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在下[重生]_分節閱讀_65
第39章 第三十八章 時何弱推門進屋的時候,時慎守正在沏茶,慢慢升騰起的熱氣遮擋住時慎守的視線。 茶霧散去,書桌前站著一個人,手里緊緊地握著一本藍皮的書。 時慎守微微一愣,隨即面上露出一個淡淡的笑容,親手斟了一杯茶遞給了眼前站著的人:“天冷,喝杯茶暖暖身子?!?/br> 時何弱沒有伸手去接,仍是背脊筆直地站著,閉上眼深深吸了口氣,才把手中的書遞給了此刻坐在書桌前淺淺笑著的時慎守:“哥……你能告訴我這是怎么回事么?” 時慎守只輕輕瞥了時何弱遞過來的書的那一頁一眼,手上端著的茶還是沒有放下,只是從右手換到了左手。左手又伸出一根食指,指了指時何弱手邊的木椅:“坐下,喝口茶?!?/br> “哥……”時何弱還想再說些甚么。 時慎守打住了他,面上依舊帶著溫和的笑意:“坐下,喝茶?!?/br> “你坐下了,我就告訴你?!睍r慎守看著依舊站著的時何弱,又開口添了一句。 時何弱只好無奈地走到旁邊的木椅,坐了下去,看著與自己面對面坐著的時慎守,開口道:“哥……你知道我要問什么?” “知道?!睍r慎守把手中的茶盞穩穩地放在時何弱的面前。 “你想問我母親為何有牌位在祠堂,卻為何在時家族譜中沒有她?”時慎守接過時何弱手中的族譜,再也不多看一眼,就徑直地合上擱在了一邊。 時慎守這話說得蹊蹺,王鳳歌的確是他的母親可也是眼前這個“時玉守”的母親,卻為何說話時獨獨只用了我母親,而不是我們母親? 時何弱輕輕皺起了眉頭,看著眼前端坐著的時慎守。 時慎守卻慢條斯理地端起了書桌上的另一個茶盞,低頭飲了幾口,方才放下。 清瘦的手指取起,一下一下叩在桌上。好會才聽到有人緩緩地開口說道: “那是順和十三年……” 那是順和十三年,文煬帝在位的第八年。這位在幼年太子時期因自己的父親與叔叔之間的皇權迭更交替而經歷過數次廢黜復立的皇帝,極度地信任并且依賴著服侍自己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曹振。 并且不顧朝中文武百官的勸阻,執意廢除皇后改立一個宮女為后。 那個宮女姓萬,是當初張太后為防止暫代皇權的文景帝奪位而派到文睿帝兒子身邊保護他的一個宮女。 在文煬帝日日擔驚受怕、如履薄冰、身邊的人動輒變換無常、來去無定的日子里—是這個小宮女一直陪伴著他,不離不棄。 但小小一宮女竟要登上皇后之位,這是萬萬不可的。朝野上下一片嘩然,百官跪拜乞求,最終文煬帝妥協,這個小宮女成了貴妃。 吳氏皇后不廢,但這皇后如同虛設。她的夫君的心不在她這,即使身不在冷宮而心早已被打入冷宮。 萬貴妃專寵,橫行六宮。因其在三十歲小產了一個孩子,并且被判此生再無可能育子。她為了永久地獨占皇帝的愛,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她私下將其他妃子的孩子都墮了。 后宮一個萬貴妃掀起多少腥風血雨、朝中一個曹公公造出多少冤假錯案。 忠臣被殺入獄,jian佞小人當道。官商勾結、貪污受賄、耽于享樂。 君已不君,國將不國。 羌兵大肆進犯華國邊境,燒殺搶奪、無惡不作。然朝綱已然昏暗至此,還能指望邊境有能人將領護邊境百姓之安危?