> “對啊對啊,我們什么都知道。因為窮,小俞之前吃了好長一段時間的蘑菇。你要想問,我興許還能給你回憶出他那時候吃的蘑菇種類呢?!?/br> 窮得吃菇……這確實是算是個獨家大新聞。和采訪俞銘寒本人相比,記者覺得問他的這些鄰居可能比問俞銘寒本人還能得到更多消息。 記者:“那俞同學你快回去好好休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養好了身體才能繼續奮斗?!?/br> “請問就吃菇那事,能給我具體說說么?!?/br> 俞銘寒的房東看那記者都找別人問話去了,于是過來把疲憊的小俞送進屋。 “小俞,加油啊?!标P門前,房東樂呵呵地開玩笑,“這樣我這屋說不定以后還能改叫俞銘寒故居,運氣好了興許還能把這開放當個景點,收個門票錢?!?/br> “到時候收錢了五五分,我們一起發家致富奔小康哈?!?/br> 俞銘寒沒忍住,樂了:“那估計不行,我還不夠格?!?/br> “不不不,夠了夠了?!?/br> …… 新聞具有時效性,那個記者果然很懂這個道理。 只是第二天早上,y市日報上就刊登了這則新聞。也不知道那個記者回去后加班加點趕工趕了多久,這才趕出這則新聞。 新聞里,俞銘寒直接化身為一個連飯都吃不上的小可憐—— 為了省錢,他甚至直接把種植盆放在陽臺上,等著蘑菇生根發芽。然而,哪怕在是這樣的艱苦環境下,他也沒有放棄生的希望。 至于后面俞銘寒突然研究韭菜,新聞里的原句是這樣的: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在吃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蘑菇后,他爆發了。俞銘寒那時候并沒有為自己的境遇感到絕望,作為y大機械設計高材生的他反倒是因為深切感受到了這種痛苦,于是下定決心想要憑借自己的力量來改變這個世界。 這個記者應該是為了研究俞銘寒,還特地去逛了y大的論壇。聯系發布會上李教授對俞銘寒那“總是戴著口罩坐在最后一排,上課上的比農學院的學生還要認真”的敘述,他連蒙帶猜猜出了匿名論壇上那位“戴著口罩坐在教室最后排的坑爹代課”的真實身份。 當然,代課這種東西總是不好寫到報紙上去的,這會有損俞銘寒的“光輝形象”。 于是,記者也對此進行了適度的藝術上的美化:為了能有足夠的錢供自己進行研究,俞銘寒辛辛苦苦地找到了一份兼職賺錢。然而,許是因為太過優秀的緣故,他受到了其他人的排擠。很快地,認真工作盡職盡責的俞銘寒失去了這份兼職。 ……不過,也是因為個記者將代課美化成了一個堂堂正正的兼職,以至于報紙發出來后所有人都不知道實情,面面相覷地猜測是誰排擠辭退了“可憐”的俞銘寒。 這事之后也有人發帖上網深扒,可扒到最后硬是沒傳出個風聲說是誰辭的。 當初發出“坑爹代課”這個帖子的人也跟著吃瓜,可是吃瓜吃到最后都沒猜出這個記者寫的兼職是代課。 當然,要寫就要寫全面,那段流傳甚廣的“機械大佬要學農”的視頻也被他寫上了—— 因為忙于兼職賺錢和韭菜選育,俞銘寒缺了太久的本專業的課了。在好不容易抽出時間回去上本專業的課后,他被任課的教授抽起來回答問題了。 不得不說,只花了一個學期不到就種出陽臺五號的俞銘寒無疑是是天才的,無論是農業還是機械。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出了所有問題,以至于連有些因為他缺課而看不慣他都教授都開口邀請他參與實驗。 然而,為了專注農學,為了拯救世界上所有人都味蕾,他拒絕了。而他的這個選擇,沒人看好。 這則新聞邊上還配了那個帖子的截圖,看上去有理有據的,讓不少人就真覺得俞銘寒是這樣的一個小可憐。 好在新聞也沒打算就這么讓他一直可憐下去,畢竟這說到底也只是欲揚先抑的一個手法。 末尾,記者用激動人心的語句描寫了俞銘寒的成功,肯定了他的成就……如果最后沒有那莫名其妙的一句就好了。 ——或許是為了紀念曾經經歷的苦楚吧,俞銘寒將這個新品種韭菜取名為陽臺五號,以此來記錄他那段比在“陽臺養蘑菇”還要痛苦的、受到所有人質疑的、仿佛與全世界對立的時光。 這年頭是沒什么人看報紙了,但是只要有誰碰巧看到這則新聞發到網上,那么最近因為陽臺五號而對俞銘寒關注度極高的社會群眾就能把這則新聞討論出花來。 俞銘寒是不怎么上網的,但是姜梁卻不是這樣。 姜梁攥著手機進了實驗室報道,看見俞銘寒那張臉后就是紅著眼睛嘆了口氣:“老俞,你就是太倔了。錢不夠用完全可以找我借啊,何苦這么為難自己?!?/br> ……他知道小伙伴吃了苦,只是沒想到小伙伴他吃了這么久的苦。 俞銘寒被姜梁著嘆氣嘆的是真實迷惑,問了為什么,又被對方嘆著氣說了幾句“倔”、“脾氣硬”后,這才看到了那則新聞。 俞銘寒:…… 俞銘寒:要不是作為取名者本人,他清楚地知道這個名字是他為了圖省事取的,他這時候都要開始懷疑自己當初取這么個名是真的在矯情地紀念什么了。 網絡一片議論紛紛,因為上面那個“陽臺五號”和“俞銘寒”緊貼時事,這則新聞幾乎是乘風而起,吹遍全球。 昨天還笑著聽其他人夸他們兒子的俞父俞母因為這件事,風評險些慘遭迫害。上班后的他們迎著同事們懷疑的眼神,不自在了好久才在要好同事的提點下看到了這則新聞。 新聞里的俞銘寒硬生生活成了悲慘世界,看到消息后的小夫妻當場紅了眼睛,立馬就給俞銘寒打了個電話,表示他沒錢可以直接開口管他們要,完全沒必要吃這份苦。 實驗室內,俞銘寒在掛了好幾通熟人打過來聯絡感情的電話后,終于有些忍不住了。 生怕之后還會有什么七大姑五大姨找過來,他直接上網轉發了最熱的那條微博并留言道:假的,完全就沒有這回事。 因為微博沒有認證,他這條消息一時間也沒人理會。之后過了好半晌,這才有人注意到了他。 【得,又來一個裝俞大佬蹭熱度的?!?/br> 俞銘寒本人:…… 他本來還想試著回復,結果打完一句話后一按回復按鈕,他就發現自己號被封了。 這時候,y大農學院那邊正巧給俞銘寒發了條信息,說想要圈他發一條關于陽臺五號的微博,問他同不同意。 一般情況下的回答都是行或不行,但這邊俞銘寒的回復格外別致了。 【俞銘寒:微博賬號不知道被誰舉報封了,你應該圈不了?!?/br> 第九十五章 雖然俞銘寒的號被封了, 但是該圈的還是得圈一下的。 ——哪怕圈了也叫不到本人, 但這最起碼也得遵循最基本的儀式感啊。 于是,所有關注y大農學院都看到了這么一則微博。上面除了寫明了陽臺五號的種植注意事項,還圈了陽臺五號打開原培育者——俞銘寒的微博。 然而,當所有以為終于找到了正主的人興沖沖地看過去的時候, 發現俞銘寒本人的賬號居然被封了。 不到一個小時, 俞銘寒賬號被封的消息沖上了熱搜。 在話題里, 不少人猜測著俞銘寒賬號被封的原因。有人覺得這是平臺管理問題,嘲諷說平臺管理員都沒長眼封號一直封得莫名其妙。也有人覺得這是俞銘寒自己的問題,是他說了什么不該說的話,最后直接導致了賬號被封。 所有人都在議論紛紛, 直到一個零關注零粉絲、光看著就能讓人知道這是小號的賬號發了第一條微博, 弱弱發聲。 【怕被罵, 特地開了個小號上來。我終于想起來俞大佬的微博賬號為什么這么眼熟了, 這不是我早上才舉報的么……我一看沒認證又像是在扯淡就給舉報了——當然,最后我發現拿俞大佬身世扯淡的是記者而不是大佬本人——怕就我一個人舉報封號會封得太慢,我還叫了我的幾個哥們幫我,現在他們都在群里嚎呢?!?/br> 這下終于水落石出, 大佬如今賬號被封就是因為被廣大人民群眾誤傷了。 在俞大佬一直沒出面的這幾天里,也有不少薅羊毛蹭熱度蹭到俞銘寒頭上的人。最開始大家都很淳樸,覺得這世上怎么會有冒充俞銘寒的人呢。 畢竟這在不少人心里, 這都已經是堪比冒充科研院院士了。這么嚴肅且重要的事, 怎么會有人瞎搞呢。 ——然而, 這個世界上還真有這種人。 在淳樸的、只是想要上微博留言感謝俞銘寒的普通大眾被騙了好幾輪后, 大家都被硬生生騙精明了。而精明到最后的結果,就是直接有人誤把俞銘寒本人舉報了。 理清了這點,刷微博的大家都很無奈??炊嗔烁鞣N蹭熱度的套路后,假使是換做他們看見那條企圖反向證明自己的微博,第一反應估計也就是舉報。 微博賬號解封一般都是要自己申訴解除的。沒多久,有一個相關話題喜提熱搜。 #大佬你號沒了,你倒是上點心去后臺申訴一下啊# …… 號沒了就沒了,對俞銘寒這種不刷微博的人來說也算不上多大事。 倒是后續的哀嚎姜梁看著還蠻有意思的,趁著中午吃飯的時候笑著給俞銘寒看了看。 姜梁倒是挺想知道俞銘寒賬號解封后,那些人會涌過來說些什么。 無奈俞銘寒沒有花時間去后臺申訴的心思,好在最后不知怎得賬號自動解封了。 興許是新的一個買一送一的服務,賬號不僅被解封了,還自己就掛上了黃v認證了身份。 看著一波一波涌過來或道歉或打卡或花癡的回復,姜梁險些看著看著就忘記了要繼續去搞自己的事業。 …… 自打y大農學院掛售出種子后,韭菜種植的熱潮幾乎襲遍了全球。就算是那些沒有搶到種子的人,也在步入種植的學習好為將來種菜做準備。 在如今這個時代,不知道當紅流量不是問題,但你要是不會種韭菜,那你就是真的落伍了。 俞銘寒的超話如今已化身韭菜種植交流空間,一眼望去要么是發上來韭菜病株圖片求助的,要么就是互相討論韭菜種植的小竅門。不少人還暢想未來,提前開始研究其他蔬菜的種植。 也算是乘了陽臺五號的東風吧,就連那群平時一般不用微博這個社交軟件的外國人也紛紛下了一個,時不時就到俞銘寒的超話里cao著一口英式中文互相交流學習。 陽臺五號不僅步入了人們的食譜,還緩緩侵入了其他領域。 ——比如香水。 就在俞銘寒的陽臺五號出來這年,一場國際性的香水比賽里的第一名——曙光的原材料之一就是陽臺五號韭菜。 更簡單直白地說,這就是一瓶韭菜味的香水。 做出這瓶香水的是一個華國人,往里面加的原材料、也就是陽臺五號據說還是由這位調香師親手種出來的。 據他本人說,在最開始搶到種子種下的時候,他的內心想法還是很樸實的。他那時候就是想著把菜養大了炒來吃,為此他還瘋狂惡補種菜知識。 然而,當他某天早晨早起,準備到陽臺上給陽臺五號澆水時,他突然就有了靈感。 據他所說,就在天幕發出的光照在韭菜翠綠的葉片上時,那一刻他看到了希望。 于是,他懷著敬畏的心將辛辛苦苦養大的陽臺五號收下來炒了一盤菜吃下,然后用剩下的韭菜葉子調出了這瓶味道最為純正的香水。 消息傳回國內,微博委實因此又熱鬧了一陣。不少只想著把菜養大割來吃的淳樸大眾紛紛出聲,表示自己看不懂這位調香師的一通cao作。 而當他們最后看到那瓶香水賣出的價格后,所有質疑的聲音都消失了。 一時間,類似于“等我窮了,我就把家里種的韭菜割了做香水”、“我吃的是韭菜么,不,我這一口一口吃下去的,這都是錢啊”這類的發言層出不止。 有人還拍了自己陽臺上韭菜的照片,p上了“無價之寶”這四個字發出來。 韭菜味香水最后也是傳到了閉關研究的俞銘寒和姜梁耳朵里,這兩位理科生的表情都是一言難盡的復雜。 ……唉,藝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