救他們于踐踏的馬蹄之下? 為了保住他們自己的性命,他們選擇丟下滿城百姓的命—自己逃走。 就這樣,時啟章失去了他的父親。為了避亂,他的母親帶著他逃到了南山,孤兒寡母的生活自然是艱難無比??蓱鸹痣m無情、但人間卻仍有溫情。 逃到新地方的時啟章的隔壁—住了何弱水一家。何弱水的母親與時啟章的母親結為好友,而何弱水一家對時啟章也多有照顧。 順和十六年,何弱水的母親患病過世。 何弱水沒了母親,時啟章少了一個待他極好的親人。 可生活的絕望遠不止于此。 順和十九年,南奴發兵攻打南山七郡。時啟章的母親沒能躲過這場戰亂,臨死前將自己兒子托付給何弱水的父親,讓他帶著九歲的時啟章和七歲的何弱水往紇州逃,可何弱水的父親最終還是沒能支持到紇州,撒手去了。 這一年,年僅九歲的時啟章與七歲的何弱水都徹徹底底成了孤兒,他們再也沒有了親人,他們只剩下了自己,若是說還有的話—那么就是他們彼此。 順和二十五年,時啟章十五歲。南山七郡當初被攻下三郡,還有四郡得以留存??赡吓缚诓恍?,竟要再吞。 文煬帝最終坐不住了,因為七郡若是全被南奴攻下,那就意味著華國南境全失,南邊缺了一個大口子,南奴賊心再大就可驅兵直入直搗都城! 這都快打到家門口了!不能再當縮頭烏龜了!文煬帝立刻下令,南山剩下四郡都指揮使定要拼死守城,同時朝廷增派四萬援兵前去支援,在此之前周邊地區先廣募兵卒先行過去予以支持。 時啟章揮別了何弱水,他說:“你等我,等我回來。我此去不僅要守住四郡,還要奪回三郡。到時候我們再把你爹爹的骨灰帶回去與你娘合葬。我也要給我娘重新立塊碑?!?/br> 何弱水緊握著時啟章的手,含淚點頭:“好,好。我等你。我等你?!?/br> 他有著仇恨、有著武器、有著決心。時啟章以為自己一定能做到—可他忘了,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士兵,他的上頭壓著太多的人。 南奴兇猛好戰,而華國的士兵經過幾年的酒rou洗滌戰斗力實在有限。是以守城之戰時,華兵剛開始被打得陣型大亂。時啟章一邊與南奴廝殺,一邊冷靜地分析起南奴的陣式。 前軍沖力過猛,后軍銜接不上,中軍無法保持前后軍聯系。 中軍孤立! 打散中軍,截斷后軍,最后攻以前軍! 那時時啟章因平常殺敵積極已成了一個千夫長,手下有一二千人。作出判斷后,他立刻帶著自己的小分隊獨自去攻擊南奴中軍。 南奴中軍首領正在想如何能追上前軍,又不至于落了后軍之時,卻突然被不知從哪沖出來的隊伍給襲擊了—大亂陣腳! 但畢竟南奴人數眾多,僅憑時啟章帶的千人小隊如何能與之抵抗?時啟章自己心里也明白的很,他們只能短時間占優勢。要想徹底打散南奴的中軍必須還要請求總部隊支援,于是他在自己帶領小隊沖到南部中軍時,先派了手下的一個人去向都指揮使徐有貞匯報并求以協助。 哪知那徐有貞聽了竟是大發雷霆,斥罵時啟章不按軍令行事,擅自行動。一刀劈死了前來報信的時啟章手下的人,繼續與南奴的前軍較勁。后實在抵抗不住南奴前軍兇猛的攻勢才轉以攻中軍。 但此時,南奴的后軍已然跟上。中軍不再孤立無援,徐有貞帶來的兵又因已與前軍廝殺,耗費太多精力時間,再無多少氣力與后軍匯合的實力大大增強的中軍作戰。 南山之戰—敗,七郡全部落入南奴口中。南奴本欲驅兵直下,可此時南國內發生政變,南奴只能暫時收兵回朝